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北部湾鱼类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2007年在北部湾海域进行的4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对北部湾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格局进行分析。该调查共采获鱼类323种,隶属于18目101科。以冬季出现种类数最多,为231种;秋季和夏季次之,分别为217种和214种;春季最少,为186种。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分析了北部湾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5个群落,为较为稳定的东北部沿岸群落(群落Ⅰ)、海南岛西岸群落(群落Ⅱ)、北部湾中南部群落(群落Ⅲ)、白龙尾岛附近海域群落(群落Ⅳ)和季节波动较大的琼州海峡西侧群落(群落Ⅴ)。ANOSIN检验表明,各群落间鱼类组成的差异极为显著(R=0.896~0.956,P<0.001)。对不同季节鱼类群落格局与环境因子(水深、底层水温、底层盐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鱼类群落组成的变化与水深的相关性最好(春季R=0.491,夏季R=0.578,秋季R=0.594,冬季R=0.514),与温度和盐度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岛礁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于2016年8月、12月及2017年2月和5月对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进行了渔业资源季度调查。利用聚类分析、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和生物环境相关分析(BIOENV)等方法,对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组成、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共采集鱼类96种,隶属于12目47科77属,其中鲈形目占比最大,其生物量和丰度占比均超过50%。龙头鱼为全年优势种,春季优势种包括刺鲳、黑鳃梅童鱼和宽体舌鳎;夏季优势种为小黄鱼、带鱼和六丝矛尾虾虎鱼;秋季和冬季优势种相同,为棘头梅童鱼和凤鲚。聚类分析和nMDS结果显示,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鱼类群落可分为站位组I (岛礁周围站点为主)、站位组II (邻近岛礁站点为主)和站位组III (远离岛礁站点为主)。除春季站位组I与站位组III、站位组II与站位组III外,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在各季节不同站位组之间皆存在显著差异。BIOENV分析显示,在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和水深3个因素中,底层水温对鱼类群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首次对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根据 2015 年春季(4 月), 2017 年春季(3—4 月)和秋季(11 月)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及其附属湖泊布裙湖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 对墨脱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春、秋季墨脱江段及布裙湖共捕获鱼类 18 种, 隶属于 2 目 4 科 13 属, 其中外来鱼类 2 种, 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通过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新物种 3 种, 分别属于裂腹鱼属(Schizothorax)、墨头属(Garra)和鰋属(Exostoma), 暂时命名为裂腹鱼属待定名种(Schizothorax sp.)、墨头鱼属待定名种(Garra sp.)和鰋属待定名种(Exostoma sp.)。春季墨脱江段干流和支流的鱼类种类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干流主要由大中型鱼类组成, 支流主要为小型鱼类。优势种组成也存在差异, 仅弧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curvilabiatus)为干流和支流的共有优势种。相对资源量最高的鱼类为弧唇裂腹鱼(S. curvilabiatus), 在干流中平均每小时电捕获鱼类重量为 9844.7 g; 平均每组网捕获鱼类重量 446.0 g, 支流平均每小时电捕获鱼类重量为 486.4 g。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 0.95~1.77, 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 0.58~1.13, 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 0.37~0.77, 其中干流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支流, 表明春季墨脱江段干流鱼类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支流。  相似文献   

