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全国范围内中大型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在2012年—2013年,应用PCR方法及gE-ELISA试剂盒对采集自17个省126个集团或猪场的164份病料、2 212份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PR)病原及血清野毒gE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病料样品中,PRV野毒阳性率为34.1%,PRV野毒阳性猪场占检测猪场总数的38.6%;血清样品中,PRV野毒抗体阳性猪场48个,猪场阳性率为38.1%,总样品阳性率为14.96%;2013年的感染率比2012年的高,且冬、夏两季PRV野毒阳性率较高;保育猪的PRV野毒阳性率最高,为22.34%,种母猪群PRV野毒阳性率为14.32%;华东地区PRV阳性比例最高,南方地区的PRV野毒阳性率高于北方地区。通过本次调查,说明PRV在我国的猪场依然普遍存在,对猪场进行PR的控制和净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安徽省规模化种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采集99个不同规模种猪场血清样品3 344份,用ELISA方法开展PRV抗体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99个猪场中,66个种猪场PRV gE抗体阳性,阳性率66.67%;检测种猪血清3 344份,PRV gE抗体阳性率为18.96%。12个市的种猪场均有PRV感染的情况,其中滁州市PRV抗体阳性率最高;种猪群规模在200头以下的猪场,猪群PRV抗体阳性率较高,4胎以上的经产的母猪,免疫接种2次的母猪感染率较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安徽省不同规模种猪场PRV感染相当普遍,疫苗免疫接种并未从根本上消除PRV的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8):76-79
为了解我国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对2012年1月—2015年8月送检的16个省(直辖市)包括240个规模化猪场的7 443份血清样品进行PRV gp I(gE)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中PRVgp I(g E)抗体阳性率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8月份前分别为39.4%,39.6%,43.8%和50.8%。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检测结果分析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猪群PRV野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明显,后备母猪和公猪的PRV gpI(gE)的阳性率偏高;不同季度送检的血清PRV野毒抗体阳性率也有差异。送检样品的规模化养猪场使用的猪伪狂犬疫苗均是gE基因缺失的活疫苗,因此,gE抗体阳性的猪场可以判定为PRV野毒感染阳性场。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西部分种猪场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感染情况,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18个不同规模种猪场送检的2 793份血清样品,采用法国LSI猪伪狂犬病毒gE基因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发现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138份,总阳性率为4.94%,其中四个猪场检出PRV野毒感染。研究表明,广西部分猪群中存在PRV感染,感染率不一,某些猪场感染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从华南地区PRRSV变异株(NSP21 594-1 680 bp缺失)核酸阳性的23个规模场、42个个体养殖场和15个散养户,随机采集发病、同群猪血清197份、组织样品115份,调查猪群个体感染PRRSV变异株情况,并对PRRSV变异株核酸阳性样品进行CSFV、PRV、PCV2、SIV检测,调查PRRSV变异株混合感染情况.结果表明:312份样品中224份PRRSV变异株核酸阳性,阳性率71.79%;PRRSV变异株核酸阳性样品中CSFV、PRV、PCV2核酸阳性样品分别为12份、2份,35份,阳性率分别为5.35%、0.89%、15.6%;80个场(群)均未检测到SIV核酸的存在.25个场(群)存在病毒混合感染,其中PRRSV变异株/CSFV、PRRSV变异株/PRV、PRRSV变异株/PCV2二重感染和PRRSV变异株/CSFV/PCV2、PRRSV变异株/PRV/PCV2三重感染猪场(群)百分率分别为5%、1.25%、21.25%和2.5%、1.25%.PRRSV变异株(NSP21594-1680变异)是造成猪场(群)重大损失的直接原因,并可与CSFV、PRV、PCV2等病毒出现混合感染,与PCV2混合感染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金坛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PR)免疫和感染现状,为该病的净化提供依据,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该区内8个乡镇47个规模化猪场的634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全区有3个乡镇存在PRV野毒感染,47个规模场中4个为阳性场,共8份样品为野毒g E抗体阳性,总体阳性率为1.26%。全区免疫场比例不到一半,各镇免疫抗体阳性率参差不齐,为44.44%~95.56%。说明该地区存在PRV野毒感染,但并不严重;各镇PR免疫水平差别较大,提示应进一步提高免疫质量,降低PR发生和流行隐患。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广西崇左市伪狂犬病(PR)免疫情况和伪狂犬病毒(PRV)野毒感染及分布情况,于2018年从崇左市内53个不同规模的猪场共采集猪血清样品1 222份,通过ELISA方法检测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结果显示:崇左PRV gB蛋白免疫抗体阳性1 096份,阳性率为89.69%;PRV野毒感染抗体阳性200份,阳性率为16.37%;PRV野毒感染猪场阳性20个,猪场阳性率为37.74%(20/53)。按小、中、大规模猪场统计:gE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39%(132/482)、11.48%(65/566)、1.72%(3/174);PRV gE蛋白抗体阳性猪场率分别为44.83%(13/29)、33.33%(6/18)、16.67%(1/6)。本次监测结果说明:崇左市规模猪场PRV免疫效果好,但部分规模猪场,特别是小规模猪场已经普遍存在PRV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华东六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对2017年华东地区6个省份310家猪场送检的10 179份猪血清样品,应用PRV 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48 家猪场被检出PRV gE阳性抗体,场群阳性率为80.00%(248/310);4 546份血清样本被检出PRV gE抗体阳性,样本阳性率为44.66%(4 546/10 179)。对不同季节和不同饲养阶段样品的PRV gE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发现:春季样品阳性率最高,冬季偏低;种母猪样本阳性率最高,为60.59%,其次是经产母猪,种公猪最低。结果表明,华东六省猪群PRV野毒感染较为严重,尤其是母猪群。因此,这些省份应加大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力度,重点关注种母猪群。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广西野生动物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感染状况,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对采集自广西境内的102份野生动物血清样品进行PRV g E和g B抗体检测,并对抗体阳性动物的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和PRV g E基因测序分析。