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制备兔抗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高免血清,筛选固定方法、封闭液、洗涤液、抗体稀释度、抗体孵育时间等应用条件,建立一种检测化脓隐秘杆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结果表明:用冷丙酮作固定剂,10%山羊血清作封闭液,0.05%Tween–20的0.01 mol/L pH 7.4 PBS(磷酸缓冲盐溶液)作洗涤液,兔抗化脓隐秘杆菌高免血清(一抗)1∶50稀释,37℃作用2 h,羊抗兔FITC(二抗)1∶100稀释,37℃作用2 h,草酸铵结晶紫衬染菌体3 min,对纯培养物化脓隐秘杆菌检测,可见清晰的特异性荧光,能区分溶血隐秘杆菌、伪结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猪链球菌;在人工感染化脓隐秘杆菌死亡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发病山羊临床病料中均能检出化脓隐秘杆菌。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特异的化脓隐秘杆菌PCR检测方法,基于化脓隐秘杆菌PLO基因设计4对引物,对12种细菌进行常规PCR扩增,以评价方法的特异性,并运用建立的PCR方法检测临床样本。结果显示只有使用F1/R1引物对的PCR方法能鉴别化脓隐秘杆菌,并能用于临床样本检测。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Pyolysin,PLO)基因设计6条引物,建立一种灵敏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用于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的快速检测,并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对化脓隐秘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非O1霍乱弧菌、单增李斯特氏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孢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等9株实验菌株进行的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仅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112 fg。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20份林麝临床病例样品,共鉴定出10株化脓隐秘杆菌,与API Coryne生化鉴定方法的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测定5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化脓隐秘杆菌的防突变浓度(MPC),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采用肉汤法富集化脓隐秘杆菌使菌液浓度为1010CFU· mL-1,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红霉素、阿奇霉素、泰乐菌素、乙酰螺旋霉素和替米考星对化脓隐秘杆菌的MPC,计算选择指数(SI).结果表明:各药的MPC和SI值分别为:红霉素1.02μg· mL-1、25.5;阿奇霉素0.64μg· mL-1、16;泰乐菌素0.2μg· mL-1、10;乙酰螺旋霉素0.8μg· mL-1、16;替米考星1.02μg· mL-1、20.4.泰乐菌素的MPC及SI值最低,不易产生耐药突变株,建议临床选择泰乐菌素治疗化脓隐秘杆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检测了重庆市璧山区一起屠宰猪肉中出现化脓性病变样本的病原菌,并研究其药物敏感性、毒力基因分布及其对巨噬细胞分泌IL-6和TNF-α的影响.从样本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极强溶血性的菌株(BS-1株),其16S rRNA序列与GenBank中的猪化脓隐秘杆菌序列(LC500012.1)相似度最高,为97.26%.系统发育分析显示BS-1株与其他化脓隐秘杆菌处于同一分支.药敏试验显示BS-1株除对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中度敏感外,对青霉素G、庆大霉素、万古霉素、诺氟沙星、氯霉素、米诺环素(甲)和阿莫西林等耐药.毒力基因检测发现BS-1株含有Plo,NanH,NanP,FimA基因,无CbpA和FimC基因.细胞因子检测证实BS-1株能诱发巨噬细胞IL-6和TNF-α分泌水平显著增加.试验结果表明:该猪肉中出现化脓性病变的病原菌为化脓隐秘杆菌,该菌携带了多种毒力基因,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6.
化脓隐秘杆菌属于隐秘杆菌属,是奶牛、内牛等动物体的内源性、条件性致病菌,此菌主要存在于动物体内几乎所有的黏膜中,也可从健康牛的胃、肠道共生菌群中分离到本菌.临床跟踪研究北京某奶牛场的犊牛群中的病症,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动物回归试验、药敏试验,最后确诊为犊牛化脓性隐秘杆菌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及蛋白分析软件等,寻找ETEC K88、K99菌毛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DNAStar Protean蛋白分析软件及网络共享软件对ETEC K88、K99菌毛蛋白抗原性相关的参数进行预测分析,从而设计ETEC K88、K99菌毛蛋白的抗原表位多肽;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将合成的抗原表位多肽免疫小鼠,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产生的抗体,并对免疫小鼠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多肽免疫小鼠后均能诱导抗体产生,攻毒试验表明合成肽对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成功预测了抗原表位,合成的表位多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8.
河南某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突发疫病,病猪以高烧、喘气、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以肺炎、肺脏有化脓灶,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病理变化,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PCR鉴定等检验,确诊该疫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所致。药敏试验显示,这3种细菌对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都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对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药敏试验结果对指导猪场控制本次疫情临床用药有明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了解陕西省林麝脓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2009年对陕西省4市10县的24个养殖场进行林麝脓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27份化脓部位的脓汁样品。经过细菌镜检、培养和鉴定,27份样品中有22份(81.48%)检出化脓隐秘杆菌,2份(7.4%)检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份(11.1%)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调查结果将对陕西林麝脓肿病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5年3月,黑龙江省林甸花园乡某牛场,犊牛爆发咳嗽,死之前头往后仰抽搐,口腔里有唾液。通过对病死犊牛剖检结果可见,病灶主要集中在肺部,无菌采取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将所分离的细菌通过临床检查、生物学特性鉴定和PCR鉴定分析,确诊是由巴氏杆菌及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肺炎从而导致死亡。动物实验也显示纯培养物对小鼠致死率较高,药敏试验表明这两种菌对链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呋肟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斯氏副柔线虫免疫相关SHR基因作为疫苗候选抗原及早期诊断抗原的可能性,提取斯氏副柔线虫的总RNA,用RT-PCR技术扩增SHR基因,并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9-T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SHR,利用在线软件对该基因编码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克隆获得SHR基因全长1 083 bp,编码360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6.09,无信号肽和跨膜区;磷酸化预测含有29个磷酸化位点;结构分析发现,α-螺旋构成二级结构的主要成分,亲水性氨基酸比例超过60%;抗原表位预测表明,SHR蛋白是一种抗原性较高的亲水性蛋白。推测SHR有望用作斯氏副柔线虫的免疫诊断抗原和疫苗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2.
