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鹿眠宝是针对养鹿业及野生动物医学、科学在鹿科动物麻醉方面的迫切需求,而研制的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试验主要研究该复合制剂的麻醉效果及其对鹿主要生理机能的影响,为鹿眠宝下一步在临床、科研及生产中广泛应用奠定基础。选取7头梅花鹿,颈部肌肉注射鹿眠宝,剂量为0.02 mL.kg-1,于注药前和注药后5、15、30、45、60、75、90、105 min,进行麻醉监测,监测镇静、镇痛、肌松等麻醉指标。结果表明,鹿眠宝对梅花鹿的麻醉效果确实,镇静、镇痛、肌松效应均衡,脉搏血氧饱和度(90%以上)充裕,对机体正常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2.
每年鹿茸采割时,当地畜牧技术人员一直采用老式麻醉方法:选鹿、套索、捆绑、固定、肌肉注射,这样不便于操作,人员劳累,而且采割的鹿茸质量不佳,对马鹿本身也造成一定的伤害。经多年潜心研究实践,设计出新型麻醉技术,现介绍如下:一、器械及药剂选择器械:一次性注射5毫升的针管3支、胶皮圈1个、纱布若干,PV 管1.2米。药剂:鹿眠宝、鹿醒宝。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上猫的麻醉用药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舒泰与犬眠宝复合麻醉6只家猫,并对麻醉效果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0.05ml/kg舒泰和0.05ml/kg犬眠宝对猫进行复合麻醉,2,1min后猫进入麻醉期,麻醉时间可维持118.5min,给药后150min猫全部苏醒。[结论]舒泰与犬眠宝复合麻醉猫效果显著,可适用于临床上猫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司可林是一种比眠乃宁、鹿眠宝经济实惠的麻醉药。33团通过2年时间在鹿场进行试验,积累了一定的使用经验。本文主要对司可林在麻醉马鹿上的使用剂量、麻醉效果、注意事项等内容作了阐述,以期为马鹿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实验对两种药物合剂保定山羊的效果进行了观察。7只山羊按照0.02mL·kg~(-1)BW剂量分别肌注MD合剂和鹿眠宝,比较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并应用Datex循环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结果表明,MD合剂应用于山羊时,镇静、镇痛、肌松效果确实,但是消退更加快速;保定过程中对血氧饱和度、心率影响较小,应用更为安全。鹿眠宝诱导时间较短,MD合剂复苏则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6.
对犬肌注BAX麻醉合剂(0.1ml/kg)进行麻醉效果观察。结果表明:BAX具有诱导平稳,诱导时间短(4.5±1.5min),麻醉维持时间长(89.1±23.6min),麻醉效果好,复苏平稳,无异常兴奋等特性。麻醉期间犬血液pH值略为下降(P>0.05),Pco2上升(P<0.05),SBE.Tco2变化不明显,血气参数和生理指标变化显示,犬有轻微呼吸性酸中毒趋势,但仍属正常生理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7.
旱秧绿3号在水稻旱育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旱秧绿3号在水稻旱育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旱秧绿3号能够简化旱育床土操作过程,可一次性完成床土施肥、消毒、调酸、化控等配套技术,节省用工、提高劳动工效,且具有防治立枯病、强根、促蘖、壮苗、增产等综合效果;旱秧绿3号对旱育秧苗素质的影响明显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壮秧营养剂如精秧黄克、壮秧宝及其他苗床专用肥;旱秧绿3号的施用量以100g/m2为宜。  相似文献   

8.
1997~2000年,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用高浓度静松灵注射液(10 %)对马鹿、扭角羚、野骆驼进行了麻醉试验,结果显示,在实验用药量0.03 mL/kg(马鹿)、0.004 mL/kg(扭角羚)和0.03 mL/kg(野骆驼)下,肌肉注射给药后,动物在1~5 min出现反应。制动诱导期为:马鹿3~12 min,扭角羚1~5 min,野骆驼5~15 min。麻醉持续时间为马鹿32±7.60 min,扭角羚120±18.44 min,野骆驼28±6.57 min。恢复时间为马鹿3±1.05 min,扭角羚2±0.30 min,野骆驼5±3.18 min。使用后均未出现中毒现象。实验表明,该药对这3种野生动物具有良好的保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豫油3号(原84010)是荥阳县农科所选育的优质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在1985—1989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良,是目前省内综合性状较好的油菜新品种。1989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油3号。一、选育方法及经过豫油3号是通过杂交,对后代芥酸含量进行负向选择、异地加代和田间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南阳41×奥罗,其中南阳41为早熟、高产的高芥酸油菜品种,奥罗为加拿大的低芥酸油莱品种。杂交组合南阳41×奥罗始作于1980年4月,同  相似文献   

