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特异化饵料投喂草鱼对呼肠孤病毒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对此病的预防采取注射、浸泡疫苗的方法都能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以及使用PHA等佐剂也有一定的免疫抗病的效果。注射疫苗是先前生产中绝大多数采用的免疫方法 ,但对小苗就很难 ,并且此法工作量很大。免疫的数量范围就受到很大的限制。采用浸泡疫苗或PHA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 3个月后攻毒死亡率高达 70 %。因此 ,研究探索更有效、方便、实用的疫苗接种途径就成为草鱼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们在草鱼苗开口阶段采用特异化饵料进行接种疫苗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获得了很强的免疫保护力。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鱼病,它严重影响着草鱼的成活率,尤其是对一龄草鱼种的危害。目前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将出血病疫苗注射到鱼体使其获得后天的免疫保护力,但这种注射法需要一尾一尾地进行,费工费时还易损伤鱼体,对当年草鱼和大规模的鱼种生产难以应用。因此,研究更简便、有效的免疫途径是预防草鱼出血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们于1996~1998年用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处理的特异化饵料,在草鱼苗开口期投喂,完成疫苗接种。经室内攻毒测定,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保护力可达90%以上,免疫后的草鱼血清抗体凝集价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3.
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淡水渔业中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已研究出疫苗免疫防治的有效方法,而且疫苗制备已进入工厂化规模生产。但是以往的生产工艺中病毒株采用低温冷冻或磷酸甘油缓冲液4℃保存法,疫苗成品为水剂,这样病毒株的毒力稳定性较差,疫苗保存期较短,而且不能长途运输。为了保证疫苗质量和便于运输、使用,参考人、畜用疫苗制备方法,很有必要建立疫苗、病毒株冷冻干燥保存浩。本文就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和病毒株冷冻干燥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及主要设备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按“草鱼出血病灭活…  相似文献   

4.
草鱼的病毒性出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 ,也是目前淡水养殖业中危害最大的一种鱼病 ,严重地制约着草鱼种的生产。自 70年代以来 ,国内外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研究很多 ,其中注射免疫技术比较成功 ,但因注射免疫接种对大规模的鱼种生产难于应用。鱼类通过摄饵而获得免疫途径是人们期求的理想免疫途径。鱼苗不同阶段口服疫苗效果研究 ,国内报道甚少。为此 ,笔者于 1998年 5~7月进行此方面的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疫苗与免疫途径疫苗来自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所制备的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胞疫苗 ,用其制成特异性饵料。分 6个试验组和 1对照空白组 ,…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已肯定了草鱼注射出血病灭活组织疫苗(下称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但此法难以适用大规模的苗种生产。寻找注射法以外的免疫接种途径,已成为当前防洽草鱼出血病的一个研究内容。我们于1984年在本所进行了尼龙袋灭活疫苗高渗浸泡(下称免疫Ⅰ组)和尼龙袋灭活疫苗 PHA高渗浸泡(下称免疫Ⅱ组),  相似文献   

6.
草鱼是一种优质淡水鱼类,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大的优点.但是草鱼极易患病,难养,成活率低,尤以草鱼出血病危害最大。草鱼出血病病原,属呼肠弧病毒。至今未有特效药物防治。据报导近年来采用土法疫苗进行人工免疫,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解决草鱼出血病工厂化生产所需要的毒种,于1981年7月-10月,1982年8月--10月和1983年8月在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  相似文献   

7.
应用疫苗浸泡草鱼受精卵的方法,防治草鱼种出血病效果明显,保护率达78%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发病率高,且尚未找到有效防治的药物,至今一直成为草鱼养殖发展中"瓶颈"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采取免疫学途径防治草鱼出血病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综述了采用草鱼出血病疫苗、干扰素及免疫增强剂进行草鱼出血病防治的研究现状;提出口服型免疫增强剂是生产上防治草鱼出血病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草鱼细菌性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与病毒性的出血病,俗称草鱼“四病”,严重威骖着芋鱼鱼种及成鱼生产,挫伤群众的养鱼积极性。为此,我们调查了草鱼病的关口,针对性地选择了中科院水生所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技术,自一九七八年开始生产性试验,经多点试验成功之后,积极应用推广,逐步建立相应的疫苗生产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10.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而免疫防治是该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因此疫苗研制对该病的防治意义重大。多年来鱼用疫苗制品为组织灭活疫苗,但它要在发病季节从自然界收集材料,因而几乎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往往冬末春初放养草鱼种期间因缺乏疫苗而错过了预防免疫时机。采用离体细胞培养法制备疫苗就能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了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防病的技术,效果良好。但是,注射免疫操作麻烦,费工、费时,难在大面积集中放养的情况下推广。因此,探索非注射途径的免疫技术,就显得十分的迫切与必要了。非注射途径的免疫防病报道,见有“草鱼出血病免疫技术的初步探讨”,“草鱼出血病浸泡免疫试验初报”、“草鱼出血病免疫刺激防治的研究”等。但其防病效果还不令人满意,应用于生产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自一九七九年开始  相似文献   

