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 1 基因工程疫苗1.1 重组活载体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较多,如用鸡痘病毒作为载体,表达成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就有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狂犬病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艾美尔球虫等。2005年12月24日,农业部在北京宣布,我国已成功研制出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并正式批准生产。1.2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已经制成并用于生产的主要有口蹄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用于预防仔猪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球虫耐药性的普遍存在,加上消费者对禽产品药物残留问题的关注,采用疫苗防治球虫病已为人心所向。鸡球虫苗分为活苗和基因工程苗,其中活苗又分为强毒苗、弱毒苗;基因工程苗分为母源亚单位苗和重组亚单位苗。球虫活苗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球虫活苗存在"复壮"的可能且使用麻烦,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分子疫苗。球虫基因组学研究为基因工程苗开发奠定了基础,目前已经筛选了上百个功能抗原基因。受表达系统的限制,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抗原性较差,虽有较多尝试,但鲜有成功。核酸疫苗以其独特的诱发高水平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而倍受青睐,近几年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3.
鸡球虫病影响鸡的饲料转化、增重、有时还引起死亡。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对球虫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有朝一日可将它控制。到目前为止,生物工程已取得了以下结果:(1)应用免疫防制球虫病,以及应用免疫学、杂交瘤技术研究球虫;(2)应用遗传工程在大肠杆菌内生产球虫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有可能在亚单位疫苗中作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鸡球虫病是一种重要的寄生原虫病,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鸡的病死率有时高达40%。传统的强毒苗、弱毒苗预防鸡球虫病因存在安全性差、免疫效果不理想等因素而得不到广泛应用;球虫基因工程疫苗是较为理想的疫苗,但免疫保护效果较差。核酸疫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因其安全、稳定、高效和易于制备而得到广泛研究,被称为第三代疫苗。随着球虫抗原基因的不断发现,鸡球虫核酸疫苗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鸡球虫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兔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国内外多采用抗球虫药物对兔球虫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研制出商品化的兔球虫疫苗,国内外仅有少部分学者开展了兔球虫病疫苗的研究工作。主要对兔球虫疫苗活虫苗、亚单位苗、基因工程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兔球虫疫苗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鸡球虫耐药性以及禽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的出现,鸡球虫疫苗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但球虫生活史复杂导致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抗原成分,其免疫原性也有较大的差别,这也为球虫疫苗的研究开发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就鸡球虫不同阶段抗原的免疫原性、鸡球虫活疫苗和鸡球虫基因工程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鸡球虫DNA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寄生虫病。一直以来,鸡球虫病主要依靠药物来进行防制。但是,随着球虫抗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抗球虫新药开发困难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药物在球虫病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因而人们期望用更好的手段来控制鸡球虫病。DNA疫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因其安全、稳定、高效和易于制备而得到广泛研究。随着鸡球虫保护性抗原基因的不断发现,以及对细胞因子等免疫佐剂在抗球虫感染中的作用不断深入探索,鸡球虫DNA疫苗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本文就鸡球虫DNA疫苗作用机理、抗原基因、载体、免疫佐剂、免疫途径、免疫剂量、免疫程序及DNA疫苗研究进展方面展开一系列论述。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微囊型口服疫苗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本研究室研制的微囊型口服鸡球虫疫苗,通过拌料口服免疫法,测定了微囊型口服鸡球虫疫苗不同免疫次数的免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两次拌料口服免疫的鸡只在实验性攻虫后,其发病率、死亡率、病变记分、血便记分、料肉比等各项指标均低于一次免疫组和感染对照组,说明在免疫两次后鸡机体对鸡球虫产生了较好的免疫力,有了明显的抵抗鸡球虫的能力,而只免疫一次的鸡只较免疫两次的鸡只抗鸡球虫的能力弱.微囊型口服鸡球虫疫苗使用方便,易于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家兔不仅是经济动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实验动物,兔球虫病严重影响养兔业发展及实验兔质量安全.目前国内兔球虫感染十分普遍,且临床上多为混合感染,球虫种类繁多.兔球虫病的防控主要依赖抗球虫药物,球虫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还在研制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成都平原有效的散养鸡球虫病防治方法,采用球虫疫苗与抗球虫药对散养鸡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球虫疫苗组成活率、出栏均重、养殖户获利均高于药物组,料肉比、发病率、药物预防费用均低于药物组。表明用球虫疫苗替代抗球虫药防治鸡球虫病成效明显,并且疫苗免疫无药物残留,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鸡球虫病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寄生虫病。一直以来,鸡球虫病主要依靠药物来进行防治。但是,随着球虫抗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抗球虫新药开发困难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药物在球虫病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因而用免疫方法来控制鸡球虫病日益受到重视,并有望成为主要的技术手段。目前鸡球虫免疫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鸡球虫免疫原性、宿主免疫应答及寻找有效的鸡球虫保护性抗原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鸡球虫基因工程疫苗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其在未来球虫病控制中的诱人前景,并可能取代传统疫苗而成为鸡球虫病防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The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 contain B and T lymphocytes responsible for acquired immunity to avian coccidiosis. Intestinal B cells begin producing parasite-specific antibodies shortly after infection although their role in protecting against coccidiosis is debated. T-cell-mediated immunity, predominantly by 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 and 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 confers the main component of protective immunity to Eimeria. Many of these cells display the CD8 and gammadelta T-cell receptor surface antigens, phenotypic markers of cytotoxic T cells. Although their role in eliminating Eimeria infection remains to be completely elucidated, T cell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parasite transport, and their activity is augmented by interferon-gamma and interleukin-2.