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可乐猪的本品种及品种资源的基础选育.旨在后备猪血缘更新和提高种猪繁殖力。本实验对可乐猪的胎次、断奶后备母猪、4月龄后备种猪、6月龄后备猪性能测定和配种前进行选育,得出后备猪类型、特征、生长情况状况.体型外貌及抗逆性的选择是提高可乐猪质量与利用的有效选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糯谷猪的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贵州省纳雍县随机选取20头糯谷猪进行屠宰性能的测定,将其与其他国内外猪种进行比较。[结果]纳雍糯谷猪的屠宰率较高(达74.46%),瘦肉率适中(45.30%)。糯谷猪的平均背膘厚为3.49 cm,在我国地方猪种中处于中等水平。糯谷猪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均远低于国外猪种,脂肪含量适中,皮较厚,富含胶原蛋白。由于糯谷猪主要饲喂天然草料,皮和肉均可安全食用,带有香糯的风味,符合目前人们对猪肉品质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结论]为更好地保护糯谷猪这个优良猪种,应尽快建立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贵州地方猪品种雌激素受体基因内含子1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基因与贵州地方猪品种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采用SSCP和RFLP方法,以大约克、外三元杂交猪和梅山猪为对照,对贵州地方猪品种香猪、糯谷猪和柯乐猪ESRα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证实,B等位基因产生的原因是:121 bp扩增片段中第54和57位碱基均突变为C,获得了1个Pvu Ⅱ酶切位点,使AA基因型多出一条带;A等位基因在国外猪品种中占优势,国内猪品种以B等位基因为主,香猪的BB基因型频率最高(79.4%),糯谷猪和柯乐猪均较低(30%、29.8%).说明贵州地方猪品种的杂合度较高,应加强选育,B等位基因可能与低繁殖率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贵州3个地方猪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贵州地方猪种的琛护开发与利用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27对猪微卫星引物,从中筛选出6对(S0155,SW240,IGF1,SW951,SW857,SW24),用于对糯谷猪、柯乐猪、关岭猪3个贵州地方猪群体进行微卫星DNA检测,进而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3个品种(类型)猪呈高度多态(PIC〉0.5),Nei氏标准遗传距离为0.2063~0.4815。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远的是关岭猪与糯谷猪,最近的是柯乐猪与糯谷猪。[结论]3个贵州地方猪种的遗传多样性较好;糯谷猪是中国优良地方猪种柯乐猪中的一个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5.
糯麦新品系临糯7387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糯小麦是一种新型小麦,籽粒几乎不含直链淀粉,理化特性明显不同于普通小麦,在食品工业和非食品工业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我国育种家加强了糯小麦育种研究,利用多种方法开展了糯小麦品种选育研究。研究利用生产骨干品种与糯小麦杂交,通过糯性鉴定后进行1次回交,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混合选择和株系选择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对选择的稳定品系进行异地多点鉴定,筛选出糯麦新品系临糯7387,初步探明该育种方法能有效地改善选育品系的农艺特性和生产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 生长速度是猪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也是淮南猪选育的主攻方向。后备猪六月龄体重,直接反映生长发育速度,因此把它作为后备猪选种的主要指标。但六月龄体重遗传力低(0.197),直接选择效果不理想,于是考虑利用间接选择,为此必需摸清与生长发育速度有关的性状,并揭示它们之间的相关规律。本文利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淮南猪六月龄体重与体尺的相关关系,剖析体尺性状对六月龄体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显现各性状间的真实关系,为制订选择指数,提高选种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仔猪生活4月龄到初次配种前是后备猪的培育阶段。培育后备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体格结实、健壮发育良好,具有品种典型特征,有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1后备猪生长发育规律后备猪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可以根据其规律,有效地通过营养水平及管理措施的控制,达到人们所需要的体型结构,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1.1体重增长规律体重的增长规律是6~8月龄以前增重较快,10月龄后减慢。在后备猪生长前期,应给予丰富饲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活产仔数(P_1)、断奶仔数(P_2)和仔猪断奶平均个体重(P_3)三个性状作为制订种母猪生产性能选择指数的依据.认为用仔猪断奶平均个体重来代替前人提出的仔猪断奶全窝重,在仔猪选留上更为合理.得出姜曲海种母猪生产性能的选择指数[I]的公式是:I=1P_1+3P_2+6P_3(公斤)用后备猪6月龄的体重(P_1,公斤)、体长(P_2,厘米)和外貌评分(P_3,以10分为满分)三个性状作为6月龄后备猪的选留依据.得出姜曲海猪6月龄后备猪的选择指数[Ⅰ]公式是:I=0.7P_1+0.5P_2+3.6P_3  相似文献   

9.
