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温度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 ,土壤水势 ( ψ)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温度下 ,提高 ψ(或增加土壤含水量 )可提高非饱和土壤导水率 ( K) ,并有黄绵土 >土娄土的趋势。根据 K的对数值与 ψ拟合出线性方程 ,在生产实践中测定 ψ值 ,用此方程可计算出 K值 ,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 ,K也提高 ,且呈正相关 ,在同一土壤含水量条件下 ,增加温度可提高 K,增加幅度土娄土 >黄绵土。由 K对数值与温度 ( t)回归出线性方程可看出 ,土娄土和黄绵土的水势温度效应 ( dψ/dt)与 K温度效应 ( dln K/dt)随 ψ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PAM的土壤保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能对土壤水分特征产生重要影响,为阐明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高原主要土壤类型(黄绵土、黑垆土和塿土)的保水作用,采用土柱法研究了PAM用量分别为54.5,112.9,169.4和225.8 mg/kg对3种土壤的持水性能、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土壤蒸发量的影响,并以不添加PAM为对照。结果表明,PAM提高了黄绵土和黑垆土的持水量,而对土娄土效果不明显。在土壤导水率方面,PAM对黄绵土的改善效果最明显,除添加225.8mg/kg PAM的处理外,土壤饱和导水率随PAM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黑垆土的饱和导水率与对照相比也有一定提高,但添加225.8 mg/kg PAM的处理除外;土娄土的饱和导水率在施入PAM后降低。在一定土壤含水量条件下,保水剂抗蒸发作用明显,随PAM用量的增加,各土壤的蒸发量均减少,其中土娄土、黑垆土和黄绵土添加225.8 mg/kg PAM的处理与对照相比,蒸发量分别减少24.5%,55.8%和33.7%。说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PAM可以提高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的持水和导水性能,并且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相似文献   

3.
针对平凉市重茬建园障碍问题,采用土壤改良、消毒及施用木里土美菌肥+3年生多分枝脱毒健壮大苗是再植果园早果丰产优质高效的措施,再植苗木成活率较对照高28%;树高、干周粗度等再植果树生长量,果树开花率、座果率、产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老龄苹果园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作物与再植苹果幼树混栽对再植植株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筛选更有效的混栽作物以减轻苹果连作障碍,为老果园更新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设置老龄苹果园土对照(CK)、溴甲烷熏蒸老龄苹果园土(T1)、苹果幼树与葱混栽(T2)、苹果幼树与小麦混栽(T3)、苹果幼树与芥菜混栽(T4)共5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再植幼树地上部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qPCR技术检测老果园土壤中主要有害真菌拷贝数的变化。【结果】3种作物和苹果幼树的混栽均可显著增加苹果幼树的株高、地径、鲜重、干重、新稍平均长度和新梢总长,其中与葱混栽(T2)处理效果最好,其株高、地径、鲜重、干重、新稍平均长度和新梢总长分别是对照的1.12、1.31、1.71、1.65、1.25和2.09倍。与葱、小麦、芥菜3种作物混栽处理均可增加土壤细菌数量,减少土壤真菌的数量,其中与葱混栽较对照细菌数量增加了37.93%、真菌数量下降了41.33%,混栽小麦细菌总量增加了31.03%,混栽芥菜细菌总量增加了13.79%,混栽葱、小麦、芥菜使土壤细菌/真菌比值分别提高了135.11%、128.55%和89.66%;与老龄苹果园土对照(CK)相比,与葱混栽(T2)、与小麦混栽(T3)、与芥菜混栽(T4)处理的镰孢菌属基因拷贝数均有所降低,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与葱混栽处理的串珠镰孢的数量降低了61.01%,尖镰孢的数量降低了37.11%,腐皮镰孢的数量降低了40.97%,层出镰孢的数量降低了53.11%;3种作物与苹果幼树混栽提高了土壤中主要酶的活性,其中混栽芥菜处理较对照脲酶活性提高最为明显,提高了44.59%;混栽小麦处理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9.26%、50.37%;混栽葱、小麦、芥菜土壤中根皮苷的含量明显降低,分别降低了81.23%、20.56%、86.11%;与老果园土壤对照相比,混栽葱使土壤中酚酸类物质总量较对照降低了28.27%,与其他处理相比效果较好。【结论】混栽葱、小麦、芥菜3种作物对连作土壤环境和再植幼树生物量影响较大,3种作物与再植幼树混栽均能提高苹果幼树生物量,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连作土壤主要酶活性,降低土壤中根皮苷含量,减轻苹果连作障碍。其中,与葱混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娄土耕层土壤养分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12a长期定位施肥研究了土娄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土壤养分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肥可以增加土壤全氮、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施磷肥可以增加土壤全磷、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施钾肥对土壤全钾的影响不大但可以增加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料可以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培肥地力。