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生素C对应激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热应激和免疫接种应激下,添加不同剂量维生素C(VC)对蛋鸡肌酸磷酸激酶和血糖的影响。日粮中VC添加浓度为0、200、400和1200mg/kg,环境温度为32℃,接种疫苗为新城疫疫苗(NDV)或水(NNDV),试验期28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VC可降低热应激和免疫应激蛋鸡的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和血糖浓度。VC抗应激效果与其添加量密切相关,400mg/kgVC抗应激效果最好。建议在应激蛋鸡日粮中添加适量VC。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吹风对热应激的肉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吹风可以有效缓解热应激对肉牛的影响,降低应激反应,采食量提高10.29%,日增重提高16.50%。  相似文献   

3.
夏季高温环境引起的热应激已经成为影响肉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热应激会导致肉牛采食量降低、行为改变、内分泌激素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胃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的紊乱。通过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等方法能够显著缓解肉牛热应激。文章综述热应激对肉牛的生理指标、行为改变、内分泌系统、热休克蛋白、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及胃肠道菌群的影响,介绍了缓解肉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为降低热应激对肉牛的危害及促进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动物健康生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温热环境逐渐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和关键因素之一。虽然肉牛生产受到热应激的影响没有奶牛显著,但这种影响也不容小觑。本文综述影响肉牛养殖的环境因素,并阐述温湿度指数在肉牛健康养殖中的评定方法,以及热应激对肉牛生产性能、生理机能、免疫指标、繁殖性能和肉品质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缓解热应激对肉牛生产影响的有效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物理预防、肉牛耐热性的品种选育以及营养调控等。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氯化钾,对热应激的肉牛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38g/d·头氯化钾,可以有效缓解热应激对肉牛的影响,降低应激反应,采食量提高了13.00%,日增重25.77%。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4):129-133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夏季气温一直升高,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气候表现的更为明显。夏季高温导致的肉牛热应激严重制约着我国南方肉牛产业的发展,轻者会降低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重者则会造成机体衰竭死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解决夏季热应激对肉牛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先是剖析热应激给肉牛造成生理、免疫及生产性能方面的影响;再是对国内外近年来针对这种危害采取的主要措施:环境调控,营养调控和品种改良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力求为肉牛热应激防控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热应激对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身体健康的母牛各20头,分别在热应激(夏季)和非应激(春季)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含量差异显著高于科尔沁牛(P<0.05),T-AOC含量有比科尔沁牛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MDA含量极显著低于科尔沁牛(P<0.01);在非应激期间科尔沁肉牛和科尔沁牛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下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T-AOC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极显著降低(P<0.01),科尔沁牛的MDA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极显著升高(P<0.01),科尔沁肉牛的MDA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显著升高(P<0.05)。生理指标中热应激期间科尔沁牛的直肠温度显著高于科尔沁肉牛(P<0.05),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比科尔沁牛的抗氧化能力更强,耐热应激能力强于科尔沁牛,更能较好地适应高热环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温环境对肉牛生产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热应激对牛肉品质的影响,而热应激期牛肉品质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从热应激对牛肉的肉色、pH、系水力、嫩度、风味等的影响以及与热应激反应密切相关的小分子热激蛋白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分析影响牛肉品质变化的机制,为进一步提高热应激期牛肉品质的...  相似文献   

9.
肉牛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几十年在牛的热应激研究领域中,大多集中在奶牛热应激的研究上,而国内肉牛热应激的研究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现实生产中,热应激对肉牛的生长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轻者会降低采食量、降低饲料利用率和减慢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热应激对放牧肉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组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一天然草场选取10头体况相近、健康无病的全年放牧西门塔尔母牛,根据天然放牧草场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将试验期分为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并于各试验期最后一天清晨出牧前进行血液样品采集,最后用ELISA方法测定抗氧化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试验结果显示:(1)热应激对放牧西门塔尔母牛的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影响.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放牧肉牛的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产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非应激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热应激对放牧西门塔尔母牛的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放牧肉牛的免疫球蛋白A(IgA)极显著降低(P<0.01),免疫球蛋白G(IgG)极显著降低(P<0.01),免疫球蛋白M(IgM)与非应激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热应激使放牧肉牛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下降,从而对放牧肉牛机体造成一定损伤,进而影响放牧肉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肉牛热应激对肉牛生产性能、生理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妊娠牛激素及免疫功能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笔者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品种、中草药方剂和饲料添加剂、环境控制三方面归纳在肉牛抗应激能力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肉牛健康高效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是一种怕热耐寒的动物,高温季节大部分奶牛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许多研究发现,日粮中加入某些饲料添加剂,可以缓解热应激现象。详情简介如下,供奶牛养殖户参考。1.脂肪类。脂肪酸钙:脂肪酸钙是一种由各种动植物油脂与氯化钙经皂化反应形成的能量补充剂,补饲奶牛后安全通过瘤胃,在皱胃内分解成可直接吸收利用的脂肪酸和钙,从而为奶牛代谢提供能量,满足泌乳需要,提高其泌乳性能。2.维生素类。(1)维生素C:常温条件下,奶牛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C供机体利用。高温条件下,奶牛产生热应激,合成能力下降,因此…  相似文献   

