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泥鳅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侧线完全。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褐色斑点。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泥鳅"是大鳞副泥鳅的一种,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土著品种。"台湾泥鳅"最适养殖水温28℃,容易捕捉,体型长且略扁,尾宽,头小,口下位,马蹄形,头部无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呈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台湾泥鳅"个体大,个体成鳅体质量在50 g以上,部分可达300 g。2012年,"台湾泥鳅"开始被国内少数养殖单位引进,因个体  相似文献   

3.
1.关于亲本市场上常见到的泥鳅种类还有一种叫做大鳞副泥鳅,俗称大扳鳅。大鳞副泥鳅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鳞片大,埋于皮下。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体形  相似文献   

4.
台湾泥鳅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在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该品种肉质鲜嫩爽滑,营养与本地泥鳅同样丰富。因其个体较大、生长快速而备受养殖户喜爱。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正准备投身台湾泥鳅养殖。生物学特征台湾泥鳅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本地泥鳅大;侧线完全;有须5对;  相似文献   

5.
<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ns dabryanus)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黄板鳅、板鳅。在形态和生理学方面,与大鳞副泥鳅相似的鱼类有真泥鳅、大斑花鳅、中华沙鳅、长薄鳅、北方须鳅、花斑副泥鳅等。在这些鳅科鱼类中,大鳞副泥鳅因其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等优良性状,并且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易于饲养等特点,而成为近年来特种经济水产养殖新品种;加之大鳞副泥鳅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其必需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6.
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在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  相似文献   

7.
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丰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华 《齐鲁渔业》2011,(11):33-34
大鳞副泥鳅属泥鳅中的一种,是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大鳞副泥鳅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大鳞副泥鳅肉清淡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食品。此外,大鳞副泥鳅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调中益气、滋阴壮阳、解毒消痔等,所以畅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大鳞副泥鳅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大鳞副泥鳅的超高效益已经引起广大养殖者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金泥鳅又称台湾金泥鳅、台湾泥鳅,是由大鳞副泥鳅选育出来的养殖新品种。因个体较大、生长快,正受到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关注。近年来,有学者进行鳅科鱼类肌肉营养成分的研究,如赵振山等进行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营养分析,张竹青等进行了人工养殖泥鳅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黄钧等进行了云斑、泥鳅和瓦氏黄颡鱼含肉率及营养价值比较研究,梁忠强等进行了花斑副沙鳅肌肉营养成分与评价,尚未见台湾泥鳅肌肉营养成分的相关报道。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鳗鳅又名大鳞副泥鳅,俗名大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原分布于台湾岛的浅滩河流,随着近年大陆陆续引进目前在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由于其具有性格温驯、安静、胆大不怕人,不钻泥且食性广、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点,成为近年新兴的养殖品种。为解决制约河北省泥鳅养殖产业发展的苗种供应和苗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我们从2014年开始在放养密度、饲料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泥鳅是大鳞副泥鳅的改良品种,又称"台湾鳗鳅"或"台湾龙鳅",具有个体大、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等特点,在全国推广养殖取得良好的效果,养殖热潮已蔓延至全国。随着我国泥鳅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工饲养技术的不断提高,泥鳅的产量不断增加,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泥鳅的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1.
<正>大鳞副鳅又名台湾泥鳅,目前,许多养殖大鳞副鳅的养殖户存在高繁殖率、低成活率的养殖局面。本文根据从清理池塘放苗、水质调控、防治敌害生物等方面入手,总结出提高大鳞副鳅池塘水花育成的关键点,为大鳞副鳅的实际生产提供依据。一、池塘清整由于在池塘养殖过程中饲料残渣、排泄物、病死生物等会堆积在养殖池塘的底部,造成养殖池塘的底泥酸化、毒性、有机化等危害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2.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因其个体大、疾病少、生长快、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起捕运输方便、饵料易得等特性,于近两年已在广东地区引起养殖户的关注。广东省博罗县龙溪镇礼村振辉渔场于去年8月引进台湾泥鳅寸苗7万尾进行试养,并于今年4月起捕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种模式总结如下,以期为养殖朋友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大鳞副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大板鳅、黄板鳅等。泥鳅在国内外水产品市场都有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东亚的韩国、日本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近几年泥鳅需求量逐年增加,商品成鳅市场供不应求,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前期准备1.池塘条件鱼台湖滨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朱宜春有十多年大鳞副泥鳅养殖经验,他的泥鳅养殖池塘位于鱼台县张黄镇朱庄村,总占地100余亩。试验池塘选择朱宜春的2个池塘进行,每个池塘面积  相似文献   

14.
正泥鳅有很大的药膳价值,号称"水中人参"~([1-2]),在全国各地均有养殖,其中江浙、两湖、两广、山东、辽宁是泥鳅的主产区。泥鳅的主养品种有台湾泥鳅、真泥鳅(俗称青鳅、圆鳅)、大鳞副鳅(俗称黄板鳅)~([3-4])。目前台湾泥鳅已然占据泥鳅养殖产量的80%以上,已经带动泥鳅商品鳅和寸苗批发价格逐渐回归理性,目前商品鳅塘头批发价格基本维持在  相似文献   

15.
陈志  巩伦江 《科学养鱼》2016,(11):34-35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目前在内陆地区养殖前景良好,为了促进新疆昌吉州渔业经济的发展。2015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援赠新疆昌吉州16万尾台湾泥鳅苗种。在昌吉市、阜康市两个养殖场进行试验养殖,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  相似文献   

16.
<正>大鳞副泥鳅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水体中。它在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的泥鳅中属个体大和生长快的种类,是我国目前泥鳅养殖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大鳞副泥鳅是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水产品,市场潜力很大,是淡水养殖中不可多得的名优经济鱼类。但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还有待于规范与提高,为此2014年6-10月我们在安徽合龙水产养殖科  相似文献   

17.
正台湾泥鳅属于大鳞副鳅的一种,四川、浙江、台湾,辽宁等地均有分布。台湾泥鳅与普通泥鳅相比,在生长速度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养殖规模相对较小,目前台湾泥鳅可作为水产养殖重要的参考养殖品种。近两年来,江阴市月城镇水产养殖园开展了台湾泥鳅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2017年的台湾泥鳅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ns dabryanus)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板鳅、黄板鳅.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目前已成为部分地区的热点养殖品种.目前绝大多数养殖场都是从当地市场上选购亲鳅或者购进苗种培育成亲鳅进行繁殖,对于不同地域亲鳅杂交繁殖还未见做过专门试验的报告,为进一步探讨大鳞副泥鳅不同地域的人工繁殖效果,笔者进行了该次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台湾鳗鳅,也叫台湾龙鳅、台湾大泥鳅,这种泥鳅并非台湾原生种,是1990年左右从大陆进口而来,因为在研究杂交的过程中,亲本的来源已经不可追溯,所以目前来讲只能算是泥鳅的一个间种,没有相关的品种注册。但其在养殖过程中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特点,尤其生长速度比目前养殖的大鳞副泥鳅生长周期缩短一半时间,规格可达到12~30尾/kg,表现出极强的生长优势。河北省从2014年开始引进,2015年春季开始进行苗种人工繁育试验,为台湾鳗鳅的推广养殖解决苗种供应渠道。  相似文献   

20.
正大鳞副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俗称台湾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台湾泥鳅生长快,病害少,销路畅,已成为深受养殖户欢迎的人工养殖淡水经济鱼类。2017年7月16日至11月20日,柳州市明亮生态种养合作社池塘养殖台湾泥鳅获得成功,该合作社有泥鳅养殖水面40×667 m2,选取其中的1口池塘(7×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