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利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50K SNP育种芯片,对201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小麦品种郑品麦24号及其父母本进行分子标记检测,明确该品种遗传构成、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成,为其遗传改良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郑品麦24号82.40%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父本豫同194,遗传相似系数为0.907,它们之间遗传相似度更高;在染色体水平,双亲对郑品麦24号的遗传贡献率差异较大,在2A(56.10%)和3D(70.98%)染色体上母本豫麦34-6对郑品麦24号的遗传贡献率大于豫同194,豫同194在其他染色体上对郑品麦24的遗传贡献率更高,表明在郑品麦24号选育过程中受人工选择的影响亲本遗传物质发生了严重偏分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成分析发现,郑品麦24号携带有应用广泛的矮秆(Reduced height)基因Rht-D1b,聚合了 9个高粒质量等位基因[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基因 TaGS5-A1b、TaGS2B1-Hap-H、TaGS-D1a,粒质量(Grain weight)基因 GW2-6B-Hap-1,千粒质量(Thousand grain weight)基因TaTGW6-A1a、TaTGW-7Aa,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etase)基因 TaSus1-7B-Hap-T、TaSus2-2A-Hap-A、TaSus2-2B-Hap-H],含有冬性春化(Vernalization)等位基因 Vrn-A1b、 vrn-B1、VrnD3-2174,晚花型等位基因 TaELF3-B1(Early flowering 3 B1)Cadenza 类型、TaELF3-D1Wild类型,光周期(Photoperiod)敏感等位基因 Ppd-A1 Wild 类型、TaPpdDD002 Wild 类型、TaPpdDI001 Insertion类型,抗叶锈病(Leaf rust)基因Lr67,抗秆锈病(Stem rust)基因Sr2、Sr25,抗旱等位基因TaDREB-B1a(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B1a)和低穗发芽等位基因 TaSdr-A1a(Seed dormancy A1a).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中部地区优质小麦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对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小麦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对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12个优质小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并对其抗逆性等进行鉴定。[结果]所有参试品种的越冬性较好,均无明显冻害发生。参试品种中,除师栾02-1和宿553的植株较高,部分发生倒伏外,其余品种均未发生倒伏现象。参试品种中只有宿553和矮抗58的均产高于对照(周麦18),增产率分别为10.97%和1.57%,其中宿553分蘖较强,较耐后期高温,生育期偏长,成穗率、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均产达到7 075.5 kg/hm2,但植株偏高,易发生倒伏。DA7200型近红外分析表明,郑麦366、师栾02-1、新麦26、丰德存麦1号和郑麦3596等品种的品质指标均达到优质强筋标准。[结论]参试品种中丰德存麦1号、郑麦366和郑麦3596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河南省中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剂量(0、0.83、1.56、2.30、4.93、7.84 kGy)的电子束辐照饲用豆粕样品,研究其对饲用豆粕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辐照剂量为0.83 kGy以上时豆粕样品中霉菌总数小于10 CFU/g,辐照剂量为2.30 kGy时豆粕样品中细菌总数下降至100 CFU/g;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豆粕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不明显;电子束辐照能影响豆粕的尿素酶活性(P<0.05),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尿素酶活性降低.结果表明,2.30~7.84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控制豆粕中的微生物,且对豆粕营养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电子束处理烟草甲末龄幼虫的辐照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烟草甲末龄幼虫进行辐照处理,研究电子束辐照对末龄幼虫42d内死亡率、完全致死时间、化蛹率和羽化率及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加,末龄幼虫的死亡率逐渐上升,但并不是立即死亡,而是随继续饲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幼虫完全致死时间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缩短,经480Gy以上剂量辐照的烟草甲幼虫不能羽化为成虫,经300Gy以上剂量辐照的烟草甲幼虫羽化出的成虫不能产生下一代成虫。综合考虑其他因素,300Gy的剂量可以作为阻止烟草甲末龄幼虫繁殖的有效辐照剂量。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辐照对大米营养和蒸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发展、完善辐照杀虫灭菌技术应用于储粮方面的理论研究,该研究采用0、0.83、1.56、2.30、4.93kGy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大米样品,考察其对大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大米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无明显影响(p>0.05);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大米的脂肪酸值、胶稠度升高(p<0.05),吸水率、膨胀率下降(p<0.05);电子束辐照对大米糊化温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但显著降低大米的峰值黏度、衰减值、回生值(p<0.05),明显影响米饭的蒸煮品质(p<0.05),剂量为4.93kGy时蒸煮米饭出现明显的褐变。电子束辐照大米的剂量不宜超过2.30kGy,以0.83kGy的辐照剂量较佳,该研究结果将为储藏和进出口检疫中对大米进行辐照杀虫、灭菌时的剂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成就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近40 年来小麦诱变育种的成就。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起始于60 年代初期,1976 年育成第一个品种,之后的20 多年进展较快,迄今共诱变育成小麦新品种8 个,突变体间接利用育成小麦新品种10 个;无论是诱变育种的手段还是方法都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本文还从育种材料的进一步积累、诱变手段的进一步改进等方面入手,对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播期、播量对富麦2008产量水平、容重、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以及湿面筋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播种期以10月10~20日为宜,播量以7~10 kg/亩为宜。适播期内精量播种有利于兼顾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统一,而其他情况则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产量水平与品质指标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
富麦2008(原名:豫同M023)是河南省科学院利用豫麦57为基础材料,通过人工诱变(辐射+太空搭载),选育出的高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豫审麦2006013)和国家(黄淮南片)品种审定(国审麦2006011)。  相似文献   
10.
利用理化诱变育成的两个突变体杂交 ,育成了高产、优质、抗倒、抗后期高温和干热风、特早熟小麦新品系豫同 96M1 2 0。本文介绍了该品系的特征特性、突出优点和选育经过 ,分析讨论了该品系的系谱构成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