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江西、两湖等草鱼主养地鱼价颇低,作为主流养殖模式中的套养鱼,大头鱼价格却一路攀升,但是天然鳙鱼产量很低,套养的鳙鱼数量少、上市规格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发鳙鱼配合饲料,提高鳙鱼的生长速度及产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鳙鱼的摄食习性、鳙鱼配合饲料的使用现状以及配合饲料对鳙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鳙鱼的精养及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膨化饲料养鱼是国外始于七十年代的一项新的技术成果。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迟,由于习惯、原料、机械和能源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仍处于一种试验阶段。为了配合我省草鱼饲料配方的筛选和尽快在商品鱼基地推广膨化颗粒饲料养鱼,我们选用草鱼饲料84—7号配方在沅江县新港渔场进行生产性试验,试图通过试验摸索在我省商品鱼基地现有的生产条件下,进行品种结构改革和饲料生产体系改革的途径。本文是一九八四年生产性试验的总结,文中对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草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种类之一。它主要以水、陆生植物为食。由于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其天然饲料资源有限,加之商品饲料的不足,都严重地影响了草鱼养殖生产的发展,又由于饲料结构不合理,饲料配比不当以及投喂依据不足,导致了饲料效率不高,使宝贵的饲料大量地浪费。用配合饲料养鱼是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良好的配合饲料,必需营养性高,能够满足鱼类生长的需要,调配合理。养鱼配合饲料具有许多优越性,首先它极大地扩大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4.
李松林  韩志豪  王小源  陈乃松 《水产学报》2021,45(10):1787-1795
鳜是我国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2019年其养殖产量已达33万t。本文从养殖现状、养殖模式及良种选育等方面介绍鳜的养殖概况。同时,鳜摄食习性独特,终生以活鱼为食。养殖生产中,主要以活饵料鱼直接饲喂,这种以鱼养鱼的方式不仅资源利用率低,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也极大。据此,本文从环境因素和饵料性质等方面概述了影响鳜摄食的外在因素,并从摄食感觉器官和摄食调控因子剖析鳜摄食特性的内在因素,这有助于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调整鳜的摄食习性,为其转食配合饲料提供必要的支撑。此外,需加强鳜摄食调控机制及营养生理需求特性的研究,实现鳜配合饲料的突破,促进其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滆湖为例湖泊种植饲料水草的养鱼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清顺  周刚  于能  余宁  陆全平 《水产学报》1993,17(3):189-196
本研究以典型的浅水草型湖泊滆湖为对象,通过对几种水草营养成份的分析,草食性鱼类对这几种水草摄食程度的比较,发现草鱼、团头鲂最喜食的水草为苦草、轮叶黑藻和菹草。为促进这些饲料水草的繁茂,在湖区进行了这三种水草不同方法的种植及合理利用技术的试验。根据所得结果,提出了苦草刈割间隔期以23天为宜;通过割草养鱼试验,提出了蓄草养鱼的配套技术措施,并对滆湖网围养鱼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菊华 《淡水渔业》2002,32(6):59-59
我国水产养殖由传统的肥水养鱼 ,单一饲料养鱼 ,混合饲料养鱼发展到今天的全价配合饲料养鱼 ,为我国水产业的产业化和在世界市场上竞争打下了基础。配合饲料不仅要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的含量 ,还要求氨基酸的平衡 ,脂肪酸的种类、糖类的成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更加接近鱼类营养需要 ,并且添加促生长、助消化、抗菌防病等物质 ,经过科学地加工 ,从而保证鱼类摄食旺盛 ,生长加快 ,降低饵料系数。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水产养殖和饲料加工的经验 ,提出几点在配合饲料应用上应注意的问题 ,供同行参考。1 池塘和网箱条件配合饲料现…  相似文献   

7.
草鱼是大宗淡水鱼类产量最高的一种,也是最受养殖户欢迎、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年,随着配合饲料的普及,种草养鱼模式已经越来越少。因各种原因,当前用配合饲料养殖草鱼其病害较多,同时带来水质污染等问题,而且配合饲料养出的草鱼肉质也较种草养殖的草鱼要差,售价不高。  相似文献   

8.
唐金玉  王岩  任岗  李由明 《水产学报》2019,43(6):1438-1448
通过93 d围隔实验比较了增加摄食配合饲料的鱼(草鱼和银鲫)密度和添加EM菌对三角帆蚌、草鱼、银鲫、鲢和鳙综合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采用2×2实验设计,设4个处理:LF0(20尾草鱼+10尾银鲫)、LFA(20尾草鱼+10尾银鲫+EM菌)、HF0(40尾草鱼+20尾银鲫)和HFA(40尾草鱼+20尾银鲫+EM菌)。所有处理中三角帆蚌、鲢和鳙密度相同,均为每个围隔内40只蚌、8尾鲢和2尾鳙。实验期间围隔内不换水,每天分2次投喂配合饲料;定期向LFA和HFA围隔内泼洒EM菌。结果显示,围隔内出现浮游植物超过81种,分别隶属7门、32科、73属;实验前期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微囊藻和栅藻,后期转为微囊藻、平裂藻和腔球藻;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3.2×108~8.3×108个/L;摄食配合饲料的鱼密度和EM菌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高密度草鱼和银鲫组(HF0和HFA)中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呼吸强度较高,初级生产力较低;添加EM菌可降低蓝藻在浮游植物生物量中的比例,增加初级生产力。研究表明,在蚌鱼综合养殖中放养摄食配合饲料的鱼密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9.
怎样提高鱼用配合饲料的利用率饲料是养鱼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在池塘养殖的条件下,除了施肥培殖天然饲料外,还需投喂配合饲料才能获得高产。所以,在养鱼生产成本中,饲料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饲料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鱼的经济效益。实行科学的投饲管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是提高养鱼济经效益的重要措施,这里谈谈提高鱼用配合饲料利用率的一些措施。一、突出一种主体鱼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袭用传统的放养方式,即多种吃食鱼同池混养,应以草鱼、鲤鱼或团头鲂、青鱼等吃食鱼中任一品种为主体鱼,适当搭配鲢、鳙、鲴或其他鱼类,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充分发挥池塘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在1977~1978年的试验基础上,为进一步验证青草粉作为饲料源的可能性及其效益,在1980~1981年,进行了利用青草粉配合颗粒饲料饲养青鱼、草鱼、团头鲂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青草粉配制鱼用颗粒饲料是解决当前养鱼饲料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配合饲料养鱼是一种新的养殖技术,近几年来,在各地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但有些养鱼群众缺乏投喂技术,造成配合饲料养鱼成本高,饲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等。因此,为了提高配合饲科利用率,获得较高的鱼产量,现将配合饲料的投饵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一、投饵数量:确定好投饵量是配合饲料养鱼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投饵量,应根据饲料的质量、鱼体重量、季节、天气、水质和鱼类摄食活动等情况来决定。一般在初春,投饲量控制在鱼类总重量的0.8~1%,以  相似文献   

