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拖拉机的牵引试验主要测量牵引功率、牵引力、速度、滑转率、小时油耗和比油耗,试验主要考核拖拉机的使用质量、拖拉机前、后轮速比、发动机的功率等,在试验中注意的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动力换挡变速器换挡时动力不中断,且能够将复杂的换挡过程简化为按钮操作,在国外的拖拉机上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负载换挡行星齿轮副变速器,增加了原变速箱的挡位数,并实现了增扭负载换挡与梭行换挡。在分析了整体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变速器的传动方案及结构,设计了副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并对拖拉机各挡总传动比及理论车速进行了设计计算。同时,绘制了拖拉机牵引力和比油耗曲线,定义拖拉机牵引功率利用率和比油耗损失率用以评价拖拉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并通过计算比较了改进前后拖拉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情况。  相似文献   

3.
拖拉机牵引试验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拉机牵引试验主要测量20.59,22.06,23.54,25.74,29.42,33.10,35.3kW等不同功率拖拉机的最大牵引力、牵引功率以及在最大牵引功率下的比油耗,绘制出3个指标与功率的关系曲线图。通过分析变化趋势,运用数学方法,得出3个指标与功率之间的线性、指数(对数)及二次线性的拟合曲线图;然后对比R2值,得到最佳拟合曲线的回归方程。此拟合曲线能够准确、快速地预测牵引试验的3个指标,并对实测数据值进行验证,对判断牵引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启森 《农机化研究》2024,(2):249-254+259
高机械性能和优化能源利用是机械化农业的重要发展目标。为此,通过优化拖拉机驱动系统,研究后轮驱动(RWD)、四轮驱动(4WD)和前轮驱动(FWD)对耕作作业中拖拉机性能和燃料使用的影响。选取轮胎充气压力分别为170、200、230kPa,压载质量分别为0、60、120kg,拉力分别为2、6和10kN,对高尔多尼拖拉机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4WD系统对拖拉机滚动阻力的影响最大,在不超过允许滑移的情况下可获得更高的牵引力;当拉力为2kN时,RWD系统的油耗最小,4WD系统的油耗最大;在10kN的拉力下,驱动系统的类型对降低油耗有显著影响,4WD系统的油耗达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5.
轮式拖拉机牵引试验需要考核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最大牵引力:按标准的规定,由制造厂推荐的牵引挂结点上,拖拉机在其纵轴方向上所能保持的最大牵引力;(2)最大牵引功率:在牵引杆上测得并至少维持20s或可持续行驶20m距离的时间(取两者中时间较长者)的最大功率;(3)最大牵引功率工况下的牵引比油耗:在规定的具有最大牵引功率的状态下单位功所消耗的燃油量。由于在进行牵引试验时,所涉及的因素包括试验样机的各项配置及技术状态,试验测试中的测试参数如转速、长度等多个方面,因此,正确进行符合标准规定的牵引试验成为试验课题的重要要求。笔者根据长期进行牵引试验的  相似文献   

6.
小四轮拖拉机驱动轮附加配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加配重是为提高8.8~11kW小四轮拖拉机旱地犁耕作业时附着性能而设计的。对在驱动轮附回配重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在休闲地中进行了牵引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安装附加配重后拖拉机的牵引功率提高了35.4%.牵引效率提高了35.4%,滑转率在20%以下时,挂钩牵引力达3550N,可满足土壤比阻在56kPa以下的旱地犁耕需要,为小型轮式拖拉机广泛用于农田作业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在对拖拉机鉴定与质检过程中,牵引试验是重要的测试项目之一。因为通过此项试验能获得被测试拖拉机的最大牵引力、最大牵引功率等重要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对判定拖拉机质量是否合格或达到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牵引功率试验是检验拖拉机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机械变速拖拉机牵引功率试验方法和试验数据的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机械变速拖拉机变速箱设计的合理性可通过牵引功率曲线来验证。通过查看实测最大牵引力点、最大牵引功率点与牵引功率曲线上估算的最大牵引力点、最大牵引功率点的重合程度来判断变速箱设计是否合理,若两者基本重合,则变速箱设计合理、科学,若两者偏离较大,则变速箱设计有待改进。对牵引功率基本相等的不同挡位,为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轮胎磨损、降低牵引比油耗,田间作业时应尽可能选择行驶速度较高的挡位。  相似文献   

