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蛋白饲料资源短缺是制约饲料工业和畜牧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微生物蛋白由于其蛋白含量高、营养物质丰富、生产效率高、产量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行业,是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法之一。产朊假丝酵母是一种生产微生物蛋白的优良菌种,可作为添加剂应用于蛋白饲料的生产。本文对产朊假丝酵母在蛋白饲料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产朊假丝酵母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产朊假丝酵母在蛋白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朊假丝酵母|单细胞蛋白|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2.
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是优良的饲料蛋白,在发酵饲料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单因素比较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产朊假丝酵母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二次回归模型,建立起产朊假丝酵母的最优发酵培养条件:葡萄糖19.86 g/l、酵母膏9.56 g/l、K2HPO41.45 g/l、MgSO41.12 g/l,pH值5.5,发酵温度28℃。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生产速度快、易于培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甜高粱秸秆汁为主要的发酵原料,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对热带假丝酵母SG-1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热带假丝酵母SG-1产单细胞蛋白的较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甜高粱秸秆汁220 mL/L、工业葡萄糖37.5 g/L、工业蛋白胨37.5 g/L、MgSO4.7H2O 3.75 g/L、KH2PO43.75 g/L。该优化条件下单细胞蛋白产量达15.38 g/L,比初始发酵培养基(甜高粱秸秆汁120 mL/L、工业葡萄糖20 g/L、工业蛋白胨20 g/L、MgSO4.7H2O 2.0 g/L、KH2PO42.0 g/L)单细胞蛋白产量(10.77 g/L)提高了42.80%。  相似文献   

4.
试验探讨了不同菌种及菌种组合对固态发酵甜高粱秸秆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影响。以产朊假丝酵母、康宁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白地霉为发酵初筛菌种,探索单一菌种及双菌组合对甜高粱秸秆酒糟木质纤维素、蛋白质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未发酵甜高粱秸秆酒糟数据可知,单一菌种和双菌组合均能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粗纤维含量。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合为最佳菌种配伍,且当菌种比例为11时,粗蛋白质含量为18.79%;粗纤维含量为34.68%,较未接菌降低了16.38%,且较单一菌种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分别降低了8.15%、7.01%。通过微生物菌种发酵处理可以降解部分纤维素、提高蛋白质含量,还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饲料中蛋白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研究的目的是在不同底物蛋白质水平下,利用热带假丝酵母ZD-3及其与酿酒酵母ZD-5或产朊假丝酵母ZD-9二元混合菌种,分别对棉粕混合底物进行单菌或二元菌种固体发酵。通过对发酵产物回收率、游离棉酚和产物营养成分含量等的测定,探讨不同菌种的发酵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热带假丝酵母ZD-3与酿酒酵母ZD-5或与产朊假丝酵母ZD-9对不同蛋白水平下的棉粕混合底物进行二元复合发酵,均可显著降低底物游离棉酚含量,复合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效果,以热带假丝酵母ZD-3与酿酒酵母ZD-5间的复合发酵最为理想,且底物粗蛋白水平低,发酵脱毒效率高。不同酵母菌发酵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底物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不同发酵方式对不同蛋白水平的棉粕混合底物的发酵产率平均为95.53%。  相似文献   

6.
稻草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但其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质含量低、营养价值低,在饲料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以稻草秸秆为主要材料,采用生孢噬纤维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对稻草秸秆进行发酵,通过L9(3)3正交试验对3种菌混合发酵的优化组合进行研究,确定3种菌最佳接种量及发酵组合为:生孢噬纤维菌加入量为2%,枯草牙孢杆菌加入量为1%,产朊假丝酵母加入量为3%。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分别达到16.88%和23.65%。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麸皮为辅料,利用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通过对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菌种配比、玉米秸秆和麸皮的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水分含量等条件的研究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种配比1:1、玉米秸秆与麸皮配比4:1、接种量8%、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96h、含水量45%为最佳发酵条件。在此条件下,粗蛋白的含量由5.62%提高到了25.67%。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适宜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以葡萄皮渣为主要原料,以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4株菌的单菌和多菌组合进行固体发酵试验筛选最佳发酵菌种,同时研究了固体培养基灭菌与不灭菌工艺对其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不灭菌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高于灭菌处理;4株菌中产朊假丝酵母单菌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75%;产朊假丝酵母和嗜酸乳杆菌双菌组合的发酵效果优于三菌和四菌发酵,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88%。由该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的最佳菌种组合为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  相似文献   

