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源乳杆菌筛选及生物特性参数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益生素选择的关键指标,从健康动物肠道筛选到鸡源乳杆菌2株,猪源乳杆菌3株。其中嗜酸乳杆菌3株、唾液乳杆菌1株、短乳杆菌1株。5株乳杆菌均能耐受浓度为0.5%苯酚和0.8%~1.0%牛胆盐,对pH3.0有较强的抵抗性,此3项指标均优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其代谢产物对常见致病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5株乳杆菌对小白鼠和1日龄雏鸡均无毒性作用。2株鸡源乳杆菌对雏鸡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有良好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2.
鸡有益乳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杆菌选择培养基(LSCM)从鸡直肠内容物中分离出五株革兰氏阳性杆菌,分别是嗜酸乳杆菌2株(LB1、LB2)、唾液乳杆菌液亚种1株(LB3)、短乳杆菌1株(LB4)、发酵乳杆菌1株(LB5)。五株菌对雏鸡安全,对小白鼠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对含双歧杆菌碳酸发酵乳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表明,采用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单菌培养制生产发酵剂,混菌发酵工艺是可行的,发酵乳中的双歧杆菌活菌数达到10^9cfu.mL^-1。最佳发酵条件为: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2:1,接种量6%,生长促进剂0.1%。发酵终点为pH≤4.7OD≥4.3,发酵时间为3-4h。产品在4-5℃贮藏一周后,双歧杆菌活菌数在10^5cfu.mL^-1。  相似文献   

4.
鲜猪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重庆市215份鲜猪肉污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离鉴定和增菌、分离培养基选择结果表明,猪肉中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污染率为2.79%,6株分离菌均为生物3型。其中,5株属0∶3血清型,1株为0∶6.30血清型。在25℃时,用1.5%去氧胆酸钠增菌效果显著。分离培养基以SS,MT,SS-D和SS-M琼脂培养基较好。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氏杆菌江苏分离株G+C含量测定及DNA同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苯酚-氯仿混合法,提取了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血清1型Jb2株,Jb3株,未定型菌Tb1株以及鸭大肠杆菌E4株和大肠杆菌K12株的基因组DNA。用热变性法测得Jb2,Jb3,Tb1和K12株的解链温度分别为68.5,68.5,69.0和73.5℃(缓冲液为0.1×SSC)。由计算可知Jb2,Jb2和Tb1株的G+C含量分别为35.62%,35.62%和  相似文献   

6.
应用20日龄白来航小母鸡的肠道内容物,研究消化道部分区段微生物区系,分离鉴定出需氧菌和厌氧菌,并进行了毒力试验。结果表明,每克肠内容物含细菌的对数值(logn/g)为:空肠中消化球菌9.6±0.2、双歧杆菌9.4±0.5、拟杆菌10.6±0.6、葡萄球菌6.6±0.6、乳杆菌9.3、肠杆菌6.8±0.4;盲肠中葡萄球菌6.7±0.6、消化球菌9.8±0.3、双歧杆菌9.2±0.8、拟杆菌10.2±0.2、棒状杆菌8.7±0.4、肠杆菌6.8±0.3、链球菌7.2±0.2、乳杆菌9.6±0.4、酵母菌4.2±1.4.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叶鞘、根系,玉米叶鞘和土壤中以及稻纹枯病菌菌核上分离到360株细胞,经平板抑菌初测得到59株拮抗菌。其中,抑菌带宽0.56~0.84cm的7株中,除B1-2-1外,其它6个MSE系列菌株均来自玉米叶鞘。分离材料不同,其拮抗细菌的分离率明显不同。即稻体最低(4.25%),土壤纹枯病菌菌核最高(23.8%),玉米居中(16.3%)。在室内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测定其中43个拮抗菌株对离体稻秆纹枯病的控制作用,筛选到防效在48.47%~90.95%的13株。其中,MSE1-7,PBR-1,MS2-1,L1-3-1,H1-4,L1-5-3的防效均达80%以上。对上述13个菌株补加MSE1-4,共14个供试菌,接种病菌,对再生稻纹枯病防效为32.00%~47.78%的5株(其中MSE1-4为47.78%,L1-5-3为40.44%)。其中,MSE1-4,MSE1-7对稻苗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6.85%和1.34%,但对根系有促生作用,根系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0.25%和2.81%;L1-5-3,3′-71和MS2-1对稻苗地上、下部生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相似文献   

9.
三种兽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人工诱发鸡霍乱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试管肉汤两部类法,测得恩诺沙星、单诺沙星脑二氟沙星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是0.05、0.2及0.4mg/L,按5mg/kg的剂量,分别给人工诱发霍乱病鸡内服恩诺沙星、单诺沙星脏一氟沙星,每12h给药1次,连续3d,这些药物对鸡霍乱的治愈率分别为96.7%、83.3%及83.3%。而感染对照鸡的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经对筛选、驯化的一株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infantisGRX)的生长和存活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菌在12%NFS的牛乳培养基中,添加1%的葡萄糖和3%的浓缩黄浆水,生长良好,活菌数量为3.2×1010cfu/ml;该菌在BM液体培养基上,生长状况与厌氧条件相当,且能耐受1.5%的牛胆酸钠。在pH2的MRS液体培养基上,经37℃放置1h,该菌活菌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该菌对光不敏感。体外胃肠壁粘附试验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粘附能力。该菌发酵乳在1周室温贮放过程中(平均气温25℃)。活菌数量仍能高于108cfu/ml。  相似文献   

