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保水剂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帮助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2种类型保水剂保水、吸水性能进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在不同介质中吸水倍率及速率不同,其中丙烯酰胺+丙烯酸钾型保水剂在去离子水中吸水倍率为333.987 g/g,在地下水中为119.555 g/g;淀粉接枝丙烯酸盐交联共聚物型保水剂在去离子水中吸水倍率为402.957 g/g,在地下水中为131.854 g/g;2种保水剂在去离子水中吸水速率显著高于地下水中的吸水速率。壤土中施加丙烯酰胺+丙烯酸钾型保水剂水分蒸发率为54.67%,施加淀粉接枝丙烯酸盐交联共聚物型保水剂水分蒸发率为58.97%,不加保水剂水分蒸发率为73.00%;砂土中施加丙烯酰胺+丙烯酸钾型保水剂水分蒸发率为69.47%,施加淀粉接枝丙烯酸盐交联共聚物型保水剂水分蒸发率为72.70%,不加保水剂水分蒸发率为81.17%。  相似文献   

2.
以棉秆和丙烯酸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利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改性棉秆纤维素基耐盐保水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仪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保水剂的保水效果。结果表明,当改性棉秆纤维素用量为2 g,交联剂用量为0. 3%,引发剂用量为0. 6%,单体丙烯酸为12 g,温度控制为70℃,中和度为70%时,保水剂在蒸馏水、0. 9%NaCl溶液中平均吸水倍率为163. 76 g/g和52. 87 g/g,在50℃的环境下可以有效保水10 h,同等条件下无保水剂时2 h即完全失水,保水时长增加了说明制备的保水剂具有良好的保水吸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2-13,23
[目的]为在农业上应用淀粉基保水剂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对淀粉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合反应进行研究,并制备耐盐性保水剂。[结果]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单体(g)/淀粉(g)=3∶1,丙烯酸(g)/丙烯酰胺(g)=30%,引发剂用量=3 ml,单体中和度=80%,产物吸蒸馏水率为520 g/g,吸0.9%NaCl盐水倍率为121 g/g。[结论]不同质量分数的保水剂都有一定的抑制蒸发和保水作用,该作用随树脂用量的加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闫晓前  张勋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33-11735,11737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黄原胶为原料与丙烯酸单体接枝共聚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利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交联剂用量、丙烯酸单体中和度、聚合温度及引发剂用量等对该耐盐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和吸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原胶与丙烯酸在聚合温度为60℃,m(丙烯酸单体):m(黄原胶)=6:1,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和交联剂与丙烯酸单体质量比分别为0.07:1和0.04:1时,改变交联剂、引发剂用量能提高树脂的吸盐性;中和度对树脂的吸水性有一定影响,但对吸盐性没有明显影响。所得树脂吸纯水倍率为1216g/g,吸盐水倍率为421g/g,吸水速率与保水性能良好,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5.
新型复合保水剂沃特是“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项目“新型多功能保水剂系列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开发”开发的新产品。该保水剂是针对中国西部年降水量小于400mm,降雨比较集中,沙漠化、盐碱化严重的特点,研制的耐盐碱、低成本的保水材料。该产品首次采用丙烯酸或丙烯酰胺与凹凸棒土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抗钙、镁离子性能明显提高,原料成本进一步降低,与环境更友好。产品吸水倍率≥400倍;吸盐倍率≥70倍;保水能力≥85%;凝胶强度150g/cm^2,反复吸水——释水性能优良。综合性能优于有机保水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褐藻(马尾藻)中高含量的海藻多糖物质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酶解技术和生化制备新工艺,将海藻多糖物质与丙烯酸进行共聚接枝交联,形成海藻多糖-聚丙烯酰胺共聚交联海藻生物保水剂,具有吸水倍数高、寿命长的优点。海藻生物保水剂充分吸水后,粒径为2~4 mm吸水倍率最高,为650.11 g/g。充分吸盐水后,粒径为0.9~2.0 mm吸盐水倍率最高,为61.29 g/g。在吸水前1 h内,粒径为0.9 mm吸水速率最快,所有粒径吸水9 h左右接近饱和。25℃条件下,粒径为2~4 mm水分蒸发较快;100℃条件下,水分累积蒸腾率粒径为2~4 mm最低,抗高温性能较好。相同转速不同保水剂之间加压0.5 h后,持水率表现为大粒径比小粒径高;不同转速下,3 000 r/min转速条件下保水剂的持水率略大于5 000 r/min,增加压力可降低保水剂持水率。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幅度较小,冷冻96 h后,粒径2~4 mm、粒径0.9~2.0 mm、粒径0.9 mm吸水倍率分别下降9.09%、9.42%、11.04%。3种粒径海藻生物保水剂在冷冻后吸水倍率均可保持在500倍以上,具有较好的抗冷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供农林用的优质保水保肥材料。[方法]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腐植酸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酰胺-腐植酸)型多功能复合保水剂,利用红外光谱和吸水倍率对所制备的保水剂进行表征。[结果]制备的腐植酸保水剂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对蒸馏水的吸收倍率为1 180 g/g,达50%饱和吸水量的时间是6.5 min,达90%饱和吸水量的时间是22.0 min,对0.9%盐水吸收倍率为110 g/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腐植酸参与聚合反应,与高吸水树脂接枝到一起,所制备的腐植酸型保水剂是化学键合型腐植酸保水剂。