10.
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推广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贵蚕3号在毕节市的适应性及各项经济性状的表现,2003年春、秋和2004年春、夏蚕期引进了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在毕节市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蚕区试养试验.结果,与毕节地区多年使用的蚕品种871×872比较,贵蚕3号在毕节市不同蚕区各项性状表现良好,均能获得高产,张种产茧量高达40 kg左右,适应毕节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11.
泡桐优良无性系—陕桐3号,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11年研究,从毛泡桐(陕西周至)×白花泡桐(湖北黄岗)杂交组合的F1中,选育出了陕桐3号和陕桐4号两个优良无性系。其主要特点是速生、材质好、抗性强。7年生对比林中陕桐3号材积比对照豫杂1号大47.6%,陕桐4号比豫杂1号大63.7%。陕桐3号木材力学性质显著优于豫杂1号,抗旱性中等,感病性与豫杂1号接近;陕桐4号抗旱性显著优于豫杂1号,木材材性与豫杂1号接近。  相似文献   

12.
豇豆新品种鄂豇豆3号、鄂豇豆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豇豆3号是从地方品种杜豇中的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常规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抗逆性强,商品性优,品质佳,适于煮、炒食或腌制加工,且口感脆嫩,清香可口.每公顷产量在30 000~37 500kg,高产可达45 000 kg以上,比对照品种(高产4号)增产31%左右.鄂豇豆4号是杜豇与紫红豇豆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品种.该品种早熟,抗逆性强,豆荚花色似龙状纹,色泽美观独特,商品性极优,品质佳,适于煮、蒸或炒食,口感脆嫩,清香可口.每公顷产量在27 000~33 000 kg,高产的可达37 500 kg以上,比对照品种紫红豇豆增产19%.  相似文献   

13.
抗病番茄新品种川科2号和川科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科2号、川科3号是在杂交后代中,经连续单株定向选育而成的抗病番茄新品种。川科2号属中熟,无限生长类型,其亲本之一是从美国品种Koatenae21-2的分离后代中选出。它高抗TMV、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果实圆形、红色,单果质量180 g,一般春季大棚每公顷产量在67 500~82 500 kg。川科3号属中晚熟,无限生长类型,其亲本之一是从日本商业品种Woloer的分离后代中选出。它高抗TMV、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果实圆形、粉红色,单果质量200 g,一般春季大棚每公顷产量在75 000~90 000 kg。  相似文献   

14.
晋番茄3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番茄3号是通过选择抗病亲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属有限生长类型,中早熟,果实大红色,果面光滑,不易裂果,商品性好。高抗TMV、叶霉病、早疫病,中抗CMV,抗逆性强,一般产量可达90~120t/hm2。适宜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垦粳3号原代号农大06087,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2001年以垦94202/(东津稻/合江19号)为母本,以富士光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于2009年12月经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正式命名,是一个早熟、高产、稳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6.
北豆3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农业科学科研所以绥90 5242为母本、建88 83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北豆3号大豆生育日数114d,所需活动积温2200℃左右。株高70~90cm,底荚高12cm,紫花、尖叶  相似文献   

17.
番茄新品系潍科红3号是以自交系KT007C为母本、JH005D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组合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连续坐果性好,单果重240~260 g,果实硬度高达3.6 kg/cm2。耐贮运,果实大小整齐一致,畸形果及裂果率极低,果面光滑,对温度适应能力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2014年1月通过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鉴定,适于温室和大棚早春、秋延迟及越冬栽培,现已连续两年在山东省多地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1 733 hm2。  相似文献   

18.
晋尖椒1、2、3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尖椒1、2、3号三个辣椒品种均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果面有皱折、辣味强的辣椒新品种,并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已在山西及周边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泰花 3号为江苏省泰州市旱作所选育的花生新品种 ,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的特点。 2 0 0 2年 4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适宜于江苏、安徽南部及四川东部地区种植。简述了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长白11(吉丰3号)是以长白9号为母本,一目惚为父本杂交育成,3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7663.5kg,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2.7%,2年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121.0kg,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2.7%。该品种抗早霜,耐寒冷,根系发达,耐旱性较强,稻米品质优良,主要指标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