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发制方式(冷水发制、热水发制)及保温温度(4℃,25℃和70℃)对威海淡干海参品质特性的影响,分析淡干海参复水过程中感观评价、质构特性、复水比、体积比和酸性粘多糖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复水条件对海参品质特性有不同的影响,保温温度影响程度大于发制方式.淡干海参复水过程中复水比与体积比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复水比先快速增大,在32h左右变缓.通过感官评价得出复水比在6左右时淡干海参复水效果达到最佳.低温有利于保持复水后海参的持水力,且低温复水的淡干海参酸性粘多糖质量分数较高.6种复水工艺中,冷水发制和4℃保温温度的组合能较好地保持淡干海参复水后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进即食香菇的加工技术,探讨了复水温度对即食香菇加工中干菇复水效果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微波-沸水协同杀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即食香菇复水工艺的最佳温度为90℃,此时复水时间为15min,可减少多糖和蛋白质的损失,并能除去部分苦味;微波-沸水协同杀菌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103s,微波发射功率3.7W.g-1,沸水时间21min。即食香菇复水与杀菌工艺的改进,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对即食香菇生产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将微波真空干燥的鲍鱼干品在室温(30~35℃)和50℃水浴中进行复水试验,研究不同微波功率、真空度和干燥前浸渍盐浓度对其复水特性的影响,并建立复水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微波功率、真空度、干燥前浸渍盐浓度,以及复水温度和时间对鲍鱼干品复水过程有明显影响,并以Page模型为基础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鲍鱼干品的复水过程。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改进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拟合良好,应用该模型可以提前预测鲍鱼在复水过程中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包合技术制备水溶性蜂王浆的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备水溶性蜂王浆的工艺,并对包合产物的水溶性蛋白质稳定性及包合产物水溶性进行测定。【结果】温度、pH、β-环糊精添加量及反应时间能够显著影响包合产物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β-环糊精包合蜂王浆的最佳工艺为27℃、pH 8.7、β-环糊精添加量12.50 mg/mL及反应时间5 h,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包合产物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97.28±0.15)%;包合产物水溶性蛋白在酸、碱和热条件下能够维持较高的稳定性,-20℃和4℃条件下保存60 d其外观及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包合产物冻干品的水溶性极显著高于蜂王浆冻干品(P0.01)。【结论】β-环糊精包合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蜂王浆水溶性蛋白的稳定性及蜂王浆水溶性。  相似文献   

5.
妙复康注射液为淡黄色或淡黄绿色澄明液体,在被注射到动物体内后,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酶之一的回旋酶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复制受阻而起杀菌作用.该产品抗菌谱广,对部分厌氧菌及支原体作用强大,对庆大霉素耐药的一些细菌也很敏感,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6.
韦琴  黄婉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79-6381,6457
[目的]优化胡萝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酸提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用中性蛋白酶去除以上残渣中的蛋白质,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是:pH为3,水浴温度为90℃,水浴时间为80 min,最佳料液比为1∶10 g/ml,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5.42%;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pH为6,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60 min,加α-淀粉酶量0.6%,此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7.63%.[结论]该方法可为进一步优化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复绿铃肥料是一种微量元素水溶性复合肥料,通过在我区春小麦上进行不同施肥方法效果试验表明,复绿铃拌种和喷施可增加春小麦产量,特别以拌种+喷施的施用方法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结果对指导川水地区春小麦合理施用复绿铃肥,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伊犁河谷西四县(市)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具有优越的土、水、光、热自然资源,≥10℃有效积温3400℃以上,无霜期160~180天,生育期日照时数在2500~2800小时,具备一年两熟或多熟的条件,完全有条件进行复播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转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甘薯(TS)及未转基因甘薯(NT)为实验材料,研究在旱后复水条件下转基因甘薯及未转基因甘薯抗氧化防御系统变化。结果显示,连续36h胁迫条件下,TS和NT的SOD活性都先降低后升高,但TS的SOD活性始终高于NT。胁迫至24h时,TS的SOD活性约为NT的1.2倍,复水后二者SOD活性都下降。持续胁迫时,TS的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NT与之相反,复水后TS和NT的APX活性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复水12h,TS的APX活性是NT1.5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TS抗氧化物质AsA、CAR增长速度较快,复水后,TS中的AsA含量仍显著高于NT水分胁迫条件下TS的膜质受伤害程度要轻于NT,胁迫24h,复水12h,NT的MDA含量均约为TS的1.2倍。实验结果表明,同时转入SOD、APX抗氧化基因后,在胁迫及复水条件下转基因甘薯的抗氧化系统可以更好的对植株体进行保护及修复。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蛤仔捕后干露处置对其复水湿藏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捕后干露处置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复水湿藏稳定性的影响,将采捕后体质量为(12.0±1.6)g的菲律宾蛤仔分别进行冷却干露预处理(干露-4℃组)、室温干露预处理(干露-室温组)及无预处理(对照组)后进行海水湿藏,跟踪监测了湿藏期间菲律宾蛤仔生化代谢情况,指标包括各部位质量百分比、体腔液pH、肌肉pH、水溶性蛋白质、肌肉糖原、ATP关联物、AEC值和K值。结果表明:干露预处理会消耗肌肉中ATP,但这种消耗在湿藏期间(50 h)能得到部分恢复;复水湿藏过程中3个处理组的内脏团质量略呈下降,质量百分比由5.8%降至1.2%,其他软体部位质量保持稳定;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基本无变化;对照组糖原含量比干露组下降更明显,由43.6 mg/g显著降至25.6 mg/g(P0.05);pH均随贮藏时间推移呈现降低趋势,其中肌肉pH由7.0显著降为6.7(P0.05),体腔液pH由7.7降为7.3(P0.05);各组菲律宾蛤仔的AEC值一直保持在71%~76%,K值保持在2%~6%。研究表明,50 h复水湿藏过程中,3个试验组均能保持较好的生理状态,短时间(24 h)的干露放置不会对菲律宾蛤仔复水湿藏稳定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初步探讨降温对刺参免疫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影响,采用2种降温模式,对刺参进行室内水温缓降实验和骤降实验。结果表明:(1)2种降温模式下刺参体壁可溶性蛋白有显著的差异(P<0.05);骤降过程中,不同的降温幅度(9.5、5.5、3.5℃)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有显著的影响(P<0.05);缓降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2℃点上变化较明显。(2)2种降温模式下刺参体腔液中CAT和SOD活性有显著的差异(P<0.05);骤降过程中,不同的降温幅度对CAT、SOD和AKP活性有显著的影响(P<0.05);缓降过程中,几种免疫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温度低于2~4℃以及降温幅度为9.5℃都会对刺参的免疫和生理指标产生显著的影响;缓降对刺参免疫指标的影响比骤降要小。  相似文献   