[结论]该工艺制备的保水保肥剂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农林。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膨润土/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BE/PAA-AM)高吸水复合保水剂。研究了膨润土添加量、丙烯酰胺用量、交联剂、引发剂、中和度对复合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和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膨润土质量分数为15%,15%丙烯酰胺、0.02%交联剂、0.01%引发剂,中和度为0.7时,该复合保水剂的吸水倍率为438 g/g,耐盐倍率为63 g/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膨润土与单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刘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3-1134,1200
[目的]为保水剂正确使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测定3种保水剂在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和氯化铵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及养分吸持量,研究不同氮肥对保水剂吸水、保肥性能的影响。[结果]保水剂在各种肥料溶液中的吸水倍率显著下降,并随肥料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加。随着肥料浓度的增大,保水剂对尿素中氮的吸持量和吸持率增加,对碳酸氢铵、硫酸铵和氯化铵中氮的吸持量增加、吸持率降低。氯化铵对保水剂吸水倍率的影响最大,然后是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在碳酸氢铵、硫酸铵和氯化铵浓度为10%时,3种保水剂的相对吸水倍率下降到10%左右,对氮的吸持量增加到741.1~814.6 mg/g。[结论]保水剂和肥料品种不同,吸水倍率、吸持量和吸持率也不同。最高浓度下,保水剂对氮肥吸持率按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尿素次序依次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以有机膨润土(OMMT)、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醋酸乙烯酯(VAc)为原料,用水溶液法合成了有机膨润土-丙烯酸共聚物复合保水剂。有机膨润土的添加量为5%时,复合保水剂对纯净水和0.9%氯化钠溶液的吸收倍率分别为695 g/g和113 g/g。复合保水剂不仅具有较快的吸水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重复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
陈立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13-4815
[目的]探索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溶液法利用部分中和的丙烯酸聚合成高吸水树脂。研究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丙烯酸中和度对合成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确定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合成高吸水树脂的保水性能。[结果]丙烯酸中和度对合成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较大。随着丙烯酸中和度和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合成树脂的吸水倍率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制备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80%,引发剂用量0.16%,交联剂用量0.06%。[结论]合成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可达592 g/g。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与丙烯酸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得玉米淀粉/聚丙烯酸钠高保水复合材料;通过干燥粉碎,进行性能测定,研究引发剂添加量、玉米淀粉添加量、丙烯酸和NaOH的中和度和交联剂添加量等因素对吸水倍率和耐盐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丙烯酸单体为50.00 g时,玉米淀粉添加量为10.00 g,引发剂添加量为0.15 g,交联剂添加量为0.02 g,中和度为90%时,生成的高保水材料性能最好,吸水倍率可达到240倍左右,耐盐倍率达到4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经预处理的水稻秸秆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将单体丙烯酸接枝共聚到秸秆纤维素中合成高吸水树脂,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条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m_(水稻秸秆)∶m_(单体丙烯酸)为1∶7、交联剂用量为0.15%、单体中和度为65%、引发剂用量为0.5%的条件下合成的水稻秸秆基树脂吸水性能最佳,对蒸馏水和0.9%NaCl溶液的吸水倍率分别达362.57、93.95 g/g,且保水和重复吸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亚麻屑纤维素制备高吸水保水树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碱蒸煮的方法,从亚麻屑中分离出纤维素.以水溶液聚合法,将亚麻屑纤维素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保水树脂.通过FTIR、SEM分析和表征了所合成树脂的结构和形貌,并测试了吸水速率、保水速率、重复使用性能和分别吸收0.1%的N、P、K肥水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树脂是亚麻屑纤维素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具有多孔结构,吸水速率较快.