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楚年先生是我国较早系统研究棉花纤维发育与品质建成的老一辈科学家,其主要科研和教学成果:一是将棉纤维发育时期由原来的3个修订为4个,深化了对棉纤维形成过程的认知;二是发现了纤维品质与产量形成在细胞学上的同步性,为协同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建立“人工棉纤维”的离体培养技术体系,为棉纤维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此外,徐先生还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回顾总结徐楚年先生的成果和贡献,旨在激励后人,为中国棉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棉纤维是天然的,使用最为广泛的纤维材料。提高棉纤维品质成为当前棉花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基于QTL定位的陆地棉和海岛棉纤维优质基因挖掘、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位点鉴定和分析、基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棉纤维品质改良以及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功能基因验证等研究进展,以期为棉花纤维发育及品质改良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并对今后棉花纤维相关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彩色棉纤维发育与色素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评述了彩色棉纤维结构、纤维发育和纤维细胞内色素形成与沉积的特点 ,对彩色棉纤维品质较差和色泽不稳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试论优质棉及其改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棉花纤维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但随着棉纺工业普遍应用高速纱锭纺纱、无锭纺纱、粘胶纺纱以及棉纤维和人工合成纤维混合纺织等新工艺,对棉纤维的品质尤其是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指纤维品质)已成为棉花生产的主要目标之一。1概念棉花生产不仅要为纺织工业提供...  相似文献   

5.
张末喜  毛树春 《中国棉花》2005,32(11):35-36
“三丝”(也称异性纤维)是指有色纤维、农膜、毛发丝和羽绒等外来软性物质的统称。据纺织企业反映,内地原棉“三丝”含量最高达到20 g·t-1,西北地区含量约8 g·t-1,棉纺织品无害含量要求不超过0.1 g·t-1,实际含量与纺织要求相差很远。因此,“三丝”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棉纺织业和棉织品出口创汇的一个突出问题。1“三丝”对纺织工业的危害1.1棉纱和棉布的质量降低。子棉在收摘、晾晒、包装和贮藏等过程混入“三丝”以后,再经过轧花加工过程由长的变成短的细丝,由大的变成小的颗粒,这些细丝和颗粒再经过纺纱多道工序的加工,则变成越来越细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 ,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而棉花质量始终是制约棉产品销售价格的关键因素 ,其中棉花采摘、晒存与运输中的质量管理是保证棉花质量 ,提高效益 ,创品牌棉花的关键环节。现将要求与做法介绍如下 ,供大家参考。1子棉采摘的质量管理1 .1子棉采摘过程中 ,重点是防止“三丝”的混入。“三丝”是指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 ,如化学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等。棉农使用化纤编织袋以及化纤、麻质扎口绳 ,致使化纤、麻丝混入棉花。而毛发、塑料绳等也多在采摘、晾晒和运输过程中混入棉花。棉花中混入“三丝”,会影响纱线和棉布的外观 ,导…  相似文献   

7.
硼锌对伏桃干物质累积及纤维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B、Zn 均有利于铃壳和种子干物质的增加, B对棉纤维干物质的累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B有助于棉纤维的单强、成熟度和麦克隆值的提高, Zn 则有助于纤维细度的增加; 另外, B、Zn 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衣分和铃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棉花配方施肥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花纤维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氮肥与磷肥结合,基肥与追肥(花铃肥和盖顶肥)结合的配方施肥技术,可使棉花纤维强力增大,细度适中(变短),有利于棉纤维品质的提高,每公顷施氮量由0-217.5公斤的范围内,随着氮量增加,棉纤维的强力和断裂长度增大,追肥二次比一次的棉纤维强力也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因型和生态条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分析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纤维品质变化趋势。不同部位的棉花纤维品质的变化。提出了在本试验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生态条件和成铃部位均影响棉花纤维品质。棉纤维整齐度和长度受年份和生态环境条件影响较小,而棉纤维的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主栽品种纤维品质,2014年采用AFIS PRO2单纤维测试仪测试了抽检的147个全国主栽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结果表明:主栽品种棉纤维的长度品级都在5级以上,有利于配棉及其在纺纱生产中的应用;在短纤维和棉结方面表现优良,适纺40~50支纱线。上述结果可为主栽品种棉纤维在棉纺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桑皮纤维纺纱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皮纤维属于韧皮类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天然纺织原料.本文分析了桑皮纤维的性能与可纺性,并研究了在棉纺设备上桑皮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成纱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马克隆”值是测试棉纤维细度的一种指标,是棉纤维气流测定法国际协议指定的单位。根据棉纤维越粗,纤维间的空隙越大,空气阻力越小,反之空气阻力越大。  相似文献   

