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pGFP4412,电击转入生防菌株枯草芽孢杆菌Kct99,获得具有良好发光表型的荧光标记菌株gfp-Kct99。经稳定性测定表明,质粒pGFP4412在gfp-Kct99中的遗传稳定性为89%。平板对峙培养和温室盆栽接种试验显示,标记菌株gfp-Kct99对甘蓝枯萎病菌保持了原有的拮抗活性;以标记菌株和野生型菌株培养液对甘蓝盆栽苗灌根处理5 d后再接种病原菌,对甘蓝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7%,90.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同时接种生防菌和病原菌、接种病原菌5 d后再接种生防菌2种处理,说明,绿色荧光标记菌株gfp-Kct99抗甘蓝枯萎病的活性未受标记基因的影响。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标记菌株可以在甘蓝根部表皮内大量定殖,从而阻止病原菌的侵入。  相似文献   

2.
<正>为筛选对芒果重要病害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选用前期得到的7种生防菌和市售11种生防菌剂对刺盘孢属、链格孢属、镰孢属的27个病菌菌株进行了室内抑菌研究,并引入热图对抑菌效果进行了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对刺盘孢属病菌,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S3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36.77%,其次是生防菌剂巨大芽孢杆菌S6和枯草芽孢杆菌FCK;对链格孢属病菌,生防菌6a-  相似文献   

3.
研究温度、光照、紫外辐射、蛋白酶K、pH对生防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JK-2胞外物质抗香蕉枯萎病菌稳定性的影响,为香蕉枯萎病生防菌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在30℃,170r/min的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36h采样制备生防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JK-2胞外物质,以香蕉枯萎病菌为指示菌,对胞外物质的抑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胞外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60~80℃温育1h保持88.5%以上活性,在100℃放置1h后无抑菌活性;在酸性pH3.0~5.0和碱性pH9.0~11.0条件下,抑菌活性保持在77.2%以上,对光照、蛋白酶K、紫外照射均不敏感。其抑菌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4.
以石榴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植物的乙醇提取液对病菌不同生长期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5种植物提取液对石榴枯萎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病菌的适应期:苦参、黄连、细辛、板蓝根、芦荟的抑菌率分别为93.33%,97.78%,71.11%,64.44%,66.67%,以苦参的抑菌效果最佳。在病菌的旺盛生长期:黄连、苦参、细辛、板蓝根和芦荟的抑菌率分别为90.12%,86.63%,79.65%,68.03%,64.54%,抑菌效果最佳的植物是黄连。研究发现天然植物提取液中存在抑制石榴枯萎病菌的活性物质,这为石榴枯萎病的生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株,为烟草根茎类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生防资源。从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烟草青枯病菌和黑胫病菌的抑制活性,基于盆栽验证法检测高活性菌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通过16S rDNA通用引物对高活性拮抗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选用9对特异性引物对高活性菌株的促生长和抑菌活性进行PCR检测。共筛选出2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均有防治效果的拮抗菌株LF-1和LF-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LF-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F-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LF-2对烟草青枯病菌抑制率分别为31.16%、56.98%,对烟草黑胫病菌抑制率分别为64.44%、72.4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69.54%和65.49%,菌株LF-2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72.49%和68.32%。菌株LF-1和LF-2对烟草根茎类病害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在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棉花黄萎菌拮抗菌BDT-25的鉴定及抗菌蛋白产生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拮抗细菌BDT_25是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经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证明BDT_25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此外,该菌株还对棉花枯萎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等10种其他病原真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一株广谱拮抗细菌菌株。通过对BDT_25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发现,采用NB液体培养基,28℃,170 r/min培养48 h所得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粗提到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提取物,进一步实验表明,该拮抗物质对热和多种蛋白酶敏感,证实其为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7.
人参根腐病是人参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SX-45提取物对人参根腐病菌的抑菌机理,本研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SX-45和人参根腐病菌为材料,采用硫代巴比妥酸、考马斯亮蓝G-250等方法测定了抑菌机理数据。结果表明,经15 μg/mL浓度的贝莱斯芽孢杆菌SX-45提取物处理后,与对照相比,人参根腐病菌菌丝出现畸形、菌丝表面长出突起,菌丝顶端膨大;菌悬液中电导率和菌体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增加,分别是对照组的4.24和42.0倍,且菌悬液的OD260值也从3.48增加到3.83。而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菌体可溶性蛋白含量、还原性糖含量、NAD-MDH活力和SDH活力与对照相比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97.7%、56.6%、97.5%和48.4%。本研究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SX-45提取物对人参根腐病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为人参病害新型生防菌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拟从北京郊区黄瓜根际土壤中定向筛选黄瓜枯萎病菌生防芽孢杆菌,并研究其抑菌活性物质的基本特性。采用热处理和形态观察结合平板对峙法定向筛选黄瓜枯萎病菌拮抗菌。从北京郊区黄瓜根际土壤中定向分离到63株产芽胞的菌株,从中筛选到2株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arinum Owen.)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命名为j-28和j-50。拮抗菌j-28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带达到11.0 mm。此外,拮抗菌j-28有较广的抑菌谱,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和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lium albo-atrum)等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经过形态观察、理化分析和分子鉴定,j-28和j-50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还发现拮抗菌j-28的发酵液经过高温和强酸碱处理后抑菌效果会明显减弱,说明拮抗菌j-28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可能是蛋白类。笔者定向筛选到针对北京郊区多发的黄瓜枯萎病菌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j-28,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北京郊区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治提供新的生物防治资源。  相似文献   

