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应激对动物机体的损伤极其严重,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会造成公畜繁殖性能下降,公畜内分泌调控发生紊乱,睾酮(T)分泌水平下降,使公畜性欲降低,爬跨次数减少,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射精量降低,精子畸形率上升,严重的持续性热应激还会造成精子细胞DNA损伤,不仅降低了精液质量和受胎率,而且也降低了公畜种质资源利用率。文章综述了热应激蛋白对精子的调控机制以及热应激对公畜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缓解措施,旨在为实际生产中缓解热应激对公畜繁殖性能的损伤、提高精液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作者阐述了热应激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及使公牛的促黄体素(LH)、睾酮水平降低,精子生成受阻,精液品质严重下降。热应激所致的精液品质下降需经7~9周才能恢复正常。降温可减缓热应激对种公牛繁殖机能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影响家畜繁殖机能的机理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应激能够影响家畜的繁殖机能,给动物生产带来危害,严重损害畜牧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作者综述了热应激对母畜、公畜繁殖机能的影响、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其调控措施。为畜牧生产者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热应激对家畜繁殖机能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动物繁殖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由种公畜不育引起母畜不孕的现象逐渐减少。尽管如此,在某些家畜、某些地区或繁殖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而使公畜繁殖机能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精液品质下降、副性腺或副性器官发生机能性变化等。本文从饲养管理、非传染性生殖器官疾病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公畜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与猪的繁殖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繁殖机能受许多生理过程控制.热应激影响猪的健康状态、采食量和内分泌活动;热应激引起动物体温升高,使酶的活性和代谢过程发生紊乱.这些因素都直接或接间对精子和卵子生成以及胚胎的发育发生不良作用.对公畜来说,高温引起睾丸温度升高,是繁殖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生物都依赖于其所处的环境 ,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及利用有效资源的能力是其存活的关键 ,因此 ,各种环境因子均可造成动物的生理应激 ,从而给动物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牛也不例外。从经济角度看 ,在各种应激反应中 ,对牛影响最大的是热应激 ,而热应激对牛生殖机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热应激的作用下 ,种公牛的精液品质和受精率均显著下降 ,体内的一些血液生化指标也会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应激的文献 ,论述了其对公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以便于生产中制定缓解种公牛热应激的技术措施。1 热应激对种公牛繁殖机能的…  相似文献   

7.
精液品质评定的目的在于鉴定精液品质的优劣,以便确定配种负担能力,同时也检查对公畜饲养水平和生殖器官机能状态,是反映技术操作质量、检验精液稀释、保存和运输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热应激带给奶牛的危害不仅仅是产奶性能的降低。更严重危害着奶牛的生殖与繁殖机能。在热应激作用下,种公牛的精液品质和受精率均显著下降。表现为夏季热应激期原精活力、冻精活力、活精子百分数、顶体完整率均处于一年四季中最低水平。高温高湿抑制母牛性腺活动而使其分泌激素发生变化,使奶牛垂体释放的卵泡刺激素fFSH)减少和促黄体素(LH)分泌下降。  相似文献   

9.
热应激与奶牛繁殖机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热应激下,公牛的促黄体素(LH)睾酮水平降低,性成熟延迟,精子生成受阻,精液品质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高温使睾丸温度升高,热应缴所致的精液品质下降需经7~9周才能恢复正常。母牛热应激时,孕酮、雌激素水平降低,LH基础水平和排卵峰值降低,性周期延长,母牛暗发情增多,受胎率降低,胚胎死亡率增加,尤其在配种前后遭受热应激危害更大。夏季配种后降温时间从1~3天增至4~6天,可提高受胎率,降低胚胎死亡率。生产中降温可以减缓热应激对公母牛繁殖机能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精液品质是衡量公畜(禽)种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公畜(禽)处于应激状态或精液冻融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当动物机体或精子自身的抗氧化系统无法平衡过量产生的ROS时,易导致精液品质下降。维生素E和硒是常见的两种抗氧化剂,在动物日粮或精液稀释液中适量添加能缓解应激导致的公畜(禽)精液品质下降。本文综述了维生素E和硒调控公畜(禽)精液品质的应用效果以及二者协同作用的机制,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1.
李红 《警犬》2013,(3):12-12
热应激通常是指在环境温度超过动物的适温区上限的影响下,因体内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导致的一系列生理与行为机能上的负面表现。 一、热应激对公犬精液品质的影响 (一)热应激影响公犬精液品质的机理 热应激使公犬采食量显著下降,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体内酸碱平衡调节受到影响,机体组织细胞机能和新陈代谢发生变化。种公犬在高温环境下阴囊和睾丸组织的温度升高,睾丸机能减退。  相似文献   

