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长小鼠对氨基酸螯合钙吸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氨基酸螯合钙对小鼠生长发育和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小鼠对饲料中钙的营养吸收试验,研究氨基酸螯合钙的生物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钙中Ca、P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试验组(Ⅱ)小鼠血清Ca含量(10.16±0.73mg/100ml)高于对照组(Ⅰ)(9.00±0.800mg/100ml)。氨基酸螯合钙的补钙效果显著,其制备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生物钙源。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肉鸡腹水症(PHS)对组织钙磷分布及饲料钙磷利用率的影响。120只1日龄艾维茵(AA)肉鸡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组采用低温(LAT)和饲粮添加三碘甲腺原氨酸(T3,1.5mg/kg)诱导产生腹水症。试验期为21d。试验结果表明:1)14日龄时,试验组肉鸡的心脏、肝脏、十二指肠中钙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趋势,胫骨、血清钙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肉鸡的心脏磷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钙磷利用率,试验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21日龄时,试验组肉鸡的心脏、肝脏中的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胫骨、血清中的钙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十二指肠、血清磷含量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织磷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钙磷利用率,试验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14、21日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试验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法和EDTA法、钼蓝法和钼黄法对江河源饲料厂生产的部分饲料钙、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抽测的六种饲料产品除乳猪料钙、磷含量偏低外,其余饲料产品钙、磷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从钙、磷含量方面分析属合格产品.不同方法测定的饲料产品钙、磷含量,经显著性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上述测定方法在饲料钙、磷含量检测时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比了几种测定饲料中钙含量的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用EDTA法测鱼粉、石粉和米糠的钙含量,与国标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此方法测定玉米蛋白粉、豆粕、麦麸和玉米中的钙含量,测定结果却与国标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EDTA法不适于测定钙含量在0.1%~0.4%之间的饲料,对钙含量低于0.1%和高于0.4%的饲料较适用。均相沉淀法和双氧水法与国标法测定结果比较,发现以上7种饲料的测定结果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均相沉淀法适用于石粉类钙含量高的饲料的测定。钙色素法测定玉米蛋白粉、豆粕、麦麸和鱼粉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玉米、石粉和米糠钙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比较却差异显著(P<0.05),说明钙色素法适用于钙含量中等的饲料的测定,不适合测定石粉、玉米、米糠类钙含量较高或较低的饲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预防围产期奶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了解试验牛体内钙、磷、镁的变化规律,选择20头围产期奶牛,添加研制的"1号"奶牛阴离子饲料添加剂,检测了分娩前、分娩日和分娩后试验奶牛血浆中钙、镁、磷的含量及新鲜尿液的pH.结果表明,血浆中钙分娩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镁离子总体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分娩前、分娩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尿液pH在5.5~6.5之间.试验牛产后无瘫痪等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氨基酸螯合锌对育肥猪生产性能、抗氧化力和锌含量的影响,选用长白阉公猪28头,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氨基酸螯合锌,对其生产性能和抗氧化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试验2组可显著提高长白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试验3组可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提高肌肉和血清的抗氧化力能力,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逐渐提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CA)以试验3组最高,且肌肉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抗氧化力试验2组和3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在肌肉中以试验1组最高,血清中以试验3组最高,但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丙二醛(MDA)在肌肉和血清中均以对照组最高,但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3)肌肉和血清中锌含量随饲料中氨基酸螯合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提高大白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并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锌沉积效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植酸酶在实验猕猴饲料中的应用效果。随机挑选健康实验猕猴16只,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个处理组8只试验猴。通过钙磷平衡试验和蛋白质消化试验研究植酸酶对猕猴饲料钙磷利用率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钙、磷总利用率(%)分别为47.94±16.39、82.99±3.09和34.22±17.18、70.19±6.81;粗蛋白消化率(%)分别为88.85±1.67和81.52±2.44。实验猕猴植酸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钙、磷总利用率和蛋白质消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钙总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磷总利用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植酸酶在实验猕猴饲料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剂型植酸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16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以正常磷日粮为对照,研究在低磷日粮中分别添加相同剂量(100 g/t)不同剂型植酸酶(粉状、液体状、包被颗粒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磷日粮中添加不同剂型植酸酶均可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包被颗粒状植酸酶添加效果最好;(2)各组胫骨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3)各组血清磷、血清钙、血清碱性磷酸酶差异不显著(P>0.05);(4)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钙、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也均有提高;(5)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肉仔鸡磷排出量(g/kg采食日粮)分别降低了28.28%、28.97%和32.41%(P<0.05)。由结果可知:在42 d的试验中,包被颗粒状植酸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作用效果最好,其次是液体状植酸酶,粉状植酸酶的作用效果要次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钙磷含量对虾肉、虾壳中钙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钙磷含量的饲料投喂对虾的试验表明,虾肉中钙磷比接近饲料中钙磷比。虾壳中磷含量与饲料中磷含量、虾肉中钙磷含量与饲料中钙磷含量、虾壳厚度与虾壳钙磷比分别呈线性相关关系,其回归直线分别为y=1.09+0.43x、y=0.20+0.4lx、y=0.38十0.50x和y=0.063十0.02x。未发现虾壳钙含量与饲料中钙含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对产后奶牛健康状况及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及复方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对产后奶牛健康状况和乳品质的影响。选取某大型牧场产后奶牛,按照分娩顺序交替指定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Ⅰ组灌服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试验Ⅱ组灌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定时采集血样和乳样,用于分析血浆生化指标及乳品质,同时观察产后奶牛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产后奶牛血浆钙含量及乳汁中乳蛋白含量升高,血浆甲状旁腺素含量、亚临床型低钙血症、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试验Ⅱ组产后奶牛血浆钙、镁含量和乳汁中乳蛋白含量升高,亚临床型低钙血症、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及乳汁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在产后第7天极显著提高血浆中降钙素含量,极显著降低低镁血症的发病率。结果提示,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及其复方口服液,对控制奶牛产后疾病、提高乳品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复方口服液的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添加VD和钙对蛋鸡产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添加VD和钙与基础饲料做对比,比较不同配比的VD和钙对提高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产蛋性能方面,平均产蛋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产蛋重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蛋壳品质方面,蛋的壳重、壳厚、蛋形指数、比重试验组与对照组Ⅰ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蛋的比重和壳重对照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之间有上升趋势,说明日粮中添加VD和钙后蛋壳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比较低鱼粉饲料中补充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在凡纳滨对虾上的饲喂效果。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0.40±0.00)g的凡纳滨对虾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对虾,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共配制7种试验饲料,对照组为30%的高鱼粉饲料,试验组饲料为用豆粕、花生粕和鸡肉粉混合蛋白质源分别替代对照饲料中16.67%、33.33%和50.00%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或晶体蛋氨酸,使其蛋氨酸含量与对照组一致。结果表明:各组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鱼粉替代水平下,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晶体蛋氨酸组(P0.05)。复合蛋白质源替代16.67%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对虾的全虾粗蛋白质、干物质含量与肌肉粗脂肪、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全虾粗灰分含量以对照组最高,但与复合蛋白质源替代16.67%、33.33%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鱼粉替代水平的升高,羟基蛋氨酸钙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晶体蛋氨酸组则呈下降趋势;同时,羟基蛋氨酸钙组与晶体蛋氨酸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葡萄糖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与补充晶体蛋氨酸相比,低鱼粉饲料中补充羟基蛋氨酸钙能更有效地改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但效果仍不及对照饲料。  相似文献   

