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猪瘟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时间较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2018年之前,我国从未出现过非洲猪瘟,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该病是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一类动物疫情。猪场及养猪户应该意识到防范非洲猪瘟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因此,本文主要对非洲猪瘟及其防控措施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病毒已在我国定殖并形成较大污染面,当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风险仍然较高。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保障汉川市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汉川市非洲猪瘟防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郭志龙 《兽医导刊》2020,(8):106-107
非洲猪瘟(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1921年,在东非国家肯尼亚首次确诊,之后,于1957年传入欧洲,1971年传入美洲,2007年,首次传播至欧亚接壤的格鲁吉亚,并迅速传入俄罗斯,并在高加索地区定殖。2012年至2017年,分别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摩尔多瓦、捷克、罗马尼亚等地区传入。2018年8月初以来,我国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等省份相继发生了多起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是1921年始发于非洲肯尼亚的一种猪的烈性传染病,故名非洲猪瘟。2017年3月,开始流行于俄罗斯与我国边境接壤的远东地区。面对非洲猪瘟疫情迫在眉睫,2017年4月12日,我国农业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风险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殖户的生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之后疫情迅速传播。截至2019年1月20日,全国有25个省先后发生104起非洲猪瘟疫情。由于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处置,疫情呈点状分布,没有发生次生疫情。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国内外非洲猪瘟的流行情况,特别是2018年8月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后全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进行分析,并对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综合防控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黄军玲 《兽医导刊》2020,(8):104-104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癌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皮肤发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达100%。ASF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要求各成员国及时报告的疾病之一,也是我国动物疫病名录中的一类动物疫病,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规定须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1921年东非肯尼亚首次公开报道了非洲猪瘟。2007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扩散、流行,特别是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北新区某猪场确诊发生了全国第一起非洲猪瘟,之后又陆续十几个省发生了几十起非洲猪瘟疫情,并且都得到农业农村部外来病诊断中心的确认,到目前,我国已经发生多起非洲猪瘟疫情。因此,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强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达100%,严重危害养猪业。该病是OIE动物卫生法规要求报告的动物疾病。中国的"中长期动物疫病预防规划(2012—2020年)"重点是预防外来动物疫病。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区发现首例非洲猪瘟病例,疫情分布在13个省、30个地级市、35个县、54个乡镇,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野猪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和烈性传染病。该病因传播迅速、发作快和致死率高等特点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入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并且成为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自2018年以来,我国境内多次出现了非洲猪瘟的疫情,不仅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严重威胁到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非洲猪瘟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好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工作,已成为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家猪和野猪等猪科动物的1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2018年8月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以来,1年多的时间疫情蔓延整个大陆,席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给养猪业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非洲猪瘟防控将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1项常态化工作。笔者在动物疫病防控一线参与非洲猪瘟防控处置工作,现结合工作实际,就非洲猪瘟疫情后如何开展生猪复养生产探讨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成  李宁宁  刘则学  倪素珍  吴鑫 《养猪》2019,(4):126-128
自2018年8月我国出现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后,该病屡次见诸报端,并表现为高频率、影响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的特征。猪肉及其制品是我国居民消费量最大的动物蛋白质,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暴发严重打击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非洲猪瘟病毒特点、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分析,着重从饲料添加剂和调制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可行的控制措施,以期为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病毒基因组庞大,能编码100种以上的蛋白质分子。20世纪20年代该病毒首次在非洲的肯尼亚被发现,经过几十年,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不断蔓延,我国于2018年8月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目前,非洲猪瘟抗原检测方法有红细胞吸附试验、荧光抗体试验、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抗体检测技术主要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试纸条法等。根据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了非洲猪瘟现场快速检测评审,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技术把关,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和防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2.
2018年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疫情来势汹汹,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生近百余起疫情。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是我国养猪业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外来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漏洞。  相似文献   

13.
高英  李杏媛  李静 《中国猪业》2019,(2):38-39,4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2018年8月初首次传入我国,且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均已报道发生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本文着重阐述了防控非洲猪瘟工作给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带来的巨大考验以及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8年8月,辽宁暴发国内首例非洲猪瘟(ASF)疫情,短短数月,疫情席卷全国,养猪业一片哀鸿。这注定了整个养猪业的未来是艰辛且坎坷的。笔者作为一名集团公司区域兽医负责人,负责40 000头自繁自养母猪群的健康管理,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2019年全年,4万头自繁自养母猪群、13个养殖场未发生一例疫情。在一年多的防控非洲猪瘟斗争中,笔者也总结了一套特色的非洲猪瘟防控的体系方案。  相似文献   

15.
2018年12月17日,广东省珠海市某定点屠宰场发生该省首起非洲猪瘟疫情。诊断中发现,因病程不同,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并非全部表现典型症状。疫情发生后,珠海市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应急指挥部立即严格遵照《广东省非洲猪瘟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规定,采取了扑杀、消毒、发布封锁令,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等处置措施;封锁期内,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规定,并参考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技术标准,对疫点进行消毒,同时采集疫点内的环境样品,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酸,评估消毒效果,为解除封锁提供依据。本文为全国非洲猪瘟疫情排查、临床诊断和处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8年8月以来,我国多省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各地有关部门严格开展疫情处置工作,疫情总体可控。截至2019年1月31日,全国发生的104起疫情中,有4起发生在屠宰场,2起是野猪或二代野猪疫情,其余分布在25个省份、75个地市、86个区县,多起疫情间无明显流行病学关联。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概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最急性和急性死亡率可达100%。自2018年8月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暴发了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疫苗研制的进展,分析了非洲猪瘟防控现状,提出了防控非洲猪瘟的目标、策略和措施,希望能为我国防控和根除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到2019年7月份,是非洲猪瘟在全国各地的爆发时期,这个阶段,我国生猪感染非洲猪瘟数量居多,损失惨重.我国农业农村部下发数十份文件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控制非洲猪瘟的发生和蔓延,经过多部门和养殖、流通、屠宰等环节的共同努力,非洲猪瘟疫情才得以控制.2019年7月到2021年12月,我国非洲...  相似文献   

19.
《动物检疫》2008,(1):48-48
2007年11—12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非洲猪瘟、蓝舌病、非洲马瘟、马流感等。全球禽流感疫情大面积暴发,人间病例迅速增多,形势十分严峻;口蹄疫疫情仍在全球散发;欧洲不断发生古典猪瘟,蓝舌病疫情继续蔓延;非洲猪瘟开始扩散、日本的马流感疫情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20.
2018年11月29日,天津市某猪场报告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病猪出现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症状并发生急性死亡。经国家外来动物病研究中心实验室确诊,判定为非洲猪瘟疫情暴发。接到报告后,流行病学调查组专家立即进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验室检测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描述疫情的三间分布,找出风险因素,推断暴发原因,并提出防控建议。根据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特性,结合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数据分析结果,推断饲喂含有猪肉香肠制品的厨余垃圾是引发本次疫情的重要风险因素,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人员、车辆带毒传播的可能性。本次疫情处置得当,未发生病原扩散,并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疫情调查确证了严禁饲喂厨余垃圾,加强运猪车辆管理与消毒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