9.
芽孢杆菌GSBM05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对葡萄白腐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检测其抑菌活性并进行鉴定。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利用对峙培养和菌丝生长速率等方法对抑菌活性较好的芽孢杆菌GSBM05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40株芽孢杆菌,经初筛、复筛后得到1株具有强烈抑制效果的芽孢杆菌GSBM05。该菌株稀释20倍的无菌发酵液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90%以上,发酵液不同组分对葡萄离体果实、叶片的防治效果均可达80%以上。该菌株对葡萄白腐病菌等11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实验结果表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GSBM05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抑菌谱较广,可为葡萄白腐病生物防治提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
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40mg/ml时,不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别,其中香樟树、山麦冬、元宝槭、地笋、浒苔、鸡爪槭、鹅掌楸、长蒴黄麻和黑松对苹果腐烂病菌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综合来看,以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较好。以活性较高的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另外11种植物病原菌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香樟树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茄子绵疫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鹅掌楸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较好的病原菌进行了毒力测定,计算出了毒力方程和EC50。  相似文献   

11.
旨在对比分析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BL-21和Bacillus subtilis HNDF2纯培养液和共培养液的差异,为研究两者的生态学关系和发现新抗菌物质提供参考。采用杯碟法检测抗菌活性,采用薄层层析、SDS-PAGE电泳以及HPLC分析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共培养液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抗菌活性最高时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8.50±0.5)mm,与B.laterosporus BL-21和B.subtilis HNDF2纯培养液的最高抑菌活性相比,分别提高了18.75%和83.90%。代谢产物检测结果表明,共培养液与B.laterosporus BL-21纯培养液的相似度较高,与B.subtilis HNDF2纯培养液的差别较大,并且含有各纯培养液中没有的新物质。2株菌的纯培养液和共培养液在抗菌活性和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有必要对共培养液中的抗菌物质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石榴果酒酵母的分离及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得到发酵石榴汁的优良菌种并确定石榴酒发酵的工艺参数。方法 从自然发酵的石榴酒醪中分离、纯化石榴酒酵母菌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石榴酒发酵的工艺参数。结果 分离纯化的菌种经形态特征和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鉴定为酿酒酵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8℃﹑pH值3.8﹑糖度为17﹑二氧化硫的添加量为100mg/L.最终发酵的石榴酒的酒度在10%vol左右。结论 获得了用于石榴酒发酵的菌种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甘薯块根抗黑斑病酚类物质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甘薯块根酚类物质代谢与抗黑斑病之间的关系,为鉴定和选育抗黑斑病品种提供抗性指标。以‘南京-92’(高抗)和‘烟台-252’(高感)为材料,测定了甘薯块根中绿原酸、总酚的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抗病品种在黑斑病侵染第1天,PAL活力就迅速提高,以后的几天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感病品种在黑斑病侵染后第3天PAL活力才显著升高、5天后就迅速下降;黑斑病侵染使甘薯绿原酸含量迅速提高,但不同抗病性的甘薯品种积累的时相和量有所不同,高抗比高感提高56.6%~327%;受黑斑病浸染后,高抗品种体内PPO活性及和总酚含量比高感品种提高迅速,且持续的时间较长。甘薯块根中PAL活性、绿原酸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总酚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甘薯抗黑斑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得到一株降解PVA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固定化研究。利用PVA碘-硼酸平板法初筛,降解率测定法进行复筛,并通过正交试验探索其固定化工艺。经初筛得到8株可降解PVA的细菌,复筛出1株具有较高降解率的菌株3-9,48 h降解率为86.56%。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该菌株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4%海藻酸钠,3%CaC12,包埋0.1 g的湿菌体,钙化时间4 h。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PVA降解菌比游离菌的降解性能提高了14.02%。本研究得到了一株高效降解聚乙烯醇的枯草芽孢杆菌,并确定其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PVA污水处理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文研究了南方红豆杉种子的种皮和胚乳(含胚)的不同浓度甲醇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种皮和胚乳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油菜种子萌发率、幼苗的根长和茎长均逐渐下降。在相同的浓度中,油菜种子在胚乳浸提液中的萌发率比种皮浸提液低,油菜幼苗的根长在种皮浸提液中比胚乳浸提液中短。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之间幼苗的根长存在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豆杉种皮和胚乳均有抑制物质存在,胚乳浸提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较强,而种皮浸提液对油菜根长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16.
从永川豆豉中筛选、鉴定高产蛋白酶菌株,并对菌株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酪蛋白平板法,从永川豆豉中初步筛选出68株产蛋白酶菌株,通过比较发酵后蛋白酶活力,筛选出1株蛋白酶活达1468.7U/mL的高产菌株A-4。依据菌种形态和其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液体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菌种液体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4℃,pH值为8,接种量4%,菌龄12h。  相似文献   