9.
酵母饲料的营养成分、应用研究及经济效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本文介绍利用秸秆和猪、鸡、牛粪为基料,进行酵母生物工程技术处理,生产酵母饲料,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材料与方法 1.1 株菌的筛选和诱变驯化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啤酒酵母、扣囊拟内孢霉、生产菌种(在主发酵结束后,低温饥饿状态,带有不稳定基因的突变酵母菌死亡后接取菌种)。 1.1.1 筛选程序分离(分育50~100个单细胞,根据菌落及形态取30~50个菌株)→接种(将30~50株菌分别接种在150ml麦芽汁中,进行发酵试验,根据其发酵力、凝聚力和死亡温度选出12~15株)→发酵试验(根据发酵力、凝聚力、死  相似文献   

10.
酵母菌发酵生产饲料酵母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5株酵母菌,分别利用4种培养基进行发酵试验,测定菌体生物量、粗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得率,结果表明,糖蜜培养基为发酵饲料酵母的最佳培养基,其中产朊假丝酵母(8号菌)为发酵生产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对1株产朊假丝酵母CU-3在棉秸秆饲料发酵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获得高效提高棉秸秆饲料品质的复合制剂。通过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的平板耐受试验,检测菌株的棉酚耐受性,固体发酵优化产朊假丝酵母CU-3最佳脱毒条件,并结合其他制剂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检测棉秸秆中的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等化学物质,验证复合制剂发酵效果。结果显示,产朊假丝酵母CU-3可以在1 000 mg/kg醋酸棉酚培养基中生长。在单因素棉秸秆固体发酵中,随着发酵时间和接种量增加,CU-3对棉秸秆脱毒率显著增加(P<0.05),60%含水量时脱毒率效果最佳。在优化固体发酵条件中,对响应面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方程回归极显著(P<0.01),在含水量60%、接种量10%、发酵时间为30 d的条件下,棉秸秆脱毒率达70%。在CU-3与其他制剂混合固体发酵中,处理后的棉秸秆色泽金黄、结构清晰、气味醇香,感官评价评分等级均为优等,棉秸秆的游离棉酚含量显著下降(P<0.05),最低含量为62.00 mg/kg;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升(P<0.05),最高达到9.41%;粗脂肪含量最高达14.50 g/kg;粗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各处理组中镉、铅、铬含量均达标;最佳复合制剂为CU-3添加2%玉米粉。分别在北疆142团、玛纳斯、北五岔3个养殖场进行实际应用效果试验,棉秸秆发酵后pH在5.05~5.20之间;脱毒率均在70%以上,最高达到78.5%;粗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7.97%、8.24%和9.89%;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5.4%、34.5%和31.2%;粗脂肪含量最高达10%以上。本试验在优化发酵条件下产朊假丝酵母CU-3及其复合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棉秸秆脱毒效率和饲料品质,为新疆棉秸秆饲料化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饲料酵母(单细胞蛋白之一种)是借助工业发酵途径由亚硫酸纸浆废液、木材水解液、废糖蜜、食品加工、工业发酵废液等可再生底物,培养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菌等制得的富含 B 族维生素、高蛋白质、氨基酸组分齐全的产品,是家畜、家禽、水产养殖业饲、饵料的优良蛋白质添加剂;也是许多生化药物的生物聚合物;在抗生素、核酸发酵上对提高发酵  相似文献   

