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改善水产品体色的类胡萝卜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饲料工业、养殖业及动物营养研究的发展,饲料中非常规成分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水产养殖产量显著上升的同时,消费者对动物的体色也开始讲究起来。所以改善养殖水产动物体色的问题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水产动物营养学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影响水产品体色的因素有水温、饲料、饲养密度、鱼体种类和大小等。而饲料中以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等研究较多,色素又以类胡萝卜素方面的研究最多。  一、类胡萝卜素的性质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色素,主要存在于甲壳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禽…  相似文献   

2.
水产动物着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06,30(1):138-143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的迅速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养殖鱼虾的品质问题,其中色泽是影响养殖鱼虾商品价格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呈现出的斑澜色彩,主要由类胡萝卜素决定,也与黑色素、鸟嘌呤等色素基团有关。水产动物本身不能从头合成类胡萝卜素,因而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类胡萝卜素。在现代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水产动物摄食天然饵料(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配合饲料本身类胡萝卜素含量低,造成养殖鱼虾体表或肌肉色泽变差。本文就水产动物着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提高我国水产动物着色剂研究的理论水平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3.
陈斌  吴天星 《水利渔业》2005,25(3):68-69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色素,可分为2类:一类是碳氢型,只由碳、氢组成,称为胡萝卜素类;另一类是氧化型,由碳、氢、氧组成,称为叶黄素类。对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代谢、来源及影响其吸收利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类胡萝卜素在改善水产动物体色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水产动物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前欣 《内陆水产》2005,30(5):16-17
类胡萝卜素在水产动物着色、营养、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类胡萝卜紊是水产动物的主要成色色素。增加其沉积。可大大提高水产品的商品价值。类胡萝卜素还具有强的抗氧化功能,一方面可以保护组织和成分免受氧化。促进生长和发育。另一方面作为电子受体可以执行呼吸功能。本文对类胡萝卜素的主要生理功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田雪  彭念念  李学军 《水产学报》2022,46(12):2467-2475
色素细胞是动物体内产生色素的一类特化细胞,其色素颗粒可选择性吸收或反射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多种颜色,从而形成动物的体色。色素细胞由胚胎神经嵴细胞分化形成,在动物警戒、求偶、伪装、拟态、隐蔽以及环境适应性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黄色素细胞的受关注度仅次于黑色素细胞,其合成含有类胡萝卜素和蝶啶成分的红/黄色素小体,可以形成从白色到红色等一系列的颜色,是研究色素细胞互作、色素沉着以及生物进化机制的理想模型。本文综述了鱼类色素细胞的来源和分布、黄色素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以及蝶啶色素合成代谢机制三个方面,并提出了现阶段黄色素细胞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为鱼类体色形成、色素细胞分化及体色性状分子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产动物本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据专家研究结果表明,水产动物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是淡水养殖水产品种之一.在养殖条件下,中华鳖腹部皮肤色泽成为其外观质量评价内容之一,水产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皮肤沉积所需要的色素,需要吸收饲料中色素.皮肤黄素体色需要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作为主要色素种类,饲料中可以通过玉米色素(玉米蛋白粉等)、来自万寿菊的叶黄素等作为色素来源.中华鳖饲料目前主要为粉状饲料,其使用方式一般为在养殖现场加水、加油脂,通过加工制粒设备加工为软颗粒饲料进行投喂.本试验为在生产性使用的中华鳖饲料中,加入6%的玉米蛋白粉作为蛋白质和色素来源,在池塘养殖3个月后测定其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试验的目的一是分析腹部不同部位皮肤色素含量的差异,二是分析饲料玉米蛋白粉中素色能否在中华鳖皮肤中有效沉积,探讨通过饲料控制养殖中华鳖体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观赏鱼以其艳丽的颜色和优美的体态为人们所喜爱,然而养殖的观赏鱼体色远远不如野生观赏鱼艳丽,其原因与观赏鱼生活环境的不同有关,而最主要的是养殖观赏鱼的饲料中缺少足够的代谢合成色素的前提物质。观赏鱼类的体色是类胡萝卜素、黑色素和鸟嘌呤等多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类胡萝卜素的作用尤为重要。与其他动物一样,鱼类体内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只能从饲料中获得,这促使人们开发和研究观赏鱼着色剂。目前,生产和家庭饲养锦鲤、红龙、七彩神仙鱼和血鹦鹉等观赏鱼都广泛使用着色剂。  相似文献   

9.
汪哲夫 《海洋渔业》1985,7(6):281-283
<正> 随着海、淡水动物养殖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能使养殖品种产生理想色泽的配合饵料及其成份日益感到兴趣。目前,对于水产品下脚料的利用,特别是对于对虾加工业中副产品的利用,已把重点集中到甲壳类动物粉中所含色素的质量上。虾青素是在各种甲壳动物体内所发现的最为普遍存在的类胡萝卜素,现已成为多数色素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市场与信息     
浙江工业大学开发成功“虾青素”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主持的浙江省院士基金项目“微生物制备生理活性物质——虾青素”,最近通过专家鉴定,步入工业化试验阶段。 虾青素是一种非维生素 A原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不能转化为维生素 A,但它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有抑制肿瘤发生,增强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等多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对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由糖尿病引起的眼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在功能食品和医药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虾青素又是一种良好的着色剂,是鲑鱼等鱼类的主要色素,在水产…  相似文献   

