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从豫北某蛋鸡场病死鸡中分离出一株病毒,经HA试验、HI试验、电镜观察、回归试验确认所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经对分离株MDT、ICPI测定表明该分离株为新城疫强毒。对该分离株进行抗原性变异检测和基因型鉴定,证明为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用新城疫Lasota株和新城疫Ⅶ型毒株制备成新城疫二价油乳剂灭活苗,在河南一些种鸡场和蛋鸡场应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有效地控制了新城疫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一直是影响我国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相关人员研究防治的重点。随着免疫措施的不断尝试和加强,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根据生产实践中新城疫的发病特征,可将新城疫归纳为典型新城疫、非典型新城疫和高致病性新城疫。  相似文献   

3.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非典型新城疫也叫慢性新城疫,目前在养鸡生产中由于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典型的新城疫少见,而非典型新城疫仍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对非典型新城疫的认识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城疫发生了新的变化,典型的新城疫已不多见,以发病率不高、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死亡率低为特征的非典型新城疫则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广大养鸡户的经济效益。现将非典型新城疫的特点及防制介绍如下:1发病新特点非典型新城疫主要发生于具有母源抗体的雏鸡或已免疫接种新城疫疫苗的鸡群,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低,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表现不明显,病程长,往往个别发病,零星死亡。各日龄鸡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成鸡。2临诊症状及病理剖检特点雏鸡和育成鸡感染非典型新城疫后,病鸡…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家禽传染病之一,目前。新城疫在全国范围内的发生仍然比较普遍。对于该病的控制,接种疫苗仍是主要手段,Allan曾对新城疫的免疫接种和疫苗产品等作了详细报道,同时,对于利用免疫接种控制新城疫,Meulmans也有详细论述。现笔者对世界上现有的几种主要新城疫疫苗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肉鸡饲养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新城疫的防制工作也引起了广大养殖(场)户的高度重视,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下降,但非典型新城疫在免疫鸡群中仍有发生。由于其在临诊上缺乏典型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极易造成误诊。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有必要认识和加强对非典型新城疫的防制。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和其他多种禽类发生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因其传染性高、危害性大,每年给我国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和养殖理念的改变,新城疫的流行得到了较明显的控制,其中免疫程序在新城疫防疫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新城疫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新城疫的暴发流行已较少见,但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造成鸡只死亡或生产性能下降的病例仍屡见不鲜。由于非典型新城疫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容易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9.
分别应用病毒分离和区分新城疫强弱毒株的RT—PCR技术,对山东各地疑似鸡新城疫感染的25份病料进行了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从18份病料中既扩增到了新城疫强毒基因,也分离到了新城疫病毒;3份病料未分离到病毒,仅扩增到了新城疫强毒基因;4份病料分离到了新城疫病毒,但未检测到相关基因。研究表明,将RT—PCR和病毒分离鉴定两种方法相结合,可更好的满足快速、灵敏、准确的新城疫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0.
1病毒病 1.1新城疫 新城疫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新城疫病毒,各种年龄的火鸡都会发病,引起的损失较大。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用鸡新城疫Ⅱ、Ⅳ系疫苗免疫火鸡,可有效地预防火鸡新城疫的发生。已发生新城疫时,  相似文献   

11.
在山东多个疑似新城疫的鸡群中,分离到13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与多种阳性血清进行血凝抑制交叉试验,确定11株分离株均为新城疫病毒。为评价ND分离株的致病特性,对此11株病毒的毒力进行了测定,具体包括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6周龄雏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和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结果表明:这些分离株均为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12.
Inactivatio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by binary ethylenimine (BEI) is reported. The activity of an oil vaccine prepared with BEI-inactivated NDV was compared to a vaccine prepared with formalin-inactivated NDV.The BEI inactivated vaccine had almost twice the efficacy.  相似文献   

13.
为对发病鸽群进行诊断,采集发病鸽群血清,检测血清中新城疫抗体,同时提取病鸽脑组织总RNA样本通过RT—PCR进行新城疫病毒F基因检测,并从病鸽脑组织中分离鉴定新城疫病毒。结果表明,该发病鸽群为新城疫强毒感染。  相似文献   

14.
实验应用间接ELISA方法对新城疫LaSota疫苗和克隆-30油苗免疫鸡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二者抗体产生的时间不同,LaSota疫苗免疫鸡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的产生早于油苗,但二者抗体滴度的最高值(OD490 nm)无显著差异.实验还表明ELISA法检测新城疫抗体的变化具有灵敏,稳定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法定必报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本文从新城疫病毒的形态及分子结构、致病力的分子基础、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基因工程疫苗等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从广东省各地方分离10余株地方强毒株,对其中的五株地方强毒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将各毒株病肝研磨离心后取上清,绒毛尿囊腔接种9-11日龄的鸡胚,鸡胚接种后36-42h死亡,鸡胚全身出血,含病毒的尿囊液红血球凝集效价(HA)为1:9^9-1:2^15,并能被ND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却不能被AIVH5亚型血清所抑制,用自己设计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对五个毒株进行了PCR鉴定,可扩增出特异性的目的条带,再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初步判定为新城疫病毒,为以后进行广东省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1株新城疫病毒广西分离株NP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基因库中新城疫病毒(NDV)的NP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广西在2000~2003年暴发新城疫的鸡群中分离的11株NDV毒株NP基因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拼接出11个NDV广西分离株的NP基因的全序列,10个NDV广西分离株的NP基因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1470 bp,编码489个氨基酸,它们的NP基因核苷酸全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全序列与10个已发表的NDV参考株的NP基因全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4.8%~98.2%,氨基酸同源性为89.8%~99.4%.  相似文献   

18.
用经过鉴定的新城疫病毒分离株按国家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与标准的La Sota疫苗分别免疫带有新城疫母源抗体的白来航鸡,免疫后每7d采血监测新城疫抗体,并于免疫后21,28,35d用鸡新城疫分离毒和F48E9分别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灭活苗对鸡新城疫分离株的免疫保护效力优于La Sota灭活苗。  相似文献   

19.
鸡新城疫病毒抗原超滤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分子筛过滤技术超滤浓缩鸡新城疫病毒,并就NDV抗原量对鸡免疫应答的和了动态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将NDV对外开放尿囊毒浓缩4倍体积,HA效价提高了2个滴度,病毒回收率达100%;病毒活性亦未发生改变。免疫11天后,ND浓缩苗和ND-IBD二联苗组鸡的ND-HI抗体水平远远高于免疫对照组,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所建超滤技术适用于NDV怕的浓缩应用;适量增另NDV怕量能够加快鸡的体液免疫应答,增强鸡  相似文献   

20.
根据鸡新城疫F糖蛋白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一对正引物。根据正引物设计一对与之相互补的负引物。正引物的5’端标记FAM,负引物的3’标记淬灭剂DABCYL。反应体系中进行引物杂交后,由于正、负引物完全互补,FAM产生的荧光被标记在负引物上的DAB-CYL淬灭掉。然后利用杂交后生成的荧光双引物对鸡新城疫及AIVI、LTVI、BV四种病毒和MG进行了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只有以鸡新城疫标准毒株的克隆质粒为模板的管中能够检测到荧光信号,其他管中没有信号产生。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在鸡新城疫临床诊断和出入境检疫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