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在苹果醋中添加山楂汁、决明子汁、木糖醇、柠檬酸,开发一种复合型饮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筛选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以苹果醋为基液,山楂汁添加量20%,决明子汁添加量15%,木糖醇添加量10 g/L,柠檬酸添加量0.15 g/L;按该配方制备的山楂决明子苹果醋复合饮料,色泽透亮、口感纯正、酸甜可口、具有山楂和苹果特有的果香味;蛋白质含量为8.6 mg/100 mL,总酸含量为5.9 g/100 mL,总糖含量为3.6 mg/100 mL,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天然山楂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楂、白砂糖、苹果酸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制作天然山楂果冻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按I500g山楂+1500g白砂糖+6g苹果酸配方所制成的果冻具有天然山楂独特的风味与色泽,口感爽滑,酸甜适度,富有弹性,冻体完整,是一种新型不含人工色素和香精的天然营养果冻。  相似文献   

3.
以山楂和胡萝卜为原料,研究山楂汁的最佳提取条件、山楂胡萝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以及复合稳定剂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山楂汁提取的最佳条件是山楂与水的比例为1∶4,软化温度为85℃,浸提时间为1.0 h;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每100 mL复合饮料中山楂汁65 mL,胡萝卜汁20 mL,白砂糖14 g,柠檬酸0.05 g;复合稳定剂为CMC与卡拉胶,其比值为1∶2。所研制的复合饮料颜色橙红,酸甜适宜,稳定性好,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魔芋精粉和山楂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卡拉胶和氯化钾等研制山楂魔芋复合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山楂魔芋复合果冻的最佳配方为魔芋精粉0.5%,山楂汁50%,卡拉胶0.2%,氯化钾0.025%,白砂糖8%。所生产的产品风味独特,酸甜可口,具有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5.
以魔芋精粉和山楂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卡拉胶和氯化钾等研制山楂魔芋复合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山楂魔芋复合果冻的最佳配方为魔芋精粉0.5%,山楂汁50%,卡拉胶0.2%,氯化钾0.025%,白砂糖8%。所生产的产品风味独特,酸甜可口,具有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6.
以山楂叶为原料,通过茶水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这3个单因素试验对茶汤浸提条件进行优化,在确定浸提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罗汉果味山楂叶茶饮料配方,确定罗汉果味山楂叶茶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山楂叶茶汤的最佳浸提条件为:茶水比1∶125(g/g),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85 ℃;产品最佳配方为:山楂叶浸提液添加量80 mL/100 mL,罗汉果浓缩汁添加量6 g/100 mL,VC添加量0.08 g/100 mL,在此加工及配比条件下制得罗汉果味山楂叶茶饮料酸甜适中,口感柔和,香气浓郁,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欧李、山楂、沙棘为原料,研制复合饮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并考察其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和运动后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欧李山楂沙棘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欧李汁添加量40.0%,山楂汁添加量15.0%,沙棘汁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14 g/L;与空白组相比,该复合饮料能显著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增强小鼠体内肝糖原(HG)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酶(GSH)的活性,并降低血乳酸(BLA)、血尿素氮(BUN)及丙二醛(MDA)含量,具有一定的抗疲劳功效,适用于运动营养领域。  相似文献   

8.
以山楂、大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山楂大蒜天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山楂汁与大蒜汁的比例为3.5∶1,柠檬酸添加量为0.20%,白砂糖添加量为9%时,所制得的山楂大蒜复合饮料色泽橘红诱人、形态稳定、酸甜适口、香气柔和协调。  相似文献   

9.
红枣山楂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开发利用红枣、山楂与红茶资源,以山楂、红枣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研制新型茶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50%,山楂汁35%,红茶液6%,蔗糖10%,柠檬酸0.08%,抗坏血酸0.005%。采用该配方制得的茶饮料透明、稳定,具有红枣、山楂和红茶特有的颜色与香气,是一种营养丰富、色泽美观、口感风味俱佳的新型饮品。  相似文献   

