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真菌是一类真核微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叶绿素,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大多数呈分支或不分支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和无形繁殖,一般有菌丝和孢子构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已知的10余万种真菌中,文献记载能感染动物的约1400余种,可感染犬、猫的仅占几十种。引起犬感染的浅表真菌主要有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毛癣菌和马拉色菌,深部感染的真菌主要有念珠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和隐球菌等。  相似文献   

2.
业已证明,禽舍不仅为其菌的生存而且为其繁殖提供了一种适宜的环境。家禽饲料中真菌的生长与饲料营养价值的降低和真菌毒素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尽管以住的研究为控制真菌活性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但是还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研究以阐明在饲料出厂以后,影响其中的真菌活性的因素。本研究旨在查明真菌活性与饲料颗粒质量因素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3.
曹运东 《广东蚕业》2005,39(2):15-15
本文主要评估了不同细菌菌株对整齐小菌核的生物学抑制,整齐小菌核(Scle.rotium Rolfsh)是桑树真菌病原菌,可导致颈腐病。分离得到的细菌一缓病芽孢杆菌(Bacellus Lentmorbus)在PDA培养基上明显(P〈0.05)抑制(85.26%)了真菌的生长,该菌与在培养基中加入化学药剂多菌灵和克菌丹一样能抑制菌丝生长。该分离菌还能抑制真菌生成菌核。  相似文献   

4.
养殖场户春季饲喂牛的饲草大多是上年储存的,由于饲草储存的时间长,若饲草在储存期间,保管不善,特别是部分养殖场户储存于露天的饲草,若遭遇雨雪浸淋后,其饲草草垛中寄生的真菌就会大量地生长繁殖,主要是黄曲霉菌、镰刀菌、赤霉菌等(其黄曲霉菌、镰刀菌、赤霉菌等可以寄生在稻草、麦秸、花生秧等多种饲草中)可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霉菌大量地生长繁殖,同时产生真菌毒素,常会导致饲草发霉变质,如果春季牛采食了这些发霉变质并含有真菌毒素的饲草后,就极易导致牛发生霉变饲草中毒。  相似文献   

5.
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择黔北具有代表性的灰岩黄壤,在实施秸秆还田的基础上,设置烤烟-小麦(T-W)和烤烟-油菜(T-C)连作,以及烤烟-小麦-玉米(T-W-M)和烤烟-油菜-玉米(T-C-M)轮作处理。利用常规分析和454-高通量测序,连续种植10年后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和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使土壤有机质比起始时增加11.23%~16.06%,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提高,土壤脱氢酶活性增强,有益于保持土壤肥力和生产力。轮作显著提高真菌的18S rDNA序列数、种类(OTUs)和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前20种优势菌株的丰富度之和降低,说明轮作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使之适合多种真菌的繁殖生长,种群数量增加。多种真菌共同存在,互相制约,可防止病原真菌过度繁殖,抑制病害的发生。而在连作土壤中,真菌种群数相对减少,优势种群突出,导致作物真菌病害的发生几率增加。此外,在土壤真菌中,子囊菌超过75%。实施不同种植模式10年之后,前20种优势菌株中仍有8株共同存在于各处理的土壤中;在T-C处理的土壤中,这些优势真菌均可在其他3种种植模式之一的土壤中出现。说明土壤环境与真菌种群结构密切相关,但又因作物种植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一种既能防治肠道疾病又能促进禽畜生长的活菌制剂“华星宝”,已由上海华星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 “华星宝”是一种活性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由3种活菌制成。它对机体发挥生态调整效应。活菌在肠道内繁殖,合成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参与脂类、糖类的代谢,抑制外来致病菌的繁殖,促进肠道正常群体的恢复,提高免疫力。它能迅速治疗各种泻痢,对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7.