4.
黄海山东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结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了解黄海山东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现状,2006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在该海域利用疏目变水层双拖网进行了调查,共设置45个调查站位。调查数据根据各站位扫海面积和各鱼类可捕系数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等级聚类、非度量多维标度、相似性百分比、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等方法,对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与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鱼类61种,春、秋季各50种。春季优势种为玉筋鱼、方氏云鳚和鳀;秋季优势种为鳀和青鳞小沙丁鱼。群落组成以小型、低质种类为主,春季有18种,秋季有12种种类个体平均体质量小于10 g。根据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分析结果,黄海山东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均可划分为2个群落:近岸浅水群落(组Ⅰ)和远岸深水群落(组Ⅱ)。春季,组Ⅰ包括22个站位,组Ⅱ包括15个站位,组间差异系数为73.94%;秋季,组Ⅰ包括17个站位,组Ⅱ包括21个站位,组间差异系数为55.97%。BIOENV程序分析表明,鱼类群落与水深的相关性较好,春季相关系数为0.474,秋季为0.579。黄海山东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Ⅰ、Ⅱ的数量优势度曲线均高于生物量优势度曲线,W统计值均为负值,且春、秋季群落Ⅱ的W统计值均低于群落Ⅰ,鱼类群落结构处于严重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5.
张芮  薛莹  张崇良  任一平  徐宾铎 《水产学报》2018,42(7):1040-1049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等影响着海洋鱼类群落动态及其稳定性。为深入研究海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变化,根据2011年、2013—2016年春、秋两季在该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结构冗余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海州湾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冗余度。结果显示,海州湾及邻近海域春、秋季鱼类均可划分为南北两个群落。春季北部群落的典型种包括方氏云鳚、细纹狮子鱼、黄鮟鱇和大泷六线鱼;南部群落的典型种为小黄鱼、短吻红舌鳎、方氏云鳚和星康吉鳗。秋季北部群落的典型种为棘绿鳍鱼、长蛇鲻和星康吉鳗;南部群落典型种包括短吻红舌鳎、棘头梅童鱼、鮸、矛尾虾虎鱼、小黄鱼和皮氏叫姑鱼。春、秋季鱼类群落响应单元数均为1,群落结构冗余度水平低;响应单元中种类与南、北鱼类群落典型种组成相似,表明海州湾春、秋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特征主要受方氏云鳚、细纹狮子鱼、小黄鱼、棘绿鳍鱼和长蛇鲻等少数种类决定。决定海州湾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的可替代种类较少,当主要种类受损时,群落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亚湾海域鱼类早期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种类组成, 利用 DNA 条形码技术对该区域鱼卵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于 2022 年 4 月在大亚湾的 14 个站点进行了采样调查, 采用线粒体 DNA 的 CO I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片段作为分子标记, 利用 DNA 条形码技术鉴定了大亚湾海域春季的鱼卵种类。结果发现, 大亚湾春季鱼卵种类共 36 种, 隶属于 7 目 16 科 26属, 其中 31 种鉴定到种, 有 3 种鉴定到属, 2 种鉴定到科。鱼卵的平均密度为 10.12 ind/m3 , 密度最大的站点(37.3 ind/m3 )为 S7。鱼卵的优势种(优势度≥0.02)为项斑项鲾(Nuchequula nuchalis)、十棘银鲈 (Gerres decacanthus)、克氏副叶鲹(Alepes kleinii)、岛屿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insularis)、中颌棱鳀(Thryssa mystax)、 叶鲱(Escualosa thoracata)、黄斑光胸鲾(Photopectoralis bindus)。环境因子分析表明, 本研究中环境因子与优势种鱼卵分布无强相关性, 主要是由于优势种鱼卵种类是广温广盐性鱼类, 对海域环境适应性很强。结果显示, 大亚湾海域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场, 但鱼卵种类仍然以小型化和低值化为主, 应进一步加强对大亚湾渔业资源的保护, 恢复其鱼类优良种质资源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沿岸岛礁区贝类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莉  张龙  张宾  水柏年 《水产学报》2010,34(11):1769-1775
于2009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分别在浙江温州、台州、宁波和舟山各选取2个站点,在其岛礁区潮间带采集贝类样品,调查贝类的种类和数量分布特征,共鉴定出贝类26种,隶属3纲、11目、16科、22属。春季,高生物量分布于8号站位(499.11 g/m2),高密度分布于3号站位(145.67 ind/m2),低生物量和低密度皆分布于1号站位(31.96 g/m2、36.92 ind/m2);秋季,高生物量和高密度皆分布于8号站位(206.82 g/m2、93.00 ind/m2),低生物量和低密度也分布于1号站位(26.92 g/m2、38.91 ind/m2)。采用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相结合作为贝类优势种衡量指标的方法得出,优势种有疣荔枝螺、青蚶、条纹隔贻贝和渔舟蜑螺。贝类季节变化显著,春季生物量和密度大于秋季。通过气温、水温、海流等环境因子的分析得出,随春季水温回升,大量的贝类由潮下带来到潮间带,故春季密度分布很高,但受水温下降、被捕食和自然死亡等因素影响,秋季则趋于明显回落,且8号站位(南麂列岛)由于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其贝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明显高于其它站位,其优势种的优势壳高(壳长)组在各个站位中也相对较高。1号站位主要由于过度采捕,其贝类资源衰退严重。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闽南渔场沿海仔稚鱼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根据2022 年5 月(春季)、2022 年11月(秋季)、2023 年2 月(冬季)以及2023 年7 月(夏季)开展的4 个航次仔稚鱼调查资料, 研究该海域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探讨闽南渔场海域的水文特征与仔稚鱼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 (1) 4 个航次共采集仔稚鱼1114 尾, 隶属于9 目40 科87 种, 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数量最多, 占研究海域仔稚鱼总数量的65.26%;夏季仔稚鱼丰度最高, 种类数最多, 秋季仔稚鱼丰度最低, 种类数最少; 各季度间优势种差异明显, 无公共优势种。(2) 闽南渔场沿海仔稚鱼群聚的组成各季节存在显著差异, 春−夏、夏−秋、秋−冬和冬−春的季节物种更替率依次为88.46%、98.15%、100.00%、92.11%。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仔稚鱼Margalef 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夏季最高, 但Pielou 均匀度指数()冬季最高。(3) 仔稚鱼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表明, 春季、夏季和冬季各站位仔稚鱼群聚划分明显, 春季仔稚鱼群落可分为近岸类群和近海类群2 个群组, 夏季和冬季仔稚鱼群落均可分为近岸类群、近海I 类群和近海II 类群3 个群组。(4) 仔稚鱼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不同站位间盐度变化和季节间的温度变化是影响仔稚鱼时空分布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闽南渔场渔业资源的补充机制及制定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金沙江干流2022 年5 月至2023 年11 月6 个站位(岗托、奔子栏、石鼓、攀枝花、巧家、绥江)的渔获

