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室外畜禽采血到室内血清分离,通过对兽医实验室血清制备各环节的分析,找出影响血清制备效果的因素,并探讨提出控制或解决影响因素的办法。血清是血清学检测实验必备的材料,足量、合格的血清是保证血清学检测成功的重要条件。血清的制备受多种条件的影响,对各种影响因素探讨如下:1采血环节影响1.1采血部位(1)猪采血部位可选择前腔静脉和耳静脉。但作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督检测需大批量采血  相似文献   

2.
鹅枕静脉窦采血制备抗小鹅瘟血清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70只青年鹅进行了枕静脉窦采血试验,并检测了4次重复大量采血的血清抗体效价及重复采血对试验鹅健康的影响。结果如下:一个抗体效价高峰期内,枕静脉窦4次重复采血(隔日1次或每日1次)所获平均血量(200mL)是宰杀采血量(110mL)的1.8倍,而获血清量则达2倍以上。所获血清的抗小鹅瘟病毒效价与宰杀采血的血清相当,对人工感染雏鹅的保护率达100%。4次重复采血对试鹅健康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鹅枕  相似文献   

3.
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微量采血时,血液流出血管后,容易凝固,不易流入微量采血管内,所采的血液不易分离到血清,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微量采血时采用兽用三棱针或兽用8、9号针头刺破血管,针在血管内稍微停留,拔针后,从血管内涌出的血液一般有绿豆大。在用塑料管采血时,我们把塑料管的一端切成45~50°斜角;这样,流出的血液则较易引流到微量采血管内.分离血清时,我们采用:1、加热法:采血后,把微量采血胶管在50~60℃容器内隔水浴;2.离心法:采血后,把微量采血胶管于2000转/分离心15分钟左右,可以得到理想的血清。析出后的血清,应立即倒出,放入冰箱待检.  相似文献   

4.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对牛采血及血清分离工作日趋频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失败现象也日渐增多,从而导致养殖户反感,工作成本增加.因此,笔者根据自己20多年在此方面的一些体会,提出一些新的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借鉴人用医学方面的技术,利用近年出现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和一次性注射器以及常规动物采血技术与离心分离技术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血清分离.采血及血清分离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5.
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微量采血时,当血液流出血管后,容易凝固,不易流入微量采血管内,所采的血液也不易分离到血清,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微量采血时采用兽用三棱针或兽用8、9号针头刺破血管,针在血管内稍作停留,再拔针,这时从血管内会涌出绿豆大的血液。采用塑料管采血时,笔者要把塑料管的1端切成45~50°斜角;这样,流出的血液则较易引流到微量采血管内。分离血清时笔者会采用加热法:采血后,把微量采血胶管在50~60℃容器内隔水浴;离心法:采血后,把微量采血胶管于2000转/min,离心15min左右,可以得到理想的血清。析出的血清,应立即倒出,放入冰箱待检。  相似文献   

6.
正血清学检测是诊断动物疫病、评价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血液样品的采集及制备足量、合格的血清是保证血清学检测成功的前提条件。畜禽采血及血清制备是畜牧兽医部门一项常规的业务工作,也是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现简单介绍猪禽采血及血清制备的操作方法,供参考。一、采血前调查摸底为了检验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是否达标,需要对已进行免疫接种的猪禽个体采血。采血前,认真查阅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对畜禽采血及血清分离工作日趋频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失败现象也日渐增多,从而导致养殖户反感,工作成本增加。因此,笔者根据自己20多年在此方面的一些体会,提出一些新的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借鉴人用医学方面的技术,利用近年出现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和一次性注射器以及常规动物采血技术与离心分离技术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血清分离。[结论]采血及血清分离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养禽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禽产品交易流通日益频繁,防疫水平也不断的提升,在抗体监测及病原学检测中都需要充足清晰的血清.熟练掌握采血技术及血清提取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及最基础的技术支撑.现将禽类实践中常用的采血技术及血清提取介绍如下. 1血液的采集 在临床中最常用方法是禽翼主静脉采血法,此种方法操作简单且容易上手,采血量充足,对机体损伤小,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生猪疫病监测与免疫抗体监测是掌握猪病发生、流行、净化的重要工作,猪血的采样是进行疫病监测与免疫抗体监测的前提,血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如何获得符合卫生要求、高质量的血清,是摆在基层兽医工作者面前的实际问题。猪的采血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前腔静脉采血、耳静脉采血,其中乳静脉、尾静脉、四肢静脉采血也有应用。根据不同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几种采血方法中前腔静脉适合各类体型的猪只采血,前腔静脉采血省工省时且采出的血样卫生干净。  相似文献   