12.
<正>公猪在高温环境因热应激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临床表现为繁殖性能降低、性欲减弱、睾丸生精机能障碍、精液品质降低,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1]。研究表明,KCl、NaCl、NaHCO3等3种电解质具有维持细胞渗透压的作用,日粮中添加这3种电解质有利于恢复体内酸碱平衡、缓解并治疗热应激症  相似文献   

13.
环境温度对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母猪发情、受胎率、胚胎死亡率、分娩率、产仔数以及公猪精液品质等方面阐述了热应激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在高温季节降低热应激的具体措施,以及阐述了利用相关抗应激基因或标记培育抗热应激猪群的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蜂花粉对热应激种公鸡精液品质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志跃  张玲  周秀丽 《中国家禽》2002,24(24):15-17,43
选用44只48周龄新扬州鸡公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的蜂花粉,作为试验Ⅰ、Ⅱ、Ⅲ组探讨蜂花粉对种公鸡精液品质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1.5%的蜂花粉均能显著提高公鸡的精液量、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而对公鸡的精子畸形率和精液的Ph值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蜂花粉的试验Ⅲ组的公鸡血浆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皮质醇含量显著降低,甲状腺素(T4)显著升高。上述结果提示;在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蜂花粉可有效缓解热应激,显著提高夏季种公鸡的繁殖性能并影响其内分泌机能。  相似文献   

15.
<正>牛作为我国饲养的主要大型家畜,其繁殖水平、生产性能的高低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衡量种公牛种用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就是精液品质,而饲养管理水平对种公牛精液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在饲养管理方面,高温环境下造成的热应激会对精子的发生及其品质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在热应激环境下,与种公牛精液品质有关的精子数量、精子活力、顶体完整率下降,精子畸形率增加,致使精液品质下降,直接影响受精率。笔者分析了季节变化对牛精液品质影响的强度及其差异,从而为改进饲养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20,(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以及生产高度集约化,环境温度升高引起的公猪热应激,对生猪产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文章综述了热应激对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种公猪性欲下降和精液品质降低(精液体积减少、精子形态变化、精子活力降低和畸形率增加),并进一步探讨了热应激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相关生理机制,详述了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结构、AMPK信号通路、生殖激素分泌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调控机制,以期为缓减并消除热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学剑 《养猪》1995,(2):14-14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刘学剑(云南省西畴县畜牧站,663500)猪的繁殖力的高低既受遗传因子的影响,又与环境、营养、繁殖技术和管理方式密切相关。环境因素特别是热应激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更不可忽视。本文就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机能的影响作一简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热应激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高湿的夏季会使种猪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从而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论述了热应激对母猪的内分泌、发情时间、受胎率、产仔数、胚胎死亡率和分娩率,以及对种公猪性欲及精液品质等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实践总结了热应激的防控措施,包括设施方面和管理方面,希望对养猪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AI)在家畜繁殖上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尤其是牛的人工授精基本应用冷冻精液,因而得到高质量的精液品质非常重要。然而,在冻融过程中大约有40~50%的精子失去活性,不利于良种公畜种用价值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热应激对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度对动物生殖机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分别阐述热应激对雌性动物发情、受胎率、胚胎成活率、产仔数以及对雄性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热应激对动物生殖机能影响的可能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