12.
为得到常压热风干燥香蕉片的超声波处理方法,以香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对香蕉片进行预处理,以常压热风干燥产品的感官评价和复水率为主要指标,研究其对常压热风干燥香蕉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热风干燥香蕉片最优超声波预处理条件为功率400W,频率40kHz,处理时间8min,处理温度40℃,此条件下常压热风干燥的香蕉片感官评分为9.8,复水率为73.85%。  相似文献   

13.
过热蒸汽膨化干燥番茄及其理化品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过热蒸汽膨化干燥技术,对热风干燥与过热蒸汽膨化干燥的干燥特性、处理前后番茄的理化品质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经过热蒸汽膨化后干燥,干燥速度快,比单纯采用热风干燥所需的干燥时间缩短34.4%;过热蒸汽膨化干燥的番茄体积饱满,色泽较好,营养保存率高,微观组织呈现明显的蜂窝状结构,复水比高,复水温度较高时的复水比明显高于热风干燥的番茄;过热蒸汽膨化干燥的番茄在85℃的水中复水6 min,其硬度和粘性适中,弹性和咀嚼性值最大,感官评价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真空微波干燥的微波功率对干燥后对虾品质的影响。[方法]将南美白对虾进行漂烫调味后,采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进行干燥,测定干燥后对虾的复水比和水分活度。[结果]试验得出,当装载量100 g,真空度7.37 k Pa,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5%时,分别测定在250、500、750、1 000 W的微波功率干燥后对虾产品的复水比及水分活度,测定出最适宜的微波功率为500 W。[结论]微波功率对干燥后样品的品质有一定影响,可为真空微波干燥其他水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杜仲叶的利用价值,更好地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杜仲资源,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不同制干工艺对杜仲叶药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杜仲叶的绿原酸含量以热风杀青80℃烘干工艺最高,为1.059 7%;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以蒸青后80℃烘干工艺最高,为0.521 6%;总黄酮含量以热风杀青70℃烘干工艺最高,为11.910 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以蒸青后80℃烘干工艺最高,为41.980 0%;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以热风杀青70℃烘干工艺最高,为43.490 0%。多指标综合评分以蒸青后80℃烘干工艺的最高,为0.872 5;建议生产上用蒸青后80℃烘干工艺对杜仲叶进行制干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加工与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高品质银耳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收缩率,复水比,色泽,蛋白质、还原糖、总糖和多糖含量,多糖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水分含量,微生物含量,过氧化氢、SO2、米酵菌酸和亚硝酸盐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银耳在加工与贮藏过程中质构品质和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银耳收缩率和褐变程度最高,复水比增幅低;冷冻干燥的银耳褐变程度低,具有最大的复水比增幅和最小的收缩率。干燥方式对银耳营养成分影响方面,冷冻干燥的银耳中水溶性蛋白、总糖和多糖含量最高;真空干燥的银耳中水溶性蛋白和多糖含量最低,但其还原糖含量最高;热风干燥的银耳中还原糖含量最低;从冷冻干燥的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最高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从真空干燥的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最低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率。采用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贮藏期间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各样品中水分和还原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蛋白质、总糖、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90 d后,热风干燥的银耳水分含量和还原糖的增幅最大,多糖含量降幅最小;冷冻干燥的银耳蛋白质和多糖含量降幅最大,还原糖含量增幅最小;真空干燥的银耳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小。