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熟的渔光一体项目源于美国"双反"调查期间,当时主要是政府为了解决光伏板的去向而引进的,而且起初发一度电国家补贴两元,因此鱼池养鱼、鱼池上部的空间用来发电应该是可行的。目前实施下来情况如何,笔者采访了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何奇和在常熟挂职的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成果处助理金武。常熟渔光一体的概况何奇:常熟市的渔光一体项目位于科技产业园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     
正通威拟注册新公司建设"渔光一体"产业园3月23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通威渔光一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拟注册成立通威渔光一体科技(滦南)有限公司,由其在滦南县南堡镇所属区域投资建设"渔光一体"智能高效渔业产业园。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30兆瓦(MW)、300兆瓦(MW)光伏  相似文献   

3.
《淡水渔业》2021,51(3)
为了解渔光一体模式下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养殖生长规律,在渔光一体池塘内,分别在光伏覆盖区域和非光伏覆盖区域开展中华绒螯蟹养殖实验,比较光伏区和非光伏区中华绒螯蟹二龄蟹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6月份之前,非光伏区中华绒螯蟹显示出一定的生长优势,6月份之后光伏区中华绒螯蟹的生长优势突出,生长速度和规格均明显超过非光伏区,且光伏区最终的养成规格、产量(高13.06个百分点)、成活率(高6.2个百分点)等均体现出明显优势。实验结果证实了光伏遮光对河蟹养殖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重庆市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一池塘上,一面面悬空在水面上的太阳能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竟养着鱼虾。这就是礼让镇试点的首个渔业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是梁平区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又一重要举措。据了解,渔业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渔业——发电立体产业链,在鱼塘上方架设光伏板,下方水域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近海渔船出海作业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发电成本、延长渔船出海捕捞作业时间,设计了一套近海渔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作为渔船辅助供电设备。根据海南省近海渔船固定作业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和渔船结构特点,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光伏阵列布置策略对渔船发电性能的影响。在满足渔船通信和生活设备用电量的前提下,提出了渔船光伏阵列布置优化策略;通过集成光伏发电、电能存储与逆变、系统控制等技术,完成近海渔船光伏发电系统中负载、光伏阵列和蓄电池等组件参数设计与配置原则,解决了海洋环境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靠运行的技术问题;利用PVsyst软件对海南中型木质渔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光伏发电系统在渔船上的应用、实现太阳能资源最大化利用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渔光一体”模式助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勤朗 《科学养鱼》2016,(10):13-15
正第一、通威公司是最早将光伏的理念引入到水产养殖中来的,当初是基于怎样的考虑?通威"渔光一体"模式是将水产养殖和光伏发电产业结合的生产方式,即在池塘水体中开展水产养殖的同时,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太阳能发电。但"渔光"模式并非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并行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生产跨界融合"1+12"模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出台,新开挖池塘进行水产养殖条件已受限制,如何利用现有水面开展水产养殖,充分挖掘水体的综合效益显得十分重要。高效渔业与光伏发电互补即"渔光互补"项目是一种综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附加值的创新模式,是传统水产养殖向高效渔业发展的良好代表。本项目利用江苏郁金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1000亩光伏基地池塘水面开展淡水小龙虾综合养殖,形成"上面发电、下面养殖"的水产养殖新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水体,在光伏发电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5月28日,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工程正式投运。蛇蟠涂光伏发电工程位于宁海县三门湾现代渔业园区,占地4 200×667 m~2,总装机容量99兆瓦,总投资约7亿元,是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按照"渔光互补"的理念规划建设,在确保渔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能促进光伏能源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渔光一体"是在鱼塘上建立光伏发电站,水体养鱼和水面发电同时进行,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增加亩效益的新的高效生产模式。目前"渔光一体"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安装光伏组件对养殖的影响还有待研究,尤其是对于不同品种适宜的光伏组件安装面积还有待研究确定。环境因子对鱼类的摄食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渔光一体养殖模式(photovoltaic fishery breeding mode, PM)是一种采用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新兴环保养殖模式。本研究比较了渔光一体养殖模式与普通池塘养殖模式(common pond breeding mode, CM)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基本营养成分、感官评价和气味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对雌蟹肝胰腺和性腺进行人工及电子感官评价,测定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并对气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渔光一体养殖模式能提高雌蟹的性腺指数、增加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PM组肝胰腺表现青草味,电子鼻的响应值最高,PM组性腺的青草味和油脂味更明显;在肝胰腺中,鉴定出44种(PM组)和33种(CM组)物质,PM组总挥发性物质的含量[(70.53±2.91) ng/g]显著高于CM组[(16.63±0.73) ng/g] (P<0.05),是CM组的4.2倍,其中油脂味和青草味的物质含量更高;而在性腺中,鉴定出了31种(PM组)和47种(CM组)物质,PM组和CM组总挥发性物质含量分别为(68.80± 1.86) ng/g和(71.50±4.17) ng/g,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CM组的三甲胺为PM组的17倍,且CM组检测到含硫化合物,异味物质较多,CM组气味品质不如PM组。渔光一体养殖模式能提高肝胰腺中的青草气味和油脂气味,降低性腺中的异味物质含量,对中华绒螯蟹雌蟹的气味品质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为优化及推广渔光一体养殖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企业     
<正>通威"渔光一体"模式荣获"水产养殖智能化突出贡献奖"6月18日,在中国渔业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上,通威股份"渔光一体"模式获得"水产养殖智能化突出贡献奖"。通威"渔光一体"模式作为通威股份大力打造的"农业+新能源"双主业协同发展成果,是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完美结合,不仅能节省土地资源和鱼塘资源,还可以实现水产和光伏跨界经营。在实施过程中,给养殖户提供了全套高附加值服务,通过智能复合增氧,水源保障、底排污、智能养殖、电化水杀菌、智能风送精准投喂系统模式等在池塘水体中开展水产养殖的同时,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太阳能发电。既能  相似文献   

