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高磷钾土壤不同施肥水平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土壤中养分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各处理番茄植株和果实中氮和钾的吸收量增加,叶、茎、果实中钾的吸收量明显高于氮、磷的吸收量;每1 hm~2N、P_2O_5、K_2O的追肥量为277.5、83.25、416.3 kg时,番茄产量较高,品质最好,且养分投入量低,土壤中盐分和养分累积相对较低,但磷、钾吸收量偏高,因此在该施肥方案基础上增施氮肥,降低磷、钾肥的施用量更利于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甜椒整个生育期水和氮磷钾的吸收规律,以及水溶性肥对甜椒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一定的优化施肥条件下,从果实膨大期开始适当的调整氮、钾的施用量,可以有效地提高甜椒的产量。氮肥适当的减少并没有影响产量,而适当的增加钾肥的施用量可以有效提高产量。配方2处理氮磷钾肥每667m~2施肥量为15.6kg、6.72kg、21.56kg时,产量高于配方1,为5022kg/667m~2;甜椒在盛果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其次是定植缓苗期,在开花初果期干物质积累较低;甜椒不同施肥处理整个生育期对氮、钾养分的吸收较平缓,对磷养分的吸收存在先高后低的趋势,养分吸收值整体趋势是钾氮磷,氮、磷的吸收峰值出现在开花期、初果期,钾的吸收峰值出现在开花期、初果期、盛果期;甜椒对氮磷钾平衡施用,缺一不可,有机肥也必不可少,有机肥在改良土壤的同时,有机肥矿化提供氮源,满足甜椒对氮磷钾的吸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课题组筛选的有机基质配方(稻壳、玉米芯、菇渣体积比为5∶2∶3)栽培番茄,分析番茄整个生育期基质养分释放动态、番茄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及番茄植株对养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基质中碱解氮、速效磷的释放规律基本一致,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波动不大;钾元素含量急剧下降,坐果期下降最为明显.基质养分释放氮最大,为819.3 mg/kg;磷最低,为364.5mg/kg.番茄吸收钾最多,为7.54g/株;吸收磷最少,仅1.25 g/株.最适宜番茄生长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24∶1.45.  相似文献   

4.
氮素对大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大蒜蒜薹和鳞茎产量的影响,以及在适宜施氮量的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情况。结果表明:每生产1000kg大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8.5kg、磷1.4kg、钾5.2kg。从播种到鳞芽花芽分化期(180d),大蒜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相对较低,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30.7%、36.8%和46.1%;从鳞芽花芽分化期到收获(52d),蒜薹伸长、鳞茎膨大,大蒜干物质日均积累量迅速增加,对氮、磷、钾的吸收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69.3%、63.2%和53.9%,到收获前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达到高峰。本试验条件下适宜氮素用量为240kg·hm-2,大蒜对氮、磷、钾的吸收分别为0.710、0.114和0.434g·株-1,吸收比例为1∶0.16∶0.61。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传统施肥模式、基于土壤无机氮储量(Nmin)的氮素管理模式对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显著促进加工番茄的生长和氮素的吸收;加工番茄干物质快速累积的时间出现在出苗后58~80 d.加工番茄对干物质分配中心与氮素吸收分配中心一致.基于土壤Nmin的氮素管理在加工番茄整个生育期施氮225 kg/hm2,与传统施肥(300 kg/hm2)相比,节氮25%,氮肥利用率提高了27.36%,但二者产量和品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合理施肥是保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蔬菜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过量或盲目施肥等现象,尤其在种植体系复杂、作物施肥时间窗口偏短的条件下,亟需建立更为方便、快捷,适合不同规模地块的科学养分管理方法。本试验以大白菜品种北京新3号为试材,研究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在大白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北京郊区秋露地大白菜生产,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OPT)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78、111、314 kg · hm~(-2),大白菜产量达162.0 t · hm~(-2),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和测土配方施肥处理(OPTS);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氮、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和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氮、磷、钾的回收利用率均为最高,其中氮和磷回收利用率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大白菜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益,可作为一种适用可行的大白菜施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设施土壤栽培番茄配方施肥策略与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施蔬菜种植茬口多,生育期和产量水平变异大,其高收益特征造成设施栽培过量施肥问题十分普遍,往往导致设施菜田土壤养分累积、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而频繁灌溉追肥的特点导致根层土壤有效氮变化十分剧烈,不宜在生育期内采用测土方法进行推荐施肥。本文以北方设施番茄为例,针对其施肥投入特点及作物养分吸收特征,基于已有试验和文献资料数据,提出了北方设施土壤栽培番茄配方施肥策略。主要包括:根据不同茬口番茄的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养分需求总量;在控制有机肥投入数量的基础上,结合土壤养分供应分级,确定氮磷钾追肥养分数量;参考作物养分吸收和阶段需求比例,选择番茄生育期阶段追肥配方,并配合灌溉制度制定整个生育期的肥料分配方案。通过在京郊多点应用结果表明,该施肥策略与传统施肥技术相比,平均节肥(以N、P2O5、K2O 计)幅度分别为42.7%、59.1%、 41.5%;平均节水幅度为21.0%;平均增产幅度为13.4%。  相似文献   