9.
名企名品     
正东方红威风LX2204型拖拉机产品介绍功率为162 kW,发动机额定转速为2 200 r/min,最小使用质量为8 110 kg,最大牵引力不低于70 kN,最小离地间隙为495 mm,耕深控制方式为位控制、浮动控制,外形尺寸为5 430 mm×2 860 mm×3 490mm。  相似文献   

10.
拖拉机牵引试验是拖拉机鉴定与质检的重要内容,通过牵引试验可以获得拖拉机的牵引力、牵引功率和牵引比油耗等技术指标,其检测结果直接关系着拖拉机性能优劣的评价.牵引试验是一项相对复杂的检测工作,测量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从以下方面阐述影响测量结果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光伏电站的大量涌现导致电网功率因数降低,造成不必要的供电线路损耗及电能质量问题。本文依据光伏接入网架的理论模型,结合菏泽电网光伏接入实际情况,通过CEES软件仿真计算,总结光伏电站注入功率与并网上级线路功率因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电网无功补偿与无功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无功补偿对农村电网的降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农网无功负荷的特点,阐述了农网无功补偿的前提和原则;在此基础上,系统讨论了农网中各种无功补偿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介绍了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无功补偿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通过分析电网等值线路,用公式的形式列出无功与电压损耗、线损的关系,阐述通过无功补偿提高电网中功率因数的意义,为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网中压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介绍农网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农网改造对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作用,详细说明加强管理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提出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功率因数监测与补偿系统,其设计采用高速SoC单片机C8051F005作为控制器,通过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采集电压和电流信号,采用数字检测电路来获取电压电流相位差,利用无功功率补偿器进行功率因数的补偿。电压、电流、电源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参数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同时自动对电网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电池能量利用率,降低温室环境无线采集节点功耗,延长节点寿命,以16位低功耗MCU(MSP430F149)和CC1101射频模块进行温室环境无线采集节点硬件设计,电源管理模块采用TPS63031芯片实现双电源供电,即节点在工作和休眠状态下分别采用3节AA南孚电池和1节3 V纽扣电池供电,通过DC-DC转换,电池可使用能量提高22.8%。软件协议采用有限状态机(FSM)模型设计,实现节点工作模式和休眠模式的任务调度,使节点休眠时进入LPM3深度休眠,大大降低节点功耗。电池放电试验和节点性能测试试验表明,在设定30 min采集周期下,设计的供电方案可保证节点11 019.8 h(约459.2 d)的可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详细介绍了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并从实用的角度分析了实现甘肃电网电压自动化控制所采取的主要控制策略。同时对影响甘肃电网电压自动化控制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供电企业具有市场垄断和电力客户不可选择等商品特性,使得电力企业存在着以生产电能为导向的滞后电力营销观念,形成了电力营销滞后于客户需求的矛盾,影响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在陈述电力营销及电力商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电力营销现状,并提出适应新形势的电力营销管理建议,以有效地促进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潮流计算是用来确定电力系统基本数据的重要解决方案,最优潮流是整个电力系统成本最低的条件。基于牛顿—拉夫逊法,通过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口来实现成本函数的最小值,对于判定现有系统的最佳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拖拉机重载作业模式下负载峰值功率和高频功率存在较大随机性,单一电源方案无法有效匹配电动拖拉机负载特性。通过分析拖拉机工况负载势变量功率谱密度和电源放电特性,基于电动拖拉机通过主、辅电源对低、高频功率分流的观点,设计了采用DC-DC转换器并联超级电容器的18.5 k W电动拖拉机复合电源方案,计算了系统参数。以平衡峰值功率和高频载荷控制超级电容器功率流方向为目标,设计了基于逻辑门的双DC-DC模式控制策略。根据负载时频分析需求,构建了基于Haar小波的双通道滤波器组,设计了功率分配控制器。以标准正态分布白噪声为基波,构造拖拉机犁耕、旋耕载荷波动间的互谱函数,建立了负载模拟模块。采用CRUISE/Simulink API动态联合仿真得出:基于功率分配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将动力电池电功率抑制在载荷波动基频附近,犁耕作业和旋耕作业下其电功率的截止频率分别为2、7 Hz,幅值符合正偏态分布;超级电容器平衡高频载荷,其电功率符合标准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