物调查数据, 分析鱼类群落组成现状、优势种特征、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分布, 提出金沙江干流鱼类的保护措施。研

究结果显示, 共采集到鱼类68 种, 隶属于4 目15 科48 属, 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51 种), 占总种数的75.0%, 国家

级保护鱼类5 种, 外来鱼类7 种; 生态类型主要为杂食性、底栖性和定居性鱼类, 分别占66.18%、44.12%和72.06%;

群落优势种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齐氏罗非鱼(Coptodon zillii)和长丝裂腹鱼(Schizothorax dolichonema);

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ʹ)、Simpson 多样性指数(Dʹ)、Peilou 均匀度指数(Jʹ)和Margalef 丰富度指

数(Rʹ)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76~2.012、0.646~0.816、0.574~0.797 和1.149~2.870, 经ANOVA 分析检验, 4 个多样性

指数的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 而空间差异明显(P<0.05); ABC 曲线分析结果表明, 生物量曲线在丰度曲线上方,

W 统计值为正值, 表明群落受到的扰动较小, 但与历史记录相比, 鱼类种类和生态类型均有一定变化; 2022—2023

年的属间-科间多样性指数(genus-family diversity index, G-F)由0.29 降低为0.19, 但物种数相对增多; 聚类分析和

NMDS 排序分析结果表明, 金沙江干流河段鱼类群落分成2 组: 岗托、奔子栏、石鼓为一组; 巧家、攀枝花、绥江

为一组; 相似性百分比(SIMPER)分析表明, 不同季度之间的鱼类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显著, 主要分歧种为张氏䱗

(Hemiculter tchangi)和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作为禁渔后开展的系统调查, 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禁捕效果评

估提供基准。建议在加强禁渔管理的同时, 监测外来种种群动态, 以及开展干支流生境修复等措施保护金沙江鱼类

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辽东湾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20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在该海域进行了3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据此分析辽东湾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和群落空间结构随季节变化的情况,并计算群落季节更替与迁移指数,建立鱼类群落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调查结果显示:辽东湾春、夏、秋3个季节共捕获鱼类58种,其中春季34种、夏季49种、秋季46种;优势种春季为短吻红舌鳎、黄鲫和皮氏叫姑鱼,夏季为矛尾虾虎鱼、短吻红舌鳎、白姑鱼、皮氏叫姑鱼和斑鱼祭,秋季为矛尾虾虎鱼、短吻红舌鳎、六丝钝尾虾虎鱼、黄鲫和皮氏叫姑鱼;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1.34~1.63,丰富度指数为1.44~1.68,均匀度指数为0.60~0.64;辽东湾鱼类可分为3个群落类型,靠近湾顶的北部近岸浅滩水域群落、辽东湾中南部深水区群落和辽东湾湾口深水区群落,其中春季和夏季可分为3个群落组,秋季分为2个群落组;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在春、夏季与底层温度相关性系数最高(春季R=0.270、夏季R=0.408),在秋季与水深相关系数最高(秋季R=0.376);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结果显示,辽东湾鱼类丰度优势度曲线均位于生...  相似文献   

