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教师是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力量,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富创造力的学术群体,培养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关系着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关系着当前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我国高等农林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青年教师培养缺乏体系化和长远规划、青年教师转型较慢且在不同专业的发展呈不均衡态势、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提高但缺乏脱颖而出的高水平拔尖人才。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二是强化以德为先,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三是深入探索青年教师培养途径,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重视制度建设和人员管理,把好青年教师"入校关";做好"传、帮、带"工作,狠抓青年教师"教学关";建立科研启动机制,把好青年教师"科研第一关";引导青年教师融入团队;推动青年教师加强沟通和学科交叉;指导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的申报并为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提供资助;注重青年教师的全面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对加强高等农林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成立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联合组织;建立健全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加强相应的各项保障工作;积极落实各类卓越人才培育计划,为优秀青年教师提供更多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部分高等农林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数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高等农林院校逐步得以开展。目前,高等农林院校数学硕士学科点的建设主要具有创建时间短、基础较弱但是教师集体凝聚力强、研究方向的互补性强、具有较多的交叉研究机会等特点;同时,面临着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研究方向分散、缺乏特色,生源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本、硕专业的关系有待理顺,学科点内外的有效学术交流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提出高等农林院校数学硕士学科点建设应侧重于2个关键点:一是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导师遴选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导师的职前和在岗培训,保障导师的科研工作时间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二是通过加强基础数学领域相关研究方向的建设、加强与农林类相关学科的合作研究、依托所在区域的数学学科优势、在短时间内凝练出主干研究方向等,加强研究方向建设。同时,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交流合作、理顺本、硕专业的关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高等农林院校数学硕士学科点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的水平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状况,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则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依据高职学校的工作职能,教师的职责涉及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众多范畴,因此,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要学校从整体做好青年教师成长规划,多个部门协同工作。结合教师的成长阶段和工作岗位内容提出了"三阶段,六维度"青年教师培养体系,通过阐述该体系的内涵、协同模式、考核与评价机制、保障机制,分享建设经验,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培养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新农村、新林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的提出,使农林院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林院校研究生的培养问题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该文从生源、科研、教学和质量考核4个方面对我国农林院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社会对农林学科的传统偏见、高校严进宽出制度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国家对工业大力扶持而对农林产业不够重视等是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该文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高校应加强研究生的实践锻炼,提高其科研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加大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投入,改善科研环境;加强研究生的管理工作,提高其自身的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而国家应在政策上体现对农业、林业、环境和生态问题的重视,并大力改善农林科研工作者的待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师培训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队伍总体素质不断提高,人员结构不断改善,学术梯队不断优化,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我校结合自身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走向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高校自身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业务素质建设而轻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问题,严重地反映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令人堪忧.分析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师资队伍是决定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大学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实施岗位聘用,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和能力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对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现状的分析,从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深化岗位聘用管理、建立师资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摘要: 在阐明通识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内涵的基础上,从高等农林院校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学科单一,人文教育力量薄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缺乏完整、有效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残缺、教育思维方式单一。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农林院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课程的文理交叉和综合化;精心谋划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文教育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寓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建立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校内组织架构;举办人文教育系列讲座,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浅探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可靠保证。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是推进教育发展的生力军。青年教师走上教学岗位以后,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会不可避免地留有青年学生的痕迹。他们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并逐步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思想和政治上给予他们正确、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在新形势下,要使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好的成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一)从教教育青年教师结束学习生…  相似文献   

10.
实践研究是林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林业硕士研究生实践研究培养环节,培养具备扎实林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农林院校重点关注的课题。与此同时,高等农林院校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已建成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我国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高等农林院校对林业硕士实践研究基地建设的认识有偏颇,在基地建设中没有对高校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予以足够的重视,硬件建设不能完全满足林业硕士开展实践研究所需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软件建设存在林业硕士在校外基地学习和生活的日常管理缺位等问题,所以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创新的视角,在依托高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林业硕士实践研究培养环节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首先,依托学校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站(基地)开展林业硕士培养,选派研究方向与试验示范站(基地)的推广技术密切相关的林业硕士驻站开展实践研究。其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案例建设,将试验示范站(基地)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学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结合试验示范站(基地)的生产实际编写典...  相似文献   

11.
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的核心任务之一。作为行业类的农林高等院校,在突显优势特色的同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存在着诸多困惑。阐述了当前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从制度建设、育人理念、实践教学、特色彰显、国际化教育等5个方面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了6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建议:(1)推进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建设;(2)创新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3)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4)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5)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6)扩大国际合作办学交流渠道。希望为农林院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针对全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共性问题,以黑龙江省22所省属本科院校为例,对于该省2005年教师队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2000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专任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呈现出高素质、年轻化的特征;兼职教师不断增加;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偏少;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难以进修提高;受商品经济大潮影响,师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外流现象仍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大类招生实施前,农林院校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缺乏层次性、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不高以及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所以农林院校传统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新型“材料与化工”行业对复合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针对传统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现状,探索了基于大类招生的农林院校“材...  相似文献   

14.
开放课程建设是农林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将引导和推动农林教育的重塑,有利于促进农林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高等农林院校以开放课程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开放课程建设存在通识教育缺位且对农林教育的适应性不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相互交融和渗透不够、开放课程没有很好地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等问题。为此,高等农林院校在建设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开放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同等重要的开放课程、国际化教育与本土化教育紧密结合的开放课程、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互融通的开放课程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不仅明确了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而且丰富了高等农林院校的课程资源,加强了开放课程的教学管理;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由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反映了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特征及过程。林业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沿用传统的以农林理工学科类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培养模式,存在着没有考虑到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特点、生源层次参差不齐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日常科研训练和考核评价制度缺失等问题。为此,提出应对林业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再凝炼,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特点出发,在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各学科文献库和以导师指导小组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制订科研训练过程评价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6.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结合我国林产化工专业的教育现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林产化工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专业认知度不高、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提出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措施,包括坚守专业特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建全面发展的培养平台和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和本科生科研训练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不仅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选拔和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干部队伍结构和梯队建设、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高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明确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通过创新选任机制、加强系统培训、注重实践提高、强化分类培养、严格监督管理等路径,加强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入手,指出当前存在的职业社会认同度偏低、工作职责不明确、专业化水平不高、队伍结构不稳定、流动性较大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需要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切实解决好辅导员的出路和发展等途径,以实现辅导员队伍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及农林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7—2010级在校本科生在专业选择、学习情况、职业规划等方面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有关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招生、学科设置、学科交流发展等方面提高该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一系列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及宣传,注重实践课程,进行“学科交叉、重点教学”,增设职业测评环节,以期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从而提高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教师导师制是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了加快青年教师培养而采取的新举措。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迅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强了教师间的凝聚力,效果十分显著。该文阐述了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即精心选聘导师、制定培养规划、指导教案的编写并审阅、"双边"跟班听课、指导阅读、加强科研辅导以及立章建制、加强考核和激励等;并针对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单一导师的局限性问题、青年教师和导师的态度问题、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整合利用教育资源的问题、激励措施不足的问题、过度强调考核的问题等,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