1黄曲霉菌 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曲霉属。本菌为需氧菌,最适温度30~33℃,相对湿度80%~90%为最佳条件。花生、玉米是其较好的生长基质。寄生曲霉也是产生黄曲霉毒素(AFT)的主要菌株,其特性与黄曲霉类似,我国分布较少。青霉、毛霉和根霉等真菌也能产生AFT,但产毒量甚微,其特性与黄曲霉类似。黄曲霉菌菌落生长较快,10~14天直径可达3~4厘米或6~7厘米。菌落正面色泽也随其生长由白色变为黄色及黄绿色,呈半绒毛状。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菌是一种真菌。黄曲霉毒素对人、畜肝脏有剧烈损害,资料记载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以上。目前,黄曲霉毒素对食品原料和成品的污染很普遍,我国南方地区,印度、美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粮食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率均较高。1黄曲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1.1黄曲霉毒素的来源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真菌中的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寄生曲霉在我国较罕见。黄曲霉菌作为贮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普遍存在于空气和土壤中,在有氧、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容易生长,可在花生、玉米、大米、小麦、大麦、棉籽和大豆等农产品上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9.
徐杉  李彦忠 《草业学报》2016,25(7):203-214
箭筈豌豆是一年生野豌豆属植物,也是野豌豆属的重要栽培种。截止2015年年底,世界范围内箭筈豌豆真菌病害共有14种,分布于28个国家或地区,茎叶部病害、根部病害和系统性病害分别有10种(黑腐病、炭疽病等)、3种(丝囊霉根腐病、镰孢根腐病、腐霉病)和1种(黄萎病)。这些病害中,链格孢黑斑病、丝囊霉病、腐霉病、黄萎病4种病害仅在国外报道。附球菌叶斑病和葡柄霉叶斑病两种病害仅在我国发生。我国共10种病害,在10个省区有报道,其中病害发生数最多的地区为甘肃(8种),其次为云南(6种)。箭筈豌豆的真菌性病原共有43种,25种为半知菌,占总数的58%,其余为7种子囊菌、6种担子菌、5种鞭毛菌,分别占总数的16%,14%和12%。43种病原真菌中,有15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仅在国外报道,有7种真菌引起病害仅在我国报道。还有7种真菌只在箭筈豌豆上发现,再无其他寄主报道。另外,我国还在箭筈豌豆种子上检测出6种种带真菌,其中4种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箭筈豌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国内外对箭筈豌豆真菌病害的危害程度、发生规律和防治等方面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灰斑病等几种病害上。随着箭筈豌豆栽培面积和需求的扩大,应该关注影响我国箭筈豌豆生产的主要真菌病害,在确定病原真菌的基础上,加深对病原真菌发生规律的研究,制定出有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曲霉菌病是养禽业中危害严重的一种真菌传染病,其病原是黄曲霉菌和烟曲霉菌。该病原可在常温下生长繁殖,又可在禽的体内生存。该病多发于1月龄内的幼鸡,成鸡很少发生且成散发性。广饶市某鸡场产蛋鸡2003年8月发生了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11.
罗布麻斑枯病(Septoria apocyni)是一种严重危害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产量和品质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罗布麻叶片与茎秆,初期叶片形成轮纹状病斑,后期危害茎秆,严重时病斑连接,罗布麻呈烧焦状枯死。本文系统研究了分离自甘肃(GS)和新疆(XJ)罗布麻叶斑病的2株罗布麻壳针孢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不同培养基、酸碱度、温度、光照对菌落生长的影响,筛选罗布麻壳针孢菌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GS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好,XJ菌株在10%罗布麻汁液+PDA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好;该菌在供试的7种培养基上均未产孢;菌落在10~30℃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pH 4~10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pH为5~5.5;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好。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该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四种宿主植物及其不同栽培密度对AM真菌扩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的构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高效繁殖体系,本研究利用盆栽培养法研究玉米、高粱、青葱和三叶草等4种不同的宿主植物及其不同的栽培密度对AM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扩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4种宿主植物均可与AM真菌形成共生体,宿主植物种类和栽培密度对生物量、侵染率、孢子密度等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除白三叶的地径和高粱的叶片数外所有植物的生长参数指标在高密度(10株/盆)栽培下均低于低密度(5株/盆)处理,但10株/盆处理的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均显著高于5株/盆(P<0.05)。本实验表明不同的宿主植物与AM真菌的共生状况不同,选择生物量大的玉米,并采用适度的密植栽培虽然会导致对宿主植物生长的不利条件,但却可以增加AM真菌的孢子产量,适合于AM真菌扩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蜂胶对微生物抑制作用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萍 《蜜蜂杂志》1995,(12):3-4
