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猪痢疾短螺旋体感染通常被称作猪痢疾,是由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对养猪业的危害较为严重,需要重视对其的防控。本文主要论述了猪痢疾短螺旋体感染的病原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猪痢疾也叫做黏膜出血性下痢、黑痢、血痢或者弧菌性痢疾,是由于感染螺旋体目、短螺旋体科、短螺旋体属的猪痢疾短螺旋体而发生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黏液性或者黏性出血性下痢。该病以较为缓慢的速度流行,但可持续较长时间,如育肥猪群在入栏时有出现发病,在出栏时依旧有发病。病猪经过治疗康复,停止用药后往往出现复发,导致感染猪群持续出现发病,不易净化,严重损害猪场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猪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为猪痢疾短螺旋体,患病猪会发生黏液性出血性结肠炎,伴随消瘦、腹泻等症状,该病在全世界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已经成为危害养猪业正常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介绍了猪痢疾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猪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会显著降低生猪的生产性能和养殖的经济效益,猪痢疾是生猪养殖中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感染了螺旋体目、短螺旋体科、短螺旋体属中猪痢疾短螺旋体而出现的一种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患病猪只主要会出现出血性下痢的情况,严重影响生猪的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制约了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本文将对生猪养殖中猪痢疾的疾病诊断措施以及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吕惠序 《养猪》2012,(5):102-104
猪痢疾(SD)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曾被称为猪痢疾密螺旋体或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主要感染生长育成猪,以消瘦、黏液性出血性结肠炎为主要特征的肠道传染病,过去也被称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血痢、黑痢或黏液出血性下痢等。病理学特征为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盲肠与结肠炎。它与称为猪结肠螺旋体病或猪肠道螺  相似文献   

6.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又称血痢,黏液性下痢或细菌痢疾等,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B.hyodysenteriae)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Whiting(1921)首次报道本病,1971年才确定其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现归为短螺旋体属。目前该病遍及世界主要养猪国家。我国于1978年由美国进口种猪时发现本病,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经临诊观察、粪便及大肠黏膜检查、病原分离培养、动物接种等确诊为猪痢疾。  相似文献   

7.
猪痢疾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斌 《猪业科学》2010,27(2):28-30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又称血痢,黏液性下痢或细菌痢疾等,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B.hyodysenteriae)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Whiting(1921)首次报道本病,1971年才确定其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现归为短螺旋体属。目前该病遍及世界主要养猪国家。我国于1978年由美国进口种猪时发现本病,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经临诊观察、粪便及大肠黏膜检查、病原分离培养、动物接种等确诊为猪痢疾。  相似文献   

8.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以拉稀、便血、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为特征。猪群感染初期呈急性暴发,来势很猛。目前尚无疫苗免疫,药物治疗也不理想,对养猪事业危害很大。该病国内报道较少,我省尚未见有报道,但据反映武都县白龙江沿岸  相似文献   

9.
猪痢疾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痢疾又称血痢,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对养猪生产危害严重,猪场一旦发生此病,猪只死亡多、增重慢,并且反复发作很难根除.  相似文献   

10.
猪痢疾又称血痢,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对养猪生产危害严重,猪场一旦发生此病,猪只死亡多、增重慢,并且反复发作彳艮难根除。  相似文献   

11.
猪痢疾是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猪痢疾短螺旋体是其病原,猪患病后会出现黏液性出血性结肠炎、腹泻等多种症状,且该疾病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养殖场呈现高发趋势,并逐渐成为威胁养殖工作发展的重要疾病类型,对生猪的身体健康以及养殖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相关养殖人员需要重视该病的诊治,降低该病可能对养殖工作造成...  相似文献   

12.
猪血痢综合征是由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引起的。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以消瘦、腹泻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较高。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病程大约为20天左右,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3.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又称血痢,是一种主要感染生长育肥期猪、以黏液性出血性结肠炎为主要特征的肠道传染病。SD的病原是猪痢疾短螺旋体(Brachyspira hyodysenteriae B.hyodysenteriae),最早是1921年在美国发现,但直到1972年才认定其病原为呈强β-溶血的厌氧的肠道螺旋体,被命名为猪痢疾密螺旋体,1991年将其归入蛇形螺旋体属,现将其归入短螺旋体属,为该属中对猪具有肠致病性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4.
猪痢疾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又称血痢,是一种主要感染生长育肥期猪、以黏液性出血性结肠炎为主要特征的肠道传染病。SD的病原是猪痢疾短螺旋体(Brachyspira hyodysenteriae B.hyodysenteriae),最早是1921年在美国发现,但直到1972年才认定其病原为呈强β-溶血的厌氧的肠道螺旋体,被命名为猪痢疾密螺旋体,1991年将其归入蛇形螺旋体属,现将其归入短螺旋体属,为该属中对猪具有肠致病性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5.
猪痢疾防治报告张锡毓,梁家富合浦县畜牧场王德龙合浦县兽药厂536100猪痢疾是一种由猪痢疾密螺旋体感染而发生的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大肠粘膜发生出血性、坏死性炎症。该病初期发生急性出血性下痢,随后形成亚急性和慢性粘液性下痢。病原体在病愈的猪肠道中存在数...  相似文献   

16.
猪痢疾又称血痢、黑痢、黏液出血性下痢等,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病猪消瘦、腹泻、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病理学特征为卡他性、出血性、纤维性或坏死性盲肠与结肠炎。(一)流行特点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染,以7~12周龄的幼猪发生最多,哺乳仔猪发病较少,不感染其他动物。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  相似文献   

17.
猪痢疾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痢疾,又称为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该病的发生可导致病猪死亡,生长率降低、饲料浪费、医药费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降,给养猪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猪痢疾是一种由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猪产生黏液出血性下痢、大肠黏膜产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或者大肠产生纤维素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猪痢疾又被称作黑痢、血痢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猪痢疾主要感染的动物为猪,对人或者其他动物不具感染性,并且对各种年龄阶段的猪都具有感染性,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猪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猪密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猪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以大肠黏膜卡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为特征,临床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猪痢疾又称为血痢、黑痢和粘液出血性下痢等.现称为猪痢疾或猪密螺旋体痢疾.本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出血性炎症,进而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感染,感染后可使病猪死亡,生长发育受阻,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