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产蛋鹌鹑日粮中,不同营养水平对产蛋率有不同的效果。为了探索这一规律,提高产蛋率和饲料报酬,并为制定产蛋鹌鹑的饲养标准提供依据,我院在卢龙县科委的支持下,于1986年5月至6月,在相公庄养鹌鹑示范乡,会同畜牧局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对产蛋母鹑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叙述如下: 一、试验方法卢龙县相公庄乡养鹌鹑12万多只,分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建立蛋白质需要量析因模型,确定济宁百日蛋种鸡饲粮粗蛋白质的需要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14%、15%、16%、17%,其他营养指标保持一致。选取40周龄、体重接近的健康济宁百日蛋种鸡5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预试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ADCPI显著升高(P0.05)。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41~48周龄的产蛋数、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量(ADEM)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料蛋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粗蛋白质水平组(16%、17%)的产蛋数、产蛋率、ADEM均高于低粗蛋白质水平组(13%、14%、15%)。在一定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3%~16%)范围内,蛋重有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3)以ADCPI为因变量,以平均日增重(ADG)、ADEM和代谢体重(BW0.75)为自变量,拟合济宁百日蛋种鸡粗蛋白质需要析因模型为:ADCPI=0.268 0 ADG+0.271 1 ADEM+3.299 3 BW0.75(R2=0.993 4)。满足济宁百日蛋种鸡41~48周龄时最佳生产性能的适宜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49%。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26~41周龄的鲁西斗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26周龄(1.952±0.288)kg健康的鲁西斗鸡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4个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4.0%、15.5%、17.0%和18.5%,各组均限饲,且投料量一致。试验期为16周。结果表明:在鲁西斗鸡产蛋期(26~41周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蛋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试验前期(26~29周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周产蛋量、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试验中期(30~37周龄),30~33周龄17.0%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平均周产蛋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除30~31周龄15.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外)(P<0.05),30~31周龄和36~37周龄产蛋率显著高于14.0%组和18.5%组(P<0.05),32~35周龄产蛋率显著高于15.5%组(P<0.05),但是各组间30~37周龄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末期(38~41周龄),18.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平均周产蛋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产蛋率显著高于14.0%组和15.5%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15.5%组(P<0.05)。此外,33周龄时,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提高,蛋黄颜色有下降趋势(P=0.09);41周龄时,17.0%和18.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14.0%组和15.5%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鲁西斗鸡产蛋期适宜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前期(26~29周龄)为14.0%;中期(30~37周龄)为17.0%;后期(38~41周龄)为18.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产蛋后期大午金凤蛋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繁殖性能的影响,以确定饲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大午金凤种母鸡的饲养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选取648只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51周龄大午金凤蛋种鸡,随机分为9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3×3双因子(代谢能水平为:10.60、11.10和11.60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4.50%、15.50%和16.50%)试验设计,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84 d。结果显示: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种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有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降低,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增加,并表现为高代谢能组显著低于中、低代谢能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蛋种鸡的产蛋率和料蛋比(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蛋种鸡产蛋率下降,料蛋比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种鸡产蛋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种鸡的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种蛋的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鹌鹑饲养业发展很快,蛋鹌鹑具有开产早、投入省、饲料报酬高等特点,但对其营养需要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我们从1991年10月至1992年7月,对蛋鹌鹑产蛋期间喂以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进行试验。为研制蛋鹌鹑产蛋期的配合日粮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挑选生长发育好、体重基本一致的40日龄朝鲜龙城鹌鹑1200羽,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0羽。分别喂以不同粗蛋白质水平日粮,1组为20%、2组为22%、3组为24%,其它营养水平三组一致(代谢能为2800kcal/kg、赖氨酸1.2%、含硫氨基酸0.8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新杨绿壳蛋鸡产蛋后期(44~56周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得出其产蛋后期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适宜配比。选取768羽体重相近的43周龄末新杨绿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2羽。采用2×3因子(代谢能水平为10.87和11.08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00%、15.50%和16.00%)设计试验,共设计6种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绿壳蛋鸡产蛋后期产蛋率和料蛋比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产蛋率上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其中,高能低蛋组(代谢能为11.08 MJ/kg,粗蛋白质为15.00%)产蛋率最高,料蛋比最低。2)饲粮较高粗蛋白质水平(16.00%)能显著提高绿壳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哈氏单位(P0.05);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提高绿壳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蛋黄颜色(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蛋品质上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高能低蛋组绿壳蛋鸡血清尿素氮含量最低;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降低绿壳蛋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1.08 MJ/kg和15.00%时,更有利于绿壳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和蛋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建立粗蛋白质需要量回归模型,确定汶上芦花鸡产蛋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30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汶上芦花鸡36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3%、14%、15%、16%和17%的试验饲粮,其他饲粮营养水平保持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产蛋数、产蛋率和平均日产蛋量(ADEM)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16%粗蛋白质水平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13%和14%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2)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蛋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16%和17%粗蛋白质水平组的哈氏单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13%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或P0.01)。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蛋黄颜色显著浅于14%、15%、16%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蛋壳颜色方面,16%粗蛋白质水平组的亮度显著高于14%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红度显著高于16%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3)以ADCPI为因变量,以平均日增重(ADG)、ADEM和代谢体重(BW0.75)为自变量,建立汶上芦花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回归模型为:ADCPI=0.02ADG+0.22ADEM+4.20BW0.75(R2=974 5,P0.05)。由此可见,汶上芦花鸡31~36周龄适宜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55%。  相似文献   

8.