13.
36个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大面积推广应用的36个陆地棉品种的12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讨论了优质棉纤维性状选择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花密度和产量水平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棉花品种、密度及产量水平的多点分析 ,发现高密度栽培模式对纤维品质未造成不良影响 ,产量高低与棉纤维品质指标无明显相关 ,肯定了棉花高密度栽培在增产及保证纤维品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淮棉区麦后夏播短季棉纤维品质育种的概况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近10年来我国北方黄淮棉区麦后夏播短季棉纤维品质育种的概况与进展.通过对1988~1989年与1998~1999年两轮夏棉区试纤维品质结果比较,说明了近10年来夏棉育种纤维品质有一定提高,符合纺织工业要求,同时也表明加强夏播棉纤维品质育种的必要性.对1997~1998年黄河流域中熟棉区区试与1998~1999年夏棉区试纤维品质结果比较,表明夏播棉与春播棉纤维品质相当,一些指标甚至优于春播棉.同时还对优质夏播棉品种(系)中棉所36和运早254(8)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王喜军 《江西棉花》2006,28(6):45-45
异性纤维,俗称三丝,是指棉花中混杂的化学纤维、动物纤维和非棉性纤维等危害性软杂物的统称,如期料绳、丙纶丝、麻丝、有色纤维等。原棉中混入异性纤维是当前棉花行业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混入到棉花中的异性纤维,对纺织企业生产的棉纱及纺织品质量危害极大,直接影响国产棉花质量和纺织品出口竞争力以及企业声誉,给纺织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影响到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棉农的收入。近年来,虽然各级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引导和宣传,但由于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多数农户和企业仍按老习惯进行采摘、贮藏、运输、收购、加工籽棉,这是造成异性纤维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转动物角蛋白基因培育优质棉新种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构造、合成的兔毛角蛋白基因,改良SGK321双价抗虫棉的纤维品质.导入基因后,后代的株高、株型、铃重、衣分、纤维品质等性状均发生了变异,从中选育出了4份优质棉纤维标准种质材料、13份长绒材料、24份细绒材料,给棉花品质育种提供了一批优良的新种质,为创造新型纤维材料、选育超纤维棉花新品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华苎3号”是新余麻与稀节巴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 量高,在品系比较试验中比对照细叶绿增产21.44%,在区域试验中与高产对照品种华苎2号产量相当;纤维品质优良,年均纤维细诺2100支以上,且三季麻的纤维细度均达1800支以上,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头,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627、1988、2175支,年年2263支。在区试验中,头、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492、1984和1944支,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棉花纤维品质对其絮用性能的影响,测试比较了18个棉花品系的棉纤维品质、吸水率及其絮片的保温性能、压缩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89%、9.49%和14.04%;将所有参试材料分成吸水率差异显著的5个子集,子集内无显著差异;吸水率与马克隆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519,吸水率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无显著相关关系;参试纤维的絮片保温率在83.76%~90.36%;压缩回弹性在25.86%~80.64%,数据变化区间较大;保温率与压缩回弹性均与纤维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无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棉纤维的品质分型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新疆南疆海岛棉区试的1991、1992年,4个地点、8个品种(系)纤维含糖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岛棉纤维含糖量受控于品种特性,以品种为单位的纤维含糖量的遗传力为82.3%;不同试点,纤维含糖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纤维含糖量差异极显著,年际间气候变化也是影响纤维含糖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纤维含糖量的稳定性表现不同。因此,通过品种选育可望较大幅度地降低海岛棉纤维含糖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