13.
钙、磷是动物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HG2636-94规定用容量分析法测定饲料级磷酸氢钙中钙的含量,用重量法测定磷的含量,其操作繁琐、耗时。我们通过试验摸索出了一种快速的测定方法,并与HG2636-94中的方法比较,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适用于饲料级磷酸氢钙中钙、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郭萍 《饲料广角》2004,(19):32-33
采用改进法测定饲料级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中钙及总磷含量,测量结果与国标法比较,经t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方法准确、可靠,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AA肉仔鸡为试验动物,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植源性磷酸氢钙和矿源性磷酸氢钙,通过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测定、血液和骨骼中的钙磷沉积情况的测定,研究植源性磷酸氢钙替代矿源性磷酸氢钙的可行性。在肉仔鸡(0~23 d)阶段,在全价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4%植源性磷酸氢钙与1.2%矿源性磷酸氢钙;在肉仔鸡(24 d~出场)阶段,在全价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86%植源性磷酸氢钙与1.0%矿源性磷酸氢钙。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鸡群增重性能基本接近,差异不显著,骨钙、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血钙、血磷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植源性磷酸氢钙完全可以替代矿源性酸氢钙,并且降低饲料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快速测定饲料级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中钙、总磷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进法测定饲料级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中钙及总磷含量,测量结果与国标法比较,经t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方法准确、可靠,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郭萍 《当代畜牧》2005,(2):26-27
采用改进法测定饲料级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中钙及总磷含量,测量结果与国标法比较,经t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用190日龄蛋用父母代海兰种鸡研究不同供钙方式对鸡产蛋周期中血浆钙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血浆钙在24h内的动态变化趋势与对照组大致相同;在蛋壳非形成期,血浆钙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在蛋壳形成期,血浆钙浓度下降;蛋壳形成后血浆钙浓度又回升,而在变化幅度上存在差异。鸡血浆磷浓度在24h内的动态变化趋势,两种方式差异较大,试验组在蛋壳形成黑暗时期的血浆磷含量下降,而对照组则否。  相似文献   

19.
宁夏利通区奶牛围产期钙磷盈亏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宁夏吴忠市利通区 4个奶牛场和 10户农户进行奶牛围产期钙磷营养状况调查 ,分别测定了饲料钙磷含量 ,奶牛围产期血清中钙、磷、羟脯氨酸、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含量。结果表明 :奶牛饲料中小户钙和大户磷含量明显偏低 ,钙磷比例失衡 ;奶牛血钙含量为 6 65 2~ 10 12 8mg/10 0ml,磷含量为 6 5 2 0~ 9 12 4mg/10 0ml,被调查户中奶牛血清中羟脯氨酸 (除散户外 )、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降钙素 (除中户外 )含量差异不显著 ;碱性磷酸酶与羟脯氨酸呈中度正相关(r =0 5 5 ,P <0 0 42 ) ;散户日粮钙不足。小户钙磷盈亏状况良好。降钙素 (中户 2除外 )处于正常水平范围之内 ,平均水平为 9 3 0± 13 2 3 (pmol/L) ,95 %的置信区间为 1 67~ 16 94pmol/L。  相似文献   

20.
在SPF屏障系统内,给清洁级KM小鼠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鸡蛋和葵花籽,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5种微量元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的雌雄KM小鼠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铁、镁含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雌雄KM小鼠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铁含量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组别间雄性小鼠进行比较,锌含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铁、钙含量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组别间雌性小鼠进行比较,铁、钙含量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果提示,雌雄间血清中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差别较大。经常食用鸡蛋、葵花籽等天然食品,可提高体内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