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常用的传统新城疫疫苗Ⅰ系、Ⅱ系、Ⅵ系、Ⅴ4等疫苗毒株均属于经典型基因Ⅰ型和Ⅱ型毒株,而造成目前新城疫广泛流行的野毒株多属于基因Ⅵ型和Ⅶ型毒株。故此,在对河南省洛阳地区新城疫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了2株不同基因型的代表株(基因Ⅵ型和Ⅶ型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应用一步法RT-PCR和荧光RT-PCR方法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并对此毒株F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分析,发现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Arg-Arg-Gln-Lys-Arg-Phe117,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特征相符,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本试验所分离毒株为新城疫强毒株。结合GenBank中其他新城疫参考株F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本试验所分离毒株与目前流行的强毒株Taiwan/95、SKY/03、SGM/01的F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而与传统疫苗毒La Sota株的裂解位点则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新城疫是禽类常见的传染病,该疫病在我国常年流行,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目前已经有多种类型的新城疫疫苗,然而由于疫苗与毒株的匹配度以及免疫程序等因素,该病目前仍然存时而发生。随着疫苗免疫以及毒株的进化,新城疫临床剖检症状越来越不典型,确诊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测进行,现将常规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介绍如下。1荧光RT-PCR方法荧光RT-PCR方法是目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病毒(NDV)为RNA病毒,突变频率高,已进化出21种基因型.NDV强毒株引起的新城疫(ND)对我国养禽业造成巨大威胁.疫苗株与流行株基因型的不匹配导致疫苗效果不佳,影响了ND的防控.NDV可感染多种家禽,在不同宿主中流行的NDV基因型不同.目前,缺乏对我国家禽中NDV流行基因型的系统分析,影响了针对不同家禽ND...  相似文献   

5.
刘思当 《北方牧业》2013,(18):22-23
1重大疫病的防制1.1新城疫1.1.1现状:目前仍为危害养鸡业的头号疾病之一。无论是蛋鸡还是肉鸡在其饲养的过程中大部分鸡群都会发生,程度或轻或重,疫苗的大量使用,导致高抗体产蛋鸡群频发非典型新城疫,发病鸡群的症状及剖检病变不典型,产蛋率不同程度的降低,鸡蛋品质下降;肉鸡中后期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高,可见疫苗保护率并不能达到100%。1.1.2影响防疫效果的因素病原因素:目前流行的毒株主要是Ⅶd2亚型强毒株;强毒株广泛存  相似文献   

6.
《水禽世界》2011,(4):57
新型新城疫疫苗不久前由美国农业部科学家研制成功。美国微生物学家余庆中(音译)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把传统疫苗内的某个基因置换为目前流行毒株的基因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是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一种禽类传染病。近年来,鸽新城疫的流行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在4批发病鸽组织病料中分离到了4株鸽源新城疫强毒株和2株鸽源弱毒株。病毒分离株经鸡胚有限稀释法纯化5次后,新鲜尿囊液用于提取病毒RNA。经RT-PCR扩增、测序得到分离株的F基因和HN基因序列。通过对F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4株鸽源强毒株属于ClassⅡ基因Ⅵb亚型,2株鸽源弱毒株与Class II基因II型疫苗株La Sota高度同源。进一步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鸽源新城疫病毒强毒株与目前国内流行株属于同一遗传分支,这些毒株与欧洲流行株亲缘关系十分相近,而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鸽源分离株遗传距离稍远,因此推测当前鸽源流行强毒株可能源自欧洲。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鸽源毒株HN蛋白345~353位的一个线性抗原表位发生了改变,而血清学实验显示La Sota疫苗株和鸽源毒株的交叉血凝抑制存在明显差异,暗示鸽源毒株已经发生了抗原性变异。因此,使用鸡疫苗株La Sota免疫鸽存在免疫失败的风险,需要研发鸽专用新城疫病毒疫苗用于鸽新城疫的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8.
1疫苗的种类及特点我国目前新城疫流行的毒株主要有两种:1与疫苗株LaSota类似的毒株。这是20世纪长期存在的主要流行毒株,约占我国目前流行毒株的35%。2变异毒株,约占我国目前致病流行毒株的65%。新城疫(ND)中等毒力苗(Ⅰ系)。只用于经过基础免疫的鸡群做加强免疫。优点为抗体生长速度快,免疫持续时间长。缺点为副反应较大,存在毒力返强和散毒危险。弱毒苗。包括以下几种:1Ⅱ系(B1株)。  相似文献   

9.
《四川畜牧兽医》2011,(4):60-60
美国微生物学家佘庆中(音译)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通过反向遗传技术,他们把传统疫苗内的某个基因置换为目前流行毒株的基因,研制出了新型新城疫疫苗。该新型疫苗的免疫实验结果显示,可保护家禽免于感染,并且用野毒株感染时能够降低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新型新城疫疫苗由美国农业部科学家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疫苗不仅降低了新城疫在家禽中的致死率与发病率,同时也可减少该病毒的传播。美国微生物学家余庆中(音译)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通过反向遗传技术,他们把传统疫苗内的某个基因置换为目前流行毒株的基因,研制出新型疫苗。此新型疫苗的免疫实验结果显  相似文献   