8.
以籽用南瓜为试材,设置不同施肥量梯度处理,明确施肥对籽用南瓜养分吸收特征及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白瓜籽产量均高于不施肥对照(CK)处理,其中最佳(OPT)处理(N 55kg/hm2、P2O582.5kg/hm2、K2O 67.5kg/hm2)的产量最高。不施氮、磷、钾肥分别减产了23.1%、19.3%和11.1%,CK减产32.2%。不施氮、磷、钾肥收入平均减少了3 583、2 681、1 411元/hm2;不施肥收入减少了3 666元/hm2。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不施氮肥(O-N)除了会影响籽用南瓜对氮素的吸收外,还会影响其对磷钾肥的吸收;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分别不施磷肥(O-P)和钾肥(O-K),会影响籽用南瓜对氮、钾和氮、磷的吸收,进一步说明平衡施肥可以有利于籽用南瓜对养分的均衡吸收。氮肥的农学效率最高,其次为磷、钾肥。氮肥的肥料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钾、磷肥。适量的氮肥用量可以提高籽用南瓜的整体品质,磷肥可以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钾肥可以提高可溶性糖、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龙门县粉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己成为该县特色农作物。为提高粉蕉产量和质量安全水平,为本地区粉蕉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开展粉蕉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2P2K3处理区的每667 m2产量、每667 m2产值、每667 m2利润最高,且果实品质较好,无枯萎病死亡病株;建议采用该配方施肥,即每667 m2施纯氮60 kg(折46%尿素130 kg)、纯磷15 kg(折12%过磷酸钙125 kg)、纯钾85 kg(折50%硫酸钾170 kg),氮∶磷∶钾比例为1∶0.25∶1.4。  相似文献   

10.
以设施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设置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ON)、优化(化肥减量)施肥(OPT)、有机肥替代15%化肥(OF15)和有机肥替代30%化肥(OF30)5个施肥处理,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在设施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施肥处理相比,不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产量,相比CON处理,OPT、OF15和OF30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提高了4.4%、4.8%和12.7%。OPT、OF15和OF30处理相比CON处理提高了番茄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硝酸盐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降低。施肥处理相比不施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相比CON处理,OPT、OF15和OF30处理的土壤EC值分别下降了13.8%、16.9%和13.4%;有机肥(OF15和OF30)处理相比化肥(CON和OPT)处理会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为6.67%~9.52%;同时还提高了土壤全氮、全钾、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及土壤氮、磷和钾养分活化系数。综上可知,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以增加设施番茄产量、改善设施番茄品质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掌握陇东地区日光温室不同肥料种类、施用量、施肥方法的肥料利用状况,开展了日光温室不施肥(CK)、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配方施肥、新型肥料(水溶肥)、水肥一体化和肥料减量小区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番茄生长发育、抗病性、产量、品质及土壤、果实和茎叶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的番茄开花期提前了3 d,采收期延长了10 d,长势旺盛,单果质量较大且品质较优,667 m2产量为7 972.8 kg,位列第2,较CK增产83.28%,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7.38%、26.21%、61.99%。水肥一体化处理的番茄开花期提前了2 d,采收期延长了8 d,长势较好,单果质量最大且品质较优,667 m2产量最高,为8 108.9 kg,较CK增产86.41%,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6.85%、27.69%、65.70%。配方施肥及水肥一体化均能有效改善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番茄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时功涛 《蔬菜》2024,(3):43-47
为明确平衡施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和增产增收的效果,构建辣椒高产优质的生产技术体系和促进农业产业绿色、高效、可持续性发展,于2023年2—8月开展田间施肥试验,共设置不施肥(CK)、缺氮施肥(PK)、缺磷施肥(NK)、缺钾施肥(NP)和氮磷钾平衡施肥(NPK)5个处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有助于促进辣椒株高和茎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较,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辣椒的株高和茎粗分别显著增加21.31%和26.54%;不同施肥处理辣椒产量在28 157.39~33 520.05 kg/hm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17341.82kg/hm2,增产率为107.19%;氮磷钾平衡施肥还能极显著提升盛果期辣椒品质指标,辣椒VC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6.67%、39.28%和43.82%;氮肥和钾肥对于辣椒产量和品质提升的贡献高于磷肥。氮磷钾平衡施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用量分别为782.61、2 416.67、193.55 kg/h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均衡管理对戈壁滩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春茬黄瓜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光温室春茬黄瓜栽培基质营养主要限制因子是氮和钾,施磷也有一定增产效果,施氮、施钾和施磷分别增产51.2%、45.2%和10.0%。2推荐施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能大幅度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平均增产35.7%,增收40.7%;推荐施肥处理产量和经济效益均略高于高氮和高钾处理,产量分别增加4.3%和3.8%,经济效益分别增加4.4%和3.9%。3推荐施肥处理能显著促进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化肥氮磷钾利用率,化肥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达到31.7%、34.1%和78.9%,而习惯施肥处理的化肥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仅为4.6%、0.9%和11.7%。4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春茬黄瓜适宜N、P2O5和K2O用量范围分别在350~430、135~160、370~430g·m-3(基质)之间,生产1000kg黄瓜产品对N、P2O5和K2O的推荐量范围分别在2.0~2.4、0.8~0.9、2.1~2.3kg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水肥一体化模式下日光温室黄瓜氮(N)、磷(P_2O_5)、钾(K_2O)的适宜施用量,采用三因子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N、P_2O_5、K_2O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以N、P_2O_5、K_2O用量为变量因子,以黄瓜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N、P_2O_5、K_2O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当N、P_2O_5、K_2O用量分别达到861.5 kg·hm~(-2)、306.1 kg·hm~(-2)和1 082.0 kg·hm~(-2)时,边际产量效应降至0;N、P_2O_5、K_2O用量分别达到688.4 kg·hm~(-2)、320.2 kg·hm~(-2)和1 230.2 kg·hm~(-2)时,边际品质效应降为0。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出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产量达138 000 kg·hm~(-2)以上,同时品质综合评分达到88分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665.5~827.6 kg·hm~(-2),P_2O_5 267.9~334.3 kg·hm~(-2),K_2O 1 043.1~1 235.0 kg·hm~(-2),适宜的氮磷钾配比为1︰0.40︰1.53。  相似文献   