11.
褐藻多糖硫酸酯降解及其产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褐藻多糖硫酸酯广泛存在于海藻和海洋棘皮动物中,Kylin于1913年首次从掌状海带(Laminaria digitata)中提取并成功分离出了L-岩藻糖,将其命名为fucoidin;后许多研究者经热水法、酸法、酶法提取分离表明,褐藻多糖硫酸酯除岩藻糖和硫酸基团外,还含有甘露糖、半乳糖、木糖、葡萄糖、鼠李糖及糖醛酸等成分,确定了褐藻多糖硫酸酯杂多  相似文献   

12.
<正>一、黄曲霉毒素B1(AFB1)对细胞色素酶的影响AFB1代谢主要在动物的肝脏中进行,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酶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s)是动物体内参与多种药物及毒物代谢的主要酶类。细胞色素酶P3A4(cytochrome P3A4 CYP3A4)作为CYP450s的同工酶,主要参与肝脏中AFB1的代谢,AFB1普遍存在于饲料及原料中,对动物有着极大的危害,进入动物机体内的AFB1经CYP3A4代谢产物中的一部分与DNA、  相似文献   

13.
以平均体重45.25 g的1冬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4%的加丽素红、0.5%的金黄素、0.5%的金菊黄、6%的玉米蛋白粉作为色素源,以不含色素源的饲料为对照,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养殖56 d,观察各试验组黄颡鱼的体色,分别测定其背部和腹部皮肤、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力、总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结果为金菊黄组黄颡鱼血清酪氨酸酶活力显著提高,而其他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对照组黄颡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背部皮肤下降11.2%、腹部皮肤下降57.5%,叶黄素含量变化与此类似;玉米蛋白粉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腹部皮肤降低了38.5%、背部皮肤无显著性变化,背部和腹部皮肤中叶黄素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加丽素红组黄颡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腹部皮肤中降低了45%、背部皮肤无显著性变化,背部和腹部皮肤中叶黄素含量显著降低;金黄素组鱼体背部、腹部皮肤中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升高了1.8倍和1.5倍,金菊黄组鱼体背部和腹部皮肤中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升高了1倍和0.49倍;叶黄素含量也显著增加。试验结果表明,黄颡鱼能够选择性地沉积来源于饲料色素物质,饲料色素对黄颡鱼体色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铬于十八世纪末由法国化学家Louis Vauquelin首次发现并命名,它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调控动物生理机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有机铬在对动物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动物繁殖性能和抗应激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总结,旨在为研究有机铬的生物学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胆壳棘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潜在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从海胆壳棘中发现的一些具代表性、结构独特、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萘醌类色素、苯醌类色素、类胡萝卜素、具有离子通道调控与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的蛋白质等,就相应分离纯化手段、合成路线、生物活性与潜在药用价值作简要概述,并简述了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海胆壳棘功能活性蛋白研究上的应用以及传统中药实践中海胆壳棘的功效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色素根据其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色素,包括自然界含色素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和微生物,如松针粉、玉米、红辣椒、虾蟹废弃物等;另一种是化学合成色素,如桔黄素、裸甲酮、类胡萝卜素等,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色素沉着效果。在国外,着色剂的使用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国已较为普遍,通过适当的添加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对此的  相似文献   

17.
过氧化氢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金进 《畜禽业》2019,(5):21-22
过氧化氢酶于1811年被过氧化氢(H_2O_2)的发现者泰纳尔(Louis Jacques Thénard)首次发现。1900年,Oscar Loew将这种能够降解过氧化氢的酶命名为"catalase",即过氧化氢酶,并发现这种酶存在于许多植物和动物中。因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红细胞和其他组织内的过氧化体重,它的作用主要是催化分解H_2O_2。使H_2O_2不至于和O_2在铁螯合物作用下反应生成对机体有害的OH~-。自由基对动物脏器、代谢系统具有一定影响。在这里对过氧化氢酶的特点及养猪生产中对母猪的繁殖、仔猪生长、生猪生产性能和猪病防控方面的影响以及使用进行简单阐述,以便在养猪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子对红白锦鲤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从红白锦鲤皮肤、尾鳍、鳞片的红色部分提取色素,研究光照、pH、温度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白锦鲤色素的光谱吸收峰在400~600 nm,该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光照、氧气、高温、强酸、强碱对其稳定性的破坏程度较大;避光、低温或中性pH对该色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体”是南美白对虾对环境不适或疾病产生的一种显著生理现象,虾体变红的基础是虾体内的色素细胞,在正常情况下,红色元素存在于色素细胞内,是以一种色素前体的形式存在,在遇到刺激(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水质恶化、亚硝酸盐中毒、硫化氢中毒、氨氮中毒、缺氧、高温、暴雨等)时,色素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反应,色素前体转变成色素,并因色素扩大而使整个色素细胞变化。当刺激因素持续而强烈时,整个色素细胞发生崩解,大量红色素释放,使整个组织变红,从而出现红体症状。然而一些养殖者碰到这种情况后,往往都只将其看作“桃拉病”而采用一些相应的治疗措施导致大量的对虾死亡。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尤其是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鱼虾类的养殖周期缩短,不能获得充足的天然色素源,导致鱼虾的体色变淡,如在大黄鱼的养殖过程中,大黄鱼的体色已失去了原先的金黄色,体型变得难看,品味也无法与野生的相媲美,难免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类胡萝卜素作为着色剂,对养殖鱼类体色进行调控,已引起研究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是在动植物王国中发现的最普遍的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前者由碳和氢组成,属于烃类色素,如β-胡萝卜素;后者属于含氧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