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氏鲟南移驯养及生物学的研究:Ⅲ.仔鱼的开口摄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平  张涛  章龙珍  张征 《淡水渔业》1999,29(4):8-11
用单一的水蚯蚓、卤虫无节幼体、池塘浮游动物、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及先卤虫无节幼体后人工配合饲料混合投喂等五种方式培育史氏鲟仔鱼。结果为:卤虫无节幼体是史氏鲟最好的开口饵料,可获得高的成活率和生长率;开口摄食后3-5天,即可开始投喂人工饵料进行食性驯化,20日龄的鱼苗可获得满意的饵料驯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长江胭脂鱼开口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组合的饵料投喂刚能平游的长江胭脂鱼鱼苗40 d,研究长江胭脂鱼适宜的开口饵料。结果显示,用配合饲料作开口饵料时长江胭脂鱼的开口率、成活率和出池规格都显著低于水蚯蚓组和卤虫组,补充蛋黄后开口率、成活率、出池规格变化不明显,但补充螺旋藻后开口率、成活率、出池规格均显著提高。用配合饲料和卤虫作主体饵料再补充蛋黄和螺旋藻粉也获得了较高的开口率和成活率。建议在水泥池育苗条件下长江胭脂鱼的开口饵料用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作主体饵料并补充少量螺旋藻粉。  相似文献   

3.
鳜鱼、乌鳢、南方大口鲶、革胡子鲶、黄鳝等属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投饵不足,常发生相互斗殴,造成其成活率低,直接影响养殖效益。通过驯食,投喂人工全价配合饲料可减少损伤。驯食从苗种开始肉食性苗种,以水体中的的浮游生物为食,随着生长发育,个体不断增大,消化器官和机能逐渐完善,所食饵料开始偏向单一性。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驯食。开始几天可投喂煮熟的蛋黄,2~3天后再在蛋黄中混合添加少量的豆浆,随着个体的增大,豆浆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使苗种阶段就能吃到动植物组成的配合饵料,为成鱼驯食奠定基础。饵料的适口…  相似文献   

4.
吴莉香 《河北渔业》2008,(12):49-49
传统的发塘过程中,普遍采用泼洒豆浆和投喂蛋黄的方法作为水花下塘之后的开口饵料,这种方法只有很少一部分豆浆和蛋黄被鱼类摄食。普通鱼池底泥中含有丰富的轮虫休眠卵,使其萌发繁殖,就可为鱼苗提供足够的开口饵料。而且轮虫无论在适口性、营养价值上都优于豆浆。这样既充分利用水体的自然生产力,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刺参的活动和生长期与许多海产经济动物不同,它具有夏眠的生活习性。山东沿海刺参夏眠时间约100天左右,成年刺参在水温升到20℃(幼参24℃左右)就停止摄食,排空消化道,不吃不动,潜伏到礁石底下或岩石缝中开始夏眠,因此,养殖刺参的池塘高温期管理也与其它养殖品种不同。一、合理控制混养品种的饲料投喂招远地区的刺参池塘养殖以混养为主,混养品种以虾、蟹为多。刺参夏眠期间,正值虾、蟹的生长旺季,其摄食量增加,代谢旺盛,饲料的投喂应以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为主,冷冻的饵料应完全化冻,洗净后投喂,并严格控制投喂量,可投喂正常投喂量的85%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闽西北山区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放养300万~375万尾水花,放苗后前10d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经20~25d培育,鱼种规格可达4.0cm以上,该密度范围适合淡水白鲳夏花鱼种的短期培育。采取生石灰消毒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低于70%,使用漂白粉消毒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放苗后前期投喂蛋黄的平均成活率可达91.6%,投喂豆浆的只有83.3%。采取漂白粉消毒、清水下塘、前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饲料的技术措施培育淡水白鲳夏花鱼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华鳖常规养殖过程中多使用粉状配合饲料作为中华鳖稚鳖的开口饵料,粉状饲料易溶于水,造成饲料损失和浪费。同时,投喂粉状饲料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引发疾病。膨化颗粒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杀灭饲料中的有害病菌,还具有稳定性好、不污染水质、易储存、投喂方便等优点。本试验以品牌中华鳖膨化颗粒饲料作为中华鳖稚鳖开口饵料,对其养殖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抓好雅鳖的暂养孵化出的稚鳖要经过7天暂养后再入稚鳖池养殖。首先对出壳的稚鳖可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后再放人暂养盆中。暂养盆可用木盆或塑料盆,一般装水3-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可放稚鳖150只。暂养开始前二天不必投喂饵料,从第三天开始投喂一些水蚤、熟蛋黄、蚯蚓等,也可喂专用稚鳖配合饲料,每天的投喂量:鲜活饲料为稚鳖总重量的15%,配合饲料为3%-5%。每天投喂2次,换水一次。同时还应在盆中加入少量鲜水草。一般经过一周左右饲养即可转入稚鳖池养殖,稚鳖他要求达到:大小在10平方米左右,油深50厘米,池底…  相似文献   

9.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江河、湖泊和池塘中,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 一、食性特点 青虾是杂食性动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食性也不同。幼体变态阶段,主要摄食单细胞藻类、无节幼体、轮虫等;人工培养条件下前期主要投喂豆浆、蛋黄等适口人工饵料,后可逐步投喂煮熟的鱼肉或其他细小的动物性饵  相似文献   

