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代县是山西水稻的主要生产地,有好几百年的水稻种植历史,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代州大米"闻名省内外.为进一步打造"代州大米"知名品牌,促进"代州大米"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代县农技中心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于2000年成立了代县水稻协会,在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推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作者近期深入到各乡镇、水稻种植大户、水稻专业合作社、大米加工企业、生产资料经销单位对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统计分析等方式,全面掌握了全县水稻生产和大米加工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水稻产业的发展前景,认为水稻产业是代县发展潜力较大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2.
水稻生产是改良与利用宁夏沿黄地区内陆盐碱地的重要途径,对于确保宁夏口粮安全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提升宁夏水稻产业发展,对宁夏水稻种植情况、宁夏大米品质、水稻种子生产现状、大米产品开发及水稻科学布局等进行全面分析,概况了宁夏水稻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湖南省优质大米开发的历史、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优质大米开发的路径与方法,并对优质水稻兆优5431全产业链开发模式进行了详细解析,认为水稻全产业链开发经营模式,是创立大米知名品牌,推动湖南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宁夏引黄灌区具备优质大米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种植历史悠久,所产大米品质独特,近年来宁夏大米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以其优良品质逐步打入高端市场。为了进一步提升宁夏大米产业发展水平,应该从提升品种选育与推广水平、水稻种植管理水平、大米加工水平、大米营销水平、稻米产业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多管齐下,这样才能真正将“宁夏大米”的品牌做好、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84-185
和龙市水稻产业发展存在优势,但传统的水稻产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和龙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要进一步创新水稻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制定和龙市无公害大米产业发展规划,采取现代科技管理措施,推进标准化生产,实现亲环境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提升和龙市无公害大米即"平岗大米"的内在品质、安全性,取得地理标志认证保护品牌,提高农户收入,满足消费者需求。  相似文献   

6.
山东沿黄稻区属于黄淮稻区,该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稻“黄河大米”的主产区。黄河从山东境内穿流而过,为沿黄区域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保障。山东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时达293.74万亩(1999年),优质的“黄河大米”为当地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因为水稻种植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水资源短缺以及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山东沿黄稻区水稻产业发展受限。本文以济南市济阳区为例,调研了济阳区水稻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水稻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建议,为促进山东沿黄稻区水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7.
西南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地区是我国六大稻区之一,为促进西南地区水稻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针对其水稻产业现状,从基础生产条件较差、气象灾害频发重发、稳定面积难度较大和科技创新瓶颈较多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深入挖掘西南地区水稻的独特文化、稳步推进西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加大水稻科技创新支撑力度以及加快西南特色大米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缅甸是全球主要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稻作历史久远。水稻产业地位重要,近年来平稳前进,但尚无突破。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研究,从水稻种植、大米加工、国内市场和出口贸易等方面总结了缅甸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指出存在的重点问题,并从中缅合作角度讨论了战略规划。中缅胞波情谊深厚,水稻产业互补性强。近年来中国开启了与缅甸水稻品质改良等方面的科技合作。随着RCEP的生效,中缅可进一步加强在水稻科研、技术培训、金融系统等方面合作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舒兰市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贡米之乡”的美誉。水稻产业是舒兰市的第一主导产业,水稻产业集群的发展影响着舒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水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阐述了舒兰市水稻产业集群现状,包括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落实稻谷生产者补贴、增加水稻生产相关机械数量、创建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水稻新品种研发和选育。分析了舒兰市水稻产业的发展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绿色发展优势、“舒兰大米”品牌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水稻种植面积有限、品种繁杂、基础设施单一、三产融合不足等;提出了发展对策,包括水稻种植基地化、水稻加工标准化、稻米销售品牌化、稻米产业融合化;实施现代化农业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多业符合提升项目等9个发展项目,为进一步发展舒兰市水稻产业集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业科学》2017,(12):36-40
中国是大米种植和消费大国,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同时也是大米的出口大国,但自2012年起中国大米的进出口形势发生逆转,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本文对泰国和日本两个大米生产大国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中国应该借鉴泰、日两国的经验,从加强水稻品种的选育、探索水稻的生态种植方式、提高大米的加工技术以及树立大米的国际品牌等方面提高中国大米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正>松辽沃野,黑土凝香。这里,位于世界黄金水稻带,这里,中国优质水稻生产区。这里,有悠久的水稻栽培技术,这里,孕育着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的吉林大米。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吉林大米产业发展高度重视,提出了把吉林大米"品牌做响,品质做优,企业做强,效益做大"的总体目标。副省长隋忠诚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多次对吉林大米品牌发展做出部署。2013年以来,吉  相似文献   

12.
<正>松辽沃野,黑土凝香。这里,位于世界黄金水稻带,这里,中国优质水稻生产区。这里,有悠久的水稻栽培技术,这里,孕育着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的吉林大米。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吉林大米产业发展高度重视,提出了把吉林大米"品牌做响,品质做优,企业做强,效益做大"的总体目标。副省长隋忠诚深入实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叙永县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就推进叙永县优质水稻产业发展,提出了培育新型农经营主体,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农机化进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培植扶持大米加工企业,搞好品牌建设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粳稻米产业专家团成员、天津农学院水稻食味研究专家崔晶博士认为,应该加强优质食味大米的开发和研究,以此推动大米生产向优质优价方向发展,带动稻农增收致富,拉动大米高端市场消费。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粳稻米产业专家团成员、天津农学院水稻食味研究专家崔晶博士认为,应该加强优质食味大米的开发和研究,以此推动大米生产向优质优价方向发展,带动稻农增收致富,拉动大米高端市场消费。  相似文献   

16.
李厚龙 《现代农业》2013,(11):70-71
黑龙江省汤原县金谷水稻专业合作社,位于汤原县鹤立镇新安村,是在经营十多年的汤原宏达米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种植生产无公害水稻和有机水稻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几年来。水稻专业合作社结合当地的区位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发展了优质水稻基地,实施优质大米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链条式产业模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江苏泗洪地区具有良好的水稻种植条件,是我国水稻种植的重要地区和长期的大米产地,多年来发展了特色的水稻种植产业。泗洪地区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非常重视,综合推广相关技术经验,大大提升了水稻种植效果。本文简要阐述了江苏泗洪地区的水稻产业发展,重点研究了泗洪地区水稻机插秧育秧关键技术,并对泗洪地区水稻机插秧育秧关键技术进行了要点总结。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着十几亿人口,其中65%以上的人群以大米作为主食,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稻丰收离不开科学的种植和管理,从育秧、移栽、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稻优质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如皋市优质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优质稻米的要求越来越高,江苏省如皋市优质水稻产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主要表现为优质食味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新型种粮主体迅速崛起、绿色保优栽培技术逐步规范、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产销衔接不够紧密、高沙土地区土壤肥力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知名大米品牌等问题。因此,需加强优质水稻生产的组织领导,加强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加强水稻保优栽培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加强产销衔接,以进一步促进如皋市优质水稻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海水稻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海水稻大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极少,很少使用化学农药,具有极大的绿色开发潜力,但是其生产成本较高且产量较低,因此,建设海水稻大米绿色品牌是推动海水稻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概括我国海水稻大米绿色品牌建设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品牌建设对策,即:建立产品质量体系,实行标准化质量管理;塑造品牌形象,加强营销宣传;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市场认知度;完善认证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巩固品牌声誉;完善政府支持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