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介绍了肠溶制剂的制剂特点、肠溶制剂包衣原理、肠溶包衣材料和肠溶制剂类型等内容。结合规模化养殖场对药物饮水给药的需求,从兽用肠溶制剂的药物开发特点及近几年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等两方面做以阐述,以期为兽用肠溶微丸、肠溶微囊制剂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药微丸,药物以固体分散体的形式存在微丸中,流化床进行肠溶包衣,制得替米考星肠溶微丸。通过不同的工艺处方筛选,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特性。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替米考星的含量,电子显微镜、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确证微丸的特性。结果显示,微晶纤维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微丸骨架的成型有影响,而包衣的厚度影响微丸的体外释放行为。释放度实验表明替米考星肠溶微丸能达到肠溶制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替米考星微丸肠溶包衣的处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挤出滚圆方法制备替米考星载药丸芯,以丙烯酸树脂Ⅱ和Ⅲ为材料利用离心造粒包衣设备对丸芯进行包衣。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在pH=1盐酸溶液中2 h内累积释放度小于10%,用0.2 mol/L的磷酸钠溶液将溶出介质pH调至6.8,继续运转45 min后累积释放度达80%以上,符合《中国药典》对肠溶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制备肠溶释放微粒,正交法进行工艺参数的筛选,通过溶出度试验对其释放特性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生产工艺.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粒体外释放特性良好,在人工胃液中几乎不溶,而在人工肠液中释放达到70%以上.本品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达到了肠溶释放的目的,为恩诺沙星制剂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氟苯尼考肠溶缓释包衣微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制备肠溶缓释微粒,正交法进行微粒处方、工艺参数的筛选,通过溶出度试验对其释放特性进行考察,筛选最佳工艺处方。在此优选处方和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粒体外释放特性良好,在人工胃液中几乎不溶,而在人工肠液中释放达80%以上。本品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达到了肠溶缓释的目的,为氟苯尼考制剂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沃尼妙林是新一代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类抗生素。试验以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为肠溶包衣材料,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筛选处方及工艺条件,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及挤出-滚圆法制备10%盐酸沃尼妙林肠溶微丸。研制的肠溶微丸外观、含量和释放度在加速试验条件下均保持稳定;以75~150 g/t饲料混饲给药,10%盐酸沃尼妙林肠溶微丸对猪痢疾有良好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痢菌净。研究表明,盐酸沃尼妙林肠溶微丸质量符合药学要求,具有良好的体外肠靶向性,可用于猪肠道疾病的防制。  相似文献   