10.
确定山楂果醋的最优酒精发酵工艺和醋酸发酵工艺,并调配山楂果醋饮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调整山楂果汁糖度为13%、pH值为4,接入0.2%活性干酵母,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d;调整山楂酒液酒度至6%,接入10%醋酸菌,在30℃下发酵4d。取酸度为4.5%的山楂醋10%,添加山楂果汁15%、蜂蜜5%、绵白糖10%,调配而成的山楂果醋饮料具有食醋的清香和山楂的果香,产品酸甜爽口、澄清透明、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原生态花果酱的最佳工艺,为新鲜洛神花和山楂果食用开发提供新思路。以鲜洛神花、鲜山楂果为主要原料,研究不同粗细程度、纯净水添加量和加热温度对洛神花感官品质的影响,及不同烫漂时间、软化温度、软化时间对鲜山楂果果泥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调制花果酱时鲜洛神花花泥和鲜山楂果果泥比例、蔗糖和果葡糖浆添加量,筛选最优配方。结果表明,新鲜洛神花在胶体磨的转速为2000 r/min打浆,粗细均匀、顺滑度好;当料水比10:2、温度45℃时,熬制的洛神花原酱感官品质最佳。新鲜山楂果在水温95℃、烫漂20 min时,果皮、果核、果肉比较容易分离;鲜山楂果果肉软化温度60℃、时间持续20 min时,果泥形成速度快且口感和香气宜人。  相似文献   

12.
贮藏山楂果胶酶活性及果胶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贮藏在冷库简易气调、适温冷藏、室温气调、室温存放的山楂果胶含量及相关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E)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贮藏过程中,山楂PG酶活性有一个峰值较低的跃变过程,随着跃变的出现,果实硬度明显下降;适温冷藏和室温气调的山楂PG酶活性具有极其相近的变化规律。山楂PE酶活性没有跃变过程,总的趋势是呈现由高到低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适温冷藏和室温气调的山楂PE酶活性也具有极其相近的变化规律。山楂果胶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山楂果胶含量减少的幅度各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山楂真空干燥过程中失重率的变化情况和失重动力学,提高干燥速率,实现山楂规模化干燥,对不同真空干燥条件(山楂切片厚度、温度、真空度)下山楂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厚度分别为0.15、0.30、0.50 cm的山楂切片的失重率进行计算机拟合,建立了山楂干燥数学模型,并进行拟合验证对比检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真空度越低、山楂切片厚度越小,山楂的干燥速率越快;山楂干燥失重的动力学模型为Page模型,模型的拟合验证表明该拟合在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以柿子、山楂为主要原料,研究柿子山楂片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柿子、山楂浆料添加比例2∶3,白砂糖、饴糖添加比例3∶2,混合原料的含糖量约40%,干燥温度80℃,所制得的柿子山楂片色泽鲜艳,成型性好,酸甜适口,是一种健康美味的休闲小食品。  相似文献   

15.
以红枣、山楂、核桃仁、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加入复合稳定剂进行调配制得红枣山楂核桃复合饮料,并对其制作配方和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山楂汁添加量18%,红枣汁添加量22%,核桃浆添加量34%,白砂糖添加量6%,制成的复合保健饮料呈自然亮乳黄色,具有红枣、山楂、核桃的特殊风味和气味,口感均匀、醇厚,无异味。加入明胶0.02%,羧甲基纤维素钠0.04%,海藻酸钠0.08%,蔗糖酯0.06%作为复合稳定剂。制出的产品底表无沉淀,表面没有脂肪析出现象,口感细腻、润滑,稠厚感适宜。  相似文献   

16.
D301G树脂降低山楂汁中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G第1次对山楂汁中的有机酸和黄酮吸附后,对山楂汁中的总酸、黄酮和pH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树脂的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的比较,发现了有机酸和黄酮在再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经过D301G树脂第2次使用过程中山楂汁中有机酸和黄酮变化,得到使用不完全再生的树脂进行山楂汁降酸,可以达到降酸而保留黄酮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