粗蛋白质与代谢能含量是设计产蛋鸡饲粮配方时两个最主要的营养指标,很多因素影响饲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的最适含量。通过对前人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并结合笔者的实际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我国玉米-杂粕型产蛋鸡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2 600 kcal/kg和16.0%,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比例为16.0~16.5(kcal/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胆汁酸(BA)对16~23周龄日本蛋鹌鹑生产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960只产蛋率相近的16周龄健康日本蛋鹌鹑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80和120 mg/kg BA。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80 mg/kg BA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2)饲粮添加40~120 mg/kg BA极显著提高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P<0.01),饲粮添加40 mg/kg BA显著提高总能和干物质表观代谢率(P<0.05);3)饲粮添加40~120 mg/kg BA显著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40、120 mg/kg BA显著降低血清白球比(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BA可改善日本蛋鹌鹑生产性能,提高粗蛋白质、总能和干物质的表观代谢率,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白球比;本试验条件下,饲粮BA适宜添加水平为80 mg/kg。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初产肉种鸡的种蛋合格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加强饲料质量管理,提高种鸡的饲料营养水平1.1不同品系的种鸡对临界能量需求的方式也不同,能量需求略有不足,一些品系首先会减少其蛋重以维持产蛋数量,而另一些品系会首先减少产蛋数量(产蛋率)以维持其蛋重。因而有必要在产蛋期间随时随地密切观察鸡群,确保供给种鸡日粮中的能量水平达到饲养管理手册中建议的标准,满足种鸡所需的能量,最大可能地多产蛋、产大蛋。目前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肉种鸡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偏低,远远达不到2800~2915kcal/kg的标准要求。解决的方法是在日粮中添加2%左右的油脂。1.2确保日粮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特别…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及粗蛋白质(CP)水平对绍兴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绍兴鸭饲粮中代谢能及粗蛋白质的适宜水平。采用3×3二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972只健康的38周龄绍兴鸭,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鸭。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各设3个水平,代谢能水平:11.30、10.88、10.46 MJ/kg;粗蛋白质水平:18%、17%、16%。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绍兴鸭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了绍兴鸭日产蛋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时,日产蛋重最高,料蛋比最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产蛋率及日产蛋重最高。2)蛋黄色泽随饲粮代谢能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但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且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黄色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显著提高了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肝脏中脂肪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由此可见,在本试验中,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绍兴鸭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2.
用900只新母鸡(Warren Studler Sex—Sal Link),在336天产蛋期,上笼饲养,研究三种代谢能水平和每一代谢能水平又有三个蛋白水平的饲养效果(三种能量水平:2400千卡/公斤、2600千卡/公斤、2800千卡/公斤的饲粮,每一代谢能水平又有三个蛋白水平;16%、18%、20%)。饲粮蛋白水平对母鸡饲养日产蛋率、蛋重、哈呋单位,饲料采食量、饲料转化比、每打蛋的饲料成本、热能采食量、蛋的总重和最终体重,没有显著的影响。使用这三种蛋白水平的饲粮,每鸡每天消耗的蛋白量都超过20克,并且蛋白质的消耗量是随着饲粮蛋白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最高蛋白水平(2800千卡/公斤)组的母鸡,明显地降低了产蛋率和饲料、蛋白采食量。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每打蛋饲料成本显著增加。中等能量水平(2600千卡/公斤)和最高能量水平(2800千卡/公斤)组的母鸡,它们对热能的采食量和最终体重相似,但与获得最低能量水平(2400千卡/公斤)组的母鸡相比,它们采食的能量和最终体重较高。饲粮能量水平对总蛋重、哈呋单位,每打蛋耗料和母鸡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影响。尽管月平均温度是在26.8℃至35.2℃之间,产蛋率最高的组,年产蛋率可达71%至73%。这样的年产蛋率可以和温暖气候饲养的母鸡的产蛋率相匹敌。蛋重、哈呋单位与温暖地区报导的材料相近。这试验,推荐用16%蛋白和2400千卡/公斤代谢能的饲粮饲养褐壳蛋用鸡。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快大型黄羽肉鸡的粗蛋白质需要量,为快大型黄羽肉鸡营养需要和生长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取1 500只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采用2(性别)×5(粗蛋白质水平)试验设计,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5个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0%、19.5%、21.0%、22.5%、24.0%,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以生长性能、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时,得到的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一致,为21.0%;以胴体品质为评价指标,确定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9.5%和21.0%;以血清尿酸含量为评价指标时,确定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21.0%和22.5%.对生长性能等指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为20.6% ~21.6%.综合评价各指标,本试验确定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公、母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均为21.0%,公、母鸡的每日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6.04和5.52 g.性别因素不影响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的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但影响每日的粗蛋白质需要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蛋白质水平。试验选用41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720只,按实测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14.53%、14.98%和15.44%)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预试期1周,正试期22周。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影响显著(P0.05),且其均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增加(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料蛋比影响显著(P0.05),且其随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降低(P0.05)。2)Ⅳ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Ⅳ组蛋重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蛋重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增加(P0.05)。3)经济效益分析表明Ⅳ组蛋重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佳。综合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42~64周龄"京红1号"蛋鸡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5.44%,适宜蛋白质能量比为13.41 g/MJ。  相似文献   

1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郦智佩(浙江省绍兴市饲料公司312000)前言近年来,蛋鹌鹑饲养业生产很快,蛋鹌鹑具有开产早、投入省、饲料报酬高等特点,但是对其营养需要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我们从1991年10月28日至1992年7月12日对蛋鹌鹑...  相似文献   

16.
