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性状的遗传评定采用的是动物模型计算方法,动物模型是计算预期传递力(PTA)最先进的方法。体型外貌性状的遗传评定由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承担,生产性能的预期传递力、体细胞评分、生产年限和净价值(NetMerit)的计算则由美国农业部家畜改良计划实验室(USDA-AIPL)进行。动物模型的评定方法是根据动物个体与其它评定的个体的亲缘关系来进行的。动物个体本身、祖先和后代的信息,与被评定个体间的所有已知亲缘关系信息综合到一起,并利用了母系信息,包括母系祖先信息和母系后裔信息。在动物模型的遗…  相似文献   

2.
应用优秀种公牛改良中国荷斯坦牛群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应用优秀种公牛改良黑龙江省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主要经济性状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地区多年来推广优良种公牛提高了生产水平,改善了奶牛群体型和繁殖力,同时证明了合理利用优秀种公牛仍是目前提高遗传品质,加速牛群育种进展,创造高产长寿奶牛群的有效途径。在种畜遗传评定中分析比较了不同模型育种植的估计结果,论证了采用动物模型进行种畜评定的准确性要高于公畜模型。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如何创造一流的奶牛遗传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50年中,加拿大建立和健全公牛遗传评定系统方面始终处于全球领先地位,90年代以来,尽管有全球MACE(多性状跨国评定)的结果和得到外国公牛精液的便利条件。加拿大的奶农和纯种繁9育者仍然大量使用本国公牛站后测的公牛精液。其深刻的原因是源于对本国遗传评定系统和公牛后测体系的信任。本文将介绍加拿大测定日模型的发展过程和先进性;讨论西马士公司的遗传育种计划、平衡育种的目标以及生物技术在选种中的应用;探讨育种者对于公牛全球评定的疑虑和近亲交配的关注;并且研讨迅速提高中国奶牛畜群遗传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奶业协会联合与加拿大奶业网(CDN)于2006年在北京签署了奶牛测定日模型遗传评估系统的引进协议。2007年中国奶业协会已应用此系统对部分有后裔测定成绩的种公牛进行了个体遗传评估.这标志我国奶牛遗传评估系统已有新的突破。传统动物模型奶牛遗传评估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包括需要通过测定日记录估计泌乳期记录,估计的过程本身存在较大的误差:对只作用于一定泌乳阶段的系统环境效应.无法在模型中直接考虑:假设性状的育种值在一个泌乳期内保持不变等。为解决上述问题.1993年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著名教授Larry Schaeffer首次提出了测定日模型.其原理是利用奶牛泌乳测定日记录直接估计奶牛泌乳测定日育种值,进而得到泌乳期育种值。目前世界上奶业发达国家加拿大、德国、荷兰等国家均采用测定日模型对奶牛进行个体遗传评定。  相似文献   

5.
关于南京市开展9分制奶牛体型外貌鉴定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加拿大奶牛体型外貌鉴定系统的历史及现状   加拿大奶牛体型外貌鉴定工作始于 1925年,最初只对公牛进行鉴定, 1927年才开始对母牛进行鉴定。 1953~ 1973年,评定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在此期间,成立了奶牛体型外貌评定顾问委员会,并引进了适合于计算机操作的新型奶牛体型外貌评定格式,所做的评定记录均被送到中心区一圭夫大学统一处理。 1982年,加拿大创立了自己的奶牛体型线性鉴定体系 (9分制 ),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完整的奶牛体型外貌线性鉴定系统的国家。从 1988年开始,加拿大使用掌上电脑,并用动物模型 BLUP法计算奶牛…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思想的动物模型产生于1994年 ,是现代高产奶牛的完美无瑕的典范 ,其体型外貌与奶牛的功能性状高度结合 ,它是高效奶牛研究的最新产物。它也是加拿大艺术工作者与加拿大荷斯坦奶牛协会、体型外貌鉴定委员会和奶牛评判委员会经过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果。当具有“加拿大特色的奶牛”的艺术化形象第一次出现在油画布上时 ,加拿大荷斯坦奶牛育种工作者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首次认识到需要制造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 ,那时 ,它被用作育种改良的工具 ,并为奶牛制定育种计划提供目标。虽然第一个加拿大的动物模型与今天的动物模型有某些相似之处 ,…  相似文献   

7.
从1989年7月开始,美国奶牛协会的遗传评定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准确.本文解释最新出现的动物模型评定系统中的变动.1 什么是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方法属于一种母牛和公牛的评定系统。在此评定系统中,所有亲属的遗传优点加上该动物本身的性能都被用来估计该动物的遗传潜力. 下面的方程式表示3种来源的资料怎样被结合着来估计1只动物的遗传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采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陇州奶牛繁育中心及7个陇州奶牛开放核心群20年来育种资料的数据,对陇州奶牛的主要性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18月龄体重、18月龄日增重以及体型评分)进行分析,并运用动物模型及MT-DFEML(多性状非求导REML)软件,计算了这些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主要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32、0.28、0.27、0.32、0.25和0.19。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均呈负相关,与体重、日增重呈正相关,乳脂率与乳蛋白率呈正相关,乳成分与体重没有遗传相关。体重、日增重与体型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奶牛体型评定主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的经验型体型评定、近代的印象型体型评定和现代的线性型体型评定。奶牛体型线性评定是本世纪80年代在奶牛遗传改良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是美国农业部和荷斯坦奶牛协会为合理解决奶牛育种中的体型评定问题,从1977年开始委托部分大学的有关专家研制,经数年研究比较于1980年提出的。新的线性评定方法经过反复试用修改补充,于1983年正式应用于荷斯坦即黑白花奶牛的体型评定中。此方法公布后,立即被日本、荷兰、加拿大、德国和英国等直接或间接采用。1986年我国北京农业大学师守堃等将线性鉴定技术引入我国,1987年根据理论研  相似文献   

10.
奶牛体型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体型的线性评定方法是本世纪80年代在奶牛遗传改良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的主要性状有15项,次要性状有14项之多,由此得到的数据资料累计起来就十分可观。如何时这些原始资料统计分析处理,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显得很重要。本文拟对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的15个主要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推导如何将这些性状转化为较少的指标,这些新指标既彼此互不相关、又能综合反映原来多个性状的信息,是原来多个信息的线性组合。从而利用这些较少的新指标就可方便地进行其他的统计分析。一、材料与方法数据取自于奶牛体型线性评定课题组五年中评定的北京市2649头成乳牛资料。评定的15个主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