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讨巨峰系葡萄种质的遗传关系,利用iPBS标记对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应用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MCID)法建立品种鉴定图(CID)。筛选出13个引物对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9条,多态性比率为72.79%。各引物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720 6、1.297 1、0.187 4和0.297 2。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在0.661 8~0.948 5之间,变幅为0.286 7。结果表明,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利用UPGMA构建24个巨峰系葡萄种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处可将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分为2组,其中第Ⅰ组有22个品种;第Ⅱ组有2个品种,分别为黑丰和奥林匹亚。利用5条引物扩增的多态性谱带构建了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的CID图谱,利用此图谱可以找出区分任意2个品种的引物,为巨峰系葡萄品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1 巨峰系品种在我国葡萄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巨峰系葡萄品种是指以巨峰(Kyoho)为主以及以其为亲本选育出的一大类欧美杂交种四倍体鲜食葡萄品种,目前国内外已报导的巨峰系品种约180多个,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约十余个品种.近年来,一些地区也将一些欧美杂交种品种如紫珍香、康太、悦香、大宝等品种归入巨峰系品种.严格来讲,巨峰系品种仅是指巨峰和与巨峰有亲缘关系的有关品种,但从栽培角度来讲,欧美杂交种品种都有着一些相似的生长结果习性和栽培特点,因而将这些品种归为一个品种类群有利于生产者进行栽培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三倍体葡萄品种花粉形态及其坐果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个三倍体葡萄姊妹系品种无核早红和红标无核及其亲本巨峰(四倍体)和郑州早红(二倍体)的单花平均雄蕊数、花粉大小和形态、花粉萌发率及三倍体品种不同授粉处理的坐果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大小、花粉整齐度因葡萄品种的倍性不同而呈显著相关性,从花粉形态也可以看出因倍性不同而有差异,不同授粉处理对三倍体品种的坐果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都显著高于自花坐果率。  相似文献   

4.
巨峰系葡萄品种演化及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怀福 《园艺学报》2003,30(2):131-134
 通过对巨峰系葡萄品种引种和性状观察记载以及选育途径和亲子代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演化过程和分类方法,绘制了巨峰系葡萄品种演化图。巨峰系葡萄品种选育的最主要途径为杂交育种、其次为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巨峰系葡萄品种可按其来源、成熟期、成熟时果皮的色泽和种子有无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巨峰系葡萄品种的遗传特性、生产栽培经验,以及我单位研发的葡萄花果调控技术,笔者就我国种植规模较大的巨峰、巨玫瑰、户太8号、鄞红、辽峰、醉金香等四倍体巨峰系葡萄有核栽培的花果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生产提供指导。1巨峰系葡萄概况巨峰葡萄是日本育种家大井上康于1937年用美洲种葡萄石原早生(大粒康拜尔,二倍体康拜尔早生的四倍体突变品种)为母本,与欧洲种葡萄森田尼(二倍体  相似文献   

6.
巨峰系葡萄为四倍体大粒品种。繁殖这样一类的品种,用常用的一般扦插方法,往往成活率很低,据资料介绍不足40%。1987年秋季,我场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购回巨峰和黑奥林各500根种条,采用长贮晚插加激素处理,结果获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鲜食葡萄育种的种质基础与种质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崇怀  孔庆山  潘兴 《果树学报》2002,19(4):256-261
对我国所育成的48个鲜食葡萄品种(系)的种质基础和种质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园皇后、莎巴珍珠、巨峰、无核白、无核紫等是作为亲本利用较多的葡萄种质;玫瑰香×莎巴珍珠、玫瑰香×京早晶、葡萄园皇后×无核紫、沈阳玫瑰×巨峰等有性杂交组合及巨峰系四倍体品种的实生选种为葡萄种质的主要利用模式。尽管我国自行培育的很多鲜食葡萄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国葡萄育种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葡萄种质利用的模式较为单一。对葡萄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葡萄三高素"在葡萄上的应用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葡萄三高素”75 0倍液于花后 3~ 5d(天 )及花后 1 0~ 1 5d(天 )浸蘸果穗 ,可显著提高巨峰、先锋、奥林匹亚、玫瑰香、黎明无核、红宝石无核等品种的坐果率及果穗重量 ,在盛花前 3~ 5d(天 )及谢花后 5~ 1 0d(天 )用“葡萄三高素”75 0倍水溶液浸蘸果穗 ,能促进巨峰系等有核葡萄品种无核化及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9.