7.
包衣技术在饲料添加剂(包括药物添加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一产品为例,对目前在饲料添加剂领域中应用的一些新型包衣技术,比如肠溶包衣、缓释包衣和防护包衣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说明包衣技术对饲料添加剂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包衣技术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衣技术在饲料添加剂(包括药物添加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产品为例,对目前在饲料添加剂领域中应用的一些新型包衣技术比如肠溶包衣、缓释包衣和防护包衣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说明包衣技术对饲料添加剂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包衣技术在饲料添加剂(包括药物添加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以产品为例,对目前在饲料添加剂领域中应用的一些新型包衣技术,比如肠溶包衣、缓释包衣和防护包衣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包衣技术对饲料添加剂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吉他霉素肠溶包衣制剂与直接使用原粉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公司的速康素500(吉他霉素肠溶包被剂)自从2004年推向市场后,效果确切,反映一直很好。但近一段时期,有人鼓吹使用吉他霉素原粉与肠溶包衣剂没什么区别,使用肠溶包衣仅仅是厂家的宣传,并无实际效果。对于这一传言,我们将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沃尼妙林微丸,将含不同比例丙烯酸树脂Ⅱ和Ⅲ及不同包衣增重的几种微丸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选择合适的丙烯酸树脂Ⅱ和Ⅲ比例及包衣增重,同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以对自行研制的盐酸沃尼妙林质量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丙烯酸树脂Ⅱ和丙烯酸树脂Ⅲ的比例为2∶1、包衣增重为15%时,包衣样品具有典型的肠溶特征,在模拟胃部环境中前2h累积释放量均小于标示量10%,进入肠道内45min的累积释放量大于70%,具有明显的定位释放功能.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市售包装的条件下,本品外观、含量等指标均保持稳定,说明微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制备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12.
多西环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四环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所述多西环素肠溶微丸是自制定位肠溶制剂,旨在降低药物的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实现定位释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文通过对自制肠溶微丸进行体外药物对比试验,为进一步验证该制剂的临床药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西环素肠溶微丸的释放度。制剂在酸性介质中释药量符合中国药典对肠溶制剂的要求,在缓冲液介质中快速释药满足多西环素主要在小肠上段吸收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4.
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体外溶出度试验测定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载药量和溶出度,对自行研制的替米考星肠溶微丸进行初步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制剂含量平均在20%,在人工胃液中不溶出,在人工肠液中溶出度达90%以上,达到了肠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地氯雷他定片,并与原研市售制剂进行体外溶出行为一致性评价。方法:采用地氯雷他定原料药、乳糖、微晶纤维素和淀粉制备成地氯雷他定片后以欧巴代胃溶包衣液进行薄膜包衣。将自制的地氯雷他定片分别以pH=1.0的盐酸溶液,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及水为溶出介质,用浆法50r/min考察其在四种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并采用f2相似因子评价其与原研片溶出行为的一致性。结果:自制地氯雷他定片与原研片在pH=1.0的盐酸溶液中15分钟溶出度均大于85%,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及水中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值分别为69,81及71。结论:自制地氯雷他定片与原研片在体外4种溶出介质中溶出行为均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前,市场上吉他霉素预混剂主要有简单预混、颗粒剂、肠溶包衣和固体分散微囊4种剂型。吉他霉素固体分散微囊是新近推出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和微囊技术加工而成的吉他霉素最新剂型,其中吉他霉素全部以分子状态分散于辅料中。这种药物承载方式因为辅料对药物分子的阻滞作用,可有效抑制其在动物口腔中的溶出,从而使其味觉显著改善;由辅料形成的微囊层的保护有效阻止了吉他霉素与胃酸的接触,从而能显著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而分子状态分散的存在形式促进了吉他霉素在肠道中的溶出,吉他霉素随固体分散系在小肠中的消化而溶出,形成肠道药物浓度。体外溶出度试验是检验药物制剂水平最有效和最简洁的方法,因此,这项试验对吉他霉素固体分散微囊体外溶出度进行了测定,并与肠溶包衣颗粒和普通颗粒等常规剂型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7.
用包衣技术制备缓释制剂是制药行业的常用方法。缓释制剂一般都是通过对药物的渗出、扩散、渗透及离子交换等特性加以控制的。在不少情况下 ,主要是通过选择适宜的辅料 ,采用制剂技术 (如包被 )来达到延缓药物释放的目的。随着新型高分子包衣材料的不断涌现 ,采用包被技术来制备缓释包衣尿素越来越趋向合理 ,通过包被不同厚度或不同释药性能的衣料 ,可达到控制尿素氮释放速度的目的。1 包衣目的及对包衣产品的质量要求1 1 包衣目的掩盖尿素氨味 ,改善适口性。控制尿素氮释放速度 ,达到缓释目的 ,提高尿素氮的利用率和饲料效率 ,防止尿素…  相似文献   

18.
不同工艺制备的水产开口饵料溶失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工艺制备的水产开口饵料中不同成分的溶失规律,试验对挤出滚圆法、挤出滚圆-流化床包衣法及膨化破碎法制备的饵料进行了质量损失率、粗蛋白溶失率、游离氨基酸(FAA)溶失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膨化破碎工艺制备的开口饵料质量损失率、粗蛋白的溶失率和游离氨基酸的溶失率均高于挤出滚圆工艺;包衣没有明显改善饵料的溶失情况;游离氨基酸的溶失速度非常快,入水初期几乎全部溶失(5 min内溶失率就达到53.54%~91.71%)。  相似文献   

19.
恩诺沙星微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遮蔽恩诺沙星的苦味,改善恩诺沙星的适口性,利用沸腾包衣工艺对恩诺沙星进行包衣,制成恩诺沙星微囊,作为恩诺沙星口服给药制剂的原料。通过体外溶出度试验,测定了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人工胃液中的溶出度。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人工胃液中均能迅速溶出,60 min即接近最大溶出度。微囊粒径大小对恩诺沙星的溶出有一定影响,粒径越小溶出越快,最大溶出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20.
建立头孢泊肟酯片溶出度测定方法,通过比较自制头孢泊肟酯片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评价两种制剂体外溶出行为是否一致。测定自制制剂及参比制剂在盐酸溶液(pH=1.5)、甘氨酸-氯化钠-盐酸溶液(pH=3.0)、醋酸盐缓冲液(pH=4.0)、磷酸盐缓冲液(pH=6.8)的溶出曲线,并通过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在4种溶出介质中,3批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均相似。本研究建立的溶出试验方法能有效控制自制头孢泊肟酯片的质量,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