17.
旨在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危害白蜡树的云斑天牛的防治提供指导。通过调查白蜡树林地云斑天牛的产卵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的数量,研究卵、幼虫和成虫(蛹)种群数量动态和频次。结果表明,危害白蜡树的云斑天牛种群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增长曲线是凹形,卵期虫口数大,死亡率也高。单株树上卵、幼虫和成虫(蛹)的数量与其频数负相关,随着单株白蜡树受云斑天牛危害加重,同一受害程度树木的株数下降。云斑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蛹)的频次统计均为负二项分布,不同虫态所对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危害白蜡树和杨树种群云斑天牛种群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基本相同,寄主对云斑天牛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土硅酸盐细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给中国北方盐碱地硅酸盐细菌的分类地位提供依据,笔者以3株芽孢杆菌为参照,对分离得到的48株盐碱地硅酸盐细菌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并对其中43个菌株进行16S 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样性分析,最后分别用平均连锁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下:①生理生化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具有较强的NaCl耐受能力,最适pH值和最高pH值耐受能力均高于参照菌株和其他文献报道;②表型特征数值聚类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80%相似水平上可划分为4个表观群,群Ⅰ在84%的相似水平上又分为3个亚群;③16S rDNA-PCR-RFLP聚类图谱表明,在87%的相似水平上,43个菌株被分成8个遗传群;④表型及遗传多样性2种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盐碱土中以胶质芽胞杆菌(B. mucilaginosus)为主,分别占81.25%和65%。由此可见,中国北方盐碱土硅酸盐细菌在表型特征和系统发育进化上均呈现多样性,菌株在聚类图谱中的归属与盐碱地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化学药剂,减少农户用药盲目性,提高病害防治水平,增强新疆棉花的经济效益。[方法]通过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和序列分析鉴定4株棉花枯萎病病原菌菌株,并选取4种杀菌剂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8%宁南霉素水剂、0.3%四霉素水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分别对编号为DD64、DD89、DD11和DD22病原菌菌株进行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经鉴定,4株病原菌菌株均为强致病性菌株。抑菌率结果表明,测定北疆地区DD64和DD89菌株定,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抑菌率最好为96.47%和95.29%,四霉素次之。南疆地区DD11和DD22菌株经测定,0.3%四霉素水剂抑菌效果理想为97.91%和99.35%,其次是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DD64和DD89毒力测定时发现,8%宁南霉素水剂毒力最强,EC50值为0.044 mg/L和0.046 mg/L。[结论]0.3%四霉素水剂在生产上建议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以防止病害的扩展和蔓延,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8%宁南霉素水剂可作为轮换药剂对该类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