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胃肠道微生物不仅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对宿主代谢和免疫调控起到重要作用。了解畜禽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对动物健康养殖和畜牧业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就畜禽消化道稳定的微生物区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着重论述了畜禽消化道的区室化特点及其构成,并通过定义非健康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其影响因素,定义了畜禽健康稳定的微生物区系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文章以肉鸡为例,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消化道关键微生物与胃肠道形态结构、宿主饲料利用效率和免疫反应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肠道微生物参与宿主消化吸收代谢、免疫及肠道完整性调控的潜在机制,为保障机体消化道健康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饲用酶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从饲用酶制剂对畜禽日粮中抗营养因子,消化道内源酶活,微生物菌群,消化器官,外周血液激素水平以及畜禽机体免疫机能等方面的影响,对其改善畜禽生产性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饲用酶主要是通过消除抗营养因子(SNSP,消化酶抑制剂,细胞壁和植酸)和补充内源酶等方式提高日粮养分消化率,并减少有害微生物的过度繁殖,进而改善畜禽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禽》2001,23(10):12-12
与抗生素相比,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在理论上的进展还很小,目前主要有三种学说:①优势菌群学说;②菌群屏障学说;③微生物夺氧学说。益生素主要是通过下述途径在动物体内发挥其作用的:①补充有益菌群,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预防和治疗菌群失调症。畜禽消化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其中有些菌群能有效地促进畜禽生长和饲料消化,称有益菌群;有些菌群具有抑制生长和致病作用,称有害菌群。正常情况下,畜禽消化道内的这些菌群保持着良好的平衡,维持着畜禽的正常生长和生产。这些菌群一旦失去了平衡,则引起消化机能紊乱、抑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酶制剂在养殖业上的应用何明福贵州省台江县农牧局(556300)酶制剂是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提取的一种具有酶特性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是畜禽生理机能的激活剂,对畜禽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化有强烈的促进作用。七十年代初,国外就有应用酶制剂作为畜禽饲料添加...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制剂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及相关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生产的不断发展,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已经形成一股巨大的热潮。1988年我国学者在“益生素”、“促生素”、“益生菌”等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它是一种给动物饲喂的活的微生物培养物,通过加强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屏障作用或通过增进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增强抗病力和体质,防止病菌感染。同时,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长率,与饲料各营养成分在畜禽体内消化吸收有密切关系。1965年,Lilly和Stillwell将益生素定义为“由一种微生物分泌刺激另一种  相似文献   

6.
张吉鹍 《猪业科学》2022,39(7):41-45
尽管在我国动物生产中饲料端已经严禁使用抗生素,在养殖端亦尽量减量使用治疗用抗生素,但多年来的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国动物生产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新形势下,如何在保证动物生长、生产健康高效前提下,发挥其最佳遗传潜能且又能避免细菌耐药性问题,是多年来国内外动物营养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他们也试图找到抗生素的“替代产品”。已做的探索表明,常用于替代抗生素的产品主要有中草药提取物(含包括食药同源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在内的植物提取物)或其千目超微粉、酵母培养物、益生菌、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等。此外,还有卵黄抗体、免疫球蛋白、噬菌体及其裂解酶等产品。这些在理论上颇具替代抗生素潜力的产品,具有多种营养活性: 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2)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维持菌群平衡与肠道健康(如肠道上皮物理屏障功能、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以及生物屏障功能精准营养的相对性与动态性及其在食药同源天然植物饲料组学产品替代抗生素的猪只日粮中的应用张吉鹍(1.江西中成人药业有限公司,江西进贤331700;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基金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32BBF60043)资助作者简介:张吉鹍(1964-),男,江西武宁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系统动物营养与食药同源天然植物饲料原料的研究与应用,E-mail:346884018@qq.com等); 3)提高日粮营养物质在动物肠道的消化吸收率。营养物质在肠道消化率的增加,一方面可以减少小肠内未被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后消化道(大肠)的数量,从而减少后消化道病原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避免造成微生物菌群结构失调与肠道屏障功能异常、危害肠道健康,最终影响到肠道的免疫功能,增加致病菌入侵致病的概率,并可避免受损的肠道上皮细胞反过来影响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拓展饲料原料的选择范围。然而,迄今为止,尚无一个产品可以“一对一”地完全取代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奶牛瘤胃pH和挥发性脂肪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与瘤胃健康关系,并以此为例说明化学性屏障指标在评价畜禽消化道健康研究中的作用与可行性。Meta分析结果表明:瘤胃丁酸比例与乳糖含量具有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奶牛瘤胃p H显著降低2.54个单位,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丙酸比例和丁酸比例显著增加,但乙酸比例显著降低,且发表间无偏倚性。Meta分析表明,瘤胃pH和挥发性脂肪酸可以作为评估牛瘤胃健康的指标,为畜禽消化道健康评定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制剂——最有前途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菌素(Probiotic)这个名词是Lilley和Stillwell(1965)提出的,它首先源于Metchnikoff(1908)提出的用乳酸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物而应用于畜禽消化道菌落平衡的概念,Parker(1974)在不知道先前已被引用的情形下,把益菌素定义为“对肠道微生物的平衡有贡献的有机物”,最近,Fmkr和Cole(1996)把它修正为“一种活菌的饲料添加剂,经过改善其宿主的肠道微生物平衡,而对其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而造成的药物残留问题以及耐药菌株产生所造成的畜禽养殖疾病问题,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生产实践越来越重视益菌素的…  相似文献   

