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旨在建立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预混剂中恩拉霉素的方法。使用硅胶GF254薄层板为固定相,正丁醇∶冰醋酸∶水(2∶1∶1)为展开剂,在紫外光灯(254 nm)下定位,样品中的恩拉霉素得到较好分离。在271 nm波长处对不同含量的恩拉霉素标品进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恩拉霉素点样量在20~166 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值为3.1%(n=9)。此法所测定的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所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分析量大,适用于预混剂中恩拉霉素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了解痢菌净在不同溶剂及助溶剂的溶解情况,筛选并组合最佳溶剂,以制备高含量痢菌净溶液,为临床药剂开发提供参考依据。运用全波长扫描选取最适痢菌净检测波长,并建立痢菌净含量检测方法,测定不同溶剂及助溶剂对痢菌净的最大溶解量,组合形成可溶解高含量痢菌净溶液的混合溶剂。结果表明,痢菌净在373.0 nm、368.0nm、356.0 nm、254.0 nm、241.0 nm均有吸收峰,经与其他所选溶剂及助溶剂全波长扫描图谱比较,选取373为最适检测吸收波长。建立的痢菌净含量检测方法在1.25~20μg/m L浓度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2。不同溶剂及助溶剂中,单一溶剂或助溶剂对痢菌净的溶解程度均较混合溶剂差,且以水杨酸钠效果最好,但其在350.0~500.0 nm区间有较低的吸收峰,对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痢菌净含量有一定的影响,2种混合溶剂均有较好的溶解效果,混合溶剂1溶解量最大,达54.37 mg/m L。为以后痢菌净缓释药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痢菌净注射液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棣 《四川畜牧兽医》2001,28(7):19-19,21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痢菌净注射注含量的方法,以甲醇为溶剂,检测波长381nm,在1-2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渡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100.0%,RSD为0.16%(n=5),稳定性好,本方法与非水滴定法相比,无需分离,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实验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对检验人员身体无危害,并可用复方制剂中痢菌净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建立一种新的、简单快捷的杜仲液提取液绿原酸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杜仲叶提取液绿原酸含量。采用方法:(1)绘制绿原酸标准曲线:分别绘制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绿原酸标准曲线并考察每种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2)研究两种检测方法是否存在关系:探索杜仲叶提取液中绿原酸吸光度值与对应峰面积是否存在关系。结果:(1)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方程:y=22.6442x-0.2039,r=0.9999(n=6)。绿原酸浓度在5~4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曲线方程:y=0.0653x+0.6412,r=0.9994(n=6)。绿原酸浓度在5~4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2)杜仲叶提取液中绿原酸吸光度值(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对应峰面积(高效液相色谱法)存在关系,关系方程为:y=228.66x-14.538,r=0.9995(n=6)。结论:本试验建立了一种新的绿原酸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杜仲叶提取液绿原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中土霉素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试验表明,用0.01 mol/L盐酸溶液作参比液,以268 nm为测定波长,土霉素在4~32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n=5)为101.04%,RSD=1.02%。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表明,以0.05 mol/L草酸铵溶液-二甲基甲酰胺-0.2 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75∶20∶5)为流动相,以280 nm为检测波长,土霉素在0.02~0.14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n=5)为100.52%,RSD=0.25%。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简单快捷的方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间品的含量。方法:利用利多卡因结构上有苯环,确定有紫外吸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在263nm处的吸收度和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C=2.0433A-0.2088(r=0.9997,n=5),线性范围0.18~0.42mg/mL,RSD=0.5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注射液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磷酸液为稀释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注射液含量,检测波长为291nm.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10.0~30.0μg·mL-1时,紫外吸收值与供试液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0.30%).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替米考星注射液含量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旨在建立药品中痢菌净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将药物溶液点样于固定相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丙酮(1∶1)作为展开剂于层析缸中展开,最后将硅胶薄层板放入紫外仪下显色后观察并计算比移值(Rf)。结果表明,样品溶液所显斑点的位置及颜色与对照品溶液所显斑点一致;斑点形状呈规则椭圆形,无拖尾现象,颜色为黑色,清晰且易观察,分离效果良好。建立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受试验环境因素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链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链霉素的含量,检测波长323 nm.硫酸链霉素在12~48 mg/L的浓度范围内,其紫外吸收值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2 1 C 0.000 5,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0.62%.  相似文献   

10.