2)土娄土对玉米的供肥能力高于小麦,长期不施氮肥或磷肥,使土娄土生产力随种植年限的延续而下降,玉米下降的幅度分别为66.9%、45.1%,小麦下降的幅度分别为77.5%、75.8%。3)氮肥与磷肥配施或氮磷肥与有机肥配施,土娄土土地的生产力贡献率维持在93.5%~96.7%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外源重金属Cr、Cu、Se和Zn对塿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外源重金属Cr、Cu、Se和Zn对土娄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建立土娄土重金属污染评价的酶学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施入不同剂量的重金属来模拟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采用温室平衡培养并结合室内化学分析,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外源重金属(Cr、Cu、Se和Zn)污染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土壤中Cr、Cu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对过氧化氢酶产生了明显激活效应,而对碱性磷酸酶和脲酶却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3种土壤酶均随土壤中Se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激活效应;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土壤中Zn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不同质量浓度Zn对土壤脲酶的活性影响有差异,当Zn质量浓度低于100 mg/kg时有一定激活作用,大于200 mg/kg则表现为抑制效应。【结论】虽然不同重金属元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较大,但很难用某一专有土壤酶来反映特定重金属的污染,而且关于酶系统与重金属以及土壤自身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所以土壤重金属酶学指标的建立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6,(11)
正果园重茬病又名再植病。所谓重茬病是指同一块地,种植果树后又继续种植同种类果树,导致再植果树生长受到抑制或病虫害重发的现象。重茬病的表现主要反映在移栽幼树生长衰弱,根系发育不良、腐烂,新梢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失绿,抽条困难,挂果少,果品质量差且再植树成为小老树,重则未到成龄就渐枯死。1.造成果园重茬病的原因一是老果树根系分泌物含有有毒物质,直接抑制了新栽果树根系的呼吸作用,最终造成新栽果  相似文献   

8.
杭波  韩青海  李庆军  原永兵  刘成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32-12734,12738
[目的]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模式,添加土壤有机改良肥,以减轻重茬障碍对新定植苗的危害。[方法]以22年生老果园重茬改造园内的土壤和再植苗为试材,连续2年研究果园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以及再植苹果树生长量、产量。[结果]果园重置前的有机质含量在2g/kg左右,2009年达到10g/kg以上,2010年又降到5~9g/kg。这说明土壤的有机质正在转化吸收。定植前老果园的碱解氮含量大多在120~150mg/kg,速效磷含量150mg/kg,速效钾含量80~90mg/kg,80%的土壤样本pH低于5.5;2009年土壤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变化并不大,速效钾含量在470mg/kg左右,全部土壤样本的pH都高于5.5;2010年土壤样本的碱解氮含量100~120mg/kg,速效磷含量30mg/kg,速效钾含量降到200~300mg/kg,80%土壤样本的pH在6.0以上。2010年苹果幼树平均开花率达649.2个/株,2009年却达74.5个/株;2010、2009年苹果单果重不存在差异,多在195.5g左右;2010年苹果单果重达200g,果树产量最高达40669.5kg/hm2。[结论]改良后的土壤有机质及N、P、K的含量均有所增加,在随后的2年内有机质及N、P、K含量降低;定植后的幼树生长良好,2010年已进入平稳的丰产期。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几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均法研究了陕西省4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1)黄土性土壤不同土类钾吸附固定量、吸附固定速度及平衡时间差异很大,娄土粘化层和黑垆士埋藏腐殖质层的钾吸附固定量约为耕层的2倍,陕南黄褐土的钾吸附固定量仅次于娄土粘化层,黄绵土的钾吸附固定量最小;(2)供试土壤不同时段的钾吸附固定速度随时间的衰 减变化符合Vt=A Blnt模型,衰减速率因土类而异:(3)供试土壤钾吸附固定过程符合Elovich方程和一级扩散方程;(4)供试土壤钾吸附固定过程分为块、中、慢三个阶段或快、慢两个阶段,快技应约在40h完成,吸附固定钾量达总量的64%-93%,所用时间仅占总时间的12%-43%。  相似文献   

10.