13.
丙酮酸肌酸(CrPyr)是丙酮酸和肌酸的复合物,既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调节蛋白质和脂质代谢的作用,又弥补了丙酮酸易氧化、肌酸难溶于水的特性。本文介绍了丙酮酸、肌酸和CrPyr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畜禽上的应用研究,以期为CrPyr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肉用犊牛在转至育肥场会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对肉牛育肥产业带来极大损失,本文通过对犊牛运输应激及断奶应激全面剖析的基础上,对产生犊牛应激综合征提出了新的看法,并提出要从犊牛的心理、断奶、环境改变、饲草料变化和运输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应激叠加角度上考虑,综合预防犊牛过渡应激的横发,降低犊牛应激综合征给肉牛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陈波 《中国奶牛》2014,(1):56-58
热应激可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能量摄入减少,处于代谢负平衡状态,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发挥,造成繁殖障碍,代谢紊乱,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奶牛热应激表现及信号,热应激的危害及应对措施进行论述,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架子牛快速育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育肥季节的选择 肉牛育肥最佳季节是春、秋两季(3—6月、9—11月)。这2个季节国内肉牛价格比较高,牛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出现冷应激与热应激现象。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最冷的冬季育肥,但舍温必须保证在5℃以上。炎热季节7—8月不宜育肥。  相似文献   

17.
温度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技术,减轻热应激对蛋鸡的负面影响。此文从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能量、维生素、矿物质;非营养物质:添加中草药、酸化剂等对蛋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技术,阐述近几年来,营养调控关键技术在蛋鸡热应激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1育肥季节的选择 肉牛育肥最佳季节是春、秋两季(3—6月、9—11月)。这2个季节国内肉牛价格比较高,牛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出现冷应激与热应激现象。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最冷的冬季育肥,但舍温必须保证在5℃以上。炎热季节7—8月不宜育肥。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中药复方添加剂在夏季高温热应激条件下对锦江黄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5头8月龄,210 kg左右的锦江黄牛,分为热应激组、中药1组和中药2组三个组别,每组5头牛。中药1组和中药2组精料各添加2%的中草药制剂。结果显示,在热应激后的第20 d,中药复方1组试验牛血糖水平比热应激组极显著下降(P<0.01),中药复方2组显著低于热应激组(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中药1组与热应激组间无显著差异;中药2组在第20 d时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5),白蛋白含量在第60 d极显著高于热应激组。尿素氮水平:中药1组和中药2组在热应激第20、40 d与热应激组间无显著差异,在第60 d显著高于热应激组。这表明,添加中药复方1和复方2均能降低因热应激而升高的肉牛血糖水平,缓解肉牛的热应激。中药复方2能提高锦江黄牛血清中的总蛋白、球蛋白含量,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且效果优于复方1。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热应激条件下肉牛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在南方夏季高温条件下进行。将27头8月龄锦江黄牛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1组、中药2组3个处理,试验为期70 d,其中预试期10d,正试期为60 d。试验期间每日记录牛舍温湿度,观测肉牛的日采食量和增重,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试验牛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夏季高温环境对肉牛产生了高度热应激;与对照组相比较,中药1组有机物、粗蛋白、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均显著提高,中药2组的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显著升高。添加中药1和2后,试验牛的采食量无差异,日增重均有显著升高,其中在第120天,肉牛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6%和238%(P<0.01),饲料增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中药复方1和2可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牛对养分的消化率,改善肉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