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了山地李果园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条件下,对土壤水热变化规律、土壤理化性状、树体生长结果的影响.3 a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提高了果园各层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了果园土壤的结构和性状、增加了植株根系数量和根系活力.对叶片数量、质量、叶片大小以及枝条抽生数量、质量和树冠大小、叶面积系数等指标均有良好的优化作用.秸秆覆盖有降低生长季节土温和增加冬季低温的作用,地膜覆盖有增加土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地李园树盘覆盖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山地李果园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条件下,对土壤水热变化规律、土壤理化性状、树体生长结果的影响。3a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提高了果园各层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了果园土壤的结构和性状、增加了植株根系数量和根系活力。对叶片数量、质量、叶片大小以及枝条抽生数量、质量和树冠大小、叶面积系数等指标均有良好的优化作用。秸秆覆盖有降低生长季节土温和增加冬季低温的作用,地膜覆盖有增加土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永仁地区油橄榄园地进行覆盖试验,研究了不同材料覆盖后油橄榄园土壤温度、水分、容重变化。结果表明,覆盖对土温变化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随土层深度增加调节作用减小;夏季油橄榄园覆盖后随气候温度升高土壤温度日变幅减小;不同材料覆盖间存在差异,薄膜覆盖土温变幅最大,纸箱次之,秸秆变幅最小。覆盖提高了园地土壤含水量,有较好的保墒效果;覆盖秸秆、杂草0~20cm土层含水量较高;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不同覆盖处理之间土壤水分含量差异增大。4种材料覆盖均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其中以秸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永仁地区油橄榄园地进行覆盖试验,研究了不同材料覆盖后油橄榄园土壤温度、水分、容重变化。结果表明,覆盖对土温变化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随土层深度增加调节作用减小;夏季油橄榄园覆盖后随气候温度升高土壤温度日变幅减小;不同材料覆盖间存在差异,薄膜覆盖土温变幅最大,纸箱次之,秸秆变幅最小。覆盖提高了园地土壤含水量,有较好的保墒效果;覆盖秸秆、杂草0~20 cm土层含水量较高;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不同覆盖处理之间土壤水分含量差异增大。4种材料覆盖均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其中以秸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连续3a对乔化‘红富士’苹果进行园艺地布、粉碎秸秆、黑色地膜3种覆盖处理,以树盘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树体生长量、叶片叶绿素总量、百叶质量、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处理均能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及酶活性,尤以秸秆覆盖最显著;同时,3种覆盖方式对树体生长量、叶片叶绿素及百叶质量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且地布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对照。覆盖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20cm表层土壤。并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养分及酶活性都降低,有机质与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极显著相关。说明:果园覆盖提高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和酶活性,进而改善土壤环境;并且覆盖提高树体生长量、叶片叶绿素总量及百叶质量,从而促进树体生长。可见果园覆盖是生产上有效的农艺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6.
1秸秆覆盖果园的作用 1.1提高土壤肥力 果园行间或株间地面秸秆覆盖后,为土壤微生物创造了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增加微生物群落。土壤中微生物总群的多少和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作物生长依赖于肥沃的土壤,土壤经微生物的活跃而肥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南方低丘果园地表长期覆盖秸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中部选择立地条件与种植时间相同的2个相邻柑橘园(分别为覆盖秸秆种植6年的果园和常规种植的果园),采集0~10 cm、10~20 cm、20~ 30 cm的分层土样,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分析,研讨了长期地表秸秆覆盖对柑橘园红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长期覆盖秸秆可显著降低0~10 cm、10~20 cm土壤的容重,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明显增加0~10 cm、10~20 cm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活性有机质的数量和速效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水平,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同时可降低土壤的酸度和防止表土砂化。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土壤的轻组、粗颗粒、细颗粒有机碳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均有明显的增加。秸秆覆盖对20~30 cm土层的影响较小。研究认为,柑橘园地表进行覆盖秸秆具明显的生态效应,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园地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园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可以作为低丘柑橘园的水保措施和培肥技术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93-1196
阐述了果园绿肥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平衡土壤温度、提高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害虫天敌数量等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增加果农收入、保持山西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山西省果园土壤管理中长期清耕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果园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果品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在果园土壤管理上大力发展果园绿肥的倡议及选择果园绿肥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一、秸秆覆盖果园的作用1.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覆盖地面后,为土壤微生物创造了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增加微生物群落。土壤中微生物总群的多少和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作物生长依赖于肥沃的土壤,土壤经微生物的活跃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薄膜覆盖对苹果幼树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在西藏农牧学院实习果园进行了寒富苹果覆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提高地温、土壤含水量、增加树体生长量、减少杂草生长等多种生理生态效应。其中,黑色农膜较白色地膜在有效防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抑制杂草的生长,提高新梢生长及叶片质量等方面效果更好,但土壤增温性较缓慢,不及白色地膜。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烟叶品质,进行了对植烟土壤不同覆盖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C/N比秸秆与地膜双覆盖能够协调烤烟生长全过程的土壤温度,并且地温日变化幅度小,蓄水保墒作用显著,有机质积累明显,腐殖化作用强,使得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比例更协调,产值高。秸秆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与秸秆和地膜双覆盖相似,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品质较好,但由于在烤烟生长前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使得烟叶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下降,产值与地膜单覆盖差异不显著;由于没有新鲜的有机质补充,地膜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不及秸秆单覆盖和秸秆与地膜双覆盖,从而使得烟叶品质较不协调,但产量较高,产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覆盖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秸秆与地膜双覆盖能够协调烤烟生长全过程的土壤温度,并且地温日变化幅度小,蓄水保墒作用显著。