10.
泥鳅鱼苗开口饵料及其投喂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口饵料种类及其投喂方式是影响泥鳅鱼苗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试验选取了轮虫、蛋黄及单细胞藻类作为泥鳅幼鱼的开口饵料。通过不同组合实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以轮虫为主要饵料并补充适当的蛋黄和小球藻,同时需要注意适合的充气条件和投喂方式,可以获得稳定的泥鳅苗种成活率和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不同开口饵料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丰年虫、冰冻轮虫、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4种开口饵料投喂四川裂腹鱼( Schizothorax kozlovi Nikol-sky)仔鱼30 d,研究其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水蚯蚓和丰年虫能保证四川裂腹鱼仔鱼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而人工配合饲料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且成活率最低。结果表明,4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是四川裂腹鱼仔鱼最适宜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2.
鲤鱼系列化配合饲料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鲤鱼系列化配合饲料在池塘中应用的试验结果。用鲤鱼微粒开口饲料培育鲤鱼苗的效果明显好干豆浆。鲤鱼种饲料获平均亩产1137.4公斤;饵料系数为1.44。其中,产量最高池塘亩产2095.6公斤。鲤成鱼饲料获平均亩净产1085.3公斤;饵料系数为1.72。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饵料对江鳕稚鱼生长速度及成活率的影响,采用枝角类、水丝蚓、鲤鱼苗和配合饲料等4种不同饵料进行了江鳕稚鱼的饲养试验.21 d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枝角类的稚鱼成活率最高,而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成活率最低.试验开始后的前2周,投喂枝角类的稚鱼生长速度最快;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生长明显最慢;自第3周起,投喂鲤鱼苗的稚鱼生长明显加快,到试验结束时,其生长速度超过了投喂枝角类和水丝蚓两组的稚鱼,全长相对增长率最高;而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其全长相对增长率最低.可见江鳕稚鱼对饵料有很强的选择性,在稚鱼生长初期,枝角类是保证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最优饵料.当稚鱼生长达到一定体长后,应及时调整饵料种类(投喂鲤鱼苗),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造成池塘水质污染有多方面的原因,在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的池塘中,饲料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了池塘水质的优劣。提高饵料利用率,可减少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5.
缴建华 《科学养鱼》2012,(10):19-20
(8)饲养管理饲料投喂。鱼苗下塘后即开始投喂豆浆。每1.5千克黄豆加水20千克,浸泡10~12小时后磨浆,当天磨成的豆浆当天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次,9:00-10:00和14:00-15:00各1次。鱼苗初下池时,每亩每天用黄豆2~3千克,以后随水质的肥度而适当调整。经泼洒豆浆10余天后,开始投喂由鱼粉、豆粕、次粉混合制成的糊状饲料,糊状饲料制成团置于岸边水面以下处,同时继续泼洒豆浆。鱼苗下塘20天后,停止投喂豆浆。水质调节。鱼苗下塘5~7天后开始注入新水,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蟹类,在沿海地区的养殖已得到普及和推广,但苗种的供不应求制约着该蟹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各地普通采用室内水泥池育苗和室外土池育苗两种育苗方式,但出苗率太低,涉及原因很多,如开口饵料、盐度、温度、培育密度等,其中饵料的数量和质量尤为熏要。采用土池育苗方法,因池塘内的天然饵料远不能满足蟹苗的摄食需要,必须补充投喂螺旋藻,蛋黄,豆浆、育苗用粉料等。因此,  相似文献   

17.
技术交流     
<正>桂花鱼投喂技巧养殖桂花鱼需要大量的活饵料鱼,饵料鱼的饲养和投喂主要有两种方法:1.放桂花鱼前10天~15天,先在池塘内放入鲂、鲢、鲮、草等鱼苗,每亩总密度为20万尾~35万尾,每天泼豆浆,以肥水发塘。当饵料鱼长至2cm左右时放入桂花鱼苗,此时饵料鱼正好是桂花鱼夏花的适口饵料。2.以桂花鱼和饵料鱼1︰1~1︰2的面积比例准备饵料鱼培育池,放养鲢、鲂、鲮、麦鲮等易繁易育种类,每亩放养5万尾饵料鱼夏花进行混养。然后分期拉网,少量多次地将适口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8.
不同开口饵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丰年虫无节幼体、草鱼鱼糜、水蚯蚓、1号人工配合饲料和2号人工配合饲料为克氏原螯虾的开口饵料,观察幼虾存活率和生长情况。经过40d的培育,对幼虾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的实验组幼虾存活率最高,为75,增重率和增长率也最大,分别为4746.00和171.00。幼虾的胃蛋白酶活性与投喂的饵料密切相关,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组幼虾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18U/mgprot和0.96U/mgprot,极显著高于投喂草鱼鱼糜实验组。实验的5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无节幼体是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最佳开口饵料。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可能提高了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克氏原螯虾幼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红鳍东方鲀开口饵料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水产育苗常用的幼体开口饵料──小球藻、轮虫、卤虫幼体、蛋黄对初孵红鳍东方进行开口饵料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用小球藻和轮虫混合投喂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轮虫、卤虫幼体、蛋黄。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浮游动物、蛋黄、水丝蚓、鳗鱼饲料对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仔鱼进行投喂,探讨这4种开口饵料对其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试验开始时,黑斑原鮡仔鱼全长为(10.60±0.34)mm,体重为(0.025±0.003)g,试验周期共计21 d。结果显示:鳗鱼饲料组和浮游动物组成活率最高,仔鱼的平均全长体重增长率也均高于其他两组。水丝蚓组存活率上明显低于其他组,且生长速度也最低。结果表明,4种开口饵料效果比较,推荐浮游动物和鳗鱼饲料作为黑斑原鮡仔鱼最适宜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