10.
鹅大量采血体重变化的测定周岩许万祥李立顺汪夏时(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凤阳233100)制作禽类高免血清最大的经济成本和难题是大量屠宰放血后禽尸的处理。我们曾介绍了鹅枕静脉窦采血制抗小鹅瘟血清的方法〔1〕。但对采血中及采血后鹅群体重变化在国内外尚少见报...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检测牛的口蹄疫免疫抗体情况、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等,我们常常要对牛采血检测,以便了解牛体的健康状况。但在采血送检或接收血清、血液时,发现采血量或血清量不够,或者污染严重,送样人员总说血样难采。在此,就笔者多年来对牛的采血检测工作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同行分享,供大家参考。1采集血样工具5mL~10mL配8号~9号针头的一次性塑料  相似文献   

12.
采集动物血液是动物疫病采样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疫病监测意义重大。采血过程中应严格保持无菌操作。采血前,应用酒精棉对采血部位局部消毒。采血完毕,局部消毒并用干棉球按压止血。采血用的注射器和试管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无菌。在采血、分离血清过程中,应避免溶血。几种常用的动物主要采血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将120只青年鹅分为4组,每组30只。Ⅰ组为对照组,不进行免疫和采血,Ⅱ、Ⅲ、Ⅳ组进行3个采血期的免疫和鹅枕静脉窦采血,每个采血期采血3次,每2d1次,50mL/只。结果表明,在不同饲养条件下,Ⅱ、Ⅲ、Ⅳ组90只鹅3个采血期的平均采血量在410mL/只以上,且血清抗体效价稳定;在3个采血间期内,Ⅱ、Ⅲ、Ⅳ组鹅的体重恢复率分别为98.4%、99.85%和100.75%。由此认为,在同一群鹅内,可进行数个采血期的免疫和枕静脉窦大量采血,且不会影响血清的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4.
<正>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开展动物疫病监测或免疫抗体检测时,经常要对畜禽进行采血并分离血清,采血是否顺利,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和摸索,对鸡翅静脉、心脏采血和分离血清取得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鸡翅静脉采血主要介绍在翅下静脉的翅根部朝远心端采血的方法。1.1保定助手将鸡在操作台面上按采血者要求进行左侧卧或右侧卧胸突朝前保定。保定时助手一只手握紧鸡的两腿部,另一只手的小指和无名指控  相似文献   

15.
家兔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多数实验中是要采其血液,来制备血清、血浆、血细胞等,故血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准确性。而采血方法与技术又直接影响到血液的数量和质量。家兔采血通常有:耳缘静脉采血、心脏采血和耳动脉采血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猪血清是细胞和微生物培养基的重要成分。笔者拟研究一种高质量猪血清生产工艺。筛选96头Mhp、PRV、PRRSV、PCV2等阴性育肥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48头,分别采用无菌采血和屠宰场采血方式采血,优化血清分离和灭菌条件,通过比对2组血清采集量﹑溶血程度﹑无菌程度以及培养猪肺炎支原体的效果,对上述2种采血方式制备的血清进行评价。无菌技术共采集了129.6 L的血清量,远高于屠宰场采集的量(96.0 L),且前者外观为半透明淡黄色,无溶血现象出现,后者每批均有不同程度的溶血。无菌方式采集的血清细菌污染鉴定均为阴性,而屠宰场采集的全部为阳性。无菌技术采集血清配置的培养基,培养Mhp 168株和NJ株的利用率均在95%以上,屠宰场采集的血清培养上述2种支原体的利用率仅在30%左右。此优质猪血清的制备工艺为支原体培养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在种公牛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每年要多次采集种公牛血清进行各种疫病或疫苗免疫的监测。为了比较颈静脉采血、耳静脉采血和尾静脉采血三种采血方法,我们对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种公牛站)饲养的良种摩拉、尼里/拉菲水牛种公牛采用上述三种采血方法比较,最后认为尾静脉采血方法最适用,用此方法省时、省力,提高了采血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在生产一线中每年都要对禽进行两次禽流感的免疫,免疫后要对禽进行抽样采血,分离血清,进行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因此禽的采血因普遍显得格外重要。目前禽的采血方法有几种,最简单的方法是杀禽采血,成本高不适用;还有用采血器或注射器向外抽的,这种方法不易  相似文献   

19.
正血清学检测是诊断动物疫病、评价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足量、合格的血清是保证血清学检测成功的基本条件。血清的制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一、血清异常情况1.种类。血清样品异常有多种情况:血清有析出,但呈胶冻样;血清有析出,但伴随溶血现象;无血清析出;血清中有沉淀。2.原因。(1)血清呈胶冻样的原因。畜禽在刚采食后不久进行采血;采血后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在禽病诊断上的采血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试管采血法,分离血清作血清学试验。尤其在监测鸡新城疫上,一些鸡场已把鸡新城疫(ND)血凝抑制(HI)试验作为监测鸡群的免疫状态、检查疫苗的使用效果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等的依据,其中采血制备血清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由于一般生产性鸡场测定抗体有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