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的传染病,研究显示,抑制宿主干扰素(IFN)产生的能力与ASFV的致病力密切相关。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ASFV pI215L蛋白能够显著抑制病毒诱导IFN的产生。为研究pI215L抑制Ι型干扰素(IFN-Ι)的机制提供物质基础,本研究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1a-pI215L,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后经SDS-PAGE鉴定,结果显示表达了可溶性的pI215L蛋白。进一步纯化pI215L蛋白后免疫小鼠,并经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ELISA筛选,获得能够分泌pI215L蛋白单克隆抗体(MAb)的细胞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MAb能够特异性识别25 ku处的外源转染过表达不同浓度的pI215L蛋白,并且能够识别感染MOI 1、MOI 10接毒剂量的ASFV编码的内源pI215L蛋白,以及感染ASFV 2 h后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内源pI215L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ET-21a-pI215L转染HEK293T细胞后,以及以MOI 1的ASF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后分别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结果显示,使用兔源标签HA抗体以及Flag抗体为一抗染色的细胞可见绿色荧光,使用抗ASFV pI215L MAb为一抗染色的细胞可见红色荧光,表明本实验制备的MAb可用于IFA试验,识别内外源pI215L蛋白;免疫沉淀(IP)试验结果显示,纯化的MAb能够特异性结合HEK293T细胞中外源过表达的pI215L蛋白以及ASFV感染PAMs细胞中表达的内源pI215L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pI215L的分子免疫机制以及ASFV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致死性疾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在病毒感染时期,Ⅰ型干扰素(IFN-Ⅰ)是天然免疫反应中重要的抗病毒免疫因子。多数病毒感染能诱导IFN-Ⅰ表达,但是ASFV却能拮抗IFN-Ⅰ的表达,目前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对IFN的免疫效应和ASFV逃逸抗病毒IFN-Ⅰ相关天然免疫反应及其机制进行简要概述,有助于深入了解ASFV与宿主天然免疫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ASF防治及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多基因家族成员MGF360-14L对Ⅰ型干扰素(IFN)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MGF360-14L对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诱导的干扰素β(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和激光共聚焦检测MGF360-14L与MAVS的互作关系,及Western blot分析MGF360-14L对MAVS和TRIM21诱导的TBK1和IRF3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SFV非结构蛋白MGF360-14L抑制MAVS诱导的IFN-β启动子活性。MGF360-14L能够与MAVS互作,并且对MAVS和TRIM21诱导的TBK1和IRF3磷酸化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当过表达MGF360-14L时,MGF360-14L蛋白与TRIM21竞争结合MAVS,抑制TRIM21对MAVS的泛素化作用,从而降低IFN-β的水平。综上所述,MGF360-14L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MAVS,抑制TRIM21对MAVS的泛素化,从而下调Ⅰ型IFN的产生。研究结果为探究ASFV的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9,(2)
<正>1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1.1非洲猪瘟病毒的分类和命名200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Taxonomy of Virus, ICTV)第8次报告将ASFV列为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的成员,而且是唯一成员[1]。1.2非洲猪瘟病毒的形态结构ASFV具有二十面体结构,直径为175~215 nm,是一种胞内复制的末端共价闭合的单分子线装双链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其防控有赖于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消毒灭源.本研究在对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B646L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引物、探针,建立了基于微芯片的ASFV免提取荧光PCR检测技术.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微芯片PCR可用于我国不同地区ASFV毒株...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ASFV强毒株感染家猪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达100%。由于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和药物,ASF疫情已经给世界养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ASFV是一种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能够编码150~200种蛋白。ASFV编码的一些蛋白参与病毒入侵、基因组复制、DNA修复和病毒粒子组装;另外一些蛋白还执行免疫调节功能,在逃逸宿主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调控NF-κB信号、干扰素(IFN)信号和炎症反应,调控细胞死亡和细胞自噬等。本综述将编码调控NF-κB信号、天然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死亡和细胞自噬等功能的ASFV蛋白的基因,统一称为ASFV免疫调节基因。大量研究证据表明,ASFV免疫调节基因与病毒的致病力密切相关。缺失一个或多个ASFV免疫调节基因的ASFV毒株毒力降低,用这些减毒毒株免疫猪可以抵抗ASFV强毒株的攻击。然而,ASFV免疫调节基因在ASFV感染和发病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仍然未知。因此,本综述对ASFV免疫调节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病毒感染和致病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研究AS...  相似文献   

7.