土壤pH对羽扇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用不同重量硫磺粉调节土壤pH,测定不同生育期多叶羽扇豆(Lupinus polyphyl-lus)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不同土壤pH对多叶羽扇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索多叶羽扇豆生长的适宜土壤酸碱度。结果表明:不同土壤pH和生育期,多叶羽扇豆叶片MDA含量不同。土壤pH对2a生羽扇豆植株的影响大于1a生植株。土壤pH对羽扇豆叶片POD活性的影响总体呈上升趋势,pH值越高,羽扇豆叶内POD活性越小,低pH值的土壤可提高羽扇豆的抗病性,1a生植株的抗病性高于2a生。土壤pH对羽扇豆叶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1a生与2a生植株间CAT活性差异不显著。随土壤pH降低,羽扇豆叶片内SOD活性的影响呈降低—升高的趋势;2a生羽扇豆叶片内SOD活性高于1a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有机碳存储情况及不同林龄果林的碳储量差异,检定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果树生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追踪分析土壤有机碳的沉积过程及其对果树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沙依东园艺场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果园为调查地,分层取样并测定土壤有机碳等理化指标和树高、胸径、冠幅、株距等主要果树生长参数.通过方差分析法(S -N -K&Duncan,P=0.05)和相关分析法( Spearman,P=0.05)分析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及其对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成熟林和过熟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远高于幼龄林;土壤有机碳与冠幅和株距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含水量与胸径和冠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香梨园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树龄增加而沉积增多并对树体生长产生影响,经济林建设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南疆地区巴仁杏果园土壤矿质元素与叶片营养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果园土壤矿质元素与叶片营养水平的相互关系,于巴仁杏盛果期采集南疆阿克陶县巴仁杏果园的壤土和沙土土样,以及植株叶片,测定土壤与叶片矿质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该地区2种类型土壤巴仁杏果园叶片全氮质量分数均偏低,沙土果园叶片镁质量分数偏低。不同土壤类型果园叶片全氮、钾、钙、镁质量分数差异显著。该地区果园土壤养分整体较低,其中,土壤有机质、氮、磷、锌、锰、铜质量分数均偏低,此外不同矿质元素在不同土层的分布规律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各有差异。2种土壤类型果园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与叶片磷质量分数均呈正相关,叶片其他矿质元素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相关性与土壤类型有关;土壤矿质元素与叶片相应矿物质元素的相关性因土壤质地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巴仁杏果园的土肥管理中应增施有机质及氮、磷、锌、锰、铜、硼等矿质元素。此外,对不同土壤类型果园的管理应根据果园土壤类型进行针对性施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南方低丘果园地表长期覆盖秸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中部选择立地条件与种植时间相同的2个相邻柑橘园(分别为覆盖秸秆种植6年的果园和常规种植的果园),采集0~10 cm、10~20 cm、20~ 30 cm的分层土样,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分析,研讨了长期地表秸秆覆盖对柑橘园红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长期覆盖秸秆可显著降低0~10 cm、10~20 cm土壤的容重,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明显增加0~10 cm、10~20 cm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活性有机质的数量和速效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水平,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同时可降低土壤的酸度和防止表土砂化。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土壤的轻组、粗颗粒、细颗粒有机碳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均有明显的增加。秸秆覆盖对20~30 cm土层的影响较小。研究认为,柑橘园地表进行覆盖秸秆具明显的生态效应,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园地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园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可以作为低丘柑橘园的水保措施和培肥技术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98-99
[目的]探讨不同园龄、施肥方式、种植模式对渭北苹果园土壤紧实度的影响,揭示渭北苹果园土壤紧实化问题。[方法]在渭北地区的洛川、白水两地分别选取园龄≤10、11~15、16~20、21~25、25 a的苹果园各3个,长期单施化肥和化肥与农家肥配施的苹果园各3个,从未种过苹果树的农田各3块,分别测定0~45 cm土层土壤紧实度,对比分析土壤紧实度差异。[结果]渭北苹果园的土壤紧实度总体上随园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0~30 cm土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园龄土壤紧实度急剧增大;30~45 cm土层,各园龄土壤紧实度变化不大。苹果园和农田的土壤紧实度差异不明显;长期单施化学肥料的苹果园土壤紧实度明显高于化学肥料与农家肥配施的苹果园。[结论]渭北苹果园土壤的紧实化趋势严重,化学肥料与农家肥配施能明显减少渭北苹果园0~45 cm土层土壤紧实度,有利于果树根系的生长和延伸。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理解秸秆还田对低丘柑橘园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田间微区方式开展2年试验,设对照(不施用秸秆)、覆盖还田、浅层还田、深层还田和全层还田等5个处理,比较研究了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及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秸秆还田方式均不同程度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有机碳含量、肥力指标和酶活性,但它们对不同深度土层的影响有所差异。