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辐射与花药培养相结合筛选烟草抗黄瓜花叶病毒病突变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的烟草K326、NC89、8611花蕾并进行花药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移栽成活后接种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汁液。结果表明,NC89、8611单倍体植株的抗病性变异与60Coγ射线辐射剂量之间存在一定范围的定向性,剂量≥4krad时,植株叶片变异与CMV症状相似,不利于选择;剂量<2krad时,植株的抗病性与对照之间没有差异;剂量=2krad时,植株的抗病性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可达到显著水平,并在2krad处理的NC89、8611单倍体植株群体中筛选到了抗CMV突变体。  相似文献   

2.
辐射与花药培养上结合筛选烟草抗黄瓜花叶病毒病突变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小孢子和于平单核靠边期的烟草K326,NC89,8611花蕾并进行花药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移栽成活后接种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汁液,结果表明,NC89,8611单倍体植株的抗病性变异与^60Coγ射线辐射剂量之间存在的一定范围的定向性,剂量≥4krad时,植株叶片变异与CMV症状相似,不利于选择;剂量〈2krad时,植株的抗病性与对照之间没有差异,剂量=2krad时,  相似文献   

3.
菊花花色辐射诱变研究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30  
采用60Coγ辐射与组培相结合,研究菊花的诱变育种,结果表明,菊花品种间辐射敏感性差异较大,辐照材料的诱变效果:愈伤组织〉植株〉根芽〉枝条。辐照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为0.8 ̄1.6krad辐照植株、根芽和枝条为2 ̄3krad。绿花、白花、黄花品种诱发花色变异的频率极低,粉紫色品种较易诱发花色变异,且变异谱宽。对于突变嵌合体的分离,组培优于扦插。VM0、VM1、VM2离体培养的再生植株,花变异率依次为  相似文献   

4.
苯甲酰胺对大豆辐射诱变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用苯甲酰胺、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及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电子束复因子处埋大豆风干种子。结果表明,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1的苗高、成株率、孕性和根尖细胞染色体均无明显的影响,对其M2也无诱变效应。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处理,对大豆具有明显的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或电子束复因子处理,能明显增强M1的损伤效应,并能提高M2的诱变效应。苯甲酰胺具有抑制辐射损伤修复、提高诱发突变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0)Co γ射线辐照大蒜色素变化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大蒜经60 Co γ射线辐照后影响色素变化的若干因素,包括显色试剂、温度、不同大蒜器官不同实验方法、地方品种和辐照剂量等,本研究结果目前还没有找到辐照大蒜稳定的显色剂。  相似文献   

6.
137Cs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及其M1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以浙棉9号和浙102花粉为材料,研究了^137Cs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及其M1,F1M1的辐射诱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辐射剂量与芬分活力呈高度负相关,浙棉9号和浙102花粉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5.17和4.69Gy;2.7.51Gy以上剂量辐射花粉后,对其AM1,F1M1的出苗,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辐射的致畸作用因品种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氮离子注入对水稻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用15~30KeV的氮离子注入水稻种子,以^60Coγ射线辐照作对比,研究其M1代生物学效应和M2代突变。结果表明,氮离子能诱发水稻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但染色体畸变效应低于γ辐射。氮离子注入还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使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发生变化,离子束诱发幼苗叶绿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而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与γ射线相似。  相似文献   

8.
唐菖蒲辐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菖浦Gladiolus hybridus Hort。辐射诱变效应研究表明,其球茎的适宜辐照剂量为40-80Gy。不同品种的唐菖蒲为^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所引起的不同,所引起的花色、株型突变频率亦有不同,其幅度在2.0%-14.9%。已选育出花色艳丽,观赏价值高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咖啡因和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1代的苗高,成株率,孕性,根尖染色体和过氧化物知力均无明显影响,对M2代也无诱变效应。^137Csγ射线单因子对大豆有明显的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咖啡因,苯甲酰胺与^137Csγ射线复合处理明显增强了M1代的损伤效应,并明显提高了M2代的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10.
同步辐射(软X射线)对水稻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彩莲  陈秋方  金卫 《核农学报》2000,14(3):141-144
对不同剂量的同步辐射 (软X射线 )辐照水稻种子 ,研究其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 ,软X射线同步辐射处理后 ,在水稻根尖细胞内可诱发各类染色体结构变异。 3个品种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提高 ,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同步辐射的细胞学效应与γ射线相似。 3个品种的辐射敏感性从高至低的顺序为加育2 93 >舟 90 3 >浙 73 3  相似文献   