翁善钢 《猪业科学》2012,29(7):25-26
引起非洲猪瘟的病原是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ASFV是一种有囊膜的DNA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Asfarviridae)科,非洲猪瘟病毒(Asfivirus)属的成员。病毒具有高度的基因以及抗原变异性。ASFV的自然宿主是生活在非洲的野猪,但不同品系以及日龄的家猪也对ASFV高度易感。病毒也可以感染各种Ornithodoros属的软蜱,且可以在软蜱体内存活5年以上。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病毒性传染病.为制备兔抗ASFV A137R蛋白多克隆抗体,本研究以ASFV Pig/HLJ/2018分离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ASFV A137R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1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1a-A137R,转化大...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更多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未知基因的功能,深入探究ASFV的致病机制,为研制针对ASFV流行毒株的疫苗提供候选毒株。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E184L基因缺失的非洲猪瘟单基因缺失毒株,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 PAMs)中评价其复制特性,并在猪体内比较ASFVΔE184L与亲本毒株ASFV CN/GS/2018对猪的致病力以及在动物体内诱导免疫应答的差异。成功获得了E184L单基因缺失突变毒株ASFVΔE184L,经PCR鉴定、荧光观察及测序鉴定,证实该毒株E184L基因被成功缺失。复制特性研究发现,E184L基因的缺失削弱了ASFV在PAMs中的复制能力。动物体内试验显示,ASFVΔE184L接种猪在观察期内死亡1头,其余全部存活,而ASFV WT接种猪全部死亡,说明E184L的缺失导致ASFV的毒力显著下降。此外,与亲本毒株相比,ASFVΔE184L可诱导机体ASFV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及抗病毒因子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的分泌。E184L为ASFV毒...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没有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一旦暴发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ASFV在和宿主长期作用过程中,通过抑制干扰素和炎症反应,调节凋亡、自噬及细胞免疫等多种途径逃逸机体免疫反应促进自身复制,但具体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ASFV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可能是阻碍有效疫苗研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对ASFV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深入分析,筛选病毒的免疫调控关键基因和保护性抗原表位,将在ASFV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与疫苗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ASFV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及可能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ASF疫苗研制及综合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虫媒DNA病毒[1]。ASFV基因组为线性的双链DNA分子,根据病毒株的不同其大小约为170~190kb,包含151~167个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50~200种蛋白[2]。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巨大.为了提供有效的抗原蛋白用于ASFV的临床诊断及免疫预防研究,本试验将ASFV SY18株A151R蛋白的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克隆至pET28a载体,双酶切验证得到大小分别为450 bp和5300 bp的片段,验证重组载体正确.重组载体...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以钝缘蜱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急性、广泛出血性、高传染性的猪致命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ASFV是一种大型的DNA病毒,结构复杂,其基因组编码多种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非洲猪瘟是全球养猪业的灾难性疾病,目前,尚未开发出安全有效的商品化疫苗和治疗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ASFV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总结ASF灭活疫苗以及基因工程疫苗如减毒活疫苗、病毒载体活疫苗、亚单位疫苗以及DNA疫苗研究的进展,并对ASFV疫苗的研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ASFV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实验室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从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等方面对非洲猪瘟的诊断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非洲猪瘟病毒(ASFV)P72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3E1株和7A7株作为检测抗体和捕获抗体,建立了ASFV抗原试纸条检测方法。该方法与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均无交叉反应;对ASFV P72重组蛋白的最低检测量为2.50μg/L;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试纸条可在2~8℃条件下保存15个月。对10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荧光定量PCR的符合率为85%。本研究建立的ASFV抗原检测试纸条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样品中ASFV抗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正一、非洲猪瘟病原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唯一成员,具有典型二十面体囊膜结构,病毒粒子大小200 nm。ASFV对低温高度耐受,加热灭活(56℃/60 min;60℃/20 min)。对乙醚和氯仿敏感,8/1 000的氢氧化钠(30 min)、次氯酸和碘化合物可将其灭活。ASFV在肉类中存活期长(表1),不利于病毒的消除。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病毒CRISPR/Cas9敲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目前尚无商品化ASFV疫苗用于ASF的防控。传统ASFV疫苗研究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通过建立ASFV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平台,将为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便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p6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感染组织样品中ASFV抗原的免疫组化(IHC)检测,本研究以杆状病毒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重组p6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结果显示:基于纯化的p62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和亚克隆,获得了18株可稳定分泌抗非洲猪瘟病毒p6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IFA检测,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均与非洲猪瘟病毒反应,且不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猪源常见病毒反应,特异性良好。抗体识别蛋白的鉴定结果显示,3株MAbs识别p35蛋白,15株MAbs识别p15蛋白。14株MAbs重链亚类为IgG1型,4株MAbs重链亚类为IgG2a,轻链均为κ链。利用18株MAbs对ASFV感染猪的肺、扁桃体、淋巴结等组织进行IHC检测,结果显示5株MAbs均能够与感染ASFV的组织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本研究获得的非洲猪瘟病毒p62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为非洲猪瘟病毒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p62蛋白的结构功能等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ASF)传播对我国生猪养殖造成重大危害,开发用于ASF诊断产品已刻不容缓。本研究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pK205R蛋白单克隆抗体,构建了能表达ASFV pK205R蛋白的工程菌BL21/pET-pK205R。经IPTG诱导,可表达可溶性的pK205R蛋白。经SDS-PAGE检测,获得的蛋白大小为25 kDa左右。经Western blot鉴定,纯化后的蛋白可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的ASFV pK205R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12株针对ASFV pK205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方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均不低于1∶80 000。单克隆抗体重链亚类分别为IgG1及IgG2b,轻链亚类均为κ。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测定12株单克隆抗体均不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存在交叉反应,且均能与ASFV反应。本研究为建立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病毒性疾病。笔者对非洲猪瘟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提出了防控策略,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