为您大量提供早熟、极早熟葡萄新品种苗木 葡萄新品种繁多、而中熟霸市、供过于求,栽培者经济效益滑坡,大力发展早熟、极早熟品种是当前葡萄生产的必然趋势。我国近年来从国内外有关科研单位著集了一批抗性强、果粒特大,品质特别优秀的极早熟新品种投放市场。 1.藤稔:巨峰系、树势强旺、抗性强、穗重约400—500克,果拉特别巨大,单粒重18.5克,大者25克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大粒品种。暗紫红色,含糖18°—19°,品质极上,成熟特早,较巨峰、龙宝早24—27天,大力发展藤稔品种是葡萄栽培者的最佳选择。 2.密莉:巨峰系、以红密×茉莉二个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葡萄品种的花色苷组分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对8个特色葡萄品种成熟期果皮花色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的果皮花色苷质量分数以‘摩尔多瓦’最高,为8 131.08 mg·kg~(-1),其次是‘蜜萄斯’‘阿考龙’‘福客’,为7 016.25~7 546.66 mg·kg~(-1),而‘天赐’‘赤霞珠’的花色苷较低,分别为2 608.59和2 442.87 mg·kg~(-1),且均由二甲花翠素类、甲基花翠素类、花翠素类,以及花青素类、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组成,但不同葡萄品种单体花色苷所占比例不同。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是所测品种的主要花色苷,其所占比例最高,达80.76%。‘赤霞珠’与‘天赐’、‘蜜萄斯’与‘阿考龙’、‘早巨峰’与‘摩尔多瓦’的花色苷组成比例相似度较高,而‘贝克’及‘福客’花色苷组成与上述品种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的花色苷修饰程度以‘贝克’最高,为99.41%,其次是‘摩尔多瓦’及‘天赐’,分别为96.51%、94.60%,‘福客’修饰程度最低,为81.20%。‘赤霞珠’‘天赐’‘蜜萄斯’与‘阿考龙’不含双葡萄糖苷,属欧亚种葡萄,而‘早巨峰’‘摩尔多瓦’‘福客’及‘贝克’主要为双葡萄糖苷花色苷,不属于欧亚种葡萄。通过主成分及聚类分析,‘蜜萄斯’与‘阿考龙’、‘赤霞珠’与‘天赐’最为接近,‘早巨峰’‘贝克’‘摩尔多瓦’‘福客’花色苷组分关系则较远。【结论】不同葡萄品种单体花色苷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是所测品种的主要花色苷,大部分欧亚种葡萄中含量次高的花色苷是甲基花青素类,而欧美杂交种葡萄中则是甲基花翠素类;‘摩尔多瓦’‘蜜萄斯’及‘阿考龙’花色苷含量及修饰程度均较高,具有染色品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日间降低内外因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黄丛林  张大鹏 《园艺学报》1996,23(2):128-132
土壤水分充足时,葡萄日间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CO2叶肉阻力的升高;光照、叶温和大气湿度可以影响气孔对CO2的阻力,但主要通过影响叶肉阻力来影响光合速率。‘巨峰’和‘长相思’葡萄具有不同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2.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给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16个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和19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室内回接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16个酿酒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19个鲜食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从发病时间来看,抗性与发病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抗性越强发病越晚。随即将测定结果采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在酿酒葡萄抗性反应谱系图上,第1类为抗性稍强品种,为白比诺、灰比诺和赛美蓉;第2类为抗性中等品种,由白长相思和神索等8个品种组成;第3类是稍感病品种,包括赤霞珠等4个品种;第4类是感病品种,只有品丽珠1个。在鲜食葡萄谱系图上,第1类为六月紫等7个抗性稍强品种;第2类是新华1号和巨峰;第3类是稍感品种,由奥古斯特等6个品种组成;第4类为力扎马特等4个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3.