13.
用于蛋白富集的三七渣培养基制备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腐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发酵三七渣进行蛋白富集,研究了氮源添加量、磷源添加量、水含量、原料粒径、初始pH值等因素对蛋白富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基制备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白腐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发酵三七渣进行蛋白富集是可行的,优化的培养基制备条件为:氮源添加量40 mg硫酸铵/g干药渣,水含量50%,原料粒径80目,pH自然,在此条件下发酵,发酵培养物中真蛋白含量可达到20.48%。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将一株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JZ-1以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Z-2混合后对鲜黄酒糟进行固态发酵.对发酵前后的黄酒糟进行蛋白营养成分、SDS-PAGE以及双向蛋白电泳分析,以探究发酵前后蛋白物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酒糟在发酵后有机物含量下降,粗蛋白以及多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影响饲料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丰富且开发潜力强。产朊假丝酵母蛋白饲料以农业副产物等为原料,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为发酵菌种,通过固体发酵或液体发酵制备获得,作为动植物源性蛋白饲料的替代品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并能提高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利用率。它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维持动物生长性能、维护肠道健康、维持瘤胃功能、缓解饲料中霉菌毒素危害等作用。本研究总结了产朊假丝酵母蛋白饲料的生产工艺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功能,为开发利用新型蛋白源提供选择。  相似文献   

16.
混菌发酵生产富肽蛋白饲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枯草芽胞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混合发酵生产富肽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选择接菌比例(枯草芽胞杆菌:产朊假丝酵母)为3:1,发酵36h。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3℃,装料量40g,原料初始含水率为62%,拌料水的pH值为自来水的自然pH值。在此条件下测得三氯乙酸可溶性氮(TCA-NSI)含量达到33.61%。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含水量为76%的豆渣为原料,添加麸皮做为辅料调节水分,通过产朊假丝酵母和白地霉两种菌株混合固态发酵,研究了两种菌株的混合比例、接菌时间、发酵原料的灭菌方式,并且优化了发酵条件。得到两种菌株最佳的混合比例为产朊假丝酵母白地霉为7525,接种时间为产朊假丝酵母二次活化后第5 h,白地霉为二次活化后第24 h,最佳的灭菌方式为100℃、高压灭菌5 min,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发酵条件:菌液添加量为15%,发酵原料含水量为7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72 h。发酵产物保留了原有的营养成分,低pH值,耐贮存。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为出发菌株,味精废水、玉米粉和麸皮为底物,固态发酵生产饲料酵母。通过感官性状、活菌数、水溶性蛋白、小肽及氨基酸的测定来评价不同味精废水添加量对固态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味精废水添加10%时,发酵效果最佳。发酵后活菌数达8.02logCFU/g;水溶性蛋白和小肽含量分别为7.99%和5.42%;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7.82%,较不添加味精废水组及添加20%组分别高出1.26和0.9个百分点(P<0.05)。味精废水作为廉价的非蛋白氮原料,可用于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的生产中,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饲料酵母替代鱼粉作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料酵母(feedyeast)属单细胞蛋白,是用酒精废液、味精废液、亚硫酸纸浆废液、石蜡油或糖蜜等作原料,以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为菌种,在发酵罐内经培养繁殖而获得的菌体浓缩物(风干状)。它有别于用酵母等微生物与其他植物蛋白,经固体发酵后,菌体与培养物(底物)混合、烘干、磨碎所形成的产品—酵母饲料或称酵母培养物(yeastculture)目前,我国饲料酵母已由研制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年产量约4000吨,作为一种新型蛋白饲料资源,研究其营养价值并科学地加以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文献认为,不论培养的主原料多么不同,饲…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3种菌株(粪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及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发酵,观察豆粕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发现发酵饲料微生物活性越高,干物质回收率(DMR)越低;粪肠球菌发酵活性最高,为32.4亿CFU/g,产朊假丝酵母活性最低,仅为5.8亿CFU/g;干物质回收率以产朊假丝酵母最高,为94.50%,粪肠球菌最低,为90.02%。酸度和粗灰分的上升幅度以粪肠球菌最大,分别上升1.28%和0.44%,粗蛋白提高幅度以产朊假丝酵母最高,为3.95%,枯草芽孢杆菌则以小肽和总氨基酸含量变化最大,分别提高4.35%及12.57%。粗纤维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这3株菌均不产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