12.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是养殖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全国各地,发病率高,发病后难以治疗,死亡率很高。用人工方法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有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草鱼出血病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含有草鱼呼肠孤病毒外衣壳蛋白VP6基因的重组基因疫苗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效果,将重组基因疫苗分别配制为10、30和60μg三个梯度,同时设30μg pFastBacTMDual空载体组,均以等体积的氢氧化铝佐剂为免疫增强剂,对草鱼进行注射,以未经处理的草鱼作为对照组。定期采血测定抗体效价,最后对各组草鱼进行攻毒试验并计算死亡率和免疫保护力。结果显示:注射疫苗的三组草鱼均产生抗体,10μg组效价为1:6~1:11;30μg组为1:9-1:13;60μg组为1:11-1:17,且各组效价均在第28天测定最高,免疫保护率依次为100%、100%和95%,而空载体组和对照组为70%和0%。研究表明,疫苗能够诱导草鱼产生免疫反应,为草鱼出血病核酸疫苗的生产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草鱼免疫注射十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运学 《内陆水产》2001,26(3):28-28
为有效预防草鱼“四病”,即烂鳃、赤皮、肠炎、出血病,尤其是防止草鱼出血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冬片及成鱼成活率,确保免疫效果,在实施草鱼免疫注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 10个问题。 1注意疫苗保管 注射用的草鱼多联疫苗,应保存在 2~ 8℃的冰箱中,尽量使其不冻结,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使用疫苗其保存期应是不超过一年的没有霉变的疫苗,要随配随用,当日稀释当日用完。 2注意疫苗稀释 稀释疫苗的用水,必须是灭菌的生理盐水,若使用 5%葡萄糖注射液来稀释更好,在稀释过程中应在无菌条件下操作。经稀释的疫苗,按 1毫升加青霉素、…  相似文献   

15.
草鱼呼肠孤病毒VP7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草鱼呼肠孤病毒( GCRV)外衣壳蛋白VP7双基因(约0.9 kb)及团头鲂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约0.56 kp)经扩增并鉴定正确后,克隆至基因转移载体pFastBacTM Dual中,获得重组质粒pFastBac-β-VP71 -VP72,以此研究草鱼免疫实验及免疫效果.重组质粒按10、30、60μg分为3组,同时设30 μg空载体组及对照组.于免疫后第14、21、28、49天通过RT-PCR检测VP7的转录水平、间接凝集反应测定抗体水平及攻毒试验检测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pFastBac-β-VP71 -VP72导入鱼体后,VP7基因在β-肌动蛋白启动子的驱动下持续表达,至第49天仍能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各免疫组均有抗体产生,抗体效价在免疫后第21天达到最高,攻毒后10、30、60 μg核酸疫苗免疫组死亡率分别为0%、0%、5%,而空载体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和100%,表明pFastBac-β-VP71-VP72作为核酸疫苗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结果为草鱼呼肠孤病毒核酸疫苗的研发与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淡水养殖生产中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应用组织疫苗进行注射免疫,对预防草鱼出血病有较好效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操作麻烦,费工时,容易损伤鱼体,而且只能用于个体较大的鱼种,对刚出塘的夏花小鱼种就很难注射。因此,当年草鱼的出血病仍很难预防,生产上常因当年草鱼出血病的流行而遭受严重损失。以往曾有学者试图寻找注射法以外的免疫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养殖鱼类各种疾病的防控主要三种途径:即生态防控、免疫防控和药物防控. 我国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而允许使用的鱼用疫苗,至今已经有8种.其中专门用于预防养殖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就有2种,即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和草鱼出血病活疫苗.有些地方的养殖业者也将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灭活...  相似文献   

18.
草鱼出血病病毒vp6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vp6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将vp6基因克隆进pFastBacTMDual载体杆状病毒的多角体蛋白(Ph)启动子下游,同时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β-actin启动子控制的vp6基因克隆进杆状病毒的P10启动子下游,获核酸疫苗载体pFastBac-FA-VP6-ph-VP6。按每尾分别注射疫苗载体10、30、60μg的剂量免疫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长14~20 cm,体质量60~120 g),同设pFastBacTMDual载体(30μg/尾)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0.4 mL/尾无菌水)。于免疫后不同时间通过RT-PCR检测免疫鱼体中vp6基因的表达,并于免疫后第14、21、28、49、70天分别通过间接凝集反应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水平,并在免疫第21天感染GCRV评估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核酸疫苗免疫草鱼后,各免疫组均有抗体产生,抗体效价在免疫后第28天达到最高;攻毒后每尾注射疫苗载体10、30、60μg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0%、5%,pFastBacTMDual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0%和100%。表明构建的核酸疫苗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优质养殖鱼类。它肉质鲜嫩,群众喜食,养殖面积广。但其鱼种阶段易患出血病,致使成活率低。草鱼出血病是病毒性疾病,免疫预防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有关细胞培养弱毒疫苗的制备技术,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已有报道。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弱毒疫苗的最小免疫量,  相似文献   

20.
草鱼是我省渔业生产中占据比重最大的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却易受到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烂鳃、肠炎(下称“四病”)的危害,往往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实施草鱼免疫防病技术是解决草鱼“四病”的一个较佳措施,可有效降低草鱼“四病”的发生率和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目前,吉安市已在草鱼成鱼生产中对放养鱼种大规模推广应用注射免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分析数年来该技术的推广实践经验,笔者以为:要确保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在以下几方面注重“讲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