ELISA结果显示血清样品中PRV抗体总阳性率为3.92%(4/102),野猪阳性率为11.76%(4/34),表明广西野猪群中存在PRV感染。PCR检测结果显示,4份血清阳性样品的动物组织中有2份呈PRV阳性,核苷酸序列分别命名为GXLL/2010和GXNP/2010,并对其进行PRV g 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GXLL/2010与PRV新流行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GXNP/2010与PRV经典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表明广西野猪群中可能同时存在不同PRV流行株。本研究结果为PRV的防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西猪细小病毒与PRRSV、CSFV、PCV2、PRV混合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PCR技术,对广西南宁、玉林、贵港、柳州、钦州和桂林6个市的10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41份病猪组织样品进行猪细小病毒(PPV)的检测;同时,对鉴定为PPV阳性的样品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以确定猪群中PPV与其它病毒混和感染情况。结果,所有样品诸病毒的阳性检出率达17.73%(25/141);流产胎儿PPV阳性率为19.57%(9/46),繁殖障碍母猪扁桃体的PPV阳性率为17.74%(11/62),发病断奶仔猪组织病料的PPV阳性率为15.15%(5/33),PPV与PRRSV、CSFV、PCV2和/或PRV4种病毒均有混合感染现象,混合感染样品占PPV阳性样品的48.00%(12/25)。  相似文献   

11.
一株类禽型H1N1猪流感病毒的进化分析与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2月,上海市一养殖场饲养的猪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迅速转归等病症。将猪鼻拭子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对血凝试验阳性样品在SPF鸡胚上进一步纯化、增殖,分离到1株猪流感病毒(A/swine/Shanghai/1205/2017)。采用RT-PCR对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基因片段进行整个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并用MEGA6绘制遗传进化树并分析氨基酸位点。结果显示:分离毒株为H1N1亚型,其8个基因片段均属于类禽型H1N1进化分支,没有出现不同基因型流感病毒片段之间的重组;分离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序列为PSIQSR↓G,具有典型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本毒株的分离鉴定为分析我国大陆地区的猪流感流行状况和分子特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日粮锌水平的变化,测定生长期獭兔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从而探讨锌在动物机体内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日粮锌添加水平为60 mg/kg时,獭兔体重、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以日粮锌添加水平为60 mg/kg时最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最高,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锌添加水平为60 mg/kg时,能够有效提高生长期獭兔生长性能,日增重显著提高,且血清中蛋白代谢相关指标、血清氮代谢和锌相关酶活性最高,有利于提高獭兔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笔者拟探讨疏肝益阳胶囊(SGYY)对炔雌醚(QES)诱导大鼠生精紊乱和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机制。将2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适应饲养1周后,进行药物灌胃处理,对照组:0.1mL生理盐水+0.1mL橄榄油;SGYY组:100 mg·kg-1 SGYY;QES组:0.1 mg·kg-1 QES;QES+SGYY组:0.1 mg·kg-1 QES+100mg·kg-1 SGYY。QES溶于橄榄油;SGYY溶于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处理结束后,取睾丸、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称重、测量长径与短径,并制备睾丸组织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睾丸生精小管组织结构、生精细胞比例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PCNA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分离血浆,检测睾酮含量变化。取睾丸匀浆检测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QES处理后大鼠生殖器官的质量显著下降,附睾的精子数量显著减少;生精小管的面积、直径、生精上皮的高度和生精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而且,生精细胞的PCNA表达和血浆睾酮含量明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睾丸SOD、GSH-Px和T-AOC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SGYY增加生殖器官质量、精子数量、睾丸睾酮含量、增殖的生精细胞数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和Tunel的表达。结果表明,SGYY通过改善抗氧化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及促进睾酮分泌等途径增加了生精细胞数量并提高睾丸的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因流浪猫的日益增多而造成的城市环境威胁和公共卫生危害,本研究根据城市流浪猫的成因和危害,将捕获-绝育及医疗处置-放归(TNR)救助原则,应用到流浪猫APP交互式管理的设计和研究中,设计了一套流浪猫登记、信息共享、移动互联网跟踪、放生和领养等全流程管理平台,实现了用户提供救助信息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救援方和领养方相互协作的载体,建立了目标用户对流浪猫情感需求的心理模型,构建了突出社会公益交互原则的基层架构,从而为流浪猫的信息化管理、分布、大数据分析、数量控制、社会救助及公益活动,提供了一个科学可靠的流浪猫管理APP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蛋鸡免疫后卵黄抗体与血清抗体的相关性,试验采集经H5、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免疫的黔东南小香鸡、乌蒙乌骨鸡、威宁鸡血清样本和卵黄样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相关免疫抗体检测。结果:3个地方品种鸡的血清样本和卵黄样本中均可检测出H5、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且几何平均效价均大于24以上,达到免疫合格标准,不同地方品种鸡群间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30d,卵黄样本免疫抗体几何平均效价低于血清样本,但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60d,卵黄样本免疫抗体几何平均效价低于血清样本,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卵黄抗体与血清抗体呈正相关性,卵黄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均低于血清抗体。在临床上可用卵黄抗体替代血清抗体进行H5、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但应选择在免疫后30d以内。  相似文献   

16.