旨在建立药品中痢菌净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将药物溶液点样于固定相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丙酮(1∶1)作为展开剂于层析缸中展开,最后将硅胶薄层板放入紫外仪下显色后观察并计算比移值(Rf)。结果表明,样品溶液所显斑点的位置及颜色与对照品溶液所显斑点一致;斑点形状呈规则椭圆形,无拖尾现象,颜色为黑色,清晰且易观察,分离效果良好。建立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受试验环境因素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油剂注射液的含量,选择氯仿与无水甲醇作溶剂,于220~400 nm间扫描,在299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辅料无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氧氟沙星浓度在0.5~2.5 μg/mL范围内,其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0.86×10-2 4.75×10-1 C,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36%(n=5).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简单快捷的方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方法:利用利巴韦林含有—OH、—NH2基团的化合物,为N—à跃进,从结构确定有紫外吸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在206nm处的吸收度和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C=21.42A-0.5231,线性范围2~20μg/ml,RSD=0.5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利巴韦林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二甲基甲酰胺-正丁醇(1∶1,V∶V)溶解样品,无水乙醇为溶剂,在288 nm的波长处测定盐酸头孢噻呋的含量。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头孢噻呋检测浓度在2.50~15.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5);平均回收率为101.00%,RSD为0.3%(n=9),经比较,本法与HPLC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生产企业对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含量的快速测定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环丙沙星的含量,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线性范围为2~10.0mg/ml,吸收度与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指数r2=0.9993;测得乳酸环丙沙星含量与兽药质量标准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含量。结果表明,在5~25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2%;相对标准偏差RSD=1.10%。本方法适合于替米考星预混剂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国家兽药质量标准中,对西药的复方制剂收载较少。中华痢星注射液为我区某厂生产的一种西药复方制剂,根据使用说明,主要成份含痢菌净和喹乙醇,规格为:10毫升含喹乙醇400毫克、痢菌净200毫克。两者的单方制剂,国家质量标准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两者复方制剂的含量测定,未见有报道。因痢菌净和喹乙醇的吸收峰相似,配成复方制剂后不能直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笔者根据痢菌净溶于氯仿、喹乙醇几乎不溶于氯仿的特性,用氯仿提取痢菌净,把两者分离,再分别测定含量。实验表明,方法可靠,操作简单,不需添贵重仪器,便于药品的定量检测。1 仪器…  相似文献   

17.
复方伊维菌素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录胜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12):30-31,27
采用HPLC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复方伊维菌素片中伊维菌素及阿苯达唑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分离伊维菌素,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5nm;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95nm波长处测定阿苯达唑的含量。结果表明,用HPLC法测定本品中伊维菌素的含量时,伊维菌素能与阿苯达唑完全分离,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1.27(n=5);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中阿苯达唑的含量,伊维菌素对测定无干扰,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0.48(n:4)。本法简便、快速,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测定来苏儿中的甲酚含量,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来苏儿中甲酚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方程。结果表明:来苏儿中甲酚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方程为吸光度值(OD值)=19.076 C+0.000 6(R2=0.999 6,n=10),甲酚浓度在0.005~0.05μL/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00 6μL/m L;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6%,重复性试验的RSD为1.71%,平均回收率为(100.89±1.65)%,RSD为1.64%。利用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来苏儿样品中的甲酚标示量与要求一致,说明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能用于测定来苏儿中的甲酚含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甲喹可溶性粉含量,结果表明,在1~25μg/mL的浓度范围内,氟甲喹质量浓度C与吸收度A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n=6)。该法与非水滴定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用化学方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天王星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黄芩苷进行鉴别,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鉴别呈正反应;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样品黄芩苷浓度在1.5~10.0μg·mL-1之间,吸收度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A=0.06318C-0.00819,r=0.9997,n=5,回收率为98.5%,RSD=0.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