11.
应用新城疫野毒株与F48E9标准强毒株对母源抗体效价分别为8.50,6.00和4.00log2的雏鸡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新城疫野毒株的感染致死率依次为20%,100%和100%,F48E9标准强毒株的感染致死率依次为0,10%和100%,提示,在目前新城疫流行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水平母源抗体已不能完全阻止新城疫强毒株的感染和发病。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鸡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鸡新城疫主要靠疫苗接种来控制和预防其流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新城疫的严重程度受病毒毒株的致病型、宿主种类、年龄、免疫状况、感染途径、病毒剂量、其他病原的共同感染以及应激因素的影响,加之低毒力毒株在野生飞禽中的流行以及弱毒疫苗的普遍使用,为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使用疫苗目前鹅副粘病毒病没有活苗可供使用,仅有灭活苗.鹅副粘病毒属于禽副粘病毒Ⅰ型F基因Ⅶ型毒株,它不同于新城疫常用的弱毒苗和中等毒力疫苗的毒株,因基因型不同,而用上述新城疫疫苗株制备的灭活苗进行免疫不能防制该病的发生.应选用经过基因型鉴定的毒株制备灭活苗,才能确保有效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在疫苗接种免疫压力下,NDV演化出不同的基因型,且各基因型毒株之间不能较好地提供交叉保护,导致临床上多见非典型新城疫与高抗体家禽发生NDV感染。目前,疫苗免疫仍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随着其病原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研发了不同类型的ND疫苗。论文就新城疫病毒的病原分子特征、传统疫苗及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新城疫的防控及新城疫疫苗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用NDV的LaSota株、VG/GA 株、VH 株、PHY LMV 42株及Clone 30株弱毒疫苗免疫SPF鸡后 ,通过对雏鸡免疫后的血清抗体监测表明 ,4种弱毒疫苗激发雏鸡的抗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在 7log2水平以下 ,且差异不显著。通过以上 4种新城疫弱毒疫苗对新城疫病毒东台强毒株的免疫保护试验表明 :至少单独使用弱毒疫苗 ,不能对东台地区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强毒株提供有效保护 ,保护率在 60 %~ 74%  相似文献   

16.
免疫鸡群中新城疫流行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疫苗接种后仍然有新城疫(ND)疫情流行。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及实验数据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为ND疫苗接种方法、时间提出一个基本模式。一、疫苗 1.种类:鸡群对不同毒株的疫苗产生免疫应答有显著的差异。KL. Mcvory测定了4种疫苗的性能。Ulster毒株、Quecnslang毒株、Hiechor B_1毒株、Lasota毒株  相似文献   

17.
新城疫(ND)的病原是新城疫病毒(NDV),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其抗原性也一致,但毒力差异较大。传统疫苗对流行毒株有一定保护力,但近年来免疫鸡群非典型性新城疫不断发生。目前,在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商品鸡均多次使用ND疫苗,但免疫鸡群仍屡次发病。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火肠杆菌病与非典型新城疫的混合感染在养鸡场中广泛发生.  相似文献   

18.
水文对我国使用的4株新城疫疫苗株(Ⅰ、Ⅱ、Ⅲ、Ⅳ)以及从江、浙部分地区分离的5株新城疫野毒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其中包括对鸡胚的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测定、对1日龄雏鸡的脑内致病性、对8周龄易感鸡的致病性、红细胞凝集谱测定、离解(洗脱)的速率、红细胞凝集素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Ⅰ和Ⅱ、Ⅲ、Ⅳ新城疫疫苗株,除Ⅰ个别特性不符合外,均符合鸡新城疫中等毒力及弱毒判定标准,而从病鸡群分离的新城疫野毒株,均属鸡新城疫强毒株。新城疫强毒株在免疫雏鸡群的流行,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症状,而不见或少见腺胃出血、肠粘膜出血、坏死等特征性病理变化,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一般常见的爆发为低,此特点可能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由于品种的原因,快大黄鸡具有抗逆性差的特点,饲养过程中对冷、热、潮湿、拥挤以及注射疫苗等应激反应较大,若存在病毒(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等)、支原体、大肠杆菌等致病因子单独、合并感染时,很容易诱发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利高霉素100的主要成分为林可霉素、壮观霉素,两者联合使用对预防和控制鸡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及其二者的混合感染效果显著。由于在新城疫流行严重的区域普遍使用中发型新城疫疫苗毒株Ⅰ系(如Mukteswar株、Roakin株),鸡只在注射疫苗时由于抓捉、注射等应激;疫苗毒株毒力偏强,在组…  相似文献   

20.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鸡和多种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败血症经过.目前,基因VII型新城疫病毒分布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新城疫因致病毒株不同,所引起的症状和病变等亦有很大差异.眼下国内很多流行的强毒株大多属于基因VII型.本文对基因VII型新城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测和防治等进行总结,以为科学防控新城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