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下简称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技术。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  相似文献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下简称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技术。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  相似文献   

3.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又称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抗原斑点试验及免疫斑点试验。它是以纤维素膜作为抗原抗体反应载体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为Hawkes等(1982)参照核酸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畜牧业在国家调控政策及市场需求影响下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世界范围内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对养殖危害也随之加剧,某些常规检测技术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快速发展需求,伴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ELISA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步骤简单快捷、安全性高、污染少等优点越来越应用广泛,在疾病诊断、免疫效果评价方面具有实际指导意义。1 ELISA原理  相似文献   

5.
正1样品运输与保存1.1样品运输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样品一般为全血或血清。运输温度偏高、运输时间过长的血样会导致ELISA灵敏度偏低,因此夏季血样应低温运输。1.2样品保存如48h内能完成检测,血样只需2~8℃冷藏即可,如48 h内无法完成检测,血样应于-20℃保存,长期保存血清可在-80℃,全血样品不适合冻存。血液样品含水量较大,冷冻固定时会对血样结构造成破坏,故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多适用于组织而非血样。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直接法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法McAb-Dot-ELISA对实验感染耕牛的阳性检出率为100%(32/32),对安微省自然感染耕牛(粪孵阳性)的阳性检出率为93.90%(418/445),对健康耕牛的阴性符合率为98.50%(66/67);而常夫ELISA对实验感染耕牛的阳性检出率为95.35%(41/43),对安徽  相似文献   

7.
副结核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兽的慢性传染病, 山于本病潜伏期长,缺乏可靠的诊断方法,因而很难控制。 现今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通过组织和粪便长达10~16周的培养,活体回盲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也能提供可靠的结果,然而,这种方法很费时间,没有实用意义。补体结合与荧光抗体试验价值有限,免疫扩散对亚临床感染者不敏感,但可证实临床病例。  相似文献   

8.
1样品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样品采集、处理以及保存的知识,ELISA测定样品很多,如血清、尿液、唾液、排泄物等。部分样品可直接开展ELISA检测,比如血清;而部分样品则需要经过预处理,比如粪便。兽医实验室一般根据常规方式采集样品,禽类采心脏、翅静脉血的方式;猪采前腔静脉等处血;羊采颈静脉血;牛采颈静脉、尾静脉血。将血清分离时,避免出现溶血°现阶段,ELISA试剂盒多数使用的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标记,红细胞溶解就会释放出较多的过氧化酶活性物质,在ELISA检测中,溶血会造成非特异性显色,导致假阳性,最后很难得到精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兽医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为了刚好地使用ELISA方法进行疫情检测以及疫病诊断,本文总结了常见ELISA试验各个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为广大实验员提供获得更准确有效的实验结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尽管我们在发病学、流病学和治疗等方面对于致病微生物的知识在不断发展,但传染病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仍显得很突出.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传染因子具有多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型猪场饲养密度过高.传染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愈来愈大,这就不断地刺激人们寻求简单、迅速、特异性和灵敏的诊断技术,并且最好在当地实验室中就可采用这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旋毛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补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进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准确性,研究了一种基于补体结合的免疫学检测新技术———补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F-ELISA)。CF-ELISA技术采用酶标记抗菊糖纯化豚鼠补体C3抗体及其酶显色系统作为补体参与反应的指示系统,用ELISA方法进行补体结合试验。经对布氏菌病抗体检测的初步试验结果显示,CF-ELISA技术可检测到0.01 IU的布氏菌病抗体,灵敏度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相当,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的5 000倍、补体结合试验(CFT)的10 000倍。对349份确诊布氏菌病感染群牛、羊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CF-ELISAi、ELISA、CFT、SAT、RBPT的阳性率分别为35.82%3、6.39%、31.81%、30.09%、36.1%,CF-ELISA与iELISA、CFT、SAT、RBPT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4%、88.8%、80.0%、90.6%。CF-ELISAi、ELISA、CFT、SAT、RBPT对490份布氏菌病阴性群牛、羊血清的阴性率分别为100%、99.6%、100%、99.4%、99.8%,CF-ELISA与iELISA、CFT、SAT、RBPT的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6%1、00%、99.4%、99.8%。研究表明,CF-ELISA是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布氏菌病免疫学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氯霉素是一种有旋光活性的酰胺醇类抗生素,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可大量生产,价格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的预防治疗,但它对人体存在极大的毒副作用[1]。近年来,在畜禽产品中发现氯霉素的残留量很大,国际组织和世界上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注意到氯霉素在动物体内残留的问题,并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此类药品[2]。对氯霉素的检测方法有很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是其中的一种[3-4]。试验旨在探究ELISA法在饲料中测定氯霉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赤羽病(Akabanedisease)又称阿卡斑病,是牛、羊的一种以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赤羽病病毒是布尼安病毒科(Bunvaviridae)、辛波(Simbu)病毒群的成员之一。最早在澳大利亚暴发,后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国也分离到该病毒。本病的流行对养牛、养羊业的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该病是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奶牛必须检测的七种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3种检测方法(PBPT、SAT、ELISA)对170份奶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29%、100%、14.1%。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检测包虫病循环抗原的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30份阳性血清(猪65,羊65)作了检测,总阳性率为79.2%,抗原最小检出量为50μg/L。  相似文献   

18.
为检测抗黄曲霉素抗体建立了一种新颖而简便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该法是用黄曲霉素M_1-牛血清白蛋白(AFM_1)-BSA)结合物免疫雌性BALB/CJ小鼠制备抗黄曲霉素M_1抗体。试验用易得的-AFM_1-BSA和黄曲霉素B_1牛血清白蛋白(AFB_2-BSA)来包被试验板,适于检测普通环戊并甲氧基碳-肟法结合的任何黄曲霉素。本法对开发及改进测定黄曲霉素代谢产物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较全面地掌握羊群血吸虫病的感染情况,以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1995年4月,我们采用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吸附(MCAb-Dot一ELISA)试验,对华容县幸福乡畜牧农场进行羊血吸虫病调查,现报告如下.五材料和方法1.互材料1.1.五血清标本;97例,其中绵羊87例,山羊10例,来自华容县幸福乡畜牧农场.1.1.2标准试剂:家富日本血吸虫病单克隆抗体斑点员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盒,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1.1.3灭菌氧化钠溶液:自配.1.2方法A、B、C、DE治均按试剂盒上操作规程临用前配制.1.2.1取90…  相似文献   

20.
兽药残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因其具有的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检测成本低,操作简单,样品处理量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及违禁添加药物的快速检测。ELISA虽然操作简单,但试验操作中各环节对试验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如不注意,很可能导致显色不全、重现性不好、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本文对影响ELISA试验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解决方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