【背景】MUC13基因是调控致使仔猪断奶前腹泻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感染的主效基因,该基因上rs319699771位点(G/A突变)能准确鉴别易感和抗性个体,其中GG型是抗腹泻基因型,苏淮猪抗腹泻性能分子选育是通过选留GG型个体来实现。但在选留抗腹泻GG型个体时是否会对苏淮猪其它重要经济性状如生长、胴体、肉质产生不利影响尚未明晰。【目的】旨在分析该位点是否与其它性状关联,以确定基于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抗腹泻性能的分子选育是否会对苏淮猪其它经济性状产生不利影响。【方法】以313头体重为87.61±0.54 kg的苏淮育肥猪为试验动物,屠宰测定其胴体和肉质性状,以261头日龄为161.1±0.5 d苏淮后备猪为试验动物,测定其生长、体尺性状,同时采集相应苏淮育肥猪和后备猪群耳组织样提取组织DNA,经过多重PCR反应进行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检测,采用SAS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分析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基因型和苏淮猪肉质、胴体和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苏淮猪育肥群公、母猪群体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的抗腹泻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5和0.634,抗腹泻优势GG型频率在苏淮猪育肥群公、母群体中分别为0.467和0.373;该位点抗腹泻G等位基因频率在苏淮后备群公、母猪群体分别为0.690和0.705,抗腹泻优势GG型频率在后备群公、母猪群体中分别为0.508和0.480,说明苏淮猪抗腹泻等位基因频率较高,通过分子选育提升苏淮猪抗腹泻GG型频率的可行性强。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与苏淮猪经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育肥猪群体该位点多态性与胴体、肉质性状均无显著关联(P>0.05),可见在苏淮猪育肥猪群体内加大对抗腹泻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的选育不会影响到苏淮育肥猪的胴体和肉质性状;苏淮后备猪群体该位点多态性与腿臀围指标存在极显著关联(P<0.01),该位点GG型个体腿臀围平均比比AG型个体腿臀围长1.46 cm,比AA型个体腿臀围长3 cm;与日增重和结测体重的关联性分析有关联趋势(P<0.10),GG型个体相较于AA、AG型个体有提升趋势,对于这三个性状来说,有利基因型都是GG型,说明选留该位点GG型进行苏淮后备猪抗腹泻选育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苏淮后备猪生长相关性状。【结论】据此,苏淮猪群体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抗腹泻等位基因频率较高,进行抗腹泻选育的可行性强,同时对于苏淮猪群体,不仅可通过选留提升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GG型频率来提高抗腹泻能力,还能同时实现对苏淮猪群腿臀围、日增重的选育提升。  相似文献   

10.
晋鲜糯玉米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了晋鲜糯玉米系列品种晋单(糯)41号、鲜糯2号、晋鲜糯6号、晋糯8号、鲜甜2号、晋糯5号、晋糯10号这7个品种的选育过程、选育方法、品种特征特性以及各品种推广模式、品种应用情况,可为糯玉米育种和种植加工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籼型香糯新品种—滇新10号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利用籼粳亚种间和地理远缘间的品种杂交,经8代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亩产量在425~666公斤,比当地糯谷品种增产12.76%~212.42%。目前已在云南、四川、安徽,湖北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籼型香糯—滇新10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正> 据调查,饲养专业户饲养母猪少者4~5头,多者15~20头。为避免历次引种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而同时又能保证猪群品质的不断提高,必须充分注意后备母猪的选留工作。一、纯种猪养殖专业户选留后备母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通过调查与检测确定倒刺鲃选育目标,按选育目标选留西江野生群体、西江养殖群体、北江野生群体和北江养殖群体等不同来源群体的个体,建立了4个倒刺鲃繁殖群体;选择西江野生群体的雄鱼和北江养殖群体的雌鱼繁殖子代开展群体选育,按照选育目标,分夏花鱼种、一龄鱼种、后备亲鱼等3个阶段选育倒刺鲃优良个体,每个选择阶段的中选比率分别为10%、20%和10%,最终选育出倒刺鲃后备亲鱼314尾,中选比率为0.2%。  相似文献   

14.