15.
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蒜施肥中存在的习惯性和盲目性,采用肥料"3414"试验,在中壤土上进行了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吸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36∶0.70,氮、钾吸收高峰在鳞茎膨大期,磷吸收高峰在蒜苔伸长期。大蒜施用氮磷钾,均有增产效果,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436.95kg/hm2,P2O5213.34kg/hm2,K2O336.74kg/hm2。氮肥施用方法以2/3基+1/3追为宜,钾肥以2/3基+1/3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对大棚草莓常规施肥和水肥一体化不同施肥模式进行了比较,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下不同施肥量、氮磷钾配比等因素对草莓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比常规施肥方式能节肥35.10%,水肥一体化模式中施氮量48.00 kg/hm^2,施磷量32.10 kg/hm^2,施钾量95.10 kg/hm^2,N∶P∶K为1.00∶0.67∶1.98施肥处理的草莓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质量等指标较常规处理分别增加了39.50%、23.10%和24.60%,呈现明显差异,较常规施肥模式增收18.04万元/hm^2,与其他不同施肥模式处理之间也均在整体生长中期或后期呈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北苍术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北苍术光合特性、生长指标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北苍术的人工栽培提供施肥指导。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北苍术植株光合作用、生长指标及有效成分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且隶属函数分析发现北苍术高产优质的最优施肥方案为(N2P3K1)氮肥(N)180 kg·hm^-2、磷肥(P2O5)225 kg·hm^-2、钾肥(K2O)105 kg·hm^-2。该施肥方案下光合作用条件最优,生长指标最佳,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其中根茎鲜质量较空白组提高1.95倍,白术内酯Ⅱ、β-桉叶醇、苍术素、苍术酮含量分别提高1.53、8.03、1.60、2.98倍。因此,氮磷钾配方施肥是北苍术高产优质的保障,合理的施肥方案为"重施磷肥,适当补施氮钾肥"。  相似文献   

18.
陆静 《蔬菜》2021,(5):23-27
为了研究温室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为茄子合理施肥和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温室内,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温室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素施用量梯度的增大,茄子产量逐渐增加,边际产量、边际产值和边际利润均呈递减趋势,其中边际利润最终出现负值。根据最大利润施用量计算公式求得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分别为0.62、0.41、0.29 t/hm~2,进而得出最大利润施用量的理论产量分别为95.58、96.04、95.35 t/hm~2。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施肥处理,氮磷钾配施和增施硼肥对青花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至花球膨大期,青花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大,整个生长期对钾的吸收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钾主要分配在叶片中,现蕾后逐渐向花球转移,从现蕾到采收时,叶片中氮、磷、钾分配率分别降低了19.6%、10%和9.0%,花球中氮磷钾分配率分别提高了23.1%、15.9%和11.1%。不施氮、磷、钾肥显著降低了花球产量、维生素C含量和成品率,增施硼肥处理的花球成品率较氮磷钾肥处理提高了4.8%,不施氮肥和钾硫肥(K2SO4)显著降低了花球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青花菜产量与植株内氮、钾积累量显著正相关,成品率与植株内磷营养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