11.
滇池非封闭围隔水体底栖动物的监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昆明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中,非封闭围隔水体试验区马村湾、海东湾底栖动物1年的定量、定性监测结果。调查中共采到底栖动物27科、68种;定量采样点底栖动物全年平均密度为7198.11条/m^2,生物量为60.16g/m^2;分析了本底调查与监测调查中种类的消长、分布;评价了底栖动物与其它生物及生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一种病原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病毒球状、无囊膜,大小为55nm左右,病毒核酸有12个基因组片段,为3/3/6型,总分子量20kb左右。推测病毒核酸为RNA,初步确定为呼肠孤病毒样病毒(Reovirus-like Virus)。实验提示该病毒对温度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位准确和应用广泛等优点 ,能够对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准确地鉴别和定位[1] 。该技术的应用为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研究开辟了有效途径 ;同时对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不断研究也推动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迄今为止 ,国内外学者对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和定位已作了大量工作。1 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种类对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均使用哺乳动物的抗血清 ,迄今为止还未发现使用专门的鱼类抗血清对鱼类胃肠道内分泌…  相似文献   

15.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s of the gonads of Siganus argenteus showed that gametes developed toward the last quarter moon from May to July. Weekly changes in plasma steroid hormones were correlated closely with gonadal development.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stimulated in vitro production of steroid hormones at the specific lunar phas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comitant physiological events in the gonads strictly changes with the lunar cycle.  相似文献   

16.
Semen cryopreservation in the Salmonidae and in the Northern pi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esent paper summarizes the data on a semen cryopreservation method for the Salmonidae (Oncorhynchus mykiss, Salmo trutta f. lacustris, Salvelinus fontinalis, Salvelinus alpinus, Salmo trutta f. fario, Hucho hucho, Coregonus lavaretus, Thymallus thymallus) and for the Northern pike (Esox lucius) published during recent years. It describes (1) method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perm viability; (2) the protective efficiency of substances specifically for prote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arts of cells and the process of extender development; (3) the freezing, thawing and fertilization conditions; and (4) the tolerable deviations from the freezing protocol for more easy application. Finally, biomarkers are reported that predict the suitability of semen for cryopreserv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frozen–thawed semen.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不同学者对河纯毒素起源的几种解释,从遗传学角度解释河纯毒素是河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的解释较为合理。本文对河豚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河豚毒素是钠离子通道阻断剂,是一种强海洋神经毒剂,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河鲍毒素的控毒手段以及河纯毒素作为一种工具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的重心。预警原则作为一种新颖的环境资源管理手段,其对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的有效性已为一些国际协定和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所确认。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管理实践和相关法规并没有明确采用预警原则。因而,针对我国近海生物资源养护不利的现状,我国有必要增订相关立法,将预警原则规定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我国各海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适用预警原则,以顺应全球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海水交换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交换研究是海洋生态研究的新热点问题,对海域环境质量的评价有重要作用,并且对新兴的人工鱼礁区海洋生态变动机制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海水交换能力的研究进展,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国内外海水交换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海湾水交换以及人工鱼礁区水交换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BP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s frequently observed in male dogs older than five years. Uncomplicated BPH is therefore regarded as a normal aging process. Only 1-2% of the males develop malign tumors, furthermore acute or chronic prostatitis, abscesses or cysts.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ic diseases requires special physical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hormonal effective substances, antibiotics, antiphlogistics, analgesics and surgical procedures (prostatectomy, castration) are recommended. The author successfully uses a therapy in two phases starting with an intensive medication (Tardack plus antibiotics s.c./p.o. and local) for at least 10, up to 30 days, followed by surgery. Particularities in diagnosis and therapy are pointed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