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磁-液压复合防抱死制动系统滑模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电磁-液压复合制动系统的紧急制动性能,设计了一套既适用于电磁制动特性,又适用于液压制动特性的电磁-液压复合制动系统,按系统结构建立了液压制动系统数学模型,分低速区和高速区分别建立了电磁制动数学模型。在1/4车辆模型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搭建了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模拟沥青路面和冰雪路面进行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性能仿真实验,并同商业ABS在同等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磁-液压复合制动系统相比传统液压制动系统而言,响应速度更快,滑移率控制更精确,车辆制动稳定性更高,制动时间也有小幅减少,同时还减小了机械磨损,并降低了热衰退和失效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汽车防抱死过程中充分发挥电磁制动反应迅速、非接触制动的优点,通过试验数据,应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设计出路面识别器来获得最佳滑移率和峰值附着系数,以最佳滑移率为控制目标,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电磁-摩擦集成制动器的防抱死功能。结果表明,路面识别器识别准确,防抱死制动响应迅速,制动过程平稳,与传统逻辑门限值控制的摩擦制动相比防抱死制动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电磁和液压复合制动能有效提高制动的安全性能。针对普遍将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非线性问题线性化,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电磁、液压系统进行建模。根据电磁与液压制动各自的特点,利用混杂系统理论对其实现控制。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制动,提出了以制动强度、汽车减速度和滑移率综合为一起的控制策略实现对车轮的制动。仿真结果表明: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了制动时间,缩短了制动距离;在中小制动强度的情况下,电磁制动可以提供部分制动力,改善液压制动的状况;当制动强度进一步增大时,能立即有效地实现系统的防抱死制动,验证了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农用车辆使用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了复杂路面农用车辆制动防抱死系统仿真模型和仿真试验控制问题,建立了1/3农用三轮车制动动力学模型、复杂路面附着条件模型、农用三轮车仿真模型和复杂路面仿真模型,提出了两种制动工况下的仿真试验方法,准确模拟出农用车辆在复杂路面制动时车速与轮速曲线变化情况,验证了复杂路面ABS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电动汽车再生摩擦集成制动系统,建立了集成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仿真系统;针对小型电动乘用车,分别在高附着路面直行、低附着路面直行、高附着弯道行驶3种典型工况下,对集成制动系统进行ABS性能仿真试验研究。研究中,以各轮制动转矩、滑移率和质心纵向加速度表征ABS控制性能参数,以纵向位移和质心侧偏角表征车辆行驶稳定性参数,以制动能回收率表征车辆能量回馈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再生摩擦集成制动系统具有较高制动性能、良好的ABS控制性能及较好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性能,同时显著提高了制动能回收率。  相似文献   

6.
帕萨特轿车采用MK-Ⅰ型制动防抱死系统(ABS),该系统主要由电磁式轮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液压调节器组成。本文从检修实例出发,介绍了其结构原理、故障诊断及主要部件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半挂汽车列车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数学模型、轮胎模型、PID控制器模型、气压系统模型和滑移率的计算模型。对所建立的半挂汽车列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得出在干路面、湿路面和冰路面上的仿真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防抱死制动系统数学模型可靠,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制动控制效果,验证了半挂汽车列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具有良...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主动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展开论述,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电气制动问题进行了探讨,围绕回馈制动与防抱死集成控制总结了汽车主动制动研究现状,指出主动制动系统存在着集成化不够全面、控制算法有待完善以及无法精确测量所需信号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辆全局制动概念,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汽车主动制动技术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集成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包括直流电动机、丝杠螺母以及原件内部相关的粘性摩擦和库伦摩擦等内部摩擦分析的仿真模型。为了降低使用成本,提出通过开关控制器来控制EPB系统的方法,并通过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及开关控制器在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线控液压制动系统的发展状况和结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线控液压制动和整车动力学模型.并对基于线控液压制动系统的汽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实现对汽车的稳定性控制.最后进行了低附着路面转弯制动工况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对车辆稳定性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微机测试系统,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主控单元,以Visum Basic为开发平台,采用虚拟技术,能实时检测、记录、显示和存储汽车防抱制动系统中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数据及波形,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正确、迅速测试出ABS系统的制动状态、制动时间、滑移率、车轮加速度等性能参数。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能较好地反映被测防抱制动系统各项性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以某款配置了ABS的汽车为例,对液压制动系统的主要元件建立物理数学模型。基于制动压力调节单元和制动操作单元,在AMESim软件环境中搭建其模型并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包括主要部件性能参数的变化对制动轮缸压力、制动轮缸流量和制动反应时间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管路压力与制动踏板力和制动踏板行程之间的关系,为改善汽车制动性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款三轮运动车制动性能要求进行分析,设计计算了制动系统的浮钳形盘式制动器结构和采用人力操纵的全液压制动驱动系统,并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进行了验证,达到了设计效果,满足了三轮运动车在理想路面上的制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的控制原理、目标,然后建立了车辆制动动力学模型,包括整车模型、轮胎模型、电控机械制动系统模型等,分析了典型路面较高车速制动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理想轮胎滑移率跟踪的PID控制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以理想轮胎滑移率跟踪误差均方根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PID控制参数。结果表明,较好地跟踪了目标滑移率,提高了制动效能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摩托车制动原理的分析,分别建立制动器动力学模型与7自由度的整车模型;根据制动器子模型与整车子模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盘式制动器面向整车性能的协同仿真模型;使制动性能的研究得以通过制动器子模型与整车子模型的协同仿真来实现。通过协同仿真方法对整车制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包括制动过程中乘坐舒适性在内的制动性能,并作出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我国拖拉机挂车机组和农用运输车所配备的制动系统的现状,拖拉机挂车机组和农用运输车的制动系统直接影响其行车安全,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证明,得到最佳方案是:小功率轮式拖拉机挂车机组配备动力气压制动系统;大中功率的轮式拖拉机挂车机组配备动力气压或动力液压制动系统;手扶拖拉机挂车机组配备人力液压制动系统:农用运输车配备人力液压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以汽车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为基础,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制动系统模型,包括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制动管路,制动器。通过仿真得到反映制动踏板感觉的关系曲线一制动踏板位移与制动踏板力和管路压力与制动踏板位移.并分析了制动踏板力随踏板位移的变化特性和管路油压随踏板位移的变化特性。重点研究了制动软管膨胀,制动衬块与制动盘间隙对制动踏板感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通过测量制动臂所受的弯矩间接获得制动力矩的实车制动试验,采用系统辨识法获得制动力矩系数,得到盘式制动器试验模型.首先对应变电压-制动力矩的关系进行标定,然后实车测试不同制动工况下的制动力矩.根据实车试验得到制动压力,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获得车辆制动压力-制动力矩的传递函数.试验结果表明,前、后轮的液压-制动力矩关系式可适用于不同工况下的制动力矩计算;制动器理论模型和试验模型的增益系数基本相符,但试验模型具有一阶惯性环节,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车辆的制动压力-制动力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