<正> 本试验依据我省地方饲料资源,研究蛋氨酸、赖氨酸对鹌鹑产蛋量的影响,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蛋鹑的生产潜力,节约饲料,提高经济效益。 1.材料及方法试验选用1987年8月出壳的健康无病、发育正常的朝鲜龙城鹌鹑19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5只。试验开始前预试7天,预试期内对鹌鹑进行驱虫、防疫,淘汰弱、病鹑及生长过速或过慢的蛋鹑18只。正试时供试蛋鹑177只,每组59只。正试期从1987年10月开始,共30天.试前对每组供试蛋鹑随机抽样20%称重,三组鹌鹑体重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基础日粮组成为:玉米46%、麸皮5%、豆饼15%、花生饼15%、鱼粉12%、骨粉3%、贝壳粉2%、生长素2%。营养水平为(%):ME(kcal/kg)2850、CP24.6、CF3.1、Ca3.37、P1.06、蛋氨酸0.42、赖氨酸1.25。根据日粮中蛋氨酸、赖氨酸含量,参照日本鹌鹑饲养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黄羽自别雌雄配套系父母代种鹌鹑产蛋性能和孵化性能的影响。选取75日龄产蛋栗羽鹌鹑1 080只、雄性黄羽鹌鹑300只,随机分为2组,以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5%和21%的日粮作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80只产蛋鹌鹑、50只雄性鹌鹑。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25%蛋白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均显著高于21%蛋白组(P0.05);25%蛋白组料蛋比显著低于21%蛋白组(P0.05);相对于21%蛋白组,25%蛋白组入孵蛋孵化率和雏鹌鹑初生重指标都有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种鹌鹑日粮蛋白水平由21%提高到25%,可提高种鹌鹑的产蛋性能和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鸡繁殖性能及初生雏鸡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41~48周龄济宁百日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40周龄体重接近、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的健康济宁百日鸡产蛋种鸡52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各处理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14%、15%、16%和17%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了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P0.01),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种鸡的产蛋总数、种蛋合格数和出雏数(P0.05或P0.01)。3)44周龄种蛋孵化的初生雏鸡,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仅显著影响了心脏指数(P0.05);48周龄种蛋孵化的初生雏鸡,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小肠指数(P0.05),极显著影响了肝脏指数和血清尿酸含量(P0.01)。综合试验结果,满足41~48周龄济宁百日鸡种鸡最佳繁殖性能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81%。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将饲粮粗蛋白质设为3个水平,分别为18%、20%、22%,将鹌鹑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鹌鹑,实验阶段为33~40周龄,研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组鹌鹑的产蛋量显著高于第1、3组(P<0.05),产蛋率显著高于第1、3组(P<0.05),第3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第1、2组(P<0.05);第2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第1、3组(P<0.01).说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0%时,产蛋性能是最佳的,提高蛋白质水平并没有促进鹌鹑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对略阳乌鸡产蛋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得出其产蛋期适宜蛋白质需要量。选取192只初始体质量和产蛋率差异不显著的34周龄略阳乌鸡(P0.05),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采用单因子设计试验,共制定4种代谢能相同(ME,10.88 MJ/kg)而CP水平不同(14.40%、15.47%、16.21%和16.83%)的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16周。结果表明:饲粮CP水平在14.40%~16.21%范围内对产蛋率影响不显著(P0.05),当提高到16.83%时,产蛋率显著下降(P0.05)。饲粮CP水平对平均蛋质量、日产蛋量、日采食量和料蛋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粮CP水平对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粮CP水平对蛋黄CP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CP水平对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饲粮CP水平对略阳乌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推荐35~50周龄略阳乌鸡产蛋期蛋白质的需要量为14.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