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cell-mediated immunity, coccidiosis vaccines must be capable of stimulating intestinal T cells. Orally delivered, live parasite vaccines, either unattenuated or attenuated, are powerful stimulators of intestinal cell-mediated immunity, but antigenic variability between Eimeria species present in the vaccine and in the field may restrict their commercial application. The newer generations of recombinant DNA and subunit protein vaccines, particularly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interferon-gamma and interleukin-2, have shown preliminary promise in controlling experimental infections but have yet to be commercially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长期以来对其防治主要依靠药物,近年来因耐药虫株不断出现,尤其是药物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药物在鸡球虫病控制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许多学者认为通过免疫方法对鸡球虫病进行防治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人们对鸡体抗球虫的免疫应答过程一直不很清楚,限制了免疫学方法在抗球虫方面的应用和发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鸡球虫免疫原性,宿主免疫应答尤其是肠道黏膜免疫在抗球虫中的作用及球虫疫苗的研究等方面的进展,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免疫预防球虫病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鸡Eimeria tenella致弱虫苗的实验研究及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双重致弱球虫疫苗(DLV虫苗)进行了实验室的安全试验。通过对380羽3日龄小鸡的3批毒力测定,强毒虫株2.5×10~4接种小鸡,死亡率均超过50%;DLV虫苗2.5×10~4剂量接种3批小鸡,未见明显临床表现。在鸡体连续5次传代,也未出现明显返强现象。通过对260羽3日龄小鸡的3批免疫试验证明,DLV虫苗对10×10~5强毒株的攻击有100%的保护率。又用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消长发现,免疫后7周左右抗体效价达高峰,至14周抗体效价仍可保持在一定高度,足以对再感染具有保护力。该虫苗易于保存,一般在4℃可保存6个月以上,仍有良好的免疫效果。通过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区的田问试验,发现免疫鸡的平均发病率为2.8%,死亡率为0.48%。常规用药鸡平均发病率为11.8%,死亡率为2.9%。空白对照鸡(不用苗,不用药)平均发病率为80%,死亡率为28%(经及时抢救治疗减少了死亡率)。免疫鸡比常规用药鸡节省耗药费用0.20元/羽。在大批量扩大免疫试验中,对24,800羽鸡用苗后的平均保护率可达99.66%,死亡率为0.34%,效果十分显著。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应用试验,证明DLV虫苗可靠、安全、稳定,且有高度免疫原性和足够的抗体水平及免疫期。  相似文献   

15.
将融合表达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外膜蛋白H(OmpmH)的重组菌pGEX—ompmH/BL21大量培养,在最佳诱导条件下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蛋白酶剪切及亲和层析纯化,得到OmpmH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将其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制成油乳剂亚单位疫苗,用该疫苗肌肉注射接种5周龄鸡,首免后每周采血检测抗体,二免后第2周用10LD50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C48-1进行攻击。结果显示,OmpmH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鸡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可抵抗强毒菌株C48-1的致死性攻击,免疫效果优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6.
鸡球虫病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海龙  郑世民 《中国家禽》2006,28(20):102-105
鸡球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寄生虫疫病之一。对鸡球虫病疫苗的研究已成为广大动物医学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对鸡球虫病疫苗的研究现状以及核酸疫苗在鸡球虫病防制中的应用等研究新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ccidiosis-preventing programs on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of commercial turkeys. Three hundred fifteen1-d-old female commercial cross turkey poults (British United Turkeys, BUT Big 9) were distributed into 3 treatments with 5 replicates of 21 birds each. Three programs were evaluated from 1 to 70 d of age, where program 1 had no anticoccidial drug and no vaccination against coccidiosis; program 2 had an anticoccidial drug (maduramycin 1%, 5 ppm); and program 3 had a vaccination (commercial vaccine, 4 species of Eimeria). All the groups were challenged with a dose of oocysts sporulated (20,000/bird) of 2 species of Eimeria at 21 d of age. In the growing phase (d 0–28), BW, BW gain, and FCR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reated group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In the fattening phase, the performance was not affected by treatments. Treatments and coccidiosis challeng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intestinal villus height. These observations support other reports that confirm live oocyst vaccination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as a preventive against avian coccidiosis in commercially reared turkeys.  相似文献   

18.
鸡球虫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10,他引:33  
鸡球虫病是生产中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寄生虫病,长期以来以药物防治为主。目前,由于球虫耐药性的普遍存在,加上消费者对禽产品药物残留问题的关注,采用疫苗防治球虫病为人心所向。球虫活苗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球虫活苗存在“复壮”的可能且使用麻烦,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分子疫苗。球虫基因组学研究为基因工程苗开发奠定了基础,目前已经筛选了上百个功能抗原基因。受表达系统的限制,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抗原性较差,虽有较多尝试,但鲜有成功。人们在探索体外真核表达(如酵母、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等)的同时,核酸疫苗以其独特的诱发高水平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而倍受青睐,近几年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9.
鸡球虫病是一种对养禽业危害极其严重的寄生虫病,现阶段主要使用药物对该病进行防治,但长期大量使用药物产生了耐药虫株、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球虫疫苗研制成为控制鸡球虫病的首选方法.细胞因子作为疫苗免疫佐剂能增强疫苗的特导性免疫反应,在寄生虫疫苗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细胞因子抗鸡球虫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抗球虫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