9.
正常动物的体表及消化道等部位终身都栖居有大量特定的微生物群落,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畜禽的胃肠内都含有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不下100-400种,总数在100万亿个以上(Luckey1972,Hungate1981,魏曦1985),比机体细胞总数还多。正常菌群对宿主主要起着有益的作用,如定植于体内的固有菌群形成菌膜屏障,产生抗体、抗其它菌的物质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通过争夺生存空间和养料等竞争机制,抵御病原菌或有害菌的侵袭;正常菌群可产生许多酶、有机酸和乙醇等,从而帮助消化吸收饲料养分;正常菌群还能合成维生素、氨基酸,生…  相似文献   

10.
添加加酶益生素饲喂产蛋鸡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石传林 《畜牧与兽医》1998,30(5):207-208
益生素又名原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能有效补充畜禽消化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迅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代谢能力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作用。而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  相似文献   

11.
益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能有效补充畜禽消化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迅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代谢能力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作用。而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几乎全部都...  相似文献   

12.
《猪业科学》2021,38(5):29-29
人们对改善天然营养策略以促进幼猪肠道健康和发育有着广泛的兴趣,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仔猪的终生生长性能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但是“肠道健康”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通常评估仔猪肠道健康的标准有:饲料的有效消化吸收;稳定适宜的微生物种群;有效的肠道免疫系统;没有疾病;具有保护性和功能性的肠道屏障。  相似文献   

13.
饲料消化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消化率与经济效益成正比。提高饲料消化率应把握以下几点:1 选择适合畜禽消化特点的饲料 畜禽间的消化特点差异较大。鸡无齿,消化道短,食物通过快,对饲料消化不完全。因盲肠短小,几乎不能消化粗纤维。牛通过反刍、瘤胃发酵和大量有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则能使粗纤维含量高的粗饲料得到较充分地消化利用,消化率达60%~80%。所以,草食性家畜以粗饲料为主,猪鸡以精饲料为主。反之则引发消化系统障碍而降低消化率。2 提高饲喂技术 饲料消化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畜禽的食…  相似文献   

14.
群体感应是一种微生物细胞间的通讯机制,它在细菌毒力因子表达、生物发光、孢子形成、生物膜形成等方面起关键调控作用。近年来陆续发现畜禽消化道菌群同样存在有群体感应现象。鉴于消化道菌群对畜禽消化、生理代谢、免疫功能等的重要作用,针对畜禽消化道细菌群体感应进行研究及调控对于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及保障畜禽健康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的分类及作用,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畜禽消化道中细菌群体感应的研究发现,归纳并总结了当前细菌群体感应相关的调控手段及其可能机制,以期为畜禽养殖中消化道细菌群体感应的研究及相关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24只去盲肠和未去盲肠健康公鸡,测定了豆粕、棉仁粕和菜籽粕的氨基酸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去盲肠鸡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显著高于未去盲肠鸡(P<0.05);在大豆粕中,胱氨酸、苏氨酸等5种氨基酸的消化率未去盲肠鸡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在棉仁粕和菜籽粕中,除个别氨基酸外,大多数氨基酸及氨基酸总和的消化率未去盲肠鸡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可见,饲料种类、试鸡有无盲肠均影响饲料AAAD和TAAD。盲肠微生物对内源及饲料中未消化蛋白质、多肽及氨基酸具有分解作用,干扰饲料AAAD和TAAD测定。对于不易消化,氨基酸含量相对不平衡的低品质蛋白质饲料干扰尤其严重。因此用去盲肠公鸡测定的饲料AAD值更接近氨基酸在消化道内消化吸收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牛、羊)瘤胃功能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养好反刍动物实质上就是养好瘤胃。如何保持瘤胃微生物区系,维持正常的瘤胃内环境,是反刍动物饲养过程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非淀粉多糖酶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非淀粉多糖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即提高养分消化率和改善生长性能,同时阐述了它的作用机理,其中包括破坏植物细胞壁、降低消化道内容物的粘度、影响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及改变消化道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8.
微生态制剂控制鸡病的意义刘玉山,连京华,李峰,刘巍,刘永庆(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禽病医院250023)在健康鸡的消化道内有许多有益的微生物──“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芽胞杆菌、链球菌等,它们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正常...  相似文献   

19.
肠道是畜禽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以及发挥免疫作用的重要器官。肠道功能屏障是影响畜禽肠道健康的重要内因。近年来,营养干预逐步成为预防疾病和改善畜禽肠道健康的可持续方法。丁香酚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抑菌等生物活性。文章就丁香酚改善肠道功能屏障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为阐明丁香酚在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蛋氨酸锰对长沙黄肉鸡增重及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氨酸锰对长沙黄肉鸡增重及消化率的影响曾衡秀,俞火明(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长沙410131)前言锰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它能促进生长,提高生产率。目前市场使用的锰为硫酸盐形态,这类金属盐难以被畜禽消化吸收。据报道,越来越多使用有机酸盐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