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在干奶期发生乳房炎,可导致奶牛产后初乳期发生乳房炎,由此造成产后2-3个月内的泌乳高峰期奶牛泌乳性能得不到充分表现,严重时则使泌乳母牛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干奶期发生乳房炎,可导致奶牛产后初乳期发生乳房炎,造成产后2~3个月内的泌乳高峰期泌乳性能得不到充分表现,严重则导致泌乳母牛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 1 病因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由于妊娠后期的奶牛在停乳时未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奶牛干奶期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占泌乳期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的53%。  相似文献   

3.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在干奶期发生乳房炎,可导致奶牛产后初乳期发生乳房炎,由此造成产后2~3个月内的泌乳高峰期奶牛泌乳性能得不到充分表现,严重时则使泌乳母牛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1病因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由于妊娠后期的奶牛在停奶时未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奶牛干奶期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占泌乳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犊后即进入泌乳期,根据奶牛产后的生理状态、营养物质代谢规律以及泌乳量的变化,将泌乳期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四个时期。采取适当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对于稳定“四期”乳牛的产奶量,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减少乳房炎、代谢病的发生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犊后即进入泌乳期.根据奶牛产后的生理状态、营养物质代谢规律以及泌乳量的变化,将泌乳期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四个时期。采取适当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对于稳定“四期”乳牛的产奶量、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减少乳房炎、代谢病的发生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干奶期发生乳房炎可导致产后初乳期乳房炎,造成产后2-3个月内的泌乳高峰泌乳性能得不到充分表现。因而,应重视干奶期乳房炎的预防。1乳房炎病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其特征是乳腺叶间结缔组织或乳腺体发炎,或两者同时发炎。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其中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可达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的90%。乳房炎可引起泌乳量明显下降,乳汁变质,严重者乳腺发生硬结、萎缩,甚至化脓、坏疽.完全丧失泌乳能力。乳房炎能够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许多病菌可通过病乳传染给人。危及人的健康,对奶牛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疫病,以乳房肿大,胀疼,泌乳减少,无乳,乳汁变性为特征,主要分为隐性乳房炎和显性乳房炎两大类,本病多发于泌乳奶牛的初期和高产奶牛的泌乳高峰期,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9.
泌乳阶段及年龄因素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是造成奶牛户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全面认识和有效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本文针对奶牛不同泌乳阶段和年龄因素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10.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细胞计数(SCC)法对杨凌某奶牛场中60头不同胎次和泌乳时间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对引起乳房炎的可能诱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受检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43.3%。1胎~2胎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40.0%,3胎~4胎为46.7%,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随胎次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泌乳时间少于200 d的泌乳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27.6%,200 d~300 d的为36.4%,300 d~400 d的为41.7%,超过400 d的为50.0%,提示奶牛隐性乳房炎有随泌乳期升高的趋势。本调查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和泌乳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是乳房炎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1.
<正>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之一,属于乳腺组织的综合性炎症,常发生在泌乳期,尤其高产奶牛的泌乳盛期常发生该病,有时在产前及干乳期也可见到此病的发生。随着清涧县奶牛养殖户的不断增加,县周边已有奶牛养殖户二十几户,现在奶牛乳腺炎的不断扩散给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笔者在给养殖户奶牛治疗乳房炎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该病可直接影响奶牛的泌乳机能和产奶量,严重时可导致乳腺失去泌乳性能,甚至造成奶牛的死亡。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产后瘫痪、酮症、食滞、胎衣不下、生殖器管炎症等奶牛疾病是影响我市奶牛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奶牛泌乳初期饲养管理技术不当是产生这些奶牛疾病的根源。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我市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做好奶牛泌乳初期饲养管理技术工作的对策,以防止上述奶牛疾病的发生,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我场奶牛患隐性乳房炎在牛群中所占的比例情况,于今年4月份对全场未患临床型乳房炎的1159头泌乳奶牛,应用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剂(BMT)方法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并对其年龄、胎次、泌乳量、泌乳天数、患病乳区、季节气候等因素与隐性乳房炎的关系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其具体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奶牛产后乳腺组织发生的病变,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乳房炎不仅严重影响奶牛泌乳性能,增加泌乳奶牛被动淘汰率,而且也对奶牛繁殖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奶牛产后泌乳期配种前和(或)妊娠期间患乳房炎可降低人工授精受胎率、增加早期胚胎死亡(妊娠损失)和流产率、增加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从而影响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乳房炎主要是通过影响奶牛生殖内分泌、体液免疫和发热等途径影响母牛卵巢机能、子宫机能和子宫内环境,从而影响母牛发情周期和发情表现、胚胎和胎儿发育而影响奶牛繁殖性能。本文综述了乳房炎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最新进展,以期为提高我国奶牛繁殖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最主要的疾病.发生乳房炎的奶牛,产奶量下降,奶的品质发生改变,严重时可造成泌乳机能完全丧失而淘汰.  相似文献   

16.
做好泌乳期奶牛的乳房卫生保健工作不但对改善奶牛泌乳性能和保证牛奶的优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从而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乳房疾病是奶牛常见病。乳房疾病轻者,造成奶牛泌乳减产,重者造成奶牛淘汰。如果对患有乳房疾病的奶牛治疗不得当,常给奶牛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在实践中对乳房疾病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验证。1急性乳房炎急性乳房炎多发于产乳高峰期的泌乳牛,中医称之为"乳痈",与泌乳有关,故有"外吹"之称。1.1病因肝郁气滞和阳明胃热是该  相似文献   

18.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检测的敏感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最常见、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即使是在饲养管理与环境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奶牛乳房炎仍会经常发生(赵德明等,1999).据统计,美国由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预计年约20亿美元,其中60%的损失是由于奶牛泌乳受到抑制所造成的(Shuster 等, 1993).我国每年因乳房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3.16亿元(李宏胜等,2004).这种泌乳抑制的病因与被感染乳腺的炎性反应是密切相关的.乳房炎的发生会造成奶牛奶产量及品质下降,牛奶废弃,严重时使奶牛失去泌乳能力等.Rajala-Schultz 等(1999)研究表明,患乳房炎的奶牛每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将减少110~552 kg,并且即使治愈,患牛亦常不能达到其正常时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能够降低奶牛产奶量和乳汁品质,而且还影响奶牛的发情和妊娠,病情严重的病牛因产乳量明显减少或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因此,该病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虽然抗生素能够治疗奶牛乳房炎,然而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就会对乳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一般划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疾病,症状多表现为红、热、肿、痛的炎症反应,同时以泌乳机能紊乱、产奶量急剧下降以及乳汁变化为特征。由于奶牛患过一次乳房炎后,即使感染的乳腺组织痊愈,也会对奶牛的泌乳性能产生影响,导致奶牛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该病是威胁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