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小波分析及改进KNN的红虫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晶莹  郭海  孙兴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91-14193
提出了一种小波分析与改进KNN相结合的红虫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多辨识小波分解提取图像的小波能量特征,同时结合生物图像颜色特征构造特征向量,然后选择加权改进KNN分类器进行识别,分类器根据特征与分类相关度确定权重,修改距离函数,有效提高了分类精度。通过对红虫、剑水蚤、猛水蚤样本进行分类试验证明,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5.41%,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1淡水浮游生物特征提取 1.1颜色特征提取由于红虫、剑水蚤、猛水蚤图像在颜色上有明显区别,所以先提取图像颜色信息,将其作为分类的一项重要特征。颜色直方图以及其组成的空间可以作为图像识别的训练集(数据库)中颜色特征的表示。利用信息论的方法扩展基于颜色信息的图像属性特征。根据颜色直方图的定义可以推出该图像的概率密度函数如公式(1)所示:  相似文献   

3.
针对利用单一方法进行掌纹图像识别所得的识别率难以提高这一情况,提出一种利用掌纹图像经高斯高通滤波后的局部二进制模式特征和三级小波分解的细节图像的能量特征的融合特征进行掌纹识别的方法。在提取图像的局部二进制模式特征的时候,通过高斯高通滤波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从而提取出更有效的局部二进制模式特征,该特征对光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小波变换的细节图像能量数据反映不同频率成分的局部细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掌纹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小波变换的图像颜色特征索引技术:对图像HSV颜色直方图进行小波变换,变换后数据用于相似性的递进匹配.该方法与直接直方图比较具有相同的效果,而特征矢量长度明显减少,检索效率明显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变换由于其金字塔形式可为图像数据库提供内容特征的递进匹配,明显加快图像检索匹配速度.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个性图像检索方法,首先融合符合用户需求的图像的物理特征构造SVM分类器,然后把获得的图像信息提交给分类器进行识别,最后把检索结果返回给用户.实验结果表明,用SVM作为学习机器可以实现对图像的检索分类.  相似文献   

6.
秀荣  塔娜  张志耀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45-3947
采用试验方法对垂直管内气-固两相流的压差波动信号进行采集,设计基于LabVIEW的小波分析数据处理平台,对压差波动信号进行消噪,并提取其小波能量特征,通过小波能量探讨颗粒物性、填充量与颗粒流动特性的关系,并通过对小波能量法与静压降法进行对比,验证了小波能量法应用于分析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的玉米田间图像,提出了一种玉米雄穗识别算法。该算法在HOG/SVM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为了弥补HOG特征只表现图像的轮廓特征这一缺点,分别提取待测图像块的颜色特征、轮廓特征和纹理特征,并送入提出的组合级联SVM分类器中进行判别。该SVM分类器是由2级SVM模型组合构成的,并使用大量经过人工标注的雄穗图像和背景图像为样本训练而成。综合考虑分割结果和性能评价,雄穗成功识别率为83%,该方法能很好地识别玉米雄穗,适用于复杂田间玉米雄穗图像的分割。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小波变换的图像颜色特征索引技术:对图像HSV颜色直方图进行小波变 换,变换后数据用于相似性的递进匹配。该方法与直接直方图比较具有相同的效果,而特征矢量长度明 显减少,检索效率明显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变换由于其金字塔形式可为图像数据库提供内容特征 的递进匹配,明显加快图像检索匹配速度。  相似文献   