2018年9月初,黔东南州某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的保育猪发生急性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诊断。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抗体检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qPCR检测均为阴性,猪瘟病毒RT-qPCR检测阳性。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结果,确诊该疫情为猪瘟病毒感染。猪瘟临床特征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其他疫病较为相似,仅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很难分辨,实际工作中,需结合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才能确诊。同时,该疫情也提示,虽然猪瘟已非国家强制免疫病种,但仍需根据实际开展免疫预防,做好引进猪群的隔离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饲喂发酵饲料对妊娠母猪的产仔性能、肠道微生物发酵参数及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经产母猪16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试验组饲喂发酵饲料。试验从母猪妊娠85 d开始,采集妊娠105 d的母猪粪便用于发酵参数测定及高通量测序,记录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和仔猪初生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饲喂发酵饲料显著提高了母猪粪便中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含量(P<0.05),但对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平均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2组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存在相似性。在门水平上,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Fibrobacteres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Oscillospira和Fibrobacter属的相对丰度(P<0.05),对Blautia和Bacteroides相对丰度有提高的趋势(P<0.1)。综上所述,饲喂发酵饲料可改变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后肠发酵,有助于改善母猪的肠道健康,但对母猪的产仔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天津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在全市规模场试行“先打后补”政策。3年来,通过前期细化方案,落实补贴经费,调整防疫管理方式等工作的实施,在推进养殖者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免疫政策投入效果等方面成效明显,但鉴于养殖者积极性差、试点初期政策门槛高、补贴到位率低、养殖者自主监测意识弱等问题,提示应简化政策实施程序,建立免疫服务市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监测与执法衔接,以建立健全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管理机制,实现养殖者自主免疫,落实防疫主体责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虽然没有单一因素被证实与蜂群的大量损失有直接关系,但是新发及再发感染性病原对蜂群的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蜜蜂丝状病毒(AmFV)首次于1978年鉴定感染于意大利蜜蜂,但是最近发现广泛存在于意大利蜜蜂及独居蜜蜂中,然而蜜蜂丝状病毒是否也存在于我国的中华蜜蜂及其他相关蜂种未见报道。为了深入理解AmFV的发生、流行及分布,本文检测了我国中华蜜蜂、熊蜂、黑小蜜蜂的样本,发现均不同程度感染了该病毒,其中黑小蜜蜂感染率最高,达80%,为深入开展病毒流行与传播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V)纤突蛋白,利用Mega7基于PEDV纤突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选择新发流行毒株纤突蛋白基因,以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rVSVMT)为载体,在rVSVMT基因组G和L间插入目的基因,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VSVMT-S△19重组病毒,Western blot和RT-PCR鉴定重组病毒是否成功表达PEDV纤突蛋白,采用一步生长曲线鉴定VSVMT-S△19在Vero细胞中的生长特性,并与弗氏佐剂混合后肌肉注射小鼠探究其在动物体内的免疫效果。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插入rVSVMT的纤突蛋白基因序列PEDV/CHN/SH-2012-5属于PEDV新发流行毒株GⅡ型; RT-PCR分析重组病毒表达纤突蛋白基因无突变; Western blot鉴定显示出PEDV纤突蛋白和VSV病毒特征条带;一步生长曲线表明重组病毒VSVMT-S△19体外复制滴度可达108TCID50/m L,与VSVMT-GFP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小鼠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病毒成功激发PEDV中和抗体产生,与对照PBS接种组差异显著(P<0. 05)。研究表明,利用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rVSVMT)为载体表达GⅡ型PEDV纤突蛋白能有效激发机体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为PEDV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