在贮藏期间微生物与代谢产物方面,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中细菌和真菌个数,过氧化氢、SO2和米酵菌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贮藏90 d后,冷冻干燥的银耳中微生物数量和米酵菌酸含量增幅最大;热风干燥的银耳中过氧化氢含量增幅最大;真空干燥的银耳中微生物数量和过氧化氢含量增幅最小;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之间SO2含量增幅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分析,冷冻干燥的银耳质构品质和营养成分最佳,其次是真空干燥,热风干燥的银耳品质最差。但冷冻干燥的银耳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微生物的影响,营养物质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冬季大叶藻与幼参混养效果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冬季大叶藻Zosteramarina与刺参却ostichopttsjaponicas当年生幼苗的生态混养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大叶藻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的控制作用以及大叶藻对幼参生长的集聚效果。试验设置大叶藻与幼参混养组、幼参单养组和大叶藻单养空白组,每组设5个重复。试验幼参为2010年培育的秋苗(体长2.90cm±0.04cm,体质量0.69g±0.02g),试验总水体75L,幼参放养密度为1个/L,水温为(15±1)℃,盐度为31~32,光照强度为(271±14)lx,试验共进行30d。结果表明:大叶藻单养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含量最高;幼参摄食大叶藻碎屑,对水体营养盐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混养组各种营养盐含量居中;幼参单养组各种营养盐含量最低。试验期间,底质情况良好,水质对幼参的生长无影响;大叶藻可为幼参提供附着基,对幼参的集聚效果良好,超过80%的幼参栖息在大叶藻叶片上。  相似文献   

18.
水稻幼苗获得性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丽莉  赵华强  张琴  董根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61-12663
[目的]研究水稻幼苗获得性耐热性诱导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水稻幼苗为材料,设置45℃高温胁迫、35℃高温驯化90min后于25℃恢复120min,再进行45℃胁迫120min2种处理方法,研究高温驯化对水稻幼苗耐热性以及幼苗根、茎生长、细胞膜透性、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45℃高温导致水稻根和茎的生长受到抑制,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溶性糖含量下降。35℃高温驯化能够减轻水稻幼苗根、茎生长抑制和膜损伤程度,并使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水稻幼苗耐热性得到提高。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可考虑作为该水稻品种苗期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油豆角热泵干燥工艺参数的单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用热泵干燥机干燥油豆角的干燥特性,并为其在热泵干燥时选择最适宜的工艺参数。试验选用30、32、35℃3种不同干燥温度对油豆角进行脱水,确定出适宜的干燥温度为32℃;在干燥温度为32℃条件下,又对3种宽度分别为5、8、11mm的油豆角进行干燥试验,使其水分降到安全水以下,并进行复水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油豆角在32℃下,宽度8mm时,干燥性能最好;复水工艺参数为复水适宜温度60℃,复水时间80min。  相似文献   

20.
红烧肉的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媚  刘宝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81-14783
[目的]为红烧肉产品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电阻法测定红烧肉的共晶点和共熔点,在此基础上建立红烧肉的冷冻干燥工艺,并对冻干产品复水后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红烧肉瘦肉部分的共晶点和共熔点分别为-12.0和-10.0℃,肥肉部分的共晶点和共熔点分别为-10.5和-8.0℃。所建立的红烧肉冷冻干燥工艺为:红烧肉分别经慢速冷冻和快速冷冻4h,升华干燥搁板温度维持在-20℃,进行13h,解析干燥搁板温度维持在20℃,进行7h,整个冻干过程的真空度维持在15Pa左右。在复水的最初10min内,慢速冷冻组冻干产品的复水率高于快速冷冻组;冻干红烧肉复水后,其硬度、粘着性、黏性、凝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红烧肉冻干产品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