12.
正光伏稻渔共作生态模式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新模式。但光伏发电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因此发展光伏的同时必须兼顾土地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布设光伏板时要合理设置,尽量减少对种养品种的影响。光伏组件对阳光有遮挡,这对于农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但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通过该试验研究,一方面,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池塘水面资源、农田空间,能缓解光伏产业迅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提升了土  相似文献   

13.
渔光互补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清洁高效生产方式,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具有清洁、低碳、高效的特点,但存在基础研究空白、设施系统不规范、养殖技术不足等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渔光互补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渔光互补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并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本研究为推动我国渔光互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波浪能发电     
2012年7月22日下午,在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闸坡鹰仔角的“波浪能发电”项目(适应低能流密度的复合波浪能转换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海试现场,海浪狠狠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所有没备准备就绪,华南理工大学叶家玮教授按下开关,在场人员全都屏住了呼吸,神情紧张地望着那个小小的灯泡。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4月9日,由中国渔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水产行业盛会——2021第五届中国水产科技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届大会以"科技引领产业智变质量兴渔"为主题,五大院士、四大首席科学家,与来自政府、协会、国际权威组织、农牧博士团及通威、正大、新希望、澳华、唐人神、粤海等企业的800余位重磅嘉宾汇聚一堂,会议规格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大会同期举行了《渔光一体建设通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暨通威"渔光小镇"概念发布仪式。  相似文献   

16.
近日,在潮起潮落的海州湾里,江苏省第一个海洋波浪能发电项目进入实施阶段,首台试验性机组开始在广州组装。作为全省唯一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项目,其成功申报与实施将从根本上推动海洋能利用的历史进程,使江苏省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波浪发电是海洋能源利用中的一种,不仅资源丰富、清洁干净,而且可再生性强,能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海州湾全年不冻不淤,台风极少登陆,海岸直接面向外海,  相似文献   

17.
正6月7日,"松湖优谷渔业文旅综合体产业园"开工典礼暨奠基仪式在东莞市洪梅镇乌沙大围农业园举行。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水产养殖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园区,助推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据介绍,松湖优谷渔业文旅综合体产业园项目拟3年投资2.5亿元,以打造水产养殖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园区为目标,建立"一体两翼13项工程"的产业服务体系。项目将通过"一个园区,两个中心,三大产业及多项功能"的规划设计,打造集暂养、加工、追溯、检测、物流、仓储、电商、文化及休闲于一体的渔业文旅综合体,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及产业带动等社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从1985年起日本开始深入研究太阳能发电应用于渔业上的方法,最近已建成两个系统。该系统由水泥浮体、太阳能电池、数据收集系统、海洋牧场投饲、牧场电拦养殖系统组成。浮筒呈圆盘状,直径16米,高3.5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水产养殖区域越来越偏僻,特别是一些海水养殖,基本不在电网覆盖范围之内。同时,电力的缺乏,也导致了水产用电面临着不能长时间、高强度使用的问题,从而大大限制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本试验研究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为自动投饵机供电。太阳能作为优良的自然能源之一,来源广泛,没有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外对于水产养殖方面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有以下优点:一是系统的独立性,不受电网的影响;二是系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4,(5)
<正>上虞新苗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万头规模猪场,实施"黑膜沼气池加一体化零排放装置"项目,沼气池内流出完全达标的清水,可用作冲栏和农牧灌溉等,达到循环利用。沼渣则通过微生物分解,杀灭有害病毒菌,变成有机肥料。用沼气发电,日发电量可达2500多度,猪舍内都安装上了地暖和空调设备,冬暖夏凉。余电如全部并入国家电网销售,预计每年可增加近百万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