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综合症、桃拉病毒综合症(TSV)。当前,频繁暴发的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给虾农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养虾业的发展,因此,做好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宗东 《渔业现代化》2005,(3):25-26,28
南美白对虾在海南推广养殖已有七八年,近两年来海南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大部分养虾业出现亏损。主要因素是对虾养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近海的富营养化和养殖病害的猖獗,严重影响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笔者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的试验,结果表明,混养可以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和养殖病害发生严重,导致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养虾户出现亏损,严重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发展。罗非鱼是广盐性的鱼类,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鱼种之一,但专养罗非鱼的利润偏低,也影响了养殖者的养殖积极性。罗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红体病的发生及流行红体病是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80年代末,我国台湾省在对虾病害打击下养虾业一蹶不振,无奈之中企望引进抗病能力较强的南美白对虾来振兴养虾业,但好景不长,1998年风云四起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热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溃不成军,病害流行。而目前大陆所需的南美白对虾苗有的引自台湾省,又把虾的红体病病原带进大陆,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上海等省(区)沿海海水、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中大面积暴发。该病发生后,发病迅速,病程极短,死亡率极高,一般虾池发病后10天左右大部分对虾死亡…  相似文献   

5.
由于从美国引进了南美白对虾这一品种,1998年以后在我国海南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出现大量养殖南美白对虾成功的事例,这一现象给我国养虾业带来了转机,目前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但我们必须提醒广大养殖者与投资者要清醒认识到这一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何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降低养殖虾的风险是我们每个养殖者与投资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一、养虾业面临的问题    1.疾病   80年代初期,我国养虾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养殖场的数量、养殖面积都不大,而且放养密度也不大,绝大多故拖而出邮姚明综胶成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由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渐趋成熟,江苏省海安市及周边地区养虾业发展迅速。从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全过程看,"虾苗"、"淡化"、"六十日龄"等阶段已逐渐成为养虾业的瓶颈,决定着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活率的高低。所以如何提高这些阶段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是当今南美白对虾养殖业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该文就生产实践中获得较高成活率与生长率的技术措施予以小结。  相似文献   

7.
近年,频繁暴发的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给虾农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养虾业的发展,因此,做好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一、南美白对虾病毒病暴发的前兆1.死虾情况严重。当虾感染病毒以后,病毒一般存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饲养南美白对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建斌 《内陆水产》2004,29(2):9-10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原产地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大幅度增加,已成为广西沿海地区农民创收、增收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养虾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虾的市场价格大跌,虾料价格上涨,使得养虾业的经济效益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临着出口受阻,价格下跌,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等困难,尤其是病害泛滥,养殖的风险不断加大。为减少病害对养虾的危害,笔者近年来对南美白对虾采取了“鱼虾混养”、“疏养”、“轮养”等养殖模式,以暗纹东方鲀和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对控制南美白对虾病害的效果为好,现将此模式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开等 《科学养鱼》2014,(3):13-17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频发、排塘率高,导致养殖成功率低,亏本养殖户不计其数。如何防止病害再次发生成为养虾业面临的一个挑战。目前,养殖户大多尝试混养来预防病害,有草鱼与南美白对虾、革胡子鲶与南美白对虾、河豚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等,大多获得成功。国家虾产业首席科学家何建国称之为生物防控模式,并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防病手段。鉴于此,我们采访了相关人士,见仁见智,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借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虾病流行,使养虾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中国对虾遭受的病害极其惨重,虾类养殖产量大幅度降低。为了弥补虾类养殖产量的不足,我们根据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点,自2000年开始,历时两年时间,利用当地窑坑、自然坑塘和旧鱼池,进行南美白对虾生产性试养,通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南美白对虾的普及养殖,其病害也在不断地爆发与流行,于是各种各样的药物都用在治疗南美白对虾的疾病上,这样很容易造成药物的残存和滞留,影响南美白对虾产品的质量。这是养虾业者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将丹东地区几年来养殖南美白对虾应用的几项生态防病措施总结如下,希望能对养虾业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一、主要特点1.南美白对虾继续扩增,传统品种受到冲击由于南美白对虾为新型养殖品种,有较好的价格与市场,且生长快、病害相对少、适宜淡化养殖等,很快就成为我省近年水产养殖中的热点,对传统品种如斑节对虾、罗氏沼虾构成较大冲击。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省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0%,其中仅湛江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就发展到0.9万公顷。一方面,一些以前主养斑节对虾的地区,改养南美白对虾;另一方面,由于南美白对虾淡化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许多地区由传统品种罗氏沼虾改养或新养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南北白对虾品种的退化和养殖水源环境的不断恶化,给育苗、仔虾培育、养成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实现南美白对虾养殖向高品位、高效益发展,2008年,从广东汕头引进了一批南美白对虾子一代仔虾,在育苗室进行培育,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1,(10):43-43
放养密度因时而异 新会养殖户吴志顺.有34亩塘,主养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 吴师傅有3口塘.一口养罗氏沼虾,另外两‘口养南美白对虾。当记者问到为何要如此布局养殖品种时.吴师傅说道:“今年南美白对虾偷死这么严重.有亏损的风险。虽然罗氏沼虾养殖周期长.但是病害没这么严重.我兼养罗氏沼虾就是为了保本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12月初,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三角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南美白对虾养殖作为沿黄渔业开发重要品种受到各级政府和养殖业主的高度重视,也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但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环境压力的加大,养虾病害频发成为制约养虾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使用微生态制剂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建斌 《水产养殖》2004,25(4):25-26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原产地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在广西沿海养殖近30万亩,是广西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但是在养虾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今年虾的市场价格大跌,虾料的价格又上涨,使得养虾业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亏本。  相似文献   

18.
<正>南美白对虾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在天津市区域池塘引进成功,至今已发展成为我市池塘水面普遍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养殖模式及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养殖经济效益极不稳定。随着养虾业在我区(静海区)的发展,虾病害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养殖户普遍认为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南美白对虾种质的退化、养殖池塘的老化、病害的猖獗,造成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效益大幅下降,严重挫伤了广大养虾户积极性,影响了我市养虾业的发展。鉴于此,笔者于2005年实施成鱼池中套养南美白对虾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式既可增加单位面积的养殖效益,又可阻断虾病的蔓延,具有推广价值。现将我们的试验过程和结果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1材料与方法1.1池塘选择实验地点选在静海县吴家堡村靠近团泊水库东堤的长方形池塘,共4个,面积都是30亩,最大蓄水深2米,底质平坦略向排水口一侧倾斜,排灌方便,以清新的团泊水库水作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斑节对虾等养殖品种的病害问题未能根本获得解决,广大养虾人急于寻找新的出路,而南美白对虾的种苗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养成技术、养殖特性逐步被掌握,养殖南美白对虾在不少地方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2000年我省对虾养殖产量和单产创历史记录,南美白对是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