秸秆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与秸秆和地膜双覆盖相似,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品质较高,但由于在烤烟生长前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使得烟叶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下降;地膜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不及秸秆单覆盖和秸秆与地膜双覆盖,秸秆和地膜双覆盖使0 ̄20cm土层含水量平均比露地栽培提高16.82%,比秸秆单覆盖提高6.45%,比地膜单覆盖提高5.43%,而且烟叶成分较协调,产量与产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覆盖材料对圆黄梨幼树土壤性状及树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粪、秸秆、地膜作为覆盖材料,测定盆栽圆黄梨幼树根际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含量、植株生长、叶片养分的变化。结果表现为:1)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梨幼树根际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失水率,但影响植株生长;2)牛粪、秸秆作为供肥覆盖物可显著提高梨幼树根际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关系;3)牛粪覆盖处理可显著增加茎粗,促进梨幼树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叶片氮、磷、钾含量。综合分析认为,地膜覆盖保水性能最为显著;牛粪覆盖的保墒效果仅次于地膜,较秸秆覆盖,牛粪供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干旱区林果业中杏树覆盖全生物降解膜的调温保墒效果,在吐鲁番市亚尔乡上湖村杏树林设置覆全生物降解膜区和无膜区,分别对覆膜区与无膜区土层深( H)0<H ≤20 cm,20 cm<H≤40 cm,40 cm<H ≤60 cm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进行观测,同时对各处理分3个径级观测其杏树生长量。结果表明:覆膜可以增加3个土层的含水量,但0<H≤20 cm土层覆膜区较无膜区差异性不显著。20 cm<H≤60 cm土层覆膜区较无膜区差异显著。4月份覆膜区各土层温度高于无膜区,5、6月份覆膜区各土层温度较无膜区均降低且差异性显著。观测显示,覆膜作用下杏树基径、新梢长度、新梢叶片数的生长量较无膜区均有所增长,差异性显著。覆膜对叶面长、宽的生长及叶质量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较无膜区差异性不显著。生物降解膜在干旱区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蓄水保墒、调节土温,促进果树的生长。可以在干旱区林果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灵武长枣优质高效的培肥措施,提高果实品质和果实产量。方法 采用行间生草与树盘覆盖交叉处理,生草草种选用白三叶和黑麦草,树盘处理采用覆盖园艺地布、覆盖稻草、清耕3种模式,以全园清耕为对照,测定枣园果实性状及其产量,分析不同培肥模式对灵武长枣种植园土壤特性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 与全园清耕相比,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增加果实纵径、提高果实硬度(2.22%)及其产量(38.01%)。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有效提高坐果率(66.1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95%)和类黄酮含量(29.79%);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园艺地布组合模式可提高0~20 cm土层的速效磷含量17.68 mg/kg,土壤整体碱解氮含量增加53.44 mg/kg、土壤孔隙度提高了0.09%。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52.78 mg/kg、增加土壤整体有效磷含量1.78 mg/kg。结论 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和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园艺地布2种组合模式可提高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黑麦草+稻草”模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白三叶+稻草”模式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覆盖处理的烤烟叶片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揭膜和不揭膜主要影响到中下部叶片的厚度,7月28日测定时,揭膜的叶片厚度比不揭膜的处理提高了25.88%,叶片厚度的增加主要是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的增加。不揭膜的烤烟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变化比较有规律.均是随着叶位的上升而变薄;而揭膜的叶片到第二次测定时是中间的叶片最厚,下部叶片栅栏组织厚度与上部叶相差不大,说明揭膜后烤烟叶片的发育期提前了。所以,要根据黑龙江烟区的气候特点,在夏季气温较高时,适时揭膜。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大蒜的农田适用性及推广可行性,以裸地(CK1)和2种PE地膜(CK2、CK3)作对照,研究0.006 mm(A)、0.008 mm(B)、0.01 mm(C)和0.01 mm(D)4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降解等性能,及对秋播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参试4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诱导期长短顺序为D>C>B/A,功能期在210~140 d不等;地膜C和D能满足鲁南地区秋播大蒜对地膜功能期不低于180 d的要求。覆盖PE地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覆盖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处理,且同种类型的地膜厚度越大保墒效果越好。土壤积温按照CK3、D、C、B、A、CK2、CK1的顺序降低。与裸地处理相比,覆膜处理根系数量增加约30%,蒜头产量提高28.06%~34.69%,但覆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盖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处理大蒜抽薹期比覆盖PE地膜晚2~3 d。以上结果表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及对大蒜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与普通PE地膜相当,可以作为替代普通PE地膜解决蒜田地膜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物全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生物全降解地膜可以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试验研究了生物全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全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由破孔出现开始,然后逐渐变大并出现裂口,到作物收获时,暴露在地表的地膜大量破碎成小块;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田间降解170 d后,生物全降解降解地膜表面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孔洞;生物全降解地膜在玉米生长前期保温、保水的效果显著,到中后期增温作用不明显;覆盖生物全降解地膜具有极显著增产效果,与普通地膜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计量的塑料地膜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深入了解塑料地膜研究的发展现状,本研究以 2000—2019年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录的1 895篇论文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运用Excel、VOSviewer等软件对该领域发文量、主要发文国家和机构、研究主题、研究前沿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后发文量迅速增长;从国家研究实力上来看,中国、美国、意大利为发文量较高的国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为主的中国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发文量最高;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塑料地膜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覆膜对农产品产量、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等),地膜的高分子材料分析、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发与应用,地膜的生物降解,塑料残膜对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从研究趋势上看,鉴于农业残膜在土壤中的大量残留,未来研究热点可能会趋于塑料残膜对生态环境、土壤质量的影响,尤其是塑料残膜中增塑剂及降解后的微塑料对土壤食物链安全、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风险值得进一步探究。研发新型生物地膜替代传统塑料地膜,并及时评估其农业应用效果、尽早大范围推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