在30℃和60℃下干燥15h,合成的高吸水、保水树脂的保水率分别为66.53%和30.46%;在二次蒸馏水中重复第3次的吸水倍率能够达到1472.81g/g;在0.1%的KCl、尿素和过磷酸钙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603.56、1844.63、10.91g/g.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保水剂在不同磷、钾肥料溶液中吸水倍率和对肥料养分吸持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磷、钾盐肥对保水剂吸水、保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磷、钾肥磷酸一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均能显著降低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并随肥料浓度的增加,保水剂吸水倍率显著降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来表征。4种肥料对保水剂吸水倍率的影响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铵<过磷酸钙顺序递增,它们对聚丙烯酸钠盐型保水剂的影响大于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型保水剂。保水剂在吸水溶胀的同时,也吸持溶解在水中的肥料离子,吸持量的大小因保水剂和肥料种类而不同。肥料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着保水剂吸水倍率的降低,吸持量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γ-聚谷氨酸(γ-PGA)和壳聚糖(CS)为原料制备一种用作保水固沙材料的凝胶,利用热重分析研究结构变化,以宁夏沙头坡沙土为材料测试其保水性能和抗风蚀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γ-PGA与CS的添加比例为20∶80,其添加总量为3. 0 g,乙酸浓度0. 4 mol/L,乙酸添加量20 m L,此条件下吸水倍率为50. 89±0. 23。热重分析表明,γ-PGA和CS间发生了相互作用。由保水试验和抗风蚀试验可知,经8 d后γ-PGA/CS凝胶仍有一定保水性能和抗风蚀能力。使用γ-PGA/CS保水剂后土壤中水分蒸发速率明显降低,空白组15 d累计蒸发率达到93%,使用γ-PGA/CS保水剂后8 d累计蒸发率为70%;γ-PGA/CS保水剂添加量为0. 1%时,风蚀模数从35. 6 g/(m2·min)降低至27. 3 g/(m2·min),固化层厚度为1. 5 cm;使用γ-PGA/CS保水剂后土壤颗粒中 0. 25 mm团聚体含量增加13. 7%。  相似文献   

17.
以膨润土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膨润土/聚丙烯酸钠高保水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及优化了该保水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配方,即当膨润土添加量为15 g时,引发剂用量0.9 g、交联剂用量0.03 g、中和度70%、单体用量50 mL(加50 mL蒸馏水稀释)、丙烯酰胺用量15 g。在此配方下制取的复合材料吸水率为164.5,吸盐水率为40.5。该设计生产的复合材料与传统高分子吸水树脂相比,具有聚合反应较易控制、抗盐性好、凝胶强度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农林园艺、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作保水剂。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制取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纤维素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丙烯酸用量、单体中和度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得到利用纤维素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优化条件:丙烯酸单体与羧甲基纤维素纳质量比为8 ∶ 1,丙烯酸中和度为70%,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24%,引发剂过二硫酸钾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5%,反应温度为60 ℃.采用此方法合成的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达75 g/g,且具有较好的吸水速率和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保水剂在不同的盐分梯度下的抗盐性,利用茶袋法对3种类型保水剂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腐殖酸类的保水剂吸水倍率比聚丙烯酸盐类高,其在蒸馏水中吸水倍数为327.44倍,而聚丙烯酸类保水剂为300倍左右;同时,对3种类型保水剂的抗盐性,即在不同矿化度下的吸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开始时,从0~1 g/L,吸水量下降的幅度大,之后吸水倍数缓慢下降.因此,不同的保水剂其抗盐性是不同的,腐殖酸类保水剂比聚丙烯酸盐类效果好.总体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随着盐度的增加,保水剂的吸水倍数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保水剂性能在人工土壤环境下随时间和施肥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将人工土壤混合保水剂作为试验基质,以室外条件下植物生长为背景,以时间尺度与施肥量作为变量因子,观察基质中保水剂吸水倍率、吸水速率、保水率、吸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保水剂上述各项指标总体上与其放入基质中的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吸水倍率与吸水速率在保水剂与人工基质混合伊始即表现出最大降幅,而后这种降幅逐渐降低;保水率下降的量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且在保水剂与人工基质混合后20个月出现1个较为明显的拐点;不同外部吸力阶段,保水剂在土壤中的出水率随时间增大而降低,最大出水率出现在外部吸力为4 MPa时,最小出水率出现在外部吸力为0.5 MPa时。(2)与未使用保水剂(T0)的性能相比,施肥量对保水剂吸水倍率的影响为T6T5T1T2T4T3;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各梯度间吸水速率并无较大差异;施肥量对保水率影响为T5T3T6T4T1T2;各梯度吸力变化并无明确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