巨峰葡萄晚秋叶施^15N—尿素的吸收,运转,贮藏和再分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管长志  曾骧S 《园艺学报》1993,20(3):237-242
  相似文献   

14.
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建立快速、灵敏、可靠的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检测方法,以总RNA为模板,采用2组GRSPaV特异性引物对29个品种52株葡萄样品进行RT-PCR检测,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个品种25株葡萄样品中检测到GRSPaV,平均带毒株率为48.1%。外壳蛋白基因片段引物F1/R1从25个样品中扩增到905bp的特异片段,复制酶基因片段引物F2/R2从20个样品中扩增到498bp的特异片段,表明GRSPaV外壳蛋白基因比复制酶基因更加保守,RT-PCR检测时采用F1/R1则更为适宜。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GRSPaV序列比较,同源性为97.90%~98.11%。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喀什引进栽培的红地球、黑大粒、巨峰及美人指葡萄的果实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个供试品种在喀什地区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果穗、果粒形态表现出了该品种应有的特性,丰富了当地葡萄栽培品种。但供试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果粒偏小,分析主要原因是当地有关葡萄生产、科研与技术推广相对薄弱的现状,影响了品种的果实特性,当地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燕凌  廖康  刘君  王丽 《果树学报》2006,23(3):375-378
通过越冬前的低温锻炼,全球红、巨峰、里扎马特3个鲜食葡萄品种枝条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增加,低温锻炼中期积累最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SOD活性的提高主要在低温锻炼的前、中期,且上升平缓,POD活性的提高主要在前期,中后期不再提高;质膜相对透性在前中期变化不大,后期明显上升。从品种来看,经低温锻炼后,全球红枝条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SOD、POD活性均相对较高,巨峰次之,里扎马特较低。从时间进程来看,在低温锻炼诱导葡萄抗寒性过程中,POD活性提高在前,游离脯氨酸积累在后,之后是质膜相对透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南方欧亚种葡萄引种评价和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了35个欧亚种葡萄品种,认为适合南方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基因型有9个,以其中2个表现优良的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南方欧亚种葡萄优质稳产栽培的几个主要技术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矢富罗莎、红地球分别选择SO4、巨峰作砧木,生长结果最优,平均粒重较自根苗分别增加21.6%、10.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14.8%、2.8%;2个品种采用单十字飞鸟型架式较双十字V型架产量分别提高20.7%、15.0%;2个品种采用5-4-3-2-1摘心法较常规方法结果枝率分别提高51.9%、28.6%;使用细胞酶制剂叶面肥粒重增加1.2 ̄1.6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对降低果实酸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明显改善红色品种果实外观。  相似文献   

18.
电导法测定鲜食葡萄的抗寒性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以1年生葡萄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不同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值,测定冰冻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鲜食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在-15℃~-25℃之间随着温度的下降,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有一急剧升高的敏感区域;葡萄LT50在-13.9℃~-19.72℃之间;品种京秀、矢富罗莎抗冻性最强,美人指抗冻性最弱;提出了以电解质渗出率40.0%~52.0%相对应的拐点温度为枝条组织的临界致死温度。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葡萄几种主要病毒病调查及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自山东省不同葡萄园类别的葡萄样品,采用PTA-ELISA法和Dot-ELISA法对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进行了检测,采用DAS-ELISA法对葡萄卷叶病的3个毒原(GL-RaV-1-、2-、3)进行了检测。GRSPaV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的61个品种518个样品,阳性样品率33.6%,阳性品种率73.8%,其中资源圃样品阳性率32.7%,生产园样品阳性率34.0%。对检测到阳性样品辅以RT-PCR法验证,2对引物均扩增出了预期片段,分别为解旋酶基因340 bp片段、CP基因842 bp片段。GLRaV-1-、2-、3的检测结果表明:鲜食品种3种病原的阳性样品率分别为33.7%、7.1%、62.2%,酿酒品种阳性样品率分别为35.1%、16.2%、54.1%,综合3种病毒的阳性样品率为76.3%,品种感染率87.7%。通过该类研究对推动国内葡萄无毒化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