11.
根际施肥与叶面喷施高乐肥相配合对辣椒生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辣椒根际施肥和喷施高乐叶面肥的研究,结果表明:(1)辣椒生态指标均有较大提高,与对照相比,株高增加18.5% ̄31.2%,茎粗增加23.0-41.4%,叶面积增加46.8% ̄64.5%,叶厚增加5.6%-13.2%。(2)辣椒果实性状有明显改善,单果重比对照提高4.0%-10.77%。(3)鲜果Vc含量比对照提高23.7%-53.2%,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8.4%-27.0%,果实颜色深绿。(4  相似文献   

12.
鹿魏氏梭菌制苗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鹿魏氏梭菌DNA06和DW13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两株菌10h厌气肉肝汤培养的毒力最强,其毒素滴度分别为1:2^8和1:2^7,对小白鼠MLD分别为0.005ml和0.01ml,对家兔MLD为0.3ml;魏氏梭菌的A、B、C型定型血清可抑制两株菌的卵磷脂酶活性,55℃30min可使魏氏梭菌毒素失活,0.8%甲醛5d可使毒素完全脱毒;两株菌对氧氟沙星、乳酸诺氟沙星敏感;血清分型证实两株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兰州市及其近郊6个鸡场时有疑似大肠杆菌病病例发生,L鸡场的一批雏鸡1月龄时死亡率高达36%。近年来分离的279株肠道杆菌,其中2/3为大肠埃希氏菌。L鸡场分离的53株大肠埃希氏菌中,O_1型占15.09%,O_2型占37.74%,O_(78)型占22.64%;5只雏鸡分离到两种血清型。一些菌株对小鼠和小公鸡有较强的致病力。制备的铝胶灭活苗对控制本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叶一心期(以下简称苗期)珍汕97A、协青早A1hm2分别喷施多效唑(简称MET)0.9、1.2kg,各对水450kg,能有效地促进其秧苗分蘖,提高秧苗素质;1hm2分别增加有效穗37.2万、85.5万;分别提高柱头外露率5.1%、3.6%;提高结实率5.6%、4.9%;分别增产36.3%、49.1%。在水稻幼穗分化3~7期,1hm2制种田对明恢63、2DZ57喷施0.9~1.5kgMET,对水450kg,能延迟始穗1~2d;对珍汕97A、协青早A1hm2喷施1.35~2.7kgMET,对水450kg,能延迟始穗1~3d。MET剂量越大,延迟始穗效果越好。但恢复系施用大剂量后株高降低过多,授粉态势差;而不育系株高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授粉态势。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小麦白粉菌毒性结构与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1996年,用毒力频率测定结合异地鉴定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白粉病群体结构以及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白粉菌对所有供试小麦材料都存在相应的毒性基因,但毒性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对pm1、pm3b、pm3c、pm5、pm6和pm8的毒力频率较高(76.5%~95.2%),而对pm2、pm2x、pm4a、pm4b和pm2+6的频率较低(0~16.7%);对10个主要推广小麦品种毒力频率均较高(92.2%~100%)。还对抗源材料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亩栽1212株的密度是烤烟优质适产的最佳群体结构指标,在该密度下其个体生长良好,根系发达,两个品种的单株叶面积分别为2.37和1.8m ̄2/株,比对照增加3%;现蕾期的叶面积系数分别为2.5和3.3、成熟期为3.2和3.4;单叶重分别为9.6g和9.1g;亩产达173.3kg,均达到优质适产的各项生理指标。烟叶品质的主要成分,总糖为20.18%,还原糖为15.22%,全氮为1.56%,施木克值2.07%,均符合优质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从河北省昌黎县不同鸡场发生的法氏囊病鸡群中,分离到JD1,JD2,JD3,JD4,JD5共5株IBD病毒毒株,通过初步分离与试验,并对其作了致病性,鸡胚适应性和免疫保护性等项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5株均为IBDV,且可使易感鸡100%发病,致死病在0-40%。  相似文献   

18.
水稻喷施“BR—120”的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分蘖期和始穗期喷施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BR-120”,对穗粒结构、产量、株高及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亩有效穗平均增2.2万,增11.7%;每穗实粒增加1.1-8.9粒。结实率提高2.7个百分点,千粒重增1.2g;平均亩产增27.4kg;株高平均增3.5cm;投入产出比为1:5.0-5.7,并且以分蘖期和始穗期各喷一次“BR-120”药液的效果最佳,明显优于喷施灵。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小狄高肉鸡日粮中添加0.5,1.0,2.0mg/kg苯二氮卓类化合物对肉鸡成活率,养分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与血清尿酸,β-脂蛋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BZs可提高成活率,并有极显著的作用,0.5mg/kg与2.0mg/kg BZs可使小狄高鸡体重分别增加12.76%和10.34%。2添加2.0mg/kg BZs可使干物质,粗蛋白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7.03%,19.39%和32  相似文献   

20.
烤烟合理群体结构和产质量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亩栽1212株的密度是烤烟优质适产的最佳群体结构指标,在该密度下其个体体生长良好,根系发达,两个品种的单株叶面积分别为2.37和1.8m^2/株,比对照增加3%;现蕾期的叶面积系数分别为2.5和3.3,成熟期为3.2和3.4;单叶重分为9.6g和9.1g;亩产达173.3kg,均达到优质产的各项生理指标。烟叶品质主要成分,总糖为20.18%,还原糖为15.22%,全氮为1.56%,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