通过10%蜂胶乙醇溶液对各类微生物抑制作用的试验表明,蜂胶除了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病原真菌及病毒外,还能抑制一些腐生真菌、放线菌及酵母菌等生长繁殖,从而扩大了蜂胶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家禽真菌病     
真菌是一个大家族,里面有许许多多成员,现在已知的真菌种类大约有10万种,它们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中,在这许许多多的成员中,有许多真菌能造福于人类,但亦有多种真菌对人、畜、禽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其中对人畜(禽)危害较大的大约有数十种。真菌对家禽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寄生性真菌侵入禽体后,直接导致禽体发病;一是通过真菌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代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和了解真菌在宠物犬感染情况,通过SDA培养基分离和纯化真菌,根据菌落特性和菌丝生长速度,对患病犬的被毛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在宠物犬上分离犬小孢子菌、阿耶罗毛癣菌、须毛癣菌、尖端赛多孢子菌、杂色曲霉、马内菲青霉、近平滑念珠菌等,并且统计不同真菌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6.
从黑龙江省安达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草业科学系试验田健康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出1株拮抗真菌BIBA-G563,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其对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真菌镰刀菌的抑制能力及盆栽防治根腐病的效果。经鉴定,拮抗真菌BIBA-G563为变灰青霉。BIBA-G563与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层出镰刀菌、轮枝镰刀菌四种病原真菌的第9 d平板对峙抑制率在28.62%~64.67%之间,无菌发酵液对四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10.34%~15.98%之间,对四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在16.95%~35.95%之间,对盆栽紫花苜蓿镰刀菌根腐病防效为75.40%。表明生防真菌BIBA-G563能够有效抑制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pH值和温度对食线虫真菌弯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musiformis)生长的影响,将A.musiformis的菌丝接种于已经高压灭菌的0.4 g/L玉米琼脂(CMA)平板培养基中,分别置于10℃、11℃、15℃、20℃、25℃、28℃、30℃、35℃、37.5℃的恒温箱中培养,同时把菌接种到不同pH值梯度(1~14)的0.4 g/L CMA平板培养基中,从接种后第二天开始,每天选取特定的时间点去观察和测量A.musiformis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A.musiformis在pH值为4~12的环境下均能生长,其中pH值为9时生长速度最快;当温度为11℃~35℃时,该真菌均能生长,30℃时该菌的生长速度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8.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大型药用真菌,包含纤孔菌属、针层孔菌属和嗜蓝孢孔菌属中的多个种。对采自陕西省榆林市桑树上的野生桑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形态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证明分离的菌株属于桑黄类真菌粗毛纤孔菌(编号ZA-14)。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该真菌的培养特性进行研究,确定ZA-14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适pH为8~9,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采用平板培养法对固体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在每100 mL PDA培养基中添加10 mL桑枝木屑煮出液即可显著促进菌丝生长,而玉米芯对菌丝生长起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ZA-14菌株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中检测到hispolon、hispidin、原儿茶酸、麦角甾醇和腺苷5种标志性药用成分,其中原儿茶酸、麦角甾醇和腺苷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和多年生野生桑黄。  相似文献   

19.
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危害动物正常的生长繁殖。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霉菌能利用饲料(谷物)中的营养进行生长繁殖,降低了饲料原有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繁殖性能;干扰动物免疫系统;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要从污染材料中分离鼻疽菌,需要使用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和抑制杂菌药物两部分组成,前者必须能充分适合鼻疽菌的生长,后者则需能抑制病料中的杂菌,但不妨碍鼻疽菌的生长繁殖,这两个因素都必须具备,才有可能从污染材料中分离出鼻疽菌。一两年来,我们在分离鼻痘菌所用的基础培养基和抑制杂菌药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找到了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性培养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