11.
辐照小麦雄配子提高远缘杂种结实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作母本,春小麦龙辐麦3号、龙辐麦5号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杂交前用 ̄(60)Coγ射线800~2400rad活体慢照射雄配子。通过对杂种1代(F1M1)花粉母细胞的观察,减数分裂中期二价体平均为13.65,最高为14.55,与理论值接近,未经辐照的为12.80,低于理论值,辐照改善了染色体配对。辐照的F1M1代平均结实率为55.52%,未经辐照的为6.49%。辐照处理明显提高了杂种1代的结实率。辐照雄配子的适宜剂量为1600rad和2400rad,不同品种间辐射敏感性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2.
分别利用0、1000、1500和2000Gy60Coγ射线处理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种子,对同一剂量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剂量间辐照情况相比较,研究苜蓿根尖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苜蓿种子可以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诱发根尖细胞产生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小核、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单桥、双桥、多桥、游离染色体、落后染色体等多种畸变。同一辐照剂量下,龙牧803苜蓿对γ射线辐照敏感性最强。在0~2000Gy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各种畸变率不断提高,至2000Gy辐照剂量时,各种畸变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3.
 ̄(60)(Co-γ)射线辐照沙田柚芽条诱发少核突变的适宜剂量为4~5KR。利用易位杂合体产生的配子一半是不育的原理,筛选出5个花粉败育率在30%以上,能够遗传的少核突变体。败育花粉的特征是花粉粒小,超微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4.
~(137)Cs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及其M_1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86Gy^60Coγ射线辐照玉米自交系E28天然杂种株上自由授粉的多穗行果穗种子,M1植株性状和穗部性状表现出明显的辐射生理损伤效应,M2,尤其是M3呈出很高的性状变异性。  相似文献   

15.
用60Coγ射线辐照晋谷2号等8个品种谷子的干种子,研究其染色体畸变和辐射后代的变异。结果表明,谷子出苗率与剂量呈负相关,染色体畸变与剂量呈正相关。新育成的杂交种晋谷2号的性状突变与剂量呈正相关,突变体稳定快。农家品种红谷的性状突变与剂量相关性不显著,突变体的性状不易稳定。从突变体中选育出的4个谷子新品种,比对照增产10%~65.5%,并在黄土高原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夏光敏  何世贤 《核农学报》1995,9(3):179-184
本研究了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Kitag]愈伤组织在^60Coγ射线不同剂量及不同剂量率辐照后,其染色体变异及生长和分化的情况。结果表明,30-100Gyγ射线均引起染色体丢失,并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异频率与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的抑的与剂量及剂量率相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电子自旋 (ESR)波谱术研究了同步辐射辐照种子产生的自由基及其与辐射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辐照的种子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 ,其种类、性质不同于γ射线 ,短寿命自由基 (小于 48h)产额高于γ射线 ,长寿命自由基 (大于48h)的稳定性大于γ射线。同步辐射自由基产额与辐照剂量呈线性关系。用3H TdR掺入法研究了受辐照种胚萌发早期DNA的合成动态 ,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能够引起种胚DNA的损伤修复合成 ,其特点不同于γ射线。原冬 6号和北京41 1品种的DNA修复合成出现在种胚吸水后第一个正常的DNA合成峰之前 ,京冬8号品种出现在第一个小峰之后和 2个高峰之前  相似文献   

18.
辐射诱发梅发(Prunus mume Sieb et.Zucc)突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牛传堂  何道一 《核农学报》1995,9(3):144-148
用^60Coγ射线不同剂量辐照送春、宫粉、骨里红等5个梅花品种的夏季芽条,随即芽接。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适宜剂量为20-30Gy。在30Gy处理的送春试材中,发现了一个节间比亲本紧凑、叶形呈披针状的突变株,但花态和花色均无明显变化,连续4年转接繁殖,突变体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9.
高能混合粒子场诱变小麦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0、109、145、1952、84和560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细胞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种子可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诱发染色体出现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环状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染色体断片等多种畸变类型。混合粒子场与γ射线诱发的微核畸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但混合粒子场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γ射线。混合粒子场可诱发高频率的环状染色体和染色体断片,显示出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0.
辐照小麦花粉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5Gy、10Gy、20Gy和30Gy60CoΥ射线辐照4个小麦品种(品系)的成熟花粉,研究其杂交当代籽粒的发育,M1的生理损伤及M2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10Gy辐照小麦成熟花粉的诱变效果好;在M1中,10Gy处理的出苗率为17.1% ̄70.2%,成株率一船达40%左右;在M2中,突变性状有株高、穗长、熟期、颖壳颜色、芒性和育性等。用10Gy辐照54368小麦的花粉后自交,早熟突变高达5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