秸秆覆盖还田只能改善表土最上部分土壤的理化性状,且对表层水分条件的改善优于其他还田方式;但其对深层土壤的影响不明显。秸秆翻耕还田兼具翻耕本身的松土作用和增加有机质输入,同时改善不同深度土层的物理性状与有机质和养分的积累,其对土壤性状的改良作用强度大于秸秆覆盖。总体上秸秆深层还田和全层还田对土壤改良作用的影响范围大于秸秆浅层还田,特别在增加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水分的贮存方面秸秆深层还田效果尤为显著。研究认为,秸秆深层还田与地表覆盖相结合可全方位改善柑橘园土壤性状,新建果园前期可考虑以深层还田为主,后期逐渐转变为浅层还田或覆盖还田。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绿肥油菜翻压对土壤水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秋雨季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行间套种并翻压不同类型油菜对土壤水肥的影响。结果显示,翻压甘蓝型冬性油菜显著降低秋季及翌年3、4月份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速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翻压白菜型冬性及春性油菜使当季及翌年3、4月份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与白菜型冬性油菜相比,白菜型春性油菜及甘蓝型冬性油菜单位面积耗水量较小、单位耗水生物学产量较大,且冬前根鲜质量、根与茎叶鲜质量的比值(根/茎叶)和主根长均较小。综上所述,翻压甘蓝型冬性油菜培肥土壤效果显著,且对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退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枣园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特征,分析枣园种植年限对土壤营养元素变化的影响趋势,探明枣园退化关键原因,为枣园退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研究3年、5年、7年种植年限枣园,按照枣树冠幅内、外一周各取0~20 cm和20~40 cm各4个土样混合,分析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全氮、盐分、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结果]3年、5年、7年果园冠幅内外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壤微量元素(效硼、铜、铁、锰、锌)和土壤速效钾随着种植年限而降低;冠幅内土壤0~20 cm土壤速效氮、有机质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冠幅外土壤20~40 cm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由于新疆南部地区果园普遍不施微肥以及不施或少施钾肥,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果树根系及作物吸收消耗了土壤有效硼、铜、铁、锰、锌和钾元素,使得土壤微量及钾肥呈现降低趋势。同时果树和大田作物根系分布的差异性以及大田作物间耕作效应,使得冠幅内外在不同深度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性;果树根系较深,对冠幅外土壤深层养分吸收消耗较多,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在施肥过程中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造成土壤养分消耗降低,使得果园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生草对十堰猕猴桃果园的生态效应,以长平塘村和高岭村的猕猴桃果园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人工生草选择白三叶和黑麦草,比较分析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对土壤养分、杂草种类和数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自然生草,人工生草可以有效降低果园内的杂草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碱性土壤的pH值,其中种植黑麦草效果更好;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在改善土壤温度、提高果树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方面无显著差异。在长平塘村和高岭村,相比自然生草和种植黑麦草,种植白三叶可以大幅降低猕猴桃果园内的杂草种类和数量;在高岭村,人工生草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湿度(P<0.05);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相对自然生草和种植白三叶,种植黑麦草提高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效果更为显著。研究表明,相比自然生草和种植白三叶,十堰市猕猴桃果园更适合种植黑麦草。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贵州山地柑橘园土壤与柑橘果实重金属含量特征,为柑橘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对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和清水江等沿岸的柑橘园进行实地调查取样,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柑橘果实重金属的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柑橘园土壤重金属含量依次为ZnCrPbCuNiAsCdHg;柑橘果实重金属富集量依次为ZnCuNiCrPbAsCdHg。柑橘果肉中Zn、Cu、Ni和Pb富集量与土壤中含量呈正相关;柑橘果肉中Cr、Cd、As、Hg富集量与土壤中的含量呈负相关。不同果园和不同土壤质地其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柑橘果肉对重金属的富集量差异较大,且来源不同。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样品进行评价,样品均为清洁,试验区适宜发展无公害柑橘果品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生草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宁夏灵武长枣栽培模式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于枣园行间种植不同的草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枣园生草提高枣园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枣园种粒黑麦草和白三叶可提高果实VC和类黄酮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增强果实硬度;紫花苜蓿处理可明显提高单果重。【结论】枣园生草可提高种植园土壤肥力、改善果实品质,其中黑麦草和白三叶行间生草效果优于其他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