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对桩侧荷载传递机理的分析,建立出一种改正的能综合考虑实际工程中桩周土体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等不同性状、桩侧阻的深度效应、不同桩侧土类以及不同成桩工艺等因素影响的桩侧阻、桩端阻荷载传递模型.以荷载传递解析法为基础,分别考虑桩顶沉降处于弹性、弹塑性或塑性等状态,导出了以桩顶沉降量控制基桩竖向承载力的一系列公式,并开发出相应的计算程序,由此可通过控制桩顶沉降量来确定基桩的桩顶竖向承载力.将该计算方法用于某工程现场静载荷试桩对比分析,理论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考虑桩土共同工作的承台梁内力分析方法及确定其桩承地菌的可靠性数理统计方法,结合承机分析理论,提出了考虑基桩承载力随机性的承台梁内力包络图的确定方法,并开发出相应的计算分析软件。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基桩承载力差异性和桩土共同工作等因素的基础上引入随机优化分析理论。提出了基桩承载力随机生成的计算机方法,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承台梁内力进行随机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比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桩刚度变异系数、梁下土体分段数对承台梁节点的弯矩影响不大,最大负弯矩值相差不到1%,且在对称荷载下,基桩刚度一致的承台梁弯矩最为均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工程等的高速发展,桩基应用日益广泛。在实际工程中,基桩往往同时承受轴向和横向荷载(倾斜荷载),故基桩在倾斜荷载下的受力分析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该领域文献的综合分析,结合作者近20年的研究成果,分别从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倾斜荷载下基桩的受力特点、承载力确定、分析计算方法.以及其研究现状,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对现有2种常用基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桩土间实际负摩阻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建立出能充分考虑桩土剪切位移对摩阻力发挥程度影响的基桩负摩阻力计算分段曲线模型,并由此推导出基于荷载传递法的负摩阻力计算基本微分方程,并给出了在不同桩土相对位移条件下基桩负摩阻力计算的分段解析式.在此基础上,引进土体在均布压力作用下沉降的弹性解,从而得到了桩身轴向力、中性点的位置及基桩负摩阻力计算的改进方法.理论与工程实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所得的桩身轴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低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桩身的各种缺陷所引起的波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差异,并对基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中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指出,频域分析是时域分析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能够更好地指导现场测试,帮助选择更好的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7.
低应变反射波法因其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等优势,仍然是目前现场核验桩长是否存在缺陷最常用的无损方法,然而,由于其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又以波速的取值最为关键。本文分析了通过混凝土强度推定波速和运用双峰法、时差法现场测定波速两种常用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方法:一是作者根据对多条铁路线上的桥梁桩检测得到的数据分析论证,推荐了在铁路桥梁基桩一维杆波速的参考值;二是从理论推导和现场实测两方面论述作者所在单位南宁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探索运用单面反射法和对测法所得到的波速值,与实际验证结果均吻合,表明所探索的方法具有现场快速、简便、准确测定桩身波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标法,考虑研究区域与土地资源密切相关的因素,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研究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GIS技术获得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统计分析法计算研究范围市域尺度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平均值,据此将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低承载力区、一般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最后,分析了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结果表明: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呈现中西部低、东部高的特点,高承载力区位于山区;一般承载力区位于西北、西南、东北部;低承载力区位于中部平原区。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桩侧摩阻力发挥特征,以双曲线模型建立基桩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并导得了可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及土体分层性质的幂级数解.利用本文解答对某大桥试桩资料进行了数据拟合与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双曲线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且用本文解答得到的基桩轴力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参数拟合简便,计算精度较高,可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根据红塔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环境条件、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因素选取指标,建立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综合红塔区实际情况确定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街道、乡为单位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表明: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因素、资源因素与承载能力相关性高,经济发达程度高、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大的地区承载力相对较高;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短缺是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静力触探成果与单桩承载力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工程实例将BP神经网络预报值与线性回归数学模型、规范公式方法计算值进行对比,说明BP神经网络在利用静力触探成果确定单桩承载力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精度高,信息处理智能化等特点,计算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和规范公式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复合桩基承载力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桩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的方法,这对复合桩基的可靠性设计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采用复合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Pu=I(nPp Ps)来计算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确定了承台底土及桩体极限承载力的均值和方差,并由此得出复合桩基极限承载力的概率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以载体桩在银川科技职业学院21#~23#学生公寓楼的应用为实例,采用载体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及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方法,对其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了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及经济技术对比,分析了载体桩在本工程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载体桩承载力高、造价低、工期短,可消耗大量建筑垃圾,既经济、环保,又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宁夏地区有着十分广泛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探讨散体材料桩承载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其受力和变形特性,考虑散体材料桩侧向变形、不同布桩方式及时间效应等对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影响,导出了基于面积比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一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该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进行了时效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时考虑时效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的一种新方法,即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根据有限的学习样本,建立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具有优秀的小样本数据学习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其用于CFG桩及其它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碎石桩顶部设置土工合成材料或预制混凝土套筒,可有效改善其承载特性.为研究加箍段对碎石桩承载力的影响,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将考虑土体自重效应影响的圆孔扩张理论引入到加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中,分析了塑性区半径随深度发生变化的规律,得到了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扩张重叠作用产生的影响,建立了群桩计算模型,推导出群桩作用下加箍碎石桩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工程实例验证表明,采用本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现场载荷实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说明本文公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分层地基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有限层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建立起桩-土-承台梁的共同作用方程,通过计算程序分析了承台梁在其下不均匀土质、桩身差异、基桩刚度等因素影响下的受力状况,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以某沿海滩涂淤泥软土地基处理项目为例,介绍了现浇大直径薄壁筒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结果。研究表明,现浇大直径薄壁筒桩复合地基具有施工方便、可靠性高、承载性状好等优点,是处理滩涂软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深入研究新型混凝土无梁空心板基本力学性能有助于该技术的工程推广和应用。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新型混凝土无梁空心板的应变、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验证了该空心板的双向承载性和"平截面假定"。并以此为基础结合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介绍了适用于该新型混凝土无梁空心板的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