12.
1.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重要途径。鱼类摄食配合饲料适口性好,营养全面,不仅有利于扩大饲料来源,降低饵料系数和生产成本,而且能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和增肉率,缩短鱼类养殖周期,减少鱼类疾病。  相似文献   

13.
<正>种青养鱼是指在养鱼水体及其周围种植各种青饲料、绿肥,利用其作为养殖鱼的饲料或肥料,结合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的生态养殖技术。此种模式中的“青”指的是青草、蔬菜、作物等绿色植物,“鱼”主要指的是草鱼等草食性鱼。该模式以主养草鱼等草食性鱼为主,充分利用了天然饵料的生态性和商品饲料的高效性特点,在保障鱼较快生长的商业基础上,以青饲料代替部分商品饲料提升鱼体免疫力和鱼肉品质,并节约了养殖成本、提升了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持平 《内陆水产》1994,(12):15-15
颗粒饲料网箱养鱼是一种新的养鱼技术。近几年,株洲县大面积推广颗粒配合饲料网箱养草鱼,不仅大大降低了养鱼户的劳动强度,而且明显提高了网箱鱼产量,提高了网箱养鱼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部份养鱼户投饵不得法,出现了饲料系数过高,饲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养鱼高产综合技术四、多种鱼类混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口鱼塘中混养多种鱼类,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池塘养鱼的显著特点。池塘养鱼的主要品种,生活习性各不相同,相对地可分为上层鱼、中下层鱼、底层鱼三类。上层鱼以摄食浮游生物的鲢、鳙鱼为代表,中下层鱼是草鱼、鳊、鲂等草食性鱼类,底层鱼则是鲮、鲤、鲫、青鱼等,在水底摄食有机碎屑,或底栖动物。将这些鱼类混养在同一口池塘里,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水层,发挥立体生产潜力;二是全面合理利用池塘各种饲料资源,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箱养鱼发展规模的扩大,饲料来源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高温季节尤甚,成为网箱养鱼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此,县水产技术部门采取了“以青为主,青精结合”多途径的办法解决了网箱养草鱼的饲料来源,保证了网箱养草鱼的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一、“以青为主,青精结合”解决草鱼的饲料来源 1.以青饲料为主体 (1)充分利用优质野旱草养鱼柘溪水库库区共有果园4万亩,消落区5万多亩,这些果园和消落区常年杂草丛生,其中绝大部分的野杂草是草鱼的好饲料,营养价值也比较高。在3—4月份以刈割野杂草养鱼为主,5—9月份充分利用野杂草。1992年共刈割野草614.8t,  相似文献   

17.
芦苇养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淡水养殖的迅速发展,池塘养鱼面积日益扩大,如何开辟鱼类饲料来源,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特别在我们闽北山区,因限于水质条件,一般以养草鱼为主。这样,如何解决草鱼饲料相对不足,就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利用闽北丰富的芦苇资源,开展芦苇养鱼试验,对芦苇养鱼的整个过程做了较系统的试验,并在同等条件下,做了青草养鱼的对比。本试验从1993年3月3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历时近7个月。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高密度流水养鱼、网箱养鱼和工厂化养鱼等现代化养殖方式中,鱼饲科技术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些养殖方式中,鱼类几乎摄食不到天然饵料,只能摄食到商品饲料,但饲料成本要占养殖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如果再加上饲料浪费,就更会加增加养殖成本,这就需要养殖者掌握一定的投喂技术,才能保证对饲料的合理利用,促进养殖业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9.
影响草鱼摄食水生植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大量摄食使水生植物的生物量下降,抑制植物群落的构建,影响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生态系统。本文通过叙述草鱼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自身质量和放养密度与摄食行为的关系,以及草鱼摄食植物后产生的生理反应;讨论水温、pH和溶解氧、亚硝酸盐及氨氮含量对草鱼摄食的影响;分析水生植物的物理结构、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对草鱼摄食行为影响以及不同生长时期草鱼对水生植物的摄食率,以期为生态修复工程中先锋物种选择或水生植物恢复方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1990,(5):45-45
由中山大学色类研究室和长江水产研究所饲料研究室合作承担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草鱼饲料标准及检测技术》。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进行了草鱼必需氨基酸肉质的研究,草鱼饲料能量—蛋白质研究,对钙、磷利用研究及草鱼改善肉质的研究等.提出了草鱼配合颗粒饲料建议标准,从而全面完成了攻关任务.最近受有关部门委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