<正>1要选好种母猪种母猪应当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春季断奶仔猪中进行选留(后备母猪),选留这个时期的仔母猪生长快,生育力强。在后备母猪6-8月龄时选繁殖用的种母猪,应当选留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四肢开阔、乳头发育均匀良好的母猪。用优良的瘦肉型种公猪与本地母猪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可以充分利用杂交优势,这样繁殖的母猪不仅初生仔猪体重大、生活力强,而且可使猪能多产仔30%-4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云南省地方籼稻和粳稻的稻瘟病抗性和农艺性状差异,筛选适宜于种植区环境的优异地方稻种,为稻瘟病的抗性育种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地方籼稻和粳稻品种各23份为材料,利用8个稻瘟病菌株进行室内苗期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瘟基因推导,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地方稻种。【结果】抗性频率为0.0%~25.0%、25.1%~50.0%、50.1%~75.0%和75.1%~100.0%的粳稻品种分别有4、5、6和8个,籼稻品种分别有0、4、7和12个。粳稻和籼稻接种8个稻瘟病标准菌株后,籼稻的稻瘟病抗性整体高于粳稻。46个水稻品种的抗瘟基因组成较复杂,其中,能推导出抗瘟基因的品种共17个,其中粳稻品种7个,籼稻品种10个;抗性基因组成复杂的品种(可能含有的抗瘟基因在6个或6个以上)有23份;含有未知抗瘟基因的品种有6个,均为粳稻;Pik、Piz-t、Pib、Pi1、Pi11和Pita-2基因在籼稻中出现的次数高于粳稻,其中Pita-2基因仅存在于籼稻品种吉强糯和天杂58中;Pik-s、Pita、Pi3、Pi12和Pii基因在粳稻中出现的次数高于籼稻,其中Pi12基因仅存在于粳稻品种日本谷和华街中。农艺性状调查测定结果显示,在株高、穂长、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粳稻品种间的差异明显大于籼稻品种;在产量方面,籼稻品种间的差异小于粳稻品种。筛选出的高抗稻瘟病品种:镰刀谷(粳稻)、香糯(籼稻)、毫糯早(籼稻)和老品种糯谷(籼稻);高产品种:日本谷(粳稻)和粘珏香(籼稻);矮杆品种:冷水汕优(粳稻)和白壳糯(籼稻);多穗品种:日本谷(粳稻)和老品种糯谷(籼稻)。【结论】籼稻所含的抗瘟基因数量和稻瘟病抗性整体较粳稻高,说明籼稻的抗谱范围更广。筛选出的粳稻品种冷水汕优和日本谷可用于优质高产品种选育,籼稻品种香糯和毫糯早可用于稻瘟病抗性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6.
好的猪场,非常重视选育后备母猪工作,使优良的后备母猪不断地充实到生产母猪群当中,使能繁母猪保持在一定的规模,不断的保持更新,产仔数不断提高,出栏量越来越多。笔者结合多年的猪场生产管理经验,总结出后备母猪选育和饲养管理的经验,供大家参考。1后备母猪的来源优先考虑自繁自养种猪群所繁殖的后代,避免因引种而引入疾病。其次选择到健康、信誉好、各项生产性能优良的种猪场引种。2品种的选择作为母猪的品种,建议农村散养户优先选择产仔数多,泌乳性能好,母性好,性情温顺、耐粗食、抗病力强的母猪品种,具有这些特性的中国优良品种有:广西陆川母猪、江苏太湖猪、广东梅山猪等,可以节约饲养成本和提高成活率。大型瘦肉型猪场大多选择引进品种长白和大约克二元  相似文献   

17.
红糯优36是用不育系红糯1A与恢复系R413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糯稻品种。该品种糯性优良,丰产稳产,耐肥耐病,耐热性、抗倒性适中,201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红糯优3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推广优势及风险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紫玉糯是一个新育成的中籼黑糯品种,由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品种接骨糯的变异株系选育成。介绍了紫玉糯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特性及利用价值。该品种黑色素含量为95.5%、直链淀粉含量1.9%、碱消值6.1级;其色泽、气味和口味等均达到一等黑籼糯米标准;黑米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均达到二等黑籼糯米标准;富含有益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钙、铁、锌和硒含量分别为138、13.55、16.2和0.096 mg/kg。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6015),作为优异高档黑糯米酒和米粥及饮料的原料,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紫玉糯是一个新育成的中籼黑糯品种,由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品种接骨糯的变异株系选育成。介绍了紫玉糯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特性及利用价值。该品种黑色素含量为95.5%、直链淀粉含量1.9%、碱消值6.1级;其色泽、气味和口味等均达到一等黑籼糯米标准;黑米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均达到二等黑籼糯米标准;富含有益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钙、铁、锌和硒含量分别为138、13.55、16.2和0.096 mg/kg。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6015),作为优异高档黑糯米酒和米粥及饮料的原料,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系统保存模型与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面对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存要以活体保种为主要形式,且面临经济特性选育提高,以及品种数量多的三大特点,为突破以Wright有效含量为核心的保种理论关于避免选择等条件的限制,提出了变无目标的随机保种为有目标保种,变避免选择的静态保种为利用选择的动态保种,变各品种互不联系的孤立保种为特性统一分配联合保种的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该模型有两个目标,一是使特性安排在表现最突出的品种中保存,二是使品种选择特性之间遗传正相关大,负相关小。最后给出了中国猪种质特性的系统保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