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陕西关中东部棉区利用"两无两化"栽培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推广杂交棉,提高棉花良种繁殖系数,改造中低产棉田,扩大棉田面积,发展立体种植,减轻病虫危害,解决粮、棉、瓜、菜争地增时的矛盾,使棉花的有效结铃期处在当地光热资源最佳时段,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其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2.
澳宝(ALLBO)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两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喷施适宜浓度的澳宝(棉麻专用型),能调节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棉株体内有机养料和无机营养的分配,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和改良棉纤维品质的效应。以叶面喷施三次澳宝1.43g/kg的浓度效果较好,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增产27.8%和30.5%,同时具有明显改善棉纤维品质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棉花麦垄移栽两熟作务中夏棉产量的高低是成败的关键,经多因素综合试验,证明4项农艺措施对夏棉产量作用的效果依次为移栽时间>苗龄>密度>钵块。在有效热量偏低的关中棉区,移栽时间和苗龄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在收获7015.5kg/hm  相似文献   
4.
关中灌区夏玉米磷钾配肥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磷钾施用量的配合与关中灌区夏玉米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磷钾肥对玉米的产量效应均为明显,钾肥作用尤其明显,钾肥的增产效应明显大于磷肥,同时筛选出了磷钾配合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5.
对地膜棉翻膜放苗的棉田微生态效应研究表明,翻膜放苗地膜的有效覆盖度比打孔放苗增加30%~45%,增强了对棉田水温变化的影响,翻膜放苗可明显提高大行地温,且对提高和稳定小行地温也有良好的效应。放苗初期,小行土壤含水量略低于对照,有利于解决地膜棉易出现高脚苗旺长问题。翻膜放苗后加剧了土壤空隙中水汽的膨缩运动,大行土壤容重平均比对照降低0.12g·cm-3,土壤疏松,水、气、热较为协调,耕层土壤微环境得到改善,为增强根系活力和扩大吸收范围创造了条件。有效覆盖度的增加增强了覆盖的反光效应,有利于提高近地层光照强度和棉株制造光合产物的能力,并增大了苗期对蚜虫迁入的拒避作用。  相似文献   
6.
按照生态农业理论和抗旱节水技术要求,对棉花抗旱品种、不同密度、不同基肥N、P的施用量进行田间综合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3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以每公顷种植7.5万株比4.5万株、6万株平均增产671.85kg、483.30kg,增产57.49%和41.36%。品种陕402(早熟)、陕576(中早熟)分别比中棉所19(中熟)增产16.62%和16.17%,具有较强抗旱性。磷酸二铵比尿素增产作用明显,每公顷施150、225kg分别增产11.35%和10.53%。  相似文献   
7.
我省关中棉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为了培肥地力,解决棉田肥料短缺,于1978、1979、1980和1983年进行了棉田间套春、夏绿肥品种和翻压期试验,又于1979~1984年进行了绿肥盆栽定位肥效测定,探讨绿肥翻压后土壤有机质和全  相似文献   
8.
棉花麦垅移栽两熟栽培中短季棉产量的高低是成败的关键,经多因素综合试验,证明4项农艺措施对短季棉产量作用的效果依次为密度>移栽日期>钵块>苗龄.在有效热量偏低的关中棉区,密度和移栽日期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每公顷收获7015.5kg小麦的情况下,皮棉产量≥1050kg的优化组合方案为X137~32d;X25月25~30日;X3 78×120~71×110(D × h@mm);X414.16万~13.38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中农棉5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农棉51(原国棉301)系杨凌中农种业发展有限公司1998年用海陆杂种优系8748A的衍生系396A为母本,以自然变异单株808为父本,杂交后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003年决选出抗棉铃虫、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早熟的"国棉301"优系.200~2006年在陕西省参加棉花区域试验,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7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中农棉51(审定编号:陕审棉 2007003).准予在陕西关中及同类适宜生态类型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诱蛾灵是由山西省运城市绿洲公司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共同开发研制的新产品。该产品为人工合成的棉铃虫性外激素,以绿色橡皮塞为载体,商品名称:棉铃虫诱蛾灵。其运输应用方便,无毒无污染。诱蛾灵通过诱杀棉铃虫雄蛾,减少或避免其雌雄交配而降低田间落卵量和卵孵化率,压低棉田虫口。几年来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在渭南市的大荔、临渭、合阳等植棉县(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应用诱蛾灵的技术规范 1.1 诱蛾灵的安装 在田间用支架固定一直径30cm左右,深15cm左右的盛水容器,容器应高出田间作物顶部30cm左右,容器内盛入1%~2%的洗衣粉水,水深10cm左右,在盛水器上方中央用细铁丝固定一枚诱蛾灵,诱蛾灵凹面向下,距水面1~2cm。 1.2 诱蛾灵的田间放置 30~45枚/hm2,梅花点状均匀间隔放置。盛水器要安装牢固,以防刮风下雨倒塌。连片大面积应用效果更好。零星田块适当增加放置量。 1.3 诱蛾灵的田间管理 每天早晨打捞蛾子(作为预测预报时应记载诱蛾数量),并随时补充蒸发损耗的水分。天气炎热时,应及时更换新水,以免发酵变臭的水份影响诱捕效果。如遇阵雨,应舀出多余水份,以保持诱蛾灵距水面1~2cm的高度。每枚诱蛾灵的最佳有效期35d左右,每世代更换1次。 1.4 注意事项 随着田间作物的生长,应及时升高诱蛾灵的高度,保持其距作物顶部30cm左右;用过的诱蛾灵应集中处理和掩埋,不能随便弃于田间;诱蛾灵田间的位置不要随意变更,否则会影响诱捕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