9.
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目的就是综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通过对多幅图像间冗余数据的处理提高图像的可靠性和可观察性,通过对多幅图像间互补信息的处理提高图像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的融合算法,该算法基于小波图像的能量集中在低频子带、细节体现在高频子带的特点,在低频部分对小波系数采用基于局部能量的加权融合方法处理,高频部分采用基于边缘信息的加权算法进行融合。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避免了图像融合过程中因平均化而出现的模糊现象,融合后的图像内容更加清晰,更容易识别。实践证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可以取得良好的结果和较快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10.
谈蓉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56-14757
提出了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的方法对采集图像进行识别。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针对棉花苗期杂草图像进行分割,提取棉花与杂草的形状特征参数;选取最有效的特征数据组合输入SVM进行分类学习训练,实现杂草的有效识别。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获得的图像识别效率较高,在同等条件下,速度优于人工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Gabor小波存在提取特征维数高、识别时间长的缺点,对Gabor小波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利用Gabor小波的幅值直接与人脸图像作乘积得到Gabor图像,接着使用局部二值模式得到纹理图像,然后提取出纹理图像的直方图信息,作为人脸图像的特征,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在未经过预处理的ORL人脸数据库中取得95%的识别率.平均每张人脸图像识别时间为0.14s,表明该算法能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四种苜蓿叶部病害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对4种苜蓿叶部病害进行识别研究。利用结合K中值聚类算法和线性判别分析的分割方法对病斑图像作分割,获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结果表明:该分割方法在由4种病害图像数据集整合成的汇总图像数据集上综合得分的平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877 1和0.899 7;召回率的平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829 4和0.851 4;准确率的平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924 9和0.942 4。进一步提取病斑图像的颜色特征、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共计129个,利用朴素贝叶斯方法和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病害识别模型,并结合顺序前向选择方法实现特征筛选,分别获得最优特征子集;同时利用这2个最优特征子集,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病害识别模型。比较各模型的识别效果,发现利用所建线性判别分析模型下的最优特征子集,结合SVM建立的病害识别模型识别效果最好,训练集识别正确率为96.18%,测试集识别正确率为93.10%。由此可见,本研究所建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病害识别模型可用于识别上述4种苜蓿叶部病害,为苜蓿病害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度学习和支持向量机的4种苜蓿叶部病害图像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实现苜蓿叶部病害的快速准确诊断和鉴别,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对常见的4种苜蓿叶部病害(苜蓿褐斑病、锈病、小光壳叶斑病和尾孢菌叶斑病)的识别方法进行探索。对采集获得的899张苜蓿叶部病害图像,利用人工裁剪方法从每张原始图像中获得1张子图像,然后利用结合K中值聚类算法和线性判别分析的分割方法进行病斑图像分割,得到4种病害的典型病斑图像(每张典型病斑图像中仅含有1个病斑)共1 651张。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病斑图像特征,建立病害识别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结果表明:当病斑图像尺寸归一化为32×32像素,利用归一化的特征HSV(即特征H、特征S和特征V归一化后的组合特征)构建的病害识别SVM模型最优,其训练集识别正确率为94.91%,测试集识别正确率为87.48%。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和SVM所建立的病害识别模型可用于识别上述4种苜蓿叶部病害。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图像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决生产中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症状难以区分的问题,提高识别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多特征参数的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图像分类识别方法。利用图像裁剪方法获取典型症状的子图像,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对图像进行去噪,利用K_means硬聚类算法实现病斑分割,提取病斑区域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特征空间的50个特征参数,设计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根据优选的26个特征参数,利用以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对这2种小麦锈病图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训练样本识别率均为96.67%,测试样本识别率均为100%;与其他核函数相比,径向基核函数最适合于这2种小麦锈病的识别。所提出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可有效地进行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图像识别。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图像分析的梅花品种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梅花图像,提出了适合其颜色、形状、纹理3方面特征的描述方法。在颜色特征提取方面,通过直方图归类的结果,提出了适合描述梅花图像色彩特征的方法。改进了对形状特征进行描述的平坦度算法,在计算平坦度时只计算花朵区域,没有统计背景区域,使算法得到简化,并且不影响最终的效果。改进了灰度共生矩阵的计算方法,首先提取出花朵区域的最小外接长方形,以此作为新的图像的长和宽,降低灰度共生矩阵的计算量;然后再计算4个角度的灰度共生矩阵,累加相应的矩阵元素除以4求出4个矩阵的平均矩阵,作为参与运算的灰度共生矩阵;计算该矩阵的相关参数作为纹理特征的描述。最后对提取到的19个特征采用SVM分类器进行分类和识别。对 660幅梅花图像(每个品种60幅,11个品种)进行测试,330幅作为训练样本,另外330幅作为测试样本。实验结果表明,在对SVM分类器做交叉验证后,识别率可达到93.94%。该识别系统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稳定性,能够起到知识普及的作用,减轻专业人员的负担,增加梅花的鉴赏性。   相似文献   

16.
刘连忠  张武  朱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77-12879
[目的]介绍一种根据小麦病害图像的颜色特征进行病害识别的方法。[方法]首先对小麦叶部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小波变换进行病害部位增强和去噪;然后基于病害部位的非绿特征进行图像分割,得到只包含病害像素的图像;对病害图像颜色进行统计,得到R、G、B分量的均值,并用相对于绿色分量的均值比作为颜色特征值;最后通过分析样本图像得到每种病害的特征值范围,利用颜色特征值对未知样本进行病害识别。[结果]采用该方法对小麦叶锈病、条锈病、白粉病进行识别,平均准确率达到98%。[结论]为小麦病害的诊断与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花卉种类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花卉种类识别作为植物自动分类识别的重要分支,有着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针对当前花卉特征描述存在的局限和花卉识别准确率较低的实际情况,以花卉图像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复杂背景图像采用基于显著性检测的Grab Cut分割算法进行预处理,得到单一背景图像;然后在提取花卉图像花冠(所有花瓣)颜色和形状特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取花蕊区域的颜色和形状所包含的特征信息,并将提取到的18个特征融合成单一特征向量。以支持向量机(SVM)算法为基础构建分类器,通过实验确定核函数与最佳参数;对360幅自建花卉样本库(24个种类,每个种类15幅)进行训练和测试,其中240幅作为训练样本,120幅作为测试样本,并与基于不同特征组合的识别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识别率可以达到92.50%。对通用花卉样本库Oxford 17 flower进行训练与测试,选取其中340幅作为训练样本,170幅作为测试样本,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Remote diagnose of fish diseases for farmers is unrealized in China, but use of mobile phones and remote analysis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can be feasible due to the widespread use of mobile phones with camera features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of classifying species of fish based on color and texture features and using a 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SVM). Fish images were acquired and sent by smartphone, and the method utilized was comprised of the following stages. Color and texture subimages of fish skin were obtained from original images. Color features, statistical texture features and wavelet-based texture features of the color and texture subimages were extracted, and six groups of feature vectors were composed. LIBSVM software was tested using 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 to find the best group for classification in feature selection procedure. Two 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based on a one-against-one algorithm were constructed for classification. The feature sele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r4.4 wavelet filter in HSV color space achieved greater accuracy than the other feature groups.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only the DAGMSVM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time efficiency for the syste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model for fish species recognition is composed of a wavelet domain feature extractor with Bior4.4 wavelet filter in HSV color space and a one-against-one algorithm based DAGMSVM classifi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