Streptococcus equi subsp. equi (S. equi ssp. equi) causes equine strangles, a highly contagious and widespread purulent lymphadenitis of the head and neck. We have identified MacSe, a novel protein of S. equi, by screening a phage library of 3–8 kb random DNA fragments of S. equi CF32. MacSe shares 62% and 67.5% amino acid homology with Mac5005 and Mac8345 of S. pyogenes respectively. Expression during infection was shown by strong reactivity of the protein with convalescent sera and mucosal wash IgA of ponies infected by commingling exposure. Release into the culture medium was detected during the log phase of growth. Dose dependent anti-phagocytic activity for equine neutrophils involved interaction of MacSe with C3 and neutrophils.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反转录PCR方法扩增牛巴贝斯虫陕县株DXR基因,对其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牛巴贝斯虫DXR酶的结构,并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磷胺霉素的作用靶点。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框长度为1 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与NCBI上公布的美国牛巴贝斯T2Bo株DXR的相似性为97.4%。同源模建表明,DXR酶的三维结构同恶性疟原虫的三维结构相似,与磷胺霉素结合位点氨基酸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T.canis)黏蛋白1基因(Tc-MUC-1)的分子特征,该试验根据犬弓首蛔虫基因组数据库中的Tc-MUC-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克隆Tc-MUC-1全长基因,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种系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该基因全长为531 bp,编码176个氨基酸.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Tc-MUC-1蛋白包含1个由11个STSSSSA重复序列构成的Mucin结构域和2个ShKT结构域; GO分析显示具有蛋白质结合和金属离子结合功能;多重序列比对发现Tc-MUC-1与T.canis的其余4个黏蛋白(Tc-MUC-2-Tc-MUC-5)均含有2个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ShKT结构域;种系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Tc-MUC-1与双胃线虫(Pristionchus pacificus; GenBank No. PDM76930)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GenBank No. NP491509)进化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柴胡总皂苷(total saponins,TS)对肝气郁结证(liver-Qi stagnation,LQS)和肝郁脾虚证(liver 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LSSD)小鼠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抗抑郁作用与CYP3A4的关系。方法 构建LQS、LSSD模型,TS干预14 d后,通过体质量测定、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小鼠抑郁样行为,并采用蛋白印迹法和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CYP3A4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造模完成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体质量明显减轻,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TS干预14 d后,LQS模型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LSSD模型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TS可下调LSD抑郁症模型小鼠CYP3A4蛋白的表达(P<0.01),而对其mRNA的表达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S可改善LSD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P3A4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解析日本医蛭(Hirudo nippnica Whitman)繁殖的分子机理,研究不同温度下饲养的日本医蛭各组织基因表达差异情况。利用转录组学测序检测不同温度饲养条件下日本医蛭肌肉、环带和头部组织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出11个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qPCR验证。qPCR结果显示一种具有去饱和酶功能的膜蛋白编码基因G6,在日本医蛭环带中的表达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与转录测序结果一致,暗示G6基因可能为日本医蛭繁殖相关的关键基因。进一步对G6蛋白进行功能域预测,结果显示其属于一种跨膜蛋白。其他1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和qPCR结果基本保持一致,通过蛋白功能域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出假定蛋白均含有的功能结构域;通过miRNA亲和预测,非编码RNA(G13)具有高亲和miRNAs特性。研究发现了10个潜在的功能基因和一个非编码RNA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川续断水煎液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40只昆明系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终浓度为2 g·mL-1的川续断水煎液(按体质量分别为10、20、30和40 g·kg-1),连续灌胃7 d,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对给药前后平均日增重、胸腺脾脏组织病理变化、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血素等指标的检测,评价其对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灌胃川续断水煎液后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试验各组小鼠平均日增重,各剂量组日增重率分别为9.8%、29.2%、24.4%和24.3%;可显著提高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对小鼠免疫组织有明显促进作用,脾脏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的淋巴细胞密集,胸腺皮质与髓质分界清晰且胸腺细胞增多;极显著增强小鼠廓清指数(P<0.01),显著增强吞噬指数及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提示川续断水煎液可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致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生物学特性,对新疆垦区部分奶牛场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学分析,并对病原菌进行耐药性、毒力因子的表达分析。从乳房炎奶样中分离得到S.aureus,采用血浆凝固酶试验、KB法、琼脂筛选法、生化鉴定法(VITEK32)、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法进行鉴定。针对毒力基因clfA(凝集因子A)和FnBP(纤维结合素结合蛋白)进行特异性PCR扩增,用T/A克隆法将其插入pMD18-T载体,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FnBP和pET-28a(+)-clfA。转化BL21(DE3)菌,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常规鉴定出葡萄球菌10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62株,从62株S.aureus中检出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3株,检出率为20.10%,2株未确检。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中FnBP基因(J04151)和clfA基因(AB245457)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5.69%。SDS-PAGE显示,clfA和FnBP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5ku和58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clfA蛋白和FnBP蛋白均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克隆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病畜奶样中MRSA检出率较高,新疆